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43)
- 2023(15133)
- 2022(13204)
- 2021(12616)
- 2020(10486)
- 2019(24094)
- 2018(23748)
- 2017(45370)
- 2016(24562)
- 2015(27833)
- 2014(27238)
- 2013(27028)
- 2012(24716)
- 2011(22282)
- 2010(22105)
- 2009(20256)
- 2008(19414)
- 2007(16433)
- 2006(14234)
- 2005(12492)
- 学科
- 济(93851)
- 经济(93745)
- 管理(67973)
- 业(64743)
- 企(51591)
- 企业(51591)
- 方法(43071)
- 数学(37393)
- 数学方法(36989)
- 中国(28934)
- 农(25736)
- 财(23788)
- 业经(20986)
- 贸(20605)
- 贸易(20593)
- 易(20100)
- 学(19834)
- 制(18144)
- 地方(17617)
- 农业(16802)
- 理论(15780)
- 和(15313)
- 银(14935)
- 银行(14896)
- 技术(14852)
- 环境(14724)
- 行(14271)
- 务(13948)
- 财务(13875)
- 财务管理(13850)
- 机构
- 大学(339933)
- 学院(337489)
- 济(137814)
- 经济(134860)
- 管理(134350)
- 理学(116584)
- 研究(115721)
- 理学院(115315)
- 管理学(113447)
- 管理学院(112832)
- 中国(86452)
- 京(72664)
- 科学(70441)
- 财(61433)
- 所(57374)
- 研究所(52574)
- 中心(51885)
- 农(51659)
- 财经(49621)
- 业大(48455)
- 江(46727)
- 北京(46331)
- 范(45659)
- 经(45429)
- 师范(45267)
- 院(42136)
- 经济学(41868)
- 农业(40513)
- 州(38495)
- 经济学院(37819)
- 基金
- 项目(235187)
- 科学(185162)
- 研究(175659)
- 基金(170688)
- 家(148561)
- 国家(147328)
- 科学基金(126097)
- 社会(110945)
- 社会科(105002)
- 社会科学(104975)
- 基金项目(90165)
- 省(89415)
- 教育(80496)
- 自然(80339)
- 自然科(78501)
- 自然科学(78484)
- 自然科学基金(77090)
- 划(76239)
- 编号(72270)
- 资助(70021)
- 成果(59369)
- 部(52816)
- 重点(52523)
- 发(50396)
- 课题(49280)
- 创(49232)
- 国家社会(45867)
- 创新(45863)
- 教育部(45639)
- 项目编号(44785)
- 期刊
- 济(146855)
- 经济(146855)
- 研究(100771)
- 中国(63742)
- 学报(52060)
- 科学(48061)
- 管理(47604)
- 农(46768)
- 财(44817)
- 教育(40507)
- 大学(39254)
- 学学(36345)
- 农业(33219)
- 技术(28112)
- 融(27159)
- 金融(27159)
- 经济研究(24978)
- 业经(23808)
- 财经(23679)
- 图书(23444)
- 经(20364)
- 问题(18887)
- 业(17640)
- 贸(16705)
- 书馆(16358)
- 图书馆(16358)
- 理论(16077)
- 科技(15925)
- 技术经济(15400)
- 世界(14988)
共检索到4907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姜安印 张大玮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质上是改变个体发展的约束条件,为培育人的发展能力及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创造均等的发展机会,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会制约区域协调发展。实证分析发现: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总体水平偏低且供给不均等;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因子对公共服务均等化影响最大并且区域差距显著。应加快公共财政体系改革、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市民化,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 发展机会 均等化 能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宁
本文立足京津冀全域视野,构建了涵盖公共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服务、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8个领域128项指标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对2010~2016年京津冀间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进行了度量和分解,得出京冀间差距扩大、津冀间差距缩减,且差距主要集中于基础设施、社会服务、劳动就业等领域的结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亦然 何静
本文以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一的重庆市为例,根据重庆40个区县2000-2010年十年间的统计数据,从公共教育、社会福利、医疗卫生和就业服务等方面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得出了近10年来,尤其是2007年统筹城乡改革试点之后重庆市各区县间公共服务水平变异系数显著下降,即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程度不断提升的结论。同时本文还利用回归方法,分析了各项财政支出对重庆市各区县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影响程度,发现平衡社会福利、医疗卫生、就业服务三个方面的财政支出对于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公共服务 城乡一体化 均等化水平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根平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作出了重要战略部署,指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近年来,我国政府将工作重心更多倾向于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结构性矛盾还比较突出。实现统筹城乡一体发展战略还需要加快建立和完善城乡融合与一体化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体制机制。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吴翌琳 谷彬
文章构建统计监测体系,基于权威数据对全国及各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状况进行动态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将全国省区分为四个层次,可以选取代表性省区进行基本公共服务的改革试点与跟踪监测,通过先行先试探索道路,加快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际进程。相对于以往研究,文章主要特色在于基础数据规模与范围的扩充、时间序列的延长,涵盖社会保障、公共安全等八大主体公共服务模块,基本反映了2000-2011年公共服务发展的全貌。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指标体系 统计监测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吕炜 王伟同
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提出背景从《十一五规划纲要》到党的十七大报告均提出要加速推进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这表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完善公共财政体制、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核心工作之一。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吕炜 王伟同
如何顺利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当前社会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问题。本文在回顾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界定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相关概念内涵,并以均等化标准、政府能力与公共需求作为切入点,研究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般分析框架。文章通过对我国2002~2006年的各省区面板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公共服务提供更多的是依据政府能力而非公共需求,并对这一现象的深层体制背景进行了剖析,最终提出通过体制改革建立以公共需求为导向的公共服务提供模式,是推进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实路径。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殷有超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国家税收收入稳定增长,国家财政实力不断壮大,为我国社会进步和更高水平的基本公共服务打下有力基础。本文首先阐述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含义和重大意义,其次指出了我国当前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所面临的一些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建议。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供给不均 法制保障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苏明 刘军民 贾晓俊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社会群体差距的重要举措。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国家减贫在战略目标、政策内容、行动举措和政策影响上具有很多共同之处,存在很强的内在逻辑一致性。"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推进扶贫事业的新跨越,应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契机和导向,调整国家扶贫战略,完善扶贫政策。具体来说,应做好扶贫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规划、标准、项目和体制机制上的统筹和衔接;以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要领,着力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生态条件,重点健全城乡社会安全网;创新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和方式,使之更好地惠及贫困人群。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 减贫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董艳玲 李华
研究目标:揭示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来源及形成机理。研究方法:利用熵值法测算2006~2018年中国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运用Dagum基尼系数和方差分解考察其空间差异来源和结构差异来源,采用关系数据分析范式探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形成机理。研究发现:全国总体和各区域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均呈明显上升态势,地区差异显著,但存在均等化趋势;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主要来自区域间差异,但存在小幅递减趋势,其次为区域内差异;社保就业差异是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的主要来源,其次是教育差异、科学技术差异;各维度差异的影响情况存在地区异质性,东部“社保就业差异-科学技术差异”问题比较突出,中部和西部教育差异对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的影响力度最强。研究创新:首次基于空间和结构双重视角考察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来源,首次运用关系数据分析范式揭示其背后的形成机理。研究价值:对于把脉中国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现状,探索其均等化对策提供了重要的借鉴经验。
关键词:
公共服务 均等化 结构来源 QAP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郭晗 任保平
福利分配是评价经济增长质量的一项内容,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正是通过缩小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来提高社会福利总水平从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本文结合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公共服务状况,通过层次分析法和变异系数建立指标体系对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及其均等化状况做出评价,认为我国基本公共服务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90年代中期至今发展迅速,但各地区差异较大,特别是社会保障领域和公共卫生医疗领域均等化水平较低。要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及其均等化水平,需进一步改革公共服务供给体制和公共财政体制,明确各级政府权责关系,加大财政支出中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晓梅 青鑫 郑冰鑫
通过构建基本公共服务承载力测度指标,并对70个大中城市进行测度,科学认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面临的空间治理情境,指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区域协调发展双重目标共同实现的治理策略。研究发现:我国大中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人口承载力差异较大,极化特征明显,空间分异显著,影响着以城市为核心和动力的区域协调发展。因此,建议建立一体化区域协同治理机制,推进城市群内部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协调,探索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为主要承载的空间发展路径。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魏福成 胡洪曙
本文构建了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指标体系和均等化评估方法,对我国7大类基本公共服务和综合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在2005~2012年省际的均等化状况进行考察。研究发现:省际公共安全、医疗卫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较高,环境保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偏低,社会保障与就业、文化体育与传媒、教育以及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低。公共安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一定波动、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存在很大波动,且均等化程度无改善;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存在一定波动,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与就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存在很大波动,但均等化程度呈现上升态势;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呈现稳定...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赵春蕾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关键,而分配正义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价值导向。当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投入不足、结构失衡,基本公共服务存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同群体之间分配不均问题。应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平衡财权和事权,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参与和执行机制,兼顾基本公共服务分配的效率和公平。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 分配正义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悦荣
在创新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指标体系基础上,利用2003-2008年地级以上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统计数据,运用人口加权的区域差异分析工具和改进优化的熵权TOPSIS法,对我国地级以上城市基本公共服务空间差异、均等化和能力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地级以上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很低,处于非均等和极为不均等状态;城市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总体上表现为东中西部递降,自身能力结构失衡问题比较突出。
关键词:
城市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 能力 空间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