- 年份
- 2024(9886)
- 2023(13913)
- 2022(11484)
- 2021(10877)
- 2020(9205)
- 2019(21573)
- 2018(21183)
- 2017(39931)
- 2016(21242)
- 2015(24320)
- 2014(24061)
- 2013(24098)
- 2012(22325)
- 2011(20021)
- 2010(19571)
- 2009(18180)
- 2008(17965)
- 2007(15536)
- 2006(13118)
- 2005(11692)
- 学科
- 济(94538)
- 经济(94441)
- 管理(60990)
- 业(58504)
- 企(47583)
- 企业(47583)
- 方法(47424)
- 数学(42644)
- 数学方法(42182)
- 中国(26567)
- 农(24102)
- 财(23775)
- 贸(19839)
- 贸易(19828)
- 易(19384)
- 业经(18936)
- 学(17387)
- 制(16992)
- 农业(15919)
- 地方(15625)
- 银(15103)
- 银行(15073)
- 务(14664)
- 财务(14618)
- 财务管理(14584)
- 行(14397)
- 融(14230)
- 金融(14227)
- 环境(13985)
- 企业财务(13828)
- 机构
- 大学(309988)
- 学院(306553)
- 济(137197)
- 经济(134917)
- 管理(121616)
- 理学(105902)
- 理学院(104789)
- 研究(104670)
- 管理学(103060)
- 管理学院(102480)
- 中国(81262)
- 京(64759)
- 科学(61504)
- 财(60686)
- 所(51557)
- 财经(49370)
- 农(49261)
- 中心(48678)
- 研究所(47114)
- 经(45243)
- 业大(44357)
- 经济学(44020)
- 江(42907)
- 北京(40771)
- 经济学院(39964)
- 农业(38868)
- 范(38197)
- 师范(37824)
- 院(37664)
- 财经大学(37133)
- 基金
- 项目(211038)
- 科学(168121)
- 基金(158192)
- 研究(151608)
- 家(138435)
- 国家(137384)
- 科学基金(118646)
- 社会(99964)
- 社会科(95058)
- 社会科学(95033)
- 基金项目(83191)
- 省(78887)
- 自然(76739)
- 自然科(75064)
- 自然科学(75041)
- 自然科学基金(73759)
- 教育(70051)
- 划(67802)
- 资助(65430)
- 编号(58632)
- 部(48852)
- 重点(47631)
- 成果(46415)
- 发(44808)
- 创(44045)
- 国家社会(43114)
- 教育部(42381)
- 科研(41272)
- 创新(41267)
- 人文(40557)
共检索到4424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高辉 冯梦黎 甘雨婕
能源回弹效应系数反映因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而产生新的能源需求的大小。基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环境负荷分解模型,运用IPAT方程,把能源消费的变化量分解成由经济增长引起的能源消费增加量与由单位GDP能源消费降低引起的能源节约量,利用中国2001—2011年宏观时间序列数据,测算出能源回弹效应系数。结果表明,在研究的样本区间中,11个年度均属于逆反回弹效应,且能源回弹效应系数与能源消费回弹量呈同势变化。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高辉 高碧凤 吴昊
建立能源回弹的技术进步分解模型,将技术效应值从影响能源效率的众多因素中分解出来,通过我国1978-2013年的时间序列对能源回弹效应进行了估算,认为我国能源回弹效应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历年整体能源回弹效应小于1,且各单独年份和区间回弹效应值差异较大,说明我国能源回弹效应不是很明显,政府通过引导技术进步促进能源消费降低的政策实施效果较好,未来应继续推进技术革新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关键词:
LMDI分解 技术进步 能源回弹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自敏 李兴
基于2010~2014年CFPS数据,利用价格分解模型分析了阶梯电价政策对居民家庭用电回弹效应的影响效果及机制。研究发现:虽然总体上均表现为逆反效应,但政策实施后的逆反效应相对政策实施前更低;政策对城市与农村、高耗电省份与其他省份都有显著的限制回弹效应的效果;对处在第三阶梯用电家庭用电回弹效应限制作用明显,使得高耗电家庭接近零回弹,有效实现了阶梯电价控制高阶梯电力用户奢侈性用电消费的目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查冬兰 周德群
一国在倡导提高能源效率的同时可能会导致能源效率回弹效应,即能源效率提高带来的能源节约会部分被新增加的能源需求抵消掉。本文通过构建能源效率影响下的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模拟不同能源种类能源效率提高4%对能源消费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煤炭、石油和电力在七部门的加权平均能源效率回弹效应分别为32.17%、33.06%和32.28%,说明能源效率回弹效应在我国显著存在。
关键词:
能源效率 回弹效率 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孙涵 申俊 成金华
基于1993~2013年中国居民消费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居民能源需求的LA-AIDS计量回归模型与能源效率仿真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城镇和农村居民能源消费的回弹效应;根据SLutSky方程进一步分解出城镇与农村居民能源消费直接与间接回弹效应。结果表明:中国居民能源消费存在明显的回弹效应,且城镇居民能源消费的回弹效应显著高于农村居民;城镇居民能源消费的回弹效应呈逐年下降趋势,农村居民能源消费的回弹效应呈逐年上升趋势,2013年之后表现为"回火效应";居民能源消费回弹效应的直接效应高于间接效应,即替代效应高于收入效应,说明中国居民能源消费的回弹效应主要是由于能源效率提高后居民增加了对能源的直接消费所...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洪 姜娇阳 王宇飞
能源回弹效应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能效改善对降低能源消费的有效程度。我国经济总体的能源回弹效应并不高,能效改善能够有效节约能源消费量。能源回弹效应具有行业异质性,细分行业的技术进步回弹效应的最大值为39.82%、最小值为1.64%;细分行业的结构调整回弹效应的最大值为38.68%、最小值为4.14%。能源回弹效应具有阶段性特征,2012~2017年发生能源回弹效应的行业数量明显低于2002~2007年和2007~2012年。因此,我国应着力提高水的生产与供应业等行业的科技创新水平,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提高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高能源回弹行业的准入标准,淘汰科技水平落后的企业。顺应行业结构演进的客观规律,积极培育低耗能高附加值的绿色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吕荣胜 聂铟 洪帅
能源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政府为实现节能目标制定了一系列以提高能源效率为核心的能源政策,而回弹效应的大小影响着国家能源政策的实施效果。本文对我国近年来关于能源回弹效应的研究文献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系统回顾与梳理,识别出其包含的五个重要核心关注点:理论研究、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在此基础上,对国内研究的特点和局限性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展望未来可能的研究趋向,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以期实现节能目标。
关键词:
回弹效应 节能 研究综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燕
基于DEA方法估算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而构建测算能源回弹效应模型。运用湖北省1980~2007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了技术进步对湖北省的能源回弹效应。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对湖北省能源效率的影响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湖北省的能源回弹效应在不同的时间段有不同程度的波动,但总体上呈现出逐步下降的趋势。由于能源回弹效应的存在,因此,不能仅仅依赖技术进步来提升能源效率,要将技术进步与能源价格改革、产业结构调整和政府管制等手段相结合来推进我国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章恒全 秦腾 佟金萍 孙冬营
基于因素分解法对我国1986~2013年节能因素进行分析,并将能源效率变化中技术进步的作用进行量化,在此基础上构建能源回弹效应模型对国家层面及三次产业的能源回弹效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提升具有决定性作用,产业结构调整抑制了能源强度的下降,对能源效率产生负向影响,能源结构调整也有助于能源效率提升,但是效果比较微弱;我国宏观经济的能源回弹效应表现为逆反回弹效应,且呈现阶段性特征,1986~2001年为部分回弹效应,2002~2013年为逆反回弹效应,技术进步的节能效果并不理想,而且近年来发挥的作用不断弱化;能源回弹效应在三次产业间的表现形式差异较大,第一产业表现为超级节能现象,第二产业表现为强逆反回弹现象,第三产业表现为部分回弹现象。
关键词:
能源效率 回弹效应 三次产业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章恒全 秦腾 佟金萍 孙冬营
基于因素分解法对我国19862013年节能因素进行分析,并将能源效率变化中技术进步的作用进行量化,在此基础上构建能源回弹效应模型对国家层面及三次产业的能源回弹效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提升具有决定性作用,产业结构调整抑制了能源强度的下降,对能源效率产生负向影响,能源结构调整也有助于能源效率提升,但是效果比较微弱;我国宏观经济的能源回弹效应表现为逆反回弹效应,且呈现阶段性特征,19862001年为部分回弹效应,20022013年为逆反回弹效应,技术进步的节能效果并不理想,而且近年来发挥
关键词:
能源效率 回弹效应 三次产业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江山 张旭昆
近些年来,能源回弹效应已成为能源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然而,既有研究仅从局部均衡视角关注行业或部门层面的能源效率与回弹效应,缺乏一般均衡视角的整体分析。本文通过构建两部门一般均衡模型对能源回弹效应进行了重新研究,发现宏观经济层面的短期和长期能源回弹效应具有差异:短期会出现逆反效应,长期回弹效应的类型取决于非能源产品和能源生产过程中能源效率弹性与劳动效率弹性之比。本文克服了传统局部均衡分析方法的局限性,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能源节约提供新的理论依据,为政策制定者制定能源政策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
回弹效应 能源效率 一般均衡 弹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冯烽 叶阿忠
基于29个省份1995~2011年能源平衡表核算出各省份生产性能源消耗总量,构建考虑地区经济空间溢出以及能源-经济非线性关系的面板数据半参数空间滞后模型,在测算各省份历年能源产出弹性的基础上对技术进步导致的能源消耗回弹效应进行了估计,考察回弹效应对能源消耗总量攀升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能源消耗回弹效应具有明显的时空特征,并非所有年份均会出现回弹效应,回弹效应相对集中出现在东部省份,而经济欠发达省份回弹效应难以呈现;大部分省份所出现的回弹效应主要集中在2001年以前;能源消耗总量攀升并非是回弹效应所致,乃是由于技术水平和经济增长质量低下造成的。
关键词:
回弹效应 能源消耗 半参数 空间面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楠
本文以中国29个省份为研究对象,使用经过LMDI改进后的面板数据模型从省级层面对中国的能源回弹效应进行测算,并进行面板聚类分析,发现中国能源回弹效应在不同时间段出现不同波动性。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影响,中国各地区能源回弹效应出现较为明显的集聚特征:一类是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能源消费地区,这些省份同时也是主要的能源输入地区或能源相对匮乏地区;二类是资源构成较为单一、能源消费量较少的能源输入地区;三类是经济发展水平居中的能源输入地区;四类是经济欠发达的能源主要输出地区。
关键词:
能源回弹效应 LMDI 面板聚类分析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胡东兰 申颢 刘自敏
能源回弹效应的时空变迁及其形成机制对政府规制者的能源政策制定与实施效果评估将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收集2007—2016年城市层面数据测算了城市层面的能源回弹效应,分析了其时空演变趋势,并探究了技术进步引致能源回弹效应的机制。研究发现:(1)考虑到能源回弹效应的时空演进及机制研究需要偏误较小且数量较多的有效测算值,基于能源效率与劳动供给内生的方法更适合计算城市层面的能源回弹效应;(2)时间趋势与空间演变上,全国及东、中部城市的能源回弹效应在2008—2015年呈U型的变化趋势,但在2016年又略有下降,且东部城市的能源回弹效应相对较高,中部地区呈现"回火效应"现象的城市逐渐增多;(3)样本城市总体能源回弹效应为0.54,且有64%样本城市呈现出"部分回弹"现象;(4)机制分析发现,技术进步通过能源效率效应来增加能源回弹效应,通过产业结构高级化效应来抑制能源回弹效应,但其通过人口集聚效应对能源回弹效应的引致机制不显著。本文为实现能源高效利用与政府制定合理节能政策提供了理论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