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35)
- 2023(7086)
- 2022(5997)
- 2021(5290)
- 2020(4185)
- 2019(9432)
- 2018(9280)
- 2017(17097)
- 2016(9206)
- 2015(10161)
- 2014(10045)
- 2013(9995)
- 2012(9836)
- 2011(9120)
- 2010(9317)
- 2009(8408)
- 2008(8258)
- 2007(7467)
- 2006(6891)
- 2005(6559)
- 学科
- 济(43592)
- 经济(43541)
- 业(23129)
- 管理(22543)
- 地方(17030)
- 企(16349)
- 企业(16349)
- 中国(15568)
- 农(13949)
- 业经(11236)
- 方法(10697)
- 农业(9838)
- 学(9712)
- 地方经济(9648)
- 发(9099)
- 数学(8698)
- 数学方法(8619)
- 融(8458)
- 金融(8458)
- 银(8442)
- 银行(8428)
- 行(8322)
- 制(7510)
- 环境(7504)
- 财(7319)
- 贸(7255)
- 贸易(7243)
- 易(6892)
- 技术(6826)
- 发展(6731)
- 机构
- 学院(134743)
- 大学(132192)
- 研究(54165)
- 济(53905)
- 经济(52675)
- 管理(47582)
- 中国(41608)
- 理学(39848)
- 理学院(39276)
- 管理学(38494)
- 管理学院(38253)
- 科学(34876)
- 京(30064)
- 所(28956)
- 农(28096)
- 研究所(26252)
- 财(24644)
- 中心(24376)
- 江(22536)
- 农业(21910)
- 业大(21130)
- 范(20293)
- 师范(20017)
- 院(19724)
- 北京(19446)
- 省(18704)
- 财经(18585)
- 州(18305)
- 经(16763)
- 科学院(16718)
- 基金
- 项目(87424)
- 科学(69043)
- 研究(62803)
- 基金(62025)
- 家(55571)
- 国家(55067)
- 科学基金(46204)
- 社会(39184)
- 社会科(37065)
- 社会科学(37060)
- 省(35583)
- 基金项目(32975)
- 划(30171)
- 自然(30057)
- 自然科(29363)
- 自然科学(29356)
- 自然科学基金(28811)
- 教育(27740)
- 发(25617)
- 编号(25442)
- 资助(24574)
- 成果(20784)
- 重点(20549)
- 发展(20119)
- 展(19724)
- 课题(18741)
- 部(18213)
- 创(18130)
- 创新(16985)
- 科研(16653)
共检索到2214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卫 汪博浩 赵运天 潘坚文 金峰
胶结颗粒料是由胶结流体填充密实堆积颗粒体部分孔隙得到,硬化后的胶结流体限制颗粒的转动和移动,赋予颗粒材料整体性力学行为。该文基于自流可控灌浆技术制备胶结颗粒料试样,其中采用高强度的陶瓷球作为颗粒料骨架,胶结流体为自密实水泥净浆。通过单轴压缩试验研究了胶结基质含量对胶结颗粒料力学行为的影响,同时采用声发射量测系统对试样加载过程进行监测。研究结果表明:胶结颗粒料以脆性破坏为主,峰值前的应力应变曲线可分为压密阶段和线弹性段;峰值后,低胶结量的试样存在应变硬化现象和第二峰值,第二峰值强度远低于材料的峰值强度,随着胶结基质含量的提高,应变硬化现象逐渐消失。胶结颗粒料的峰值强度随胶结基质体积分数线性变化且拟合直线通过原点。压密阶段应变长度随着胶结基质体积分数的增加呈线性增大,而胶结基质体积分数对线弹性段应变长度无明显影响。当胶结颗粒料的胶结基质含量较低时,其声发射信号主要集中在峰值点附近;提高胶结基质含量,声发射信号产生时间前移至线弹性段;进一步增加胶结基质体积分数,声发射事件在压密阶段中期出现,并在线弹性段快速增强后维持在高水平。该研究成果有助于进一步理解胶结颗粒料的力学行为,同时对砂岩、砾岩、堆石混凝土和灌浆胶结砂土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奚如春 邓小梅 马履一
为了描述油松木质部空穴化发生、发展和恢复特性,利用声发射技术对自然生长的油松树体进行声发射信号监测,通过声发射仪器探测、记录和分析其声发射信号,系统地研究了其树体木质部空穴化发生的声发射信号特征。结果表明:油松木质部空穴化发生的声发信号为突发性事件,其声发射信号频率在230~270kHz的频谱带上;声发信号在时间序列上,其日变化特征为06:00至17:00是声发信号的高峰期,18:00至次日06:00是低发期;其季节变化特征为6、8和10月的信号数量比12月要多而且幅度要大;在树体组织空间分布上,树体枝条和树干上部(靠近树梢)的信号多而密集,树干中、下部信号少而稀疏;在信号到达时间上,枝条首先...
关键词:
油松 声发射 木质部空穴化 信号特征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申珂楠 赵海龙 丁馨增 李明
为了获取木材声发射信号波形,采用NI高速数据采集设备构建了一种多通道声发射信号采集系统,同时基于LabVIEW软件设计了相应的信号小波析取与处理平台,实现多通道声发射信号采集、分离、波形析取及频谱分析等基本功能。最后通过木材试件声发射试验验证了该系统的效用,并且通过对3种不同信号析取方法的比较,进一步验证小波分析的优势。作为一种通用的木材声发射信号采集与处理平台,该系统为木材声发射信号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保障。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蒋鹏 吴爽 黄洋 邢雷 张丰运
该实验针对天然气掺氢管道混输过程中产生的临氢金属氢脆问题,以X80管线钢为对象,采用声发射与数字图像相关(DIC)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实现氢脆性能的动态测试。实验设计为对材料进行充氢后拉伸,采用电化学充氢法充氢,并设置4种不同充氢时间。拉伸过程中通过DIC技术测量并计算静态氢脆性能参数和氢脆敏感系数,同时利用等效应变云图和声发射计数峰值时域分布的变化规律作为氢脆性能的动态参量,进而建立一套完整的金属氢脆性能动态测试系统。该实验适合作为学生研究型教学实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严泽凡 刘荣正 刘兵 邵友林 刘马林
碳化硅(SiC)制备在核燃料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例如新型事故容错核燃料采用SiC作为关键基体材料。研究Si C纳米包覆颗粒的烧结行为对优化新型核燃料基体材料制备工艺具有指导意义。该文根据纳米颗粒熔点变化规律,验证了Tersoff势函数进行SiC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可行性和模型参数的准确性;考察了纯相SiC、富硅(Si C@Si)和富碳(Si C@C)这3种典型SiC纳米颗粒的烧结演化过程;并对烧结过程进行了定量描述,通过烧结颈生长、能量演变和原子扩散等参量分析了烧结机制,重点关注包覆层结构对SiC烧结行为的影响,从而获得包覆颗粒烧结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包覆层的原子扩散性会促进颗粒原子整体迁移,从而加速整体烧结行为。SiC@Si颗粒比SiC@C颗粒更易发生包覆层原子扩散,因而Si C@Si颗粒更易发生烧结;较低的加热速率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烧结进行,但并不影响包覆颗粒的原子扩散模式。研究结果对Si C纳米颗粒烧结机制给出了定量解释,有助于理解SiC烧结制备过程的规律。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宏 周传璘 马洪华 陈敏
在利用红外激光雷达探测大气中各种成分浓度时,研究大气中气溶胶颗粒在该红外波段的光学散射特性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大气中气溶胶颗粒的散射系数和后向散射率是基于红外激光雷达探测大气后向散射回波信号的重要参量,直接影响探测系统的测量精度和有效探测距离.根据等效球的米氏散射理论,分析大气气溶胶颗粒在该波段的散射效率因子和散射相函数,可准确计算出不同半径和不同密度时大气气溶胶颗粒的散射系数和后向散射率大小.利用仿真模型计算得出,当大气气溶胶颗粒的半径增加时,其散射效率因子的数值振荡衰减,最终稳定于2.04处;而当入射激光波长不变时,大气气溶胶颗粒的后向散射率数值与其半径的变化呈反比.
关键词:
散射特性 气溶胶 激光雷达 红外激光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传琴 周琴 谭文峰
以陕西安塞自然植被土壤和农田土壤(包括施有机肥、施无机肥、不施肥对照)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各粒级团粒中有机质和碳酸钙的分布特征及去除胶结物质前后的粒度组成,探讨不同农业利用条件对黄土团聚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均以粒径>0.05 mm(45%65%)和粒径0.0020.05 mm(30%45%)的团粒为主;相对于自然土壤,农业活动对粗粒级团粒中碳酸钙的溶解再沉淀过程具有促进作用,增加粒径<0.002mm次生碳酸钙含量;不施肥和施用无机肥显著降低粒径0.05mm和粒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邵卓平 陈品 查朝生 季坤
以2种针叶材、2种阔叶材为试材,研究无缺陷试件和含横纹裂纹试件在弯曲破坏过程中材料内部微结构演化的声发射特性,并利用声发射特征参数对几种损伤类型进行辨识。结果表明:1)无缺陷试件在加载初期声发射事件发展较为缓慢,且出现的主要是一些低振幅的AE信号,而大量高振幅AE信号出现在峰值载荷附近及韧性断裂阶段;2)利用声发射监测含裂纹试件在三点弯曲载荷下的损伤并断裂全过程,可以明显地识别裂纹尖端启裂和扩展的不同阶段;3)声发射信号的特征与损伤模式有关,胞壁断裂对应的AE特征为高幅值、高能量及长持续时间,而胞壁界面损伤与层裂损伤和细胞屈服与压溃损伤对应的AE特征为低幅度、低能量及短持续时间;4)木试件在低...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钧玺 黄明发
铁磁性材料的磁声发射强度与材料的应力有关.根据这一原理,笔者对一组适张程度不同的65Mn圆锯片进行了磁场发射特性的实验研究,得出了适张应力沿锯片径向分布的磁声发射曲线.根据这一曲线所计算出的应力值与有关资料中的数值相近.文章还介绍了实验仪器和检测方法、磁化器的结构、激磁电压的确定等.
关键词:
圆锯片 适张度 磁声发射 磁化器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邓李政 袁宏永 陈建国 苏国锋 张鸣之 陈杨 潘睿
滑坡变形破坏过程会持续产生声发射信号,而声发射技术可用于监测斜坡稳定性。有源波导声发射技术是监测土质滑坡深部变形的有效方法,能灵敏感知微小变形并持续监测较大变形,可实现滑坡灾害早期预警。基于一系列滑坡物理模型实验和原位监测研究,声发射监测数据分析方法由定性化向定量化发展。首先,该文综述了利用声发射数据量化滑坡深部变形行为的传统方法,通过经验公式计算反演滑坡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提取滑坡运动信息并分析演化规律,指出传统量化方法面临的挑战;其次,阐述了运用机器学习方法自动量化声发射监测数据,建立滑坡运动状态自动分类模型和滑坡位移预测模型的方法,用以准确量化滑坡速度、加速度和位移等关键变形特征;再次,在声发射监测和机器学习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滑坡早期风险分级预警方法,考虑了数据缺失等不利状况的应对方案;最后,讨论了不同应用场景下声发射数据量化方法的选择倾向,指出了各方法的应用局限和发展趋势。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明发 王钧玺
该文主要评述了国内外声发射技术应用于木材工业方面的进展情况,同时也概括性地介绍了声发射技术在其它行业的发展情况,并扼要地叙述了这项技术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声发射技术 木材干燥 人造板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钱桦 王钧玺 叶凡
该文研究了普通木工圆锯片用材65Mn钢及普通碳钢的含碳量和热处理制度对磁声发射的影响.结果表明:含碳量对钢的磁声发射有显著的影响.含碳量越高钢的磁声发射越弱.65Mn钢退火态有较强的磁声发射信号.随回火温度的升高,65Mn钢的磁声发射信号将显著回升并趋近于退火态.
关键词:
磁声发射 磁畴 圆锯片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朱先进 于贵瑞 高艳妮 王秋凤
河流是连接海洋和陆地两大碳库的纽带,其碳通量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环节。本文以《中国河流泥沙公报》的数据为基础,就中国河流入海颗粒态碳通量及其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65-2005年,中国河流入海颗粒态碳通量平均为29.57 TgC.yr-1,占河流入海碳通量的42%,其中有机碳占36.02%,无机碳占63.98%,长江、黄河和珠江的颗粒态碳通量占全国河流入海颗粒态碳通量的96.25%。从2003年开始,河流入海颗粒态碳通量呈逐年递减的趋势,但颗粒态有机碳通量在河流入海颗粒态碳通量中所占的比重有所提高。2009年,全国通过河流泥沙输送到海洋中的碳仅为6.59 TgC,为1965-2005年平均输碳量的22.3%。由此可见,颗粒态碳通量在河流碳通量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为了准确评估中国河流及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收支,应对颗粒态碳通量进行细致研究。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余莲英 李艳洁 徐泳
为考察等径球颗粒流动特性以便正确地设计模型试验或简化离散元计算,进行了透明可视的二维(单层紧密排列)平底仓钢珠卸料实验、拟二维矩形料槽玻璃球卸料实验和三维半圆柱平底仓玻璃球卸料实验。结果表明:二维(单层)精确等径球颗粒床具有微晶格效应,因此流动是畸变的;半圆柱仓的三维流动不出现畸变;而第3方向取几个球厚度的拟二维流动也避免了微晶格效应和畸变。透明半圆柱平底仓的玻璃球卸料实验表明用它取代圆柱仓可以较好反映圆柱仓内颗粒流动规律。拟二维和半圆柱仓的简化对诸如球床式核反应堆堆芯内球流一类问题的模型实验和离散元模拟有实用价值。
关键词:
颗粒 球流 模型实验 料仓 离散元法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佳辰 陈海龙 廉冰 王彦
难以通过食物链转移的核素(如铀等),很可能通过再悬浮的气溶胶颗粒的形式被人体吸入,造成内照射。因此,研究放射性气溶胶颗粒的再悬浮行为对于控制其对人体的危害以及保障人类健康意义重大。该文使用CFD软件模拟了进风引起的放射性气溶胶颗粒的再悬浮运动过程和运动轨迹,分析了进、排风口设置对再悬浮箱体内气流场分布特征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进风口风速设置为10 m/s时会引起地面上放射性气溶胶颗粒的再悬浮,且空间内气流分布均匀,颗粒再悬浮量较多;近地面处中心区域的模拟风速处于该地区地表面风速范围内,能很好地表征该地区地表风速对颗粒再悬浮的影响。该模拟研究可为放射性气溶胶颗粒的沉降和再悬浮实验设计提供依据,也可为放射性污染区域工作或者活动人员的辐射防护行动提供指导。
关键词:
气溶胶颗粒 再悬浮 CFD模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