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30)
2023(14038)
2022(12402)
2021(11717)
2020(9738)
2019(21941)
2018(21990)
2017(42328)
2016(22909)
2015(25655)
2014(25226)
2013(24864)
2012(22371)
2011(20280)
2010(20301)
2009(18802)
2008(17818)
2007(15641)
2006(13843)
2005(11824)
作者
(64282)
(53830)
(53165)
(50375)
(33713)
(25780)
(24040)
(21148)
(20308)
(18827)
(18220)
(17935)
(16619)
(16572)
(16287)
(16195)
(16145)
(15687)
(15211)
(15072)
(13333)
(13100)
(12904)
(12309)
(12093)
(12046)
(11822)
(11793)
(10762)
(10677)
学科
(92196)
经济(92091)
(68642)
管理(60720)
(49953)
(46105)
企业(46105)
方法(38194)
农业(33837)
数学(33109)
数学方法(32702)
业经(24191)
中国(23314)
地方(22286)
(20107)
(18728)
(16828)
(15327)
贸易(15319)
(14861)
理论(14496)
技术(14361)
环境(14115)
(13699)
(13445)
(12805)
银行(12769)
(12744)
教育(12310)
(12168)
机构
学院(318388)
大学(313671)
管理(128503)
(124176)
经济(121441)
理学(112429)
理学院(111247)
管理学(109282)
管理学院(108734)
研究(103817)
中国(77882)
(68112)
科学(66461)
(65630)
业大(53912)
(52640)
农业(52219)
(51673)
中心(48552)
研究所(47308)
(46091)
(43348)
师范(42995)
财经(42634)
北京(40533)
(38870)
(37819)
(37191)
经济管理(35675)
经济学(34861)
基金
项目(224031)
科学(176218)
研究(167516)
基金(160908)
(139506)
国家(138235)
科学基金(118953)
社会(104464)
社会科(98419)
社会科学(98396)
(89645)
基金项目(86307)
自然(76511)
教育(75772)
自然科(74666)
自然科学(74652)
(73969)
自然科学基金(73278)
编号(71590)
资助(64458)
成果(56993)
重点(49706)
(49183)
(48730)
课题(47614)
(46760)
创新(43488)
科研(42252)
国家社会(42168)
项目编号(41788)
期刊
(139584)
经济(139584)
研究(88484)
(69529)
中国(60205)
学报(50284)
科学(47417)
农业(47347)
管理(42025)
大学(38605)
教育(37010)
(36770)
学学(36540)
业经(29317)
技术(27494)
(27394)
金融(27394)
(22141)
经济研究(19726)
问题(19156)
财经(18893)
(16875)
图书(16762)
科技(16186)
(16011)
资源(15196)
技术经济(15146)
理论(15101)
农业经济(14902)
农村(14666)
共检索到4549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翟羽佳  周常春  车震宇  
能力贫困理论主张通过重建个人能力来消除贫困。文章基于云南省四大连片特困区家庭入户调查数据,对云南省四大片区的贫困农户进行多维贫困识别,四个片区的贫困发生率随着贫困维度升高而下降。究其原因,能力贫困是家庭陷入贫困的主要原因,其中,农户发展能力的损失对于中高维度的贫困群体影响是严重的。贫困农户的能力再造对扶贫开发具有重要影响。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高明  
文章以全国191个贫困村3101户家庭的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修正的FGT多维贫困测量方法测算了不同类型家庭的多维贫困状况,并使用Logit回归模型,对农户家庭类型与多维贫困发生率的关系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贫困地区的多维贫困发生率和多维贫困指数较高,当前建档立卡的识别结果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和错漏。从家庭结构的特征来看,家庭结构为单身或夫妇、单亲与孩子、四代同堂的农户更容易陷入多维贫困;不同子女数量的二代家庭的多维贫困差异并不明显,子女数量并不必然导致家庭陷入多维贫困。此外,不同类型农户的多维贫困指标贡献率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郭建宇  
对于贫困农户来说,社会资本可以通过为其提供机会、增强能力来减缓贫困。由于贫困农户的社会资本匮乏,维护社会资本能力较弱,且发展社会资本途径较少,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贫困人口能力、培养农村民间组织、推动参与式扶贫,以及发挥NGO作用,可以有效提高贫困农户的社会资本,进而减轻其贫困。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文会   周常春   凌欢  
在推进共同富裕的进程中,研究如何缓解我国农户多维相对贫困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文章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利用高斯核密度估计函数探讨了农户多维相对贫困的动态演变趋势;从数字减贫的视角,利用固定效应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数字资本对农户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我国农户多维相对贫困状况呈现动态收敛特征,不同林区农户多维相对贫困指数在逐渐降低,其中北方林区多数农户的多维相对贫困指数低于0.20。(2)数字资本能显著缓解农户多维相对贫困,影响效应为0.0077,稳健性检验进一步验证了该结论。(3)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字资本对农户多维相对贫困具有异质性影响。对于东北林区、农业大省和极端多维相对贫困农户而言,数字资本的减贫效果更明显,分别达到0.0132、0.0088%、0.0071。(4)机制检验发现,劳动力流动在数字资本与农户多维相对贫困之间存在中介效应,其中介效应为0.0004。文章构建了“数字资本-劳动力流动-农户多维相对贫困”的分析框架,分析了农户多维相对贫困的动态演进趋势,丰富了数字资本减贫的作用机理。基于研究结论,文章提出加强对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南方林区农户多维相对贫困的治理,促进东北林区、农业大省以及极端多维相对贫困农户的数字资本积累,以降低农户多维相对贫困水平。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韩英荻  庞金波  衡丹丹  
随着现行标准下我国绝对贫困问题的解决,缓解多维相对贫困将成为新时代扶贫工作的重点,因此发挥数字金融优势缓解农户多维相对贫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采用A-F方法、Probit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数字金融对农户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探讨其影响机制和地区异质性。结果表明,农户使用数字金融占比为39.7%,说明使用数字金融的农户数量仍相对较低。农户多维相对贫困以脆弱型和一般型相对贫困群体为主,发展能力已成为缓解相对贫困的关键维度,西部地区仍是我国相对贫困的集中区域。数字金融能够有效减缓农户多维相对贫困,对脆弱型多维相对贫困缓解效果更好,从不同维度来看,数字金融对缓解发展能力贫困和经济能力贫困影响程度更深;进一步地,数字金融能够通过提高农户金融素养缓解农户多维相对贫困现象。从异质性分析来看,数字金融能更好降低东部地区的农户多维相对贫困发生概率。据此,提出继续推进农村和中西部地区数字化建设,加强数字金融相关知识技能的宣传与针对性指导,推进数字征信在农村地区发展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韩佳丽  王志章  王汉杰  
本文以连片特困地区微观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A-F指数及BP神经网络法测度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状况,并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及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法研究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户多维贫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农村劳动力流动家庭的多维贫困状况要明显优于非劳动力流动家庭;(2)农村劳动力流动能够有效减缓农户多维贫困,但主要体现在物质层面,除了教育维度之外,对于其它非物质层面的贫困维度,作用尚不显著;(3)农村劳动力流动强度与农户多维贫困之间呈现"U形"关系;(4)农村劳动力流动能够有效缓解一般多维贫困户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吴胜泽  
广西新一轮扶贫开发(2011~2020)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广西全区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达到广西全区平均水平,逐步缩小发展差距。该目标决定了今后10年两大扶贫任务:一是基本消除绝对贫困,二是显著缩小相对贫困。前者需要从收入层面进行考量,以届时全国统一划定的贫困线为参照标准;后者必须从人的基本生存和生产条件角度予以比较。无论是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晓昀  马铃  
基于对贫困多维性的认识,本文从收入、教育、健康、卫生设施等维度对我国农村2004—2015年间的发展进行了益贫性评价。新世纪以来,我国政府高度注重经济增长、增加农民收入和扶贫工作,在农村推行了一系列惠民政策和项目,如增强农村义务教育、实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改水改厕工程等,这些措施显著改善了农户的人力资本积累和生产生活条件。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贫困不仅规模减少,而且总体而言,贫困农户受益比其他农户更多。贫困农户不仅收入增长率高于平均水平,而且贫困农户的健康、饮水安全的改善也显著高于其他农户。贫困农户的教育提高没有达到平均水平,今后仍需要关注贫困群体的教育投资。农村厕所卫生的改善幅度整体上远远滞后于收入和健康等状况的改善,且贫困农户改善更少。为多维度保证贫困农户的受益,未来农村发展中除应继续提升农村经济水平、加强教育、医疗、卫生等民生工程的投入,还应格外关注贫困农户的教育和卫生设施的改善。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郭宁宁  钱力  
基于能力贫困视角,构建了包含收入、教育、健康和生活条件4个维度10个指标的多维贫困识别指标体系,采取A-F对安徽省大别山连片特困区多维贫困进行测度。结果表明:单维分析中,片区非收入贫困比收入贫困严重,其中户主教育程度、做饭燃料贫困发生率相对较高;多维分析中,片区多维贫困覆盖面广,但重度多维贫困程度较低;从各指标来看,做饭燃料、户主教育程度、健康情况贡献率较高,是片区农户贫困的主要原因;从各地区来看,各地区多维贫困存在差异,安庆地区多维贫困程度相对较低,阜阳地区多维贫困程度相对较高。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光燕  司伟  
为进一步摸清民族地区贫困底数,提高帮扶精准度,利用A-F多维贫困测度方法和改进的Park瞄准数量缺口公式,以大小凉山彝区为例,本研究首先对民族地区贫困农户多维贫困状况进行了测算,接着对贫困农户"五个一批"帮扶精准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民族地区贫困农户存在较为严重的多维贫困,以社保和生活条件最为突出;2)家庭特征对多维贫困有重要影响,户主为女性,户主文化程度越低,家庭人口越多,贫困剥夺愈加严重;3)与汉族地区不同的是,民族地区贫困更多表现为绝对贫困,盲目外出务工非但没有减轻贫困,反而加重了家庭负担;4)容易出政绩和进入门槛较低的帮扶措施做得相对较好,瞄准精度较高;5)整体上看,贫困帮扶中漏出问题比渗入问题更加严重。因此,接下来应有效衔接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的多维识别和精确帮扶,并重点解决好绝对贫困、脱贫能力不足、贫困渗入和漏出等方面的问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林  徐天骄  
新疆南疆三地州少数民族农户多维贫困问题是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攻坚难题。基于此,利用2010年新疆农村住户调查数据RHS,通过AF多维贫困测量方法,分析了该地区少数民族农户多维贫困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存在严重的多维贫困问题,其中多维贫困指数达到30.04%,多维重度贫困指数达到13.83%,多维极端贫困指数达到3.06%;多维贫困指数按地州分解结果显示,喀什地区多维贫困最为严重,和田地区多维贫困贡献率会逐渐减小,而克州地区则逐渐增大;按指标分解结果显示,少数民族农户不懂汉语、家庭成员受教育水平低、农户没有机会参与扶贫项目的确定等指标的贡献率始终较高,成为今后需要重点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璞  姚顺波  
文章依据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分析了退耕还林地区能力贫困的发生机理,并构建可行能力维度及功能指标,采用模糊评价法对陕西省志丹县退耕还林农户的能力贫困做出评价。评价结果显示退耕前后均有95%左右的农户存在不同程度的能力贫困,而退耕后整体能力贫困水平有小幅下降,但部分农户的基本生活与社交能力在退耕后受损,处于绝对能力贫困状态。并且发现家庭人均纯收入、地理条件对能力贫困各维度存在显著影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永丽  张佩  卢晓  
依据多维贫困理论及中国农村贫困实际状况,利用2016年对甘肃省1 749家农户的社会调查资料,对样本农户的多维贫困现状进行了测算和分解,并对导致贫困的原因进行了Probit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尽管样本农户存在收入层面的贫困,但交通、教育和健康方面的贫困更加严重,多维贫困发生率较高。因此,反贫困内容由物质性为主向辅以教育、医疗、交通、社会保障等转变,反贫困模式由"输血"转向"造血"式扶贫开发,是健全反贫困长效机制的关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永丽  张佩  卢晓  
依据多维贫困理论及中国农村贫困实际状况,利用2016年对甘肃省1 749家农户的社会调查资料,对样本农户的多维贫困现状进行了测算和分解,并对导致贫困的原因进行了Probit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尽管样本农户存在收入层面的贫困,但交通、教育和健康方面的贫困更加严重,多维贫困发生率较高。因此,反贫困内容由物质性为主向辅以教育、医疗、交通、社会保障等转变,反贫困模式由"输血"转向"造血"式扶贫开发,是健全反贫困长效机制的关键。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董晓林  吴以蛮  熊健  
贫困具有多维性、动态性和成因复杂性等特征,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对于建立稳定的脱贫长效机制非常重要。本文采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7年数据,实证分析农户金融服务参与方式对其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研究显示:第一,传统金融参与和数字金融参与均能显著缓解农户多维相对贫困,且数字金融参与能够在传统金融减贫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减贫效应;第二,两种金融服务参与方式对多维相对贫困程度不同的农户的影响具有差异性,数字金融参与和传统金融参与的减贫效果呈现一定的互补性;第三,机制检验表明,传统金融参与和数字金融参与均能促进农户创业和非农就业,从而缓解多维相对贫困。研究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完善金融精准扶贫政策体系提供了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