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97)
- 2023(17591)
- 2022(15035)
- 2021(13954)
- 2020(11746)
- 2019(26533)
- 2018(26280)
- 2017(50862)
- 2016(27204)
- 2015(30228)
- 2014(29549)
- 2013(29348)
- 2012(26540)
- 2011(23730)
- 2010(23744)
- 2009(22365)
- 2008(21860)
- 2007(19542)
- 2006(17168)
- 2005(14910)
- 学科
- 济(110572)
- 经济(110431)
- 业(105765)
- 管理(88463)
- 企(86086)
- 企业(86086)
- 农(50357)
- 方法(49171)
- 数学(39484)
- 数学方法(39078)
- 业经(34741)
- 农业(34095)
- 财(33281)
- 中国(28223)
- 务(23382)
- 财务(23311)
- 财务管理(23280)
- 制(22153)
- 企业财务(22056)
- 技术(21232)
- 地方(20654)
- 理论(20120)
- 学(19680)
- 贸(19679)
- 贸易(19669)
- 易(19125)
- 和(19114)
- 策(18166)
- 划(17985)
- 环境(16527)
- 机构
- 学院(385715)
- 大学(378878)
- 管理(159496)
- 济(157133)
- 经济(153930)
- 理学(138208)
- 理学院(136867)
- 管理学(134827)
- 管理学院(134135)
- 研究(120124)
- 中国(93096)
- 京(78665)
- 科学(73046)
- 农(72443)
- 财(71355)
- 业大(59873)
- 所(58605)
- 财经(57400)
- 江(57148)
- 中心(56245)
- 农业(55554)
- 研究所(53053)
- 经(52297)
- 北京(48623)
- 范(48404)
- 师范(48019)
- 经济学(46170)
- 州(45916)
- 院(43173)
- 经济管理(43159)
- 基金
- 项目(262526)
- 科学(208563)
- 研究(196577)
- 基金(191474)
- 家(164744)
- 国家(163186)
- 科学基金(142588)
- 社会(126003)
- 社会科(119047)
- 社会科学(119019)
- 省(103985)
- 基金项目(101963)
- 自然(91127)
- 自然科(89073)
- 自然科学(89057)
- 教育(88976)
- 自然科学基金(87483)
- 划(85041)
- 编号(81946)
- 资助(76975)
- 成果(64708)
- 部(57897)
- 重点(57471)
- 创(56605)
- 发(56396)
- 课题(54278)
- 创新(52245)
- 国家社会(51641)
- 教育部(50041)
- 人文(49984)
- 期刊
- 济(178331)
- 经济(178331)
- 研究(109602)
- 农(71888)
- 中国(71194)
- 管理(58679)
- 学报(56269)
- 财(56012)
- 科学(54083)
- 农业(48716)
- 大学(43899)
- 学学(41708)
- 教育(39854)
- 业经(35498)
- 技术(34397)
- 融(34053)
- 金融(34053)
- 财经(27411)
- 经济研究(26290)
- 业(25070)
- 问题(23573)
- 经(23543)
- 技术经济(20688)
- 版(18843)
- 现代(18577)
- 科技(18422)
- 商业(18144)
- 图书(17633)
- 理论(17440)
- 世界(16890)
共检索到5594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逸飘 张卫国
基于武陵山区特色农业发展地区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综合运用熵值法和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实证分析农户参与特色农业项目的减贫效应以及不同参与能力水平农户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贫困农户的参与能力水平远低于非贫困农户,且参与行为有着明显的能力依赖特征,导致低能力水平的贫困农户存在参与不足的情况。农户参与特色农业项目具有显著的减贫效应,参与的农户比没有参与农户的贫困发生几率低10.11%。基于不同参与能力农户的进一步比较发现,农户参与特色农业项目的减贫作用有着明显的"益弱性"特征,同时对于低能力水平农户又有着一定的"门槛"约束。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田逸飘 张卫国
引导贫困农户参与特色农业发展对贫困地区实现区域性整体脱贫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武陵山区特色蔬菜种植村410个样本农户的调查数据分析影响农户参与特色农业项目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家庭农业收入比重和耕地面积的增加会促进农户参与特色农业项目,贫困农户参与特色农业项目的几率较低,政策支持激励了农户的参与行为但降低了农户的参与意愿;家庭人口规模和耕地面积的增加会促进农户持续参与特色农业项目,而贫困农户和偏远地区农户更倾向于短暂参与,政策支持对农户短暂参与的促进作用比对持续参与的促进作用更大。为此,政府应加强对贫困农户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子豪 袁斌
近年来,劳动力价格的快速上涨已然成为中国农业生产所必须面对的内在挑战。对于机械作业难度相对较大的劳动密集型作物而言,在缓解劳动力约束瓶颈的同时,更应通过精细化的果园管理,以提高产品质量,进而提高其市场价格。然而,由于农产品具有典型的经验品属性,在信息不对称的外部约束下,农户通常难以获得应有的"质量溢价"。基于此,本文通过构建理论分析框架,以果品质量关键环节的精细管理技术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在劳动力价格上涨背景下农户精细管理技术投入的决策机制,以及在不同农产品质量识别程度中,劳动力成本变化对其影响的异质性,并基于全国18个省份农户的调研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农户交易对象质量识别能力的提高,能够缓解农户与购买者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性,将农产品质量信息传递给购买者,使农户获得更高的销售价格,进而在有效提高农户精细管理技术投入水平的同时,能够弱化劳动力价格对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罗列 王征兵 杨朔
本研究通过对生猪养殖契约农业项目的实证调查分析了农户在参与高附加值农业生产时所遇到的主要障碍以及契约农业项目在农村实施的社会效应。经过调查发现农户在参与契约农业项目时主要的障碍是缺乏资金、技术以及市场信息。参与契约农业项目在解决农户资金匮乏和帮助农户规避市场风险方面的作用有限,但是在企业不对参与项目的农户进行筛选的前提下契约农业项目能够帮助农户学习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同时契约农业项目能够帮助农村劳动力实现有效就业。
关键词:
契约农业 生猪养殖 技术推广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平 王琴梅
本文以宏观经济理论及农业供给侧改革政策为基础搭建理论框架,并依此构建农业供给侧改革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实证计算了我国各省区2001—2015年农业供给侧改革能力综合指数。研究结果表明:(1)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农业要素供给能力,尤其是资金融通和信息获取与应用能力明显增强。(2)现阶段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能力呈现中、东、西部由高到低的弱"阶梯式"差异。(3)东、中、西部的差异主要体现为:东部地区农业自然资源稀缺,但资金、技术优势明显;中部地区是我国传统农业大省,具有充沛的农业自然资源,具备规模化经营的必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平 王琴梅
本文以宏观经济理论及农业供给侧改革政策为基础搭建理论框架,并依此构建农业供给侧改革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实证计算了我国各省区2001—2015年农业供给侧改革能力综合指数。研究结果表明:(1)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农业要素供给能力,尤其是资金融通和信息获取与应用能力明显增强。(2)现阶段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能力呈现中、东、西部由高到低的弱"阶梯式"差异。(3)东、中、西部的差异主要体现为:东部地区农业自然资源稀缺,但资金、技术优势明显;中部地区是我国传统农业大省,具有充沛的农业自然资源,具备规模化经营的必要条件;西部地区虽然自然条件恶劣,但独特地形地貌、优质牧场、特色农产品等得天独厚。因此,在土地"三权分置"改革背景下,通过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的"两轮驱动",实现东部农业的"精细化"、中部的"规模化"及西部的"多元化"是未来改善我国农业供给结构的必然路向。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改艳
中美两国学生创造能力的差异由教学体系与教育文化的不同而造成。美国高等教育提倡个性教育,通过对教学环境的拓展促进学生的创造能力开发。我国高等教育提倡共性教育,具有大众化教学的阶段性特点。研究发现,美国突出学生的自主创新态度、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都为创造性思维的产生提供条件,其多样化的教学与管理方法同样值得借鉴。
关键词:
创造能力 中美高等教育 比较研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蔡洁 夏显力
利用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区1223份农户调研数据,从收入增长和收入分配双重视角探讨了农地流转和兼业程度对减贫的影响机理,实证分析了农地流转和兼业程度的增收效应、收入分配效应,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农地流转、兼业程度与农户家庭减贫的关系。研究发现:农地转入对农户家庭增收和收入差距缩小的作用并不显著;农地转出和兼业程度能够增加农户家庭纯收入、缩小农户之间收入差距;劳动力数、家庭负担和非农就业等因素同时显著影响农户家庭的增收效应和收入分配效应。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凤朝 沈能
区域创新能力是造成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因素之一,而专利数据是衡量区域创新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运用横截面分析法和时间序列分析法分别对中国区域专利增长率在1985-2003年间的趋同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以发明专利表征的原始创新能力在地区间表现出明显的趋异特征;最后指出,中西部地区应通过大力实施自主创新工程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创新 趋同 横截面分析 时间序列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田勇 殷俊 薛惠元
基于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微观数据,实证分析了面向农户的公共转移支付对农业产出及农村居民贫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采用国家贫困线还是国际贫困线作为判断贫困与否的标准,面向农户的公共转移支付都能够显著降低农村居民贫困发生的概率;面向农户的公共转移支付能够显著促进农业产出的增加,公共转移支付数额每增加1%,农业产出将增加0. 19%;面向农户的公共转移支付能够通过促进农业产出从而降低农村居民贫困发生的概率,且公共转移支付通过促进农业生产、增加农业产出的方式扶贫能够使得减贫效果得到增强。因而,在精准扶贫过程中,要把"扶贫"与"促生产"相结合,从而提高公共转移支付对劳动参与的正向激励,避免"福利依赖"。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文武 张为付
本文采用CHIP2002—2008的数据,通过个人层面的LogIstIC模型和工资方程研究了城市规模对个人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1)大城市中个人的就业概率、经验积累和工资收入等具有较大的优势,小城市中个人社会地位上升的机会相对较高;(2)城市规模对个人就业概率的影响没有表现出能力偏好,对经验积累、工资收入和社会地位上升的影响具有能力门槛;(3)城市户籍人群在职业发展、经验积累和社会地位上升方面较农村户籍人群拥有优势,但名义工资收入差异不明显。本文的结果为理解城市规模对个人发展的影响提供了证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郑姗 刘家成 安宁
【目的】基于风险应对能力差异视角剖析自然风险对农地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及其机制,为改善农地资源配置效率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方法】基于2019年江苏、吉林和四川3省调查数据,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自然风险对农地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并在不同农户风险应对能力差异的视角下揭示自然风险对农地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机制。【结果】(1)现阶段中国仍存在农地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情况,自然风险可能降低农地资源配置效率,但存在一定的风险水平门槛,只有在自然风险上升到一定水平的情况下,自然风险才会降低农地资源配置效率。(2)高自然风险将抑制农地向经营效率较高的规模户流动,从而不利于农地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规模户的风险应对能力在自然风险影响农地资源配置效率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即规模户的风险应对能力会弱化自然风险对农地资源配置效率的负向影响。【结论】提升农业经营主体的风险应对能力是提高农地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途径。政府应注重完善自然风险管理体系、解决禀赋约束问题以及规范农地流转市场,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的自然风险应对能力,以有效提升农地资源配置效率。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飞 田佳
笔者首先基于农业生产投入视角对农户借贷福利效应的形成路径进行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分析农户借贷行为并评价其福利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正规借贷对家庭农业生产投入和农业收入均具有显著提升作用,而民间借贷的生产投入效果较弱且对收入的拉动作用不明显;教育水平高、生产规模大的家庭能够从借贷中受益更多。相比较而言,正规借贷经历、户主教育、地区金融体系完善程度和农产品价格是农户获得正规借贷的决定因素;而民间借贷经历和家庭社会网络能够有效提升农户获得民间借贷的可能性。此外,对借贷收入效应形成机制的研究结果显示,正规借贷的正向收入效应主要来源于新增资本投入的高回报率,而民间借贷的无效性是借贷引致投入量少和投入回报率低两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飞 田佳
笔者首先基于农业生产投入视角对农户借贷福利效应的形成路径进行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分析农户借贷行为并评价其福利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正规借贷对家庭农业生产投入和农业收入均具有显著提升作用,而民间借贷的生产投入效果较弱且对收入的拉动作用不明显;教育水平高、生产规模大的家庭能够从借贷中受益更多。相比较而言,正规借贷经历、户主教育、地区金融体系完善程度和农产品价格是农户获得正规借贷的决定因素;而民间借贷经历和家庭社会网络能够有效提升农户获得民间借贷的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宁满秀 罗晴
为了全面了解夫妻议价能力差异对农村老年父母照料行为的影响,借助纳什议价模型,利用2011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全国基线数据,运用Probit和tob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夫妻在家庭资源分配上不仅存在相对权利的较量,还存在偏好差异。随着妻子教育水平、经济水平的提高,妻子更倾向于向亲生父母提供时间照料;(2)父母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差异对于成年子女夫妻家庭资源分配的影响不容小觑。(3)姐妹的替代照料可以有效减轻夫妻对于双方父母的照料责任。研究结果能够让我们更加了解成年子女夫妻之间的权利互动模式,进而能够宏观地了解我国农村家庭养老问题的全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