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86)
2023(7533)
2022(6563)
2021(6278)
2020(5257)
2019(11959)
2018(11665)
2017(23534)
2016(12495)
2015(13690)
2014(13289)
2013(13057)
2012(12312)
2011(11114)
2010(11530)
2009(10786)
2008(10820)
2007(10182)
2006(9402)
2005(8397)
作者
(33120)
(27668)
(27355)
(26406)
(17720)
(12987)
(12620)
(10693)
(10457)
(10192)
(9336)
(9024)
(8970)
(8923)
(8912)
(8253)
(8205)
(8060)
(7951)
(7784)
(6896)
(6744)
(6573)
(6362)
(6329)
(6172)
(6157)
(5973)
(5559)
(5462)
学科
(53506)
经济(53349)
管理(41084)
(39862)
(34090)
企业(34090)
方法(21491)
(17550)
数学(16911)
(16844)
数学方法(16722)
中国(16169)
业经(12780)
(12182)
(11946)
地方(11506)
农业(10965)
(9576)
贸易(9572)
理论(9326)
(9320)
(9307)
(8702)
(8585)
财务(8563)
财务管理(8542)
企业财务(8199)
(8164)
(8018)
(7976)
机构
学院(176691)
大学(176234)
(78486)
经济(76922)
管理(71758)
理学(61789)
理学院(61139)
研究(60373)
管理学(60364)
管理学院(59971)
中国(45901)
(40946)
(35790)
科学(32012)
财经(31347)
(28834)
(28429)
(27232)
中心(27078)
研究所(25504)
经济学(23704)
(23161)
财经大学(23120)
(23060)
师范(22943)
北京(22747)
(21964)
(21250)
经济学院(21151)
业大(20512)
基金
项目(110911)
科学(89654)
研究(86234)
基金(82384)
(69527)
国家(68879)
科学基金(60184)
社会(58927)
社会科(54815)
社会科学(54799)
基金项目(42301)
(41359)
教育(39692)
自然(36023)
编号(35267)
自然科(35220)
自然科学(35215)
(34802)
自然科学基金(34648)
资助(33846)
成果(30760)
(26219)
课题(24528)
重点(24445)
国家社会(23791)
(23508)
教育部(23402)
(23109)
人文(22936)
(22705)
期刊
(92508)
经济(92508)
研究(57188)
中国(36664)
(31624)
管理(28157)
科学(22741)
(22316)
学报(20817)
教育(19601)
(18953)
金融(18953)
大学(17361)
学学(16277)
财经(16003)
经济研究(14910)
业经(14630)
农业(14607)
(13710)
技术(13709)
问题(11818)
(10188)
国际(8826)
现代(8796)
世界(8641)
技术经济(8468)
(8167)
论坛(8167)
经济管理(8163)
理论(8127)
共检索到2746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孟泉  闫妍  
政府如何治理劳动关系是我国劳动关系问题研究的核心议题。随着政府治理能力的不断提升,试点经验在我国劳动关系政策产出和未来规划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不同地区政府在具体治理策略选择和治理效果上存在较大差异。立足G省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试点的已有经验,本文发现同一省内的四个试点地区政府的劳动关系治理策略选择各有不同,这不仅取决于政府治理策略符合政策的程度,以及与企业需求的契合度,更取决于地方主责决策者的作用和社会组织在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纽带作用。通过对这些因素的挖掘,本文分析了试点场景下,不同地方政府策略选择的决策机制,并进一步提出在场景化下对政府治理行为的考察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即为策略选择理论提供本土化的延伸,为我国试点经验对劳动政策的传播提供现实参照。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维阳  孟泉  
政府对集体性劳资纠纷的治理一直以来是劳动关系研究的重要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东部同一地区的两起集体性劳资纠纷调处过程中政府行为的梳理,从微观层面描绘了政府治理集体性劳资纠纷过程中进行策略选择所依循的逻辑,并进而分析了形构政府具体策略倾向与策略有效性的因素。政府在两起案件调处的策略选择上,依循于一种全方位、递进式的复杂逻辑,并在具体策略的选用上着重考量自身、工人、工会与企业四个主体的客观要素特征与行为逻辑特点,而这些因素同时也影响着政府策略的有效性。此外,对利益个体性的关注与企业内部沟通机制的构建也成为政府策略有效发挥的重要保证,政府为实现策略的有效性和劳资纠纷的平稳解决,应对这两方面予以足够的重视。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亮山  李雁  
劳动关系作为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如何有效引导劳动关系的运行显得尤为重要,与西方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劳动关系的自发性调整模式不同,基于我国目前的经济以及社会发展阶段,应主张劳动关系政府规制这一模式,这也是我国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政府的劳动关系规制策略得当与否,一方面会影响劳动关系的运行方向,另一方面也关乎社会的稳定。本文将围绕劳动关系政府规制的策略进行研究,从而为我国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提供参考。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兰冰  刘泽宇  
将2014—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与地级市层面数据相匹配,采用条件logit模型实证考察政府治理水平对流动劳动力就业选址行为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政府治理水平对劳动力流入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政府治理水平每提高1个单位,流动劳动力到该城市就业的概率提高3.5个百分点;稳定预期、收益驱动和就业网络是政府治理水平影响劳动力就业选址行为的重要“就业硬实力”机制,追求公平包容导向则是政府治理水平影响劳动力导入的“就业软实力”机制;政府治理水平对女性、农村户籍、雇员身份、年轻人和受教育水平较高者的劳动力就业选址行为影响效应较大;政府治理水平提高不仅有利于吸引劳动力流入,而且有利于提高流入劳动力的留居意愿,是影响“引进来”与“留得住”的关键因素。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崔永新  
裁员是随企业战略转移、组织结构变化,而引起的人力资源结构性调整。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角度看,裁员不仅仅是管理流程的终点,同时也是一个新流程的起点。随着我国供给侧改革的持续推进,淘汰落后产能、清理僵尸企业步伐逐渐加快,企业间兼并、收购的组织重构日趋频繁,人力资源结构调整或将常态化、多样化。实践中对于裁员的有关法律规定应正确认识,在实际操作中更应从程序和实体两方面注意把握。本文对裁员方式作出新的分类,从政府治理视角指出企业裁员常见的误区,并提出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性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徐景一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各地集体劳动争议逐步显现。地方政府治理集体争议的首要目标同巴德平衡理论的核心观点相契合,即实现劳动关系运行中的效率、公平与发言权的三角平衡。对广东、天津与大连的地方治理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发现,集体劳动制度框架缺失、地方经济持续发展考量与劳资双方主体意识不成熟是地方政府以权力介入方式解决争议的主要原因。通过改进工会组织、加强集体协商等制度建设,是地方政府实现劳动关系平衡稳定目标的长效机制。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丁胜如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劳动关系已经发生深刻的变化,迫切要求政府及时找准自身在劳动关系中的角色定位,对劳动关系实行政府干预,以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总结、借鉴中外政府在调整劳动关系方面的理论和成功经验,建立健全我国的劳动关系法律制度,加强政府的执法和监督力度,支持组建强有力的工会,将劳动者特别是进城务工人员“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并对政府工作实施群众监督,这是今后政府在劳动关系领域应该着力履行的工作职责。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柴静  孟泉  
全球化背景下的劳动关系日趋多元、更加灵活,国内外劳动关系现状的变化对各国政府在劳动关系治理提出了挑战。国家对于制度供给、决策方向、治理路径的选择将何去何从,直接影响劳动关系是否能够向劳资合作、利益协调的方向发展。本文通过梳理六位国内外学者对这一问题的观点与研究,试图对政府治理路径选择问题做出一些启示性的解读。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于东山  
从社会双向运动的视角研究政府治理,目的在于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内在协调。社会双向运动中出现的社会转型危机是每个国家转轨必然经历的阶段,而不是所谓的"崩溃论",政府治理是有效应对社会转型危机的必然选择。社会双向运动对我国政府治理的内在要求,既符合一般规律又具有独特性。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申亮  
政府征税能力是体现政府治理能力的有效指标之一。在我国当前推行政府治理的大背景下,政府征税需要治理的思维,加强权力机关与纳税人的协商和合作,充分尊重纳税人意愿,考虑纳税人切实感受,以此提高他们对权力机关的认同,培养公民的税收道德,进而通过提高纳税人税收遵从率来实现税收的"应收尽收",这是当前提高政府公信力,构建和谐征纳关系的有效路径。其中,公民税收道德是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而加强社会认同是提高公民税收道德的根本途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甘露  
从国际经验看,高水平的政府治理是提升自由贸易港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保障。政府通过对自身的治理,大幅提升其效能,由此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政府通过对市场的治理,在确保经济要素自由便利流动的同时有效防范各类风险;政府通过对社会的治理,为自由贸易港建设奠定强有力的社会基础。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需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以行政区划体制改革、法定机构建设、公务员诚信、数字政府建设为重点提升政府自身治理能力;以建立分类、精准的监管制度为重点,提升政府对市场治理的水平;以提供普惠、高水平的公共服务为重点,提升政府对社会治理的水平。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梁芷铭  
本文基于对政府劳动行为指标的理论筛选,运用隶属度分析和可靠性分析对所有指标的效度和信度进行实证检测,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这些指标设定权重,最终构建出相对完善的、科学合理的企业测度政府劳动行为的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全兴  
和谐劳动关系作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在我国经济体制和社会体制的转型期,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和谐劳动关系的形成,依赖于完善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尤其是其中的预防和解决劳动争议的机制。由企业内部协调机制和企业外部协调机制所构成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贯穿于劳动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孟泉  陈尧  
中国劳动关系集体化转型趋势的到来使劳工三权的问题成为了必须直面的问题。沿海地区劳资冲突的涌现对现有的劳动制度体系提出挑战,揭示了产业行动权制度化缺位的问题。本文通过梳理我国目前对产业行动权的立法状况,以及剖析产业行动权立法的困境,提出应从地方应对产业冲突的现实经验中发掘治理空间。通过总结广东、大连及深圳等地应对产业行动的经验,本文提出了以兼顾开放的政治空间与增强工会代表性为前提条件,结合集体协商、日常沟通与预警机制为一体的治理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施晟  周德翼  汪普庆  
本文在对浙江、广东、湖北等地食品安全可追踪系统的调查研究和实践开发系统的基础上,从供应链角度归纳了可追踪系统信息传递过程中的问题,包括可追踪系统缺乏追踪所需的身份信息、农户上传信息的真实性难以测量、企业没有提供跟踪信息的积极性、信息单元的分裂与集合使得追踪变得非常复杂、消费者选取和理解信息困难等。通过对政府建立食品安全追踪制度现状的分析,提出应从完善追踪技术、提供"优质优价"制度环境、建立信誉机制、发展供应链等方面改善可追踪系统的信息传递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