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53)
2023(12246)
2022(10875)
2021(10370)
2020(8577)
2019(19606)
2018(19581)
2017(37748)
2016(20372)
2015(22645)
2014(22162)
2013(21686)
2012(19514)
2011(17455)
2010(17244)
2009(16036)
2008(15065)
2007(12891)
2006(11139)
2005(9274)
作者
(56111)
(46342)
(46199)
(43726)
(29402)
(22174)
(20968)
(18450)
(17656)
(16394)
(15819)
(15351)
(14493)
(14364)
(14084)
(13996)
(13975)
(13801)
(13156)
(13062)
(11474)
(11189)
(11117)
(10598)
(10448)
(10314)
(10267)
(10173)
(9276)
(9194)
学科
(76111)
经济(76014)
管理(60476)
(55288)
(47589)
企业(47589)
方法(36263)
数学(30659)
数学方法(30313)
(20392)
中国(19374)
(19124)
业经(18012)
(17680)
地方(14838)
理论(14488)
(14303)
贸易(14295)
(13834)
农业(13541)
(13534)
(13155)
(12515)
财务(12450)
财务管理(12429)
技术(12386)
环境(12080)
企业财务(11736)
(11383)
教育(11338)
机构
大学(279532)
学院(278704)
管理(113903)
(105218)
经济(102866)
理学(99916)
理学院(98813)
管理学(97091)
管理学院(96606)
研究(87800)
中国(63548)
(58209)
科学(56076)
(47399)
(42914)
(41738)
业大(41573)
中心(39547)
研究所(39434)
财经(39123)
(38336)
(37887)
师范(37564)
北京(36188)
(35649)
农业(32755)
(32270)
(31875)
经济学(30779)
师范大学(30408)
基金
项目(197510)
科学(155587)
研究(146212)
基金(142922)
(123588)
国家(122541)
科学基金(105971)
社会(91306)
社会科(86181)
社会科学(86160)
(77410)
基金项目(76605)
自然(69435)
自然科(67816)
自然科学(67801)
教育(67564)
自然科学基金(66571)
(64961)
编号(60804)
资助(57853)
成果(48749)
重点(43602)
(43154)
(41583)
(41285)
课题(40937)
创新(38543)
项目编号(38023)
科研(37666)
教育部(37364)
期刊
(113413)
经济(113413)
研究(78788)
中国(47868)
学报(43612)
管理(41050)
科学(40395)
(37981)
(34866)
教育(33385)
大学(32925)
学学(30843)
农业(26814)
技术(23126)
业经(20486)
(19208)
金融(19208)
财经(18224)
经济研究(18160)
图书(15562)
(15489)
问题(14347)
科技(13964)
理论(13651)
(13262)
商业(12957)
现代(12752)
实践(12708)
(12708)
技术经济(12655)
共检索到3873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建安  法何  陶雅  
修复组织一员工关系的能力成为企业的关键管理能力之一,且是急需研究并应用于指导实践的主题。本文首先辨析了组织一员工关系修复域,包括负面情绪缓解、信任修复、积极交换行为恢复,从关系修复状态的演变视角提出了关系修复的悖论。然后,分析了影响组织一员工关系修复效果的主要因素,涉及关系违背主体、关系违背客体和关系修复环境。最后,根据组织、员工和外部利益相关者在组织一员工关系修复中的参与度和能动性,将组织一员工关系修复的组织单方自我修复模型、组织与员工互动自我修复模型拓展为外部利益相关者介入的干预修复模型,并利用案例研究加以佐证分析。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建安  金晶  
西方企业管理学界越来越重视工作幸福感理论研究,并逐渐成为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新的取向和视角。尤其是随着员工活跃程度的显著提高以及"人本主义"思潮的回归,在幸福管理中员工和组织的能动主义渐成趋势。本文从员工和组织视角分别辨析了工作幸福感的标准,提出了积极主义视角下组织的员工幸福主动嵌入管理,归纳了能动主义视角下员工的幸福主动追求行为。在此基础上,提出组织与员工互动视角下工作幸福持续增强的双螺旋系统。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建安  胡蓓  
随着超组织经营理念的产生 ,企业成为由供应商、客户以及合作伙伴组成的价值场的一个支点 ,在这种背景下 ,如何建立良好的员工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超组织经营环境下员工关系的发展趋势 ,即管理范围扩展和忠诚度延伸。在此基础上 ,本文根据员工贡献度和企业支配力建立了一个二维矩阵 ,对超组织经营环境下的员工进行了分类 ,并对具有不同组合的员工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 ,实现集思广益 ,赢得竞争优势。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袁凌  刘泽银  
本研究以460名企业员工为样本,探讨了心理安全感和集体主义倾向在组织伦理氛围与员工建言行为关系中分别起到的中介和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关怀型、规则型伦理氛围对员工建言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心理安全感在其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工具型伦理氛围对心理安全感和建言行为没有显著影响;集体主义倾向在心理安全感与建言行为间的关系中存在显著的调节效应。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三银  崔玮  苗建军  
作为员工积极态度和行为的内源性动机,组织认同一直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目标,因此,有必要弄清组织认同到底是如何产生的。现有研究中关于组织认同产生机制的研究都是从组织和员工两个独立的角度分别进行研究的,然而组织认同的产生并不是一个独立的过程而是组织与员工互动的结果。为此,文章聚焦于组织认同研究的最新进展,基于意义建构的视角分析了组织认同的动态产生机制,并由此提出了提升员工组织认同的动态管理策略。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高乔子  黄滨  
以社会交换理论为研究基础,以26家高新技术企业的科研人员和研发管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信效度、验证性因子、多层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员工-组织交换关系、员工对于组织投入和组织支持的理解与感受因素、组织给予员工的投入和对员工的创新绩效要求等因素对科研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员工-组织交换、心理授权、企业发展战略对科研创新绩效起到正向的影响作用;研发管理与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与心理授权呈现负相关关系,甚至会负向影响创新绩效;组织认同不但正向影响科研创新绩效,而且在员工-组织交换、心理授权、企业发展战略、研发管理与科研创新绩效关系中起到中介和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孟华  李义敏  赵袁军  
基于组织和个体互动视角,将组织认同的构念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维度进行测量,并从组织文化、管理制度和沟通程度三个层面探究了新生代员工组织认同的影响因素,发现了管理制度和沟通程度对组织认同的认知和行为维度具有显著性影响,组织文化对组织认同的情感维度具有正向显著影响。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孟华  李义敏  赵袁军  
基于组织和个体互动视角,将组织认同的构念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维度进行测量,并从组织文化、管理制度和沟通程度三个层面探究了新生代员工组织认同的影响因素,发现了管理制度和沟通程度对组织认同的认知和行为维度具有显著性影响,组织文化对组织认同的情感维度具有正向显著影响。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金利霞  黄耿志  范建红  杜志威  文志敏  
新马克思主义空间政治理论对劳动力地理的研究经历了从阶级斗争地理到劳工地理的转变。阶级斗争地理强调资本主导的空间生产发源于资本主义阶级斗争,劳工地理研究则将劳动力视为与资本一样具有"时空修复"能力的行为主体,工人能动性开始受到广泛关注。中国正在崛起的新兴产业工人——农民工群体,随着社会进步和代际变迁,其在权益焦点、表达方式及实践效能等方面都在不断发生变化,并不断以其特有的"时空修复"改变既有的劳动关系和塑造自身的经济地理景观。论文将研究视角接续到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生产理论中,尝试构建能动性视角下的中国新工人空间生产研究框架。能动性视角是一种批判性视角,在日常空间实践过程中,抗争的生产与再生产政治、融入的生活政治和创造的身份政治构成新工人空间生产的能动机制,并在全球化、在地等外部机制推动下,三元机制互动形成新工人感知空间、构想空间、生活空间等3类空间生产的基本过程,以及这一过程中社会关系格局和地方劳动力市场管制体制的重构。最后,论文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新工人空间生产的机制及其经济地理重构的关系研究、新工人能动性的区域差异研究、新工人能动性与地方劳动力市场管制体制的互动研究、乡村回流劳动力的能动性研究。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黄再胜  
近年来,随着机构投资者活跃程度的显著提高以及"股东本位主义"思潮的回归,股东能动主义渐成趋势,已经发展成为英美等国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对经理薪酬治理中股东能动主义兴起的现实背景、具体路径以及实际效果进行了评析,以期为我国国企高管薪酬改革与规制提供借鉴和启示。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吴继红  
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面临着雇佣关系的挑战。员工-组织关系(EmployeeOrganizationRelationship)也成为研究的热点。过去的员工-组织关系研究可分为员工角度和组织角度两大类,企业员工-组织关系的双向视角研究极少。本文在过去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双向视角的I-P/C员工-组织关系模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方金城  朱斌  
论文运用文献研究方法对国内外标杆学习量表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梳理,指出现有研究存在重功能性标杆学习测量、轻竞争性标杆学习评估的缺陷。针对研究不足,从组织行为能动性视角,结合竞争性标杆学习和功能性标杆学习构念的内涵特征,利用标杆学习意识、标杆认知获取、标杆知识整合三个维度,对标杆学习测量题项与内容进行设计,形成初始测量量表。继而利用Likert 7级量表编制量表调查问卷,实地调查获取样本数据,并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初始量表进行净化修正与实证检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本研究开发的标杆学习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丁琳  张华  
在创造力的研究中,变革型与交易型领导的作用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然而对于这两种领导风格与员工创造力之间的关系长久以来学者们并未达成一致。通过对西安一高校的MBA学员及其下属进行问卷调查,探讨了不同组织内部环境下领导风格与员工创造力的权变关系。采用层次线性模型(Hierarchy Linear Model,HLM)方法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发现在不同的企业内部环境下,交易型领导表现出对员工创造力的不同影响,而变革型领导对员工创造力的作用无显著变化:(1)当企业CEO表现出变革型领导行为,上级交易型领导对员工创造力的消极作用能够显著降低;(2)组织的集权程度越高,上级交易型领导对员工创造力的消极作...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仇叶  
城市社区治理的研究成果呈现出两种差异性的分析视角,根据对治理中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不同判定,文章将其概括为实体主义视角与关系主义视角。前者将社会与国家看做两个分立的实体,偏重对两者权利界限的判定,更多关注社区治理的结构;后者认为国家与社会互相渗透,紧密交织,研究偏重两者的互动关系,更多关注社区治理的实践。按照这两种研究视角,文章对中国城市社区的治理研究进行梳理与反思。文章认为,尽管两者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价值取向等多方面存在差异,但并不矛盾,可以相互借鉴。在批判与反思的基础上,两种视角的融合有助于社区治理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昱方  刘永恒  
本文基于社会比较的视角,探究了高绩效工作系统对员工组织认同形成的影响,分析了员工程序公平感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和领导——成员交换的调节作用。依据苏南5家企事业单位350名员工的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高绩效工作系统对员工组织认同和程序公平均存在显著正向作用;(2)高绩效工作系统是通过程序公平的部分中介作用正向影响组织认同的;(3)程序公平与组织认同的关系受到领导——成员交换的显著正向调节作用,且程序公平的中介作用也是通过领导——成员交换正向调节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