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556)
- 2023(19659)
- 2022(16587)
- 2021(15662)
- 2020(12812)
- 2019(29191)
- 2018(28459)
- 2017(53657)
- 2016(28369)
- 2015(31713)
- 2014(30920)
- 2013(30241)
- 2012(27623)
- 2011(24968)
- 2010(24967)
- 2009(22913)
- 2008(21949)
- 2007(19192)
- 2006(17038)
- 2005(15198)
- 学科
- 济(122103)
- 经济(121971)
- 业(81694)
- 管理(74769)
- 企(57068)
- 企业(57068)
- 农(53564)
- 方法(46679)
- 数学(41190)
- 数学方法(40668)
- 中国(38046)
- 农业(36018)
- 业经(30397)
- 地方(30010)
- 财(26838)
- 制(23194)
- 贸(23014)
- 贸易(22996)
- 易(22367)
- 学(20366)
- 银(19340)
- 银行(19321)
- 技术(19175)
- 发(18885)
- 行(18693)
- 融(18641)
- 金融(18638)
- 环境(18385)
- 和(16838)
- 策(16744)
- 机构
- 学院(389759)
- 大学(384291)
- 济(166997)
- 经济(163768)
- 管理(151582)
- 研究(134283)
- 理学(130723)
- 理学院(129316)
- 管理学(127157)
- 管理学院(126433)
- 中国(105073)
- 京(80769)
- 科学(78670)
- 财(73388)
- 农(72061)
- 所(65353)
- 中心(63572)
- 研究所(59159)
- 江(58149)
- 财经(57734)
- 业大(57267)
- 农业(54903)
- 范(52854)
- 经(52849)
- 师范(52374)
- 北京(50640)
- 经济学(50552)
- 院(48238)
- 州(46224)
- 经济学院(45474)
- 基金
- 项目(264865)
- 科学(211236)
- 研究(200138)
- 基金(192854)
- 家(167518)
- 国家(165848)
- 科学基金(143227)
- 社会(129915)
- 社会科(123006)
- 社会科学(122978)
- 省(103808)
- 基金项目(101208)
- 教育(91438)
- 自然(88784)
- 自然科(86769)
- 自然科学(86748)
- 划(86535)
- 自然科学基金(85182)
- 编号(82372)
- 资助(77181)
- 成果(66122)
- 发(61613)
- 重点(59748)
- 部(59093)
- 课题(56440)
- 创(56249)
- 国家社会(54736)
- 创新(52502)
- 教育部(51109)
- 人文(50319)
- 期刊
- 济(189680)
- 经济(189680)
- 研究(114880)
- 中国(84886)
- 农(72660)
- 管理(54995)
- 学报(54874)
- 科学(54801)
- 财(54674)
- 农业(49747)
- 教育(45911)
- 大学(43681)
- 学学(41020)
- 融(39524)
- 金融(39524)
- 业经(36206)
- 技术(35737)
- 经济研究(29611)
- 财经(27510)
- 业(25496)
- 问题(25398)
- 经(23819)
- 世界(20489)
- 贸(19048)
- 版(18922)
- 技术经济(18625)
- 图书(18619)
- 资源(18525)
- 科技(18135)
- 统计(18057)
共检索到5917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晓洁 张乐柱 杨明婉
论文基于阿玛蒂亚·森的能力贫困理论的新视角,构建涵盖经济绩效、社会绩效、环境绩效和可行能力集绩效的综合绩效评价体系,运用标准化变换法改进的熵值法对2002~2015年中国592个贫困重点县的调查数据进行综合指标评分,并提出将能力贫困加入贫困界定的衡量标准,促进扶贫资金使用渠道多元化,实施能力开发式扶贫战略。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卫平 申学锋
扶贫开发进入新阶段以后,我国农村年度人均纯收入处于温饱线以下的绝对贫困人口减少的速度明显趋缓。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监测, 2001—2004年,全国绝对贫困人口分别为2927万、2820万、2900万和2610万,平均每年减少150万,大大低于“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时期的每年减少650万的速度。按照这样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王朝明
自1978年以来,中国农村30年的开发式扶贫跨越了农村经济改革和小规模的区域扶贫、大规模有针对性地开展扶贫计划、"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与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四个演进阶段,政策实施取得了相当的成效。但是,区域开发式扶贫政策措施在过去30年的实践中也产生了很多需要认真反思、总结和研究的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农村扶贫战略对贫困的识别与认知、贫困标准、扶贫方式和扶贫瞄准机制等方面都将发生重大的调整和转换。依托制度创新,推动经济和就业的并重增长,促进开发式与救济式扶贫并举实施,将是下一步农村扶贫的必然选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忠言
中国经济的普遍增长与政府的积极作为被学界认为是中国政府战胜贫困的两大因素。中国扶贫机制的特征有三:1.政府、市场、社会方式同时发挥作用;2.各种方式之间的整合广泛存在;3.在整合中政府处于主导地位。因此,笔者认为以上两个因素并不能很好展示中国扶贫模式背后的逻辑。整体性治理理论强调制度化、经常化的"跨界"整合以增进公共价值。我国农村扶贫也具有这种多元整合的特征,其与整体性治理理论具有高度的相似性。本文从整体性治理理论出发,以我国扶贫格局中的东西协作为案例以展现我国农村扶贫中政府主导下多元整合的扶贫模式。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扶贫 政府角色 多元整合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延荣
贫困山区实行开发式扶贫的几条途径陈延荣全面贯彻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全力打胜扶贫攻坚战,切实解决农村绝对贫困问题,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近年来,四川省南江县将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实现稳定脱贫作为首要任务来抓。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大扶贫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松龄
贫困是全球性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现象,是个世界性课题。各国政府都把研究解决贫困问题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湖南商学院罗传玲同志所撰写的专著《农村信息化与开发式扶贫问题研究》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洁
开发式扶贫一直是我国扶贫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集中连片特困区作为扶贫攻坚主战场,目前仍存在持续脱贫的障碍,需要持续推进开发式扶贫。宜通过协调治理机制、加大移民搬迁力度、完善基础设施、振兴县域经济、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以及提升农业科技实力等路径,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关键词:
集中连片特困区 开发式扶贫 方略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增文
中国"开发式"扶贫制度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显示出显著性的成效,其取得的济贫效果为世界各国所认可,但随着开发式扶贫制度的深入,其资金的流向不明及瞄偏性等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在目前"硬政绩"与"软政绩"双重评价体系下,从地方政府的扶贫基金对不同类型企业的补贴力度的视角来分析利益转移问题,采用赫克曼选择模型分析了扶贫基金流向的状况。虽然经验分析结果显示,扶贫基金的流向渠道很大程度上具有利益瞄准贫困群体的功能。但赫克曼模型的一阶段估计结果显示扶贫基金流向对象在很大程度上显示出"利益转移"的特征。贫困地区的扶贫基金却能够做到更好的瞄准性,而东部省市出现了扶贫基金的"利益转移"问题。鉴于此,笔者认为应该给予"软...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姚善策 游炳坚 黄立宪 黄明珠
贫困石山区实行开发式扶贫的成功之举─—广西百色地区异地开发的调查姚善策,游炳坚,黄立宪,黄明珠地处桂西山区的百色地区,是典型的“老、少、边、山、穷”地区,这里聚居壮、汉、瑶、苗、彝、回、仡佬等七个民族,352万人口中,少数民族占87%。土地总面积3....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都阳 蔡昉
通过回顾农村贫困的变化阶段,本文认为中国农村贫困的性质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贫困分布由区域的、整体性的贫困逐渐过渡到个体性贫困,贫困人口的构成也以边缘化人口为主要组成部分。扶贫政策也需要进行战略性的调整,需要从瞄准区域的政策向瞄准个体的政策转化,在这一过程中,建立和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尤其重要。而本文的分析表明,更明确地细分贫困群体,集中使用扶贫资源是战略调整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贫困性质 扶贫战略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苗齐 钟甫宁
贫困发生率、贫困深度指数和贫困强度指数是三个相互联系又互相区别的贫困测度标准。本文在系统分析贫困测度指标对扶贫政策取向影响的基础上,采用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数据,测算了1985年以来中国农村贫困状态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近20年来,中国扶贫政策在减少农村贫困人口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但贫困深度指数和贫困强度指数却更加恶化,不仅剩余贫困人口的平均收入水平更加远离贫困线,而且深度贫困者处于更为相对不利的地位。针对这种变化,本文讨论了改善贫困状况的政策取向。
关键词:
农村贫困 贫困线 扶贫政策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立冬
中国农村存在收入维度以外的其他维度贫困,且多维贫困程度较为严重,尽管在2000—2011年间农村多维贫困程度呈现下降的态势,但仍高于收入单维度的贫困程度。教育维度对农村多维贫困的贡献最高,其次是健康、生活水平和收入维度,资产维度的贡献度最低。动态来看,2000—2011年间教育和资产两个维度对总体多维贫困的贡献度不断提高,健康和生活水平两个维度的贡献度呈下降态势,而收入维度的贡献度基本稳定。中国未来针对农村的扶贫瞄准应从单一的货币贫困调整为收入、教育、健康、生活水平和资产"五位一体"的多维贫困,要更为注重对农村贫困人口的能力开发,以破除当前农村贫困日益显著的持久性和脆弱性特征,进而提高精准扶贫政策的效率。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沈扬扬 詹鹏 李实
借助多维贫困指标体系,本文测算了1995-2013年我国农村地区多维贫困跨期变化,分解出主要减贫因子,并建立了减贫因子与国家惠农、减贫政策之间的关联。结论显示:整体上,农村多维贫困得到极大缓解,彰显超越收入维度的多维扶贫成效。具体地,20世纪90年代中期农户自费医疗支出负担对整体贫困的贡献度最高,后期"新农合"普惠项目弥补了这块短板。缺乏经济能力在20年前是第二突出的多维贫困表现形式,但伴随民生发展得到缓解。现阶段,多维贫困农户面临的困境主要来自健康和医疗。细分群体中,老年人、教育程度低、居住在西部地区和贫困县等子群体的贫困程度很高,说明多维贫困集中分布于弱势群体和经济发展程度低的区域,这些群体是政策的着力点。稳健性分析显示,改变子维度的代理变量、改变权重结构或去掉某些维度,本文结论仍然成立。
关键词:
扶贫政策 多维贫困 跨期变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佳路
本文运用资产贫困的理论和测量方法,利用2009年S省30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的农村贫困监测数据,对农户的资产贫困进行测量和分析,为资产贫困的干预政策提供依据。通过对农户的住房、耐用品、生产性固定资产以及耕地4个方面贫困状况的分析,并以4个维度中的任意3个及以上维度的贫困作为总的资产贫困线,其贫困发生率为23.92%。其中,耕地和生产性固定资产贫困现象最突出,贫困发生率分别为36.5%和34.2%。
关键词:
贫困 测量 资产贫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