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70)
2023(2630)
2022(2369)
2021(2282)
2020(2069)
2019(4569)
2018(4566)
2017(8040)
2016(4889)
2015(5637)
2014(5492)
2013(5450)
2012(5416)
2011(4888)
2010(4762)
2009(4272)
2008(4043)
2007(3521)
2006(3258)
2005(2942)
作者
(17118)
(14626)
(14456)
(14060)
(9722)
(7387)
(6690)
(5757)
(5752)
(5284)
(5096)
(5091)
(5060)
(4906)
(4834)
(4639)
(4572)
(4382)
(4363)
(4186)
(3778)
(3734)
(3574)
(3423)
(3367)
(3309)
(3283)
(3246)
(3103)
(3069)
学科
(16629)
经济(16622)
管理(8792)
(8141)
地方(7438)
(7378)
方法(6278)
(5645)
数学(5578)
数学方法(5473)
(5125)
企业(5125)
环境(4958)
中国(4131)
农业(3914)
(3730)
贸易(3727)
(3526)
地方经济(3392)
业经(2987)
(2853)
(2823)
生态(2810)
(2788)
资源(2783)
及其(2621)
(2542)
(2512)
金融(2511)
水产(2241)
机构
学院(68115)
大学(66726)
研究(31864)
科学(25007)
中国(22172)
(22068)
经济(21447)
(21300)
管理(20126)
(19431)
研究所(18351)
农业(17314)
理学(17078)
理学院(16707)
管理学(16091)
管理学院(15960)
(15337)
业大(15084)
中心(13720)
(12596)
(12479)
(12191)
(11825)
(11823)
科学院(11199)
实验(10842)
实验室(10415)
农业大学(10380)
(10016)
(9902)
基金
项目(51912)
科学(38555)
基金(35828)
(35394)
国家(35124)
研究(31754)
科学基金(27041)
(21441)
自然(20845)
自然科(20241)
自然科学(20227)
自然科学基金(19777)
(19346)
基金项目(19126)
社会(17038)
社会科(15969)
社会科学(15964)
资助(15703)
教育(13686)
计划(13290)
科技(13199)
重点(13198)
(12334)
编号(11787)
科研(10824)
(10367)
专项(10278)
(10216)
(9776)
创新(9773)
期刊
(24765)
经济(24765)
学报(19421)
(18384)
研究(16415)
科学(15678)
中国(15179)
农业(12834)
大学(12183)
学学(11765)
(7747)
资源(6706)
管理(6569)
教育(6002)
(5589)
业大(5508)
(5239)
金融(5239)
林业(5012)
(4368)
技术(4366)
农业大学(4356)
科技(3972)
自然(3959)
业经(3891)
中国农业(3859)
(3360)
经济研究(3351)
问题(3302)
图书(3110)
共检索到1029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过锋  赵俊  陈聚法  陈碧鹃  刘传霞  张艳  
依据2011年3、5、8、10月和1997~2010年5、8、10月水环境调查资料,对胶州湾贝类养殖区氮、磷污染现状及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并分析了海水富营养化的成因,可为赤潮的预测预警提供基础资料。结果表明,1)2011年胶州湾贝类养殖区氮、磷污染较为严重,除3月其含量符合标准要求外,5、8、10月均存在氮、磷污染,其中无机氮超标率为11.11%~100%,活性磷酸盐超标率为33.33%~66.67%,无机氮超标率均值高于活性磷酸盐。2)氮、磷污染程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以10月最重,8月次之,3月最轻。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污染指数均值分别为1.35和0.93,氮污染重于磷污染。3)氮、磷...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过锋  崔毅  陈碧鹃  陈聚法  李秋芬  徐勇  刘传霞  
通过近3年青岛胶州湾贝类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抽样调查,了解其食用安全性。从胶州湾34个养殖单位采集贝类,近300多个样品。检测菌落总数、大肠杆菌、麻痹性贝类毒素、腹泻性贝类毒素、铅、铜、镉。结果表明,麻痹性贝类毒素、腹泻性贝类毒素、铅、镉、菌落总数等项目均未检出,符合食用安全标准,但微生物指标大肠杆菌超出规定值范围。本研究根据对胶州湾水域贝类体内有毒有害物质残留的监控调查,采用贝类质量等级划分评价指数法(Sj)对养殖贝类质量进行评价和探讨,说明胶州湾贝类基本符合国家食用安全标准,但应随时注意胶州湾水域的污染状况与变化,确保水产品的食用安全。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过锋  陈聚法  陈碧鹃  崔毅  
1999~2004年对胶州湾北部海域营养盐进行了连续监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年际春季2003年无机氮含量最高,平均值为460·85μg/L,超出海水水质三类标准,超标率为77·8%。夏季2001年含量最高,平均含量为486·89μg/L,2004年次之,平均含量461·82μg/L;秋季2003年无机氮平均值为633·46μg/L,均超出海水水质四类标准。磷酸盐的年际季节性变化及年际均值变化分析,该海域无机磷含量均在较高水平上波动(尤其在春、秋季),另,夏季高温期超标也较为严重。从氮、磷比值的季节变化来看氮、磷含量均较高。胶州湾海域富营养化程度严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吴鹏  孙耀  徐林梅  孟伟  姜守轩  宋建中  
根据2004年6、8和10月对乳山湾的3个航次的调查资料,研究了乳山湾总氮、总磷、总有机碳的平面分布和垂直分布。结果表明,TOC、TP的平均含量及其各层次含量均未超标,TN部分超标。无论平面分布还是垂直分布,TOC、TP、TN的含量季节差异不明显,但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TP、TN、TOC最大值,集中在污水排放口和高密度养殖区;垂直分布,大部分站位表层以下垂直变化基本趋于平稳,各层次含量基本相近;养殖区与非养殖区相比,TOC、TP的平均含量及其各层次含量基本表现为养殖区大于非养殖区,但二者相差不大。结果显示,乳山湾集约化贝类养殖对其滩涂养殖环境尚未造成积累性自身污染。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过锋  赵俊  陈聚法  
依据2009年2、4、6、8、10、12月水体生源要素调查资料,对胶州湾湿地水体中总氮和总磷的分布及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胶州湾湿地——大沽河感潮河段沿河道自上而下水体中总氮(TN)和总磷(TP)含量大致呈降低趋势;潮间带区域TN和TP高含量区基本位于大沽河入海口及其邻近海域,其含量和分布主要由大沽河入海径流所控制。2)胶州湾湿地水体中TN和TP的月际变化明显,其中大沽河感潮河段TN以12月最高,2月次之,8月最低;TP以2月最高,12月次之,4月最低。潮间带区域TN 2~8月呈降低趋势,8~12月呈增高趋势;TP以2月最高,其他月份含量较低且变化不明显。3)胶州湾湿地海水中T...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董世鹏  蔺凡  蒋增杰  房景辉  姜娓娓  杜美荣  高亚平  
养殖容量评估是衡量贝类养殖活动是否环境友好、碳汇功能能否充分发挥的重要前提。本研究基于2018年5月—2019年2月的走航观测和定点连续观测数据,通过构建营养盐–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碎屑–菲律宾蛤仔(nutrients–photoplankton–zooplankton–detritus–clams,NPZD-C)生态系统动力学模型,动态评估了胶州湾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的养殖容量。结果显示,构建的生态系统动力学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演菲律宾蛤仔的生长和浮游植物的动态响应,菲律宾蛤仔和浮游植物的实测值和模拟值均呈显著线性相关(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宋林生  
贝类养殖是我国水产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就业率、改善人民生活及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经济、社会和生态功能日益凸显。近年来,因环境胁迫和病原侵染引发的海水养殖贝类暴发性病害时有发生,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严重阻碍了海水养殖产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贝类缺乏适应性免疫,且主要养殖于开放或半开放水体,难以通过疫苗注射或环境调控等手段进行病害防控。贯彻“绿色防控”的理念,加快病害预警预报体系建设是海水养殖贝类病害防控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综述了我国海水贝类养殖及病害发生的现状,并结合团队前期研究和病害预警预报工作实践,提出了海水养殖贝类病害防控策略,以期提升我国水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为保障水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促进水产养殖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卢振彬  杜琦  蔡清海  方民杰  钱小明  许翠娅  
以海洋生态系统营养动力学为理论依据,通过现场对位于南海南部的罗源湾叶绿素a、初级生产力、生态效率、浮游植物有机碳含量、养殖贝类有机碳含量及其含壳重与鲜组织重比值、养殖贝类和野生滤食性动物滤水率、潮间带和潮下带及吊养区附着滤食性动物现存量等的调查和检测。应用营养动态模型、沿岸能流模型估算贝类生态容量,进而扣除野生滤食性动物现存量以估算贝类养殖容量,同时采用已报道模型估算贝类养殖容量,并用统计分析法估算贝类及其各品种的适养面积。3种模型估算的罗源湾贝类养殖容量分别为104064t,127321t,113675t。贝类适养总面积为2622hm2,其中缢蛏450hm2、牡蛎2000hm2、贻贝125h...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逄志伟  徐宾铎  陈学刚  任一平  
根据2008年9月至2009年8月在胶州湾中部海域进行的逐月底拖网调查数据,应用相对重要性指数、生物多样性指数和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对虾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调查海域捕获虾类共17种,隶属于6科15属。虾类相对资源量具有明显的月间变化,9月、10月、6月资源量较高,平均网获质量的变化范围为223.9~3 422.9 g/h,平均网获尾数为41~1 608 ind/h;优势种组成具有较为明显的月间变化,全年的优势种为鹰爪虾(Trachysalambra curvirostris)、细巧仿对虾(Parapenaeopsis tenella)和日本鼓虾(Alpheus japoni...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董世鹏  蔺凡  姜娓娓  杜美荣  高亚平  李凤雪  侯兴  蒋增杰  
2017年7月~2019年4月期间,本研究采用大面观测、现场模拟实验与生长情况跟踪相结合的手段,基于Dame指标和Herman模型估算了胶州湾菲律宾蛤仔的养殖容量。结果显示,调查期间,胶州湾水体的叶绿素a浓度为2.09~4.28 mg/m~(3),均值为3.07 mg/m~(3);不同规格(壳长2.29~3.59 cm)的菲律宾蛤仔单位个体的平均滤水率为0.45 L/(h·ind.),单位重量菲律宾蛤仔的平均滤水率为2.52 L/(g·h);菲律宾蛤仔1龄、2龄和3龄的平均干重分别为0.18、0.30和0.42 g;胶州湾的水团停留时间为52 d,初级生产时间为1.58 d,贝类滤水时间为2.09 d;1龄、2龄和3龄蛤仔的养殖容量分别为637、378和272 ind./m~(2)。目前,菲律宾蛤仔养殖量已超过养殖容量,建议若以2龄蛤为采捕对象,适宜的播苗密度为582 ind./m~(2);若以3龄蛤为采捕对象,适宜的播苗密度为789 ind./m~(2)。本研究结果可为保障胶州湾菲律宾蛤仔养殖产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汪海欧  於琍  吕明辉  张晓美  康童茜  杨书运  
海岸带地区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脆弱带",未来可能面临更高的气候变化风险,在海岸带地区开展气候变化适应举措更具现实性和紧迫性。本研究基于"感知-适应"分析框架,以胶州湾地区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数据,结合气象观测数据,分析了该地区1980-2010年气候变化及极端气候事件变化的事实、当地居民的感知及其与气候变化事实的偏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气候变化感知与适应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胶州湾地区近30年气温显著上升,降水变幅增大,极端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增加。当地居民对气候变化有较高的认知度,但对具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沃佳  徐宾铎  薛莹  任一平  张崇良  
优势种对群落结构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但优势度作为一个综合指标在不同时空尺度下的变异性常常被忽略。根据2008―2012年在胶州湾进行的渔业资源调查数据,以相对重要性指数(index of relative importance,IRI)表征鱼类种类优势度,应用bootstrap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the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等方法分析了该海域的优势种组成及其在年份、季节、海区间的变化。结果表明,优势种有明显更替,六丝钝尾虾虎鱼(Chaeturichthys he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汪海欧  於琍  吕明辉  张晓美  康童茜  杨书运  
海岸带地区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脆弱带",未来可能面临更高的气候变化风险,在海岸带地区开展气候变化适应举措更具现实性和紧迫性。本研究基于"感知-适应"分析框架,以胶州湾地区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数据,结合气象观测数据,分析了该地区1980-2010年气候变化及极端气候事件变化的事实、当地居民的感知及其与气候变化事实的偏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气候变化感知与适应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胶州湾地区近30年气温显著上升,降水变幅增大,极端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增加。当地居民对气候变化有较高的认知度,但对具体气候要素的感知与实际变化存在一定的偏差。考虑到参考时段的关系,居民对极端事件的感知与事实一致性程度较高。居民对气候变化的感知与适应存在较好的对应关系,但对极端气候事件的感知与适应措施的应用程度表现为负相关关系。总体而言,胶州湾地区气候变化适应措施的采用程度不高,适应措施的采用比例和适应措施的多样化程度仍有提升空间。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凤侠  张秀梅  李文涛  张沛东  
针对2013年和2014年采自青岛胶州湾的209尾铠平鲉(SebaSteS hubbSi)样本开展了年龄、生长和种群繁殖力研究。耳石轮纹结构的年龄鉴定结果显示,铠平鲉的年龄分布范围为1~+~7~+龄,2~+~4~+龄为优势年龄组(77.5%)。体长与体重呈幂函数关系:W=8×10~(-5) L~(2.797)(R~2=0.861)。Von beRtaLanffy体长生长方程为L_t=131.4×[1-e~(-0.269(t+2.697))],体重生长方程为W_t=63.6×[1-~(e-0.269(t+2.697))]~(2.797)。其生长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1)1~+~3~+龄为快速生长...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孙珊  赵玉庭  王立明  由丽萍  陶慧敏  谷伟丽  张秀珍  
依据2014年8月对山东省近岸贝类养殖区的调查资料,研究了养殖区海水、沉积物和生物体中6种重金属的含量及富集情况,并对贝类养殖区进行质量及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海水中重金属含量从高到低为As、Cu、Cr、Pb、Cd和Hg;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从高到低为Cr、Pb、Cu、As、Cd和Hg;贝类体中重金属含量从高到低为Cu、As、Cd、Cr、Pb和Hg。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养殖区海水中重金属含量均符合Ⅱ类海水水质标准;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均符合Ⅰ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贝类体中Hg、Cd、Pb和Cr均符合《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