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543)
2023(18302)
2022(15276)
2021(14227)
2020(11638)
2019(26441)
2018(26385)
2017(49873)
2016(27517)
2015(30983)
2014(31042)
2013(30187)
2012(27884)
2011(25132)
2010(25495)
2009(23423)
2008(22802)
2007(20567)
2006(18547)
2005(16774)
作者
(79254)
(65284)
(64937)
(61668)
(41601)
(31214)
(29636)
(25500)
(24962)
(23654)
(22296)
(22150)
(20769)
(20732)
(20187)
(20117)
(19354)
(19170)
(18735)
(18668)
(16485)
(16188)
(15862)
(15055)
(14753)
(14698)
(14676)
(14553)
(13324)
(12970)
学科
(110682)
经济(110552)
管理(78518)
(74366)
(60806)
企业(60806)
方法(41512)
中国(35880)
数学(34284)
数学方法(33802)
(33580)
地方(29003)
业经(28380)
(27801)
(23616)
(22428)
农业(22399)
理论(19881)
(19236)
贸易(19220)
(19026)
银行(18982)
(18523)
(18335)
(18184)
环境(17904)
(17841)
金融(17839)
技术(17794)
(17223)
机构
学院(383323)
大学(381666)
(147974)
管理(146632)
经济(144399)
研究(133045)
理学(124503)
理学院(123073)
管理学(120785)
管理学院(120102)
中国(100925)
(84019)
科学(82213)
(70290)
(67399)
(62452)
研究所(60573)
中心(60267)
(59796)
业大(55314)
(54917)
师范(54410)
财经(54332)
北京(53939)
(49120)
(49071)
(48758)
农业(48081)
师范大学(43576)
经济学(43045)
基金
项目(252327)
科学(197542)
研究(190146)
基金(178484)
(154648)
国家(153204)
科学基金(131052)
社会(117630)
社会科(111088)
社会科学(111057)
(100528)
基金项目(94124)
教育(88195)
(83950)
自然(82858)
自然科(80860)
自然科学(80843)
编号(80192)
自然科学基金(79350)
资助(72523)
成果(66690)
(57177)
重点(56920)
课题(56590)
(54465)
(52318)
项目编号(48762)
创新(48683)
国家社会(47350)
科研(47197)
期刊
(177447)
经济(177447)
研究(119600)
中国(84507)
(59371)
学报(59076)
管理(56709)
教育(55645)
科学(54819)
(53574)
大学(45096)
学学(41586)
农业(40892)
(37354)
金融(37354)
技术(35540)
业经(31117)
经济研究(27217)
财经(26383)
图书(24176)
问题(23262)
(22584)
(20698)
科技(18536)
理论(18294)
技术经济(17993)
现代(17879)
(17763)
(17581)
论坛(17581)
共检索到5954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郝雅立  王亚楠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郝雅立  王亚楠  
在中国社会变迁与制度转型过程中,公务员"能力集丛"中各个部分发展不齐步,出现一部分特质落后于其他部分的迟滞现象,这一"能力堕距"问题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瓶颈。本文基于公务员能力提升的现实需要和已有研究,以"能力堕距"为理论提出新形势下公务员能力分类模式。根据当前公务员能力的具体分布,探寻公务员能力解组的原因。结合国内外的公务员能力建设的经验,从公务员能力素质模型出发,构建集"起点考评"、"教育培训"与"能力拓展"、"技能评估"、"文化塑造"于一体的"五位一体"制度框架,为实现公务员能力提升提供全程化制度服务。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蒋成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教师队伍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分析了网络时代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对教师队伍建设的影响,提出了教育技术现代化背景下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赵明仁  
高质量中小学教师队伍是我国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要以高质量教师教育为基础,以高水平的教师专业素养为核心,以高效的教师配置为前提,以充分的教师保障为条件,以高质量的课程与教学和育人为目的,以较高程度的教师职业满意感和幸福感为标志,以较高美誉度的社会形象为特征。当前我国中小学专任教师数量达标,但存在结构性短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高,但研究生比例依然较低;教师配置的公平性快速提升,但乡村教师专业能力仍需加强;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持续巩固完善,但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有待加强;学龄人口大幅回落,需提前规划教师队伍的规模与质量需求;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师队伍建设挑战与机遇并存。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需要着力提高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质量,持续增强教师待遇保障水平,有效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治理体系现代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武艺敏  
在新医改背景下,医院的公益性发展诉求越来越高,其所面对的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基于此,加强新时期医院财务系统的人才队伍建设已经成为了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由此出发,围绕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财务人员队伍建设的目标、现状以及具体措施展开积极探索,希望能够为今后我国医院的稳定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冰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我国大学英语师资队伍建设存在信息意识淡薄、信息知识匮乏、信息技术技能较差、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能力严重不足等问题。文章提出,高校应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教师信息意识,培训教师信息技术技能,提高教师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能力,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进而强化大学英语师资队伍建设,实现大学英语师资队伍的持续发展,深化大学英语改革。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袁玉红  叶燕  杨梦  侯力强  
转型发展背景下复旦大学图书馆明确目标与定位,变革组织架构,确认转型发展方向,对馆员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青年馆员队伍建设是图书馆员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从2014年开始,复旦大学图书馆着力加强研究型图书馆所需的青年馆员队伍建设,文章通过分析2013-2022年本馆青年馆员队伍的情况,初步总结青年馆员队伍建设的举措,并从馆员发展、科研产出两个方面梳理青年馆员队伍建设的成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申燕  
民办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转型发展的难点和关键点是教师的转型发展。通过抽样调查,发现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存在结构不合理、流动性大、心态消极等现状,其成因主要来自于政策与政府、学校自身、教师个体三个层面。有针对性地构建了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这些机制包括薪酬机制、激励竞争机制、社会保障机制、绩效考评机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尹茜文  刘旭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同英语教学产生了紧密融合,这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将信息技术引入英语教学过程中,不仅是英语教学改革的手段,而且也将从根本上影响并改变英语教师的教育理念。尤其是对于高校英语教师而言,其不仅有机会接触并研究各种先进的教学理论,同时也担负着培养中小学英语教师的任务,这便意味着高校有责任提升英语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包金玲  
通过对当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在教师资格准入、选聘任用、专业实践培训和实践能力以及考核评价等基本情况的专题调研,研究和探讨了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改进策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胡垂立  
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和高校专业设置的日渐增多,越来越多的高校教师感受到了终身学习的必要性,开始通过参加一系列的在职培训和学习项目来提升自身的知识储备、教学技能和科研创新能力。这不仅对于高校教师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不间断学习以及主动迎接时代变化所带来的各项挑战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就高校的创新性发展和整个高等教育体系的趋于稳定等都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当前终身教育背景与高校相结合的程度越来越密切,笔者深入分析了终身教育理念的渊源及重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当下一个时期高校教师在终身教育方面所存在的一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小才  
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结合是时代赋予高校的教学使命。专创融合有利于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思维意识、引领教育与产业进行战略融合、加快智力资本向生产力转化。教师作为专创融合成败的关键力量,应积极转变思想观念、有效开发专创融合的课程内容、多途径提高自身的专创水平。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胡丽娜  李娜  魏小红  
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是"双高计划"的具体改革发展任务。文章通过基于"四有"好老师视角的高职教师队伍现状调查分析发现,与其他类型的学校相比,高职院校教师在敬业精神、专业知识、相关知识、创新意识等维度的得分偏低;通过分析入选国家"双高计划"相关高职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方案》的数据发现,高职院校双师数量不足、双师结构不尽合理现象突出;双师队伍的职前培训、入职培养、在职研修体系尚未形成。为此,高职院校必须有针对性地实施强德强基筑巢工程——德能双育培养"四有"双师团队、培育培养引进工程——内培外引培育"绝技"双师骨干、兼职领军人才工程——大师名匠领衔"优化"双师结构、教师职业发展工程——教研逐级双促"锻造"双师队伍、评价考核评聘工程——绩效驱动构建"三维"评价体系等五大工程,以此保障"双高计划"建设院校高水平完成"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项目建设任务。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曹和平  唐丽莎  
近年来,在数字技术支持下,联网共享经济超高速发展,我国众多中心城市纷纷出台各具特色的人才优惠政策。"人才大战"的出现,标示着我国早期的劳动密集技术战略取得成效,行业内的核心企业先期进入资本密集技术生产,经进一步整合,行业集聚区,尤其是城市出现了难能可贵的第三类增长模式——普罗米修斯增长,即以序贯性战略性技术突破为红线出现高端人才引进的宏观需求。这是经济升级换代式增长的特殊窗口机遇。在此背景下,我国人力资源需跨越第三道门槛,人才队伍的建设应关注创新型人力资源,从提升人口综合质量和智力优势、人才梯队建设、人才配套政策上发力。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张婷  
分析了“新工科”背景下实验教学队伍存在的问题,包括组成结构不合理、培训体系不健全、缺乏科研团队支撑等,并研究了队伍建设路径。详细介绍了“引、育、用、提、护”的实验教师全过程培养方案,强调在人员遴选、入职培训以及稳健成长期、成熟突破期、传帮带过渡期等阶段要引对人、育好人、用好人、提拔人、护好人,并提出了相应的保障举措。还提出实验教师队伍“专业、科研、素质”全方位建设方案,详细介绍了提高实验教师专业综合能力、科教融合能力及加强师德教育、培养良好职业道德素质方面的具体做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