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70)
- 2023(17276)
- 2022(14972)
- 2021(14244)
- 2020(11807)
- 2019(27076)
- 2018(26877)
- 2017(51800)
- 2016(27897)
- 2015(31471)
- 2014(30877)
- 2013(30166)
- 2012(27359)
- 2011(24497)
- 2010(24358)
- 2009(22480)
- 2008(21304)
- 2007(18799)
- 2006(16550)
- 2005(14093)
- 学科
- 济(109384)
- 经济(109251)
- 业(82457)
- 管理(76651)
- 企(59715)
- 企业(59715)
- 农(53312)
- 方法(47975)
- 数学(41806)
- 数学方法(41142)
- 农业(35773)
- 业经(29055)
- 中国(28570)
- 财(27892)
- 地方(23887)
- 学(21718)
- 制(21252)
- 贸(19295)
- 贸易(19288)
- 易(18742)
- 理论(17878)
- 技术(17517)
- 务(17065)
- 财务(16983)
- 财务管理(16943)
- 环境(16383)
- 企业财务(15988)
- 和(15971)
- 银(15963)
- 银行(15927)
- 机构
- 学院(383912)
- 大学(378627)
- 管理(153651)
- 济(149792)
- 经济(146426)
- 理学(133694)
- 理学院(132296)
- 管理学(129755)
- 管理学院(129067)
- 研究(122747)
- 中国(93552)
- 京(78717)
- 科学(76887)
- 农(75236)
- 财(67155)
- 业大(61640)
- 所(60171)
- 中心(58962)
- 农业(57427)
- 江(56844)
- 研究所(54641)
- 财经(53774)
- 范(51869)
- 师范(51432)
- 经(49019)
- 北京(48775)
- 州(48112)
- 院(44357)
- 经济学(43442)
- 经济管理(41507)
- 基金
- 项目(267518)
- 科学(210633)
- 研究(199651)
- 基金(192632)
- 家(166479)
- 国家(164974)
- 科学基金(142695)
- 社会(125116)
- 社会科(118050)
- 社会科学(118019)
- 省(106592)
- 基金项目(102699)
- 教育(92073)
- 自然(91928)
- 自然科(89758)
- 自然科学(89738)
- 自然科学基金(88080)
- 划(87996)
- 编号(84293)
- 资助(78116)
- 成果(67346)
- 重点(59315)
- 部(58574)
- 发(57580)
- 课题(56807)
- 创(55698)
- 创新(51831)
- 科研(50975)
- 国家社会(50769)
- 教育部(50315)
- 期刊
- 济(167156)
- 经济(167156)
- 研究(108658)
- 农(75663)
- 中国(73085)
- 学报(59389)
- 科学(55147)
- 管理(52345)
- 农业(51428)
- 财(50568)
- 大学(46295)
- 教育(45256)
- 学学(43703)
- 融(34528)
- 金融(34528)
- 技术(34382)
- 业经(34026)
- 财经(24796)
- 经济研究(23991)
- 业(23957)
- 问题(23153)
- 经(21131)
- 版(20131)
- 图书(20115)
- 科技(18647)
- 理论(17904)
- 技术经济(17867)
- 现代(17064)
- 资源(17037)
- 商业(16521)
共检索到5559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晓红 孙红
在我国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的同时,一些脆弱群体成为新生贫困的高发群体。在农村,新生贫困主要发生在因矿产资源开发和大型工程项目建设而失地的农民群体中。本文在能力贫困的视角下,对贵州盘县失地农民的调查表明:基本生存能力、维权能力和人力资本积累能力的匮乏是导致失地农民贫困的主要原因。解决该问题需重视可持续生计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形成,包括增加失地农民非农就业机会、实施家庭理财和生计培训计划和提高补偿标准、增加补偿透明度等。
关键词:
能力贫困 农村 新生贫困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牟秋菊 谌伟彦
农村贫困问题一直是困扰贵州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从1986年贵州省就开始了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农村扶贫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目前贵州仍是我国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如何应对新的形势,切实加快贫困地区发展步伐,实现农村贫困人口的长远发展,是贵州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笔者分析了贵州农村贫困现状,及当前贵州农村扶贫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促进贵州农村扶贫开发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贫困问题 反贫困 扶贫开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姗姗 吴春梅
农村公共服务发展具有一定的反贫困性质。目前贵州省农村公共服务整体发展滞后,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政府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完善贵州省农村公共服务体制,发挥其在反贫困中的作用,促进贵州省农村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
贵州省 农村公共服务 反贫困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向明
本文从产业发展能力、市场建设环境以及自然灾害状况等方面,对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城镇中心和工业产业对农村贫困地区发展具有明显的辐射带动作用;由于增长极极化作用的存在,信贷资源向中心地区流动倾向明显;为弥补极化作用的不利影响,政府在基本建设投资上对农村地区表现出较明显的政策倾向,但政府对自然灾害防治的投入却显得不十分有效。
关键词:
因子分析 区域经济 贫困标准 扶贫方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澹远 陈始发
农村贫困人口的获得感是新时代扶贫开发的主要目标,公共性扶贫资源配置是影响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的一个关键变量。本研究基于问卷调研数据,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模型分析了公共扶贫资源配置对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的问题。得到以下结论:①农村贫困人口的获得感有待提升。除了经济获得感相对较高外,农村贫困人口的政治获得感、福利获得感和社会获得感相对偏低。②公共性扶贫资源配置对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具有显著影响。不同的配置方式或不同的配置渠道对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的各个维度的影响不同。其中,“输血性”扶贫资源配置方式给农村贫困人口带来了较大的获得感,而“造血性”扶贫资源配置方式尚未给农村贫困人口带来较大的获得感。要提升农村贫困人口的获得感,2020年后中国的扶贫开发就必须实现公共性扶贫资源的有效配置。启示:①要积极倡导以资产为基础的新时代扶贫开发政策;②要尽快建立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扶贫资源配置方式;③要努力健全农村医疗卫生福利的供给制度;④要着力增强2020后农村相对贫困人口识别的公正性。
关键词:
公共性扶贫资源配置 农村贫困人口 获得感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段世江,石春玲
中国农村反贫困一直以来强调物质资本投入对消除贫困的作用,对与贫困人口“能力”相关的因素未能给予应有的关注。统筹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为农村反贫困提出了战略新理念,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将是贫困人口能够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因此,如何提升贫困人口利用机会的能力,则显得更为迫切。文章提出了“能力贫困”概念,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视角构建“能力贫困”的内容体系,并提出缓解和消除“能力贫困”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能力贫困 人力资本 社会资本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静
为优化贫困地区对农信息传播的路径和方法,文章对贵州三个国家级贫困县的农民进行深度访谈,并采用"西部农村信息传播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对当地主要媒介的有效性进行测评。研究发现:农民信息意识淡薄,信息需求不明显;信息获取渠道较单一,主要依赖电视、人际、组织等传统媒介;三种媒介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均不高,信息富农的效用难发挥。提出应通过增强贫困地区农民的信息意识、制作简单易用的信息、降低信息获取成本,以及营造良好的信息传播环境等措施予以改善。
关键词:
信息传播 有效性 农民 贵州 贫困地区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吴传俭
当经济资源潜力相对充分时,经济资源错配造成生产效率损失引发的社会产品总量不足,是造成贫困问题的根本原因,而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和社会产品分配方式,决定着谁将以"贫困者"的人口特征来承担社会产品不足缺口和不公平分配的后果。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从根本上解决了生产资料占有者的剥削问题,但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不仅阻碍了劳动要素与经济资源的合理匹配,也造成社会总产品难以在城乡之间进行公平地分配,使大量的贫困人口集中在农村地区。消除农村贫困不仅要全面深化改革经济资源匹配的阻碍,还要将更多发展成果更加公平地分配给农村居民。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叶初升 罗连发
根据社会资本分层、数据嵌套的特征,采用分层线性模型,利用贵州省贫困地区农村家户的调查数据,分析不同层级的社会资本影响包括扶贫政策在内的中间变量、进而对家庭福利产生的不同效应及其交互作用。研究表明,在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都比较贫瘠的农村贫困地区,社会资本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穷人资本"的功能,其减轻贫困、改善家庭福利的作用不仅显著,而且还存在进一步发挥的空间。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农村贫困 扶贫政策 家庭福利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阮欧 刘绥华 陈芳 罗杰 胡海涛
[目的]农村贫困程度的变化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动态、客观地监测农村贫困的时空变化对国家扶贫工作十分重要。[方法]利用OMSP/OLS夜光数据集构建的ALI(平均灯光指数)与社会经济数据构建的IPI(综合贫困指数)建立关系,进而估算贵州省县(区)域2003—2018年间综合贫困指数,分析农村贫困的时空格局演变。[结果](1)ALI与IPI建立模型估算的IPI与真实的IPI拟合程度较好,R~(2)超过了0.86,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科学性;(2)贵州省各县(区)域IPI指数的变异系数和泰尔指数在2003年至2018年间来两者都有所增长,增长幅度分别为19.21%和2.38%,表明农村贫困度差异在逐渐增大。但贫困程度极高的县(区)域程下降趋势,由2003年的65个减少到了2018年的37个;(3)标准差椭圆分析表明贵州农村贫困程度整体呈现“东北-西南”的空间分布格局,椭圆覆盖面积和贫困化重心变化不大;(4)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显示,贵州各县(区)域农村贫困程度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并存在较强的空间聚集现象;(5)由空间变差函数分析可知,贵州农村的贫困程度表现出较强烈的空间关联性和组织性,贫困程度的结构空间分异引起的贫困程度空间关联作用范围呈缩小的趋势,且由随机性因素引起的空间异质性呈下降趋势。[结论]夜间灯光遥感能一定程度上反映贵州的县(区)域农村贫困化程度,能够较客观的反映贫困变化。2003—2018年间贵州省农村贫困程度高的区域持续减少,减贫效果显著。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赵全宝 梁玲 王献宝
The paper first measures the poverty line by three methods;then,using quati- tative and qualitative methods,analyses the issues such as characteristics and mobil- ity of poverty population,poverty households and poverty counties;finally,put for- ward the targets and the strategical measures of poverty-assistance in rural areas of Saanxi province in the Ninth-Five-Years period.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晓强 张雪梅
本文通过对贵州省X县农户对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参合率和利用率的实证研究,发现以户为单位参加新型合作医疗可以避免参合人群的逆向选择,但对最贫困群体的排斥率较高;贫困地区乡镇医疗条件和技术水平对新型合作医疗的利用有很大的影响;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提供的服务内容对农户的参合率和利用率也有较大影响。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吴芳 尹德志
在中国,贫困问题集中凸显在农村地区,解决好农村贫困问题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从系统论的视角出发,全面分析了中国农村贫困的现状,系统解读了中国农村的致贫因素,并从完善制度、调整政策、转变经济结构等方面系统地提出解决中国农村贫困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系统论 农村贫困 致贫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