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11)
2023(7413)
2022(6624)
2021(6151)
2020(5538)
2019(12815)
2018(12975)
2017(24355)
2016(14048)
2015(16228)
2014(16739)
2013(16457)
2012(15700)
2011(14207)
2010(14413)
2009(13559)
2008(13537)
2007(12586)
2006(10809)
2005(9689)
作者
(44011)
(36937)
(36835)
(35300)
(23633)
(17913)
(17136)
(14652)
(14012)
(13304)
(12546)
(12540)
(11917)
(11874)
(11833)
(11788)
(11533)
(10889)
(10854)
(10670)
(9452)
(9390)
(9082)
(8523)
(8486)
(8450)
(8238)
(8200)
(7774)
(7661)
学科
(54809)
经济(54750)
管理(35584)
(32813)
方法(25657)
(25027)
企业(25027)
数学(22691)
数学方法(22454)
(16832)
中国(14631)
(14545)
(14168)
地方(12997)
(12194)
农业(10666)
(10389)
贸易(10389)
业经(10363)
(9985)
(9253)
理论(9250)
银行(9220)
(9166)
(8960)
金融(8952)
(8845)
(8816)
环境(8784)
(8217)
机构
学院(203933)
大学(203410)
(77623)
经济(75648)
研究(73579)
管理(71881)
理学(61023)
理学院(60229)
管理学(58866)
管理学院(58490)
中国(54593)
科学(49136)
(44994)
(44210)
(40298)
研究所(36881)
(36162)
农业(35968)
业大(35350)
中心(34259)
(33304)
(28975)
财经(28255)
北京(27699)
(27657)
师范(27270)
(26304)
(25376)
技术(25174)
(24759)
基金
项目(134112)
科学(101869)
研究(95498)
基金(92909)
(82676)
国家(81956)
科学基金(67157)
社会(56054)
(55130)
社会科(52777)
社会科学(52755)
基金项目(49030)
(46362)
教育(44835)
自然(44451)
自然科(43356)
自然科学(43339)
自然科学基金(42523)
编号(40305)
资助(39345)
成果(33884)
重点(30937)
(29542)
(29188)
课题(29175)
(27170)
计划(26731)
科研(26479)
创新(25521)
大学(24564)
期刊
(87535)
经济(87535)
研究(56493)
中国(43028)
(40775)
学报(40149)
科学(32738)
(28981)
大学(28318)
农业(27245)
学学(26712)
教育(24756)
管理(24000)
技术(18211)
(17833)
金融(17833)
业经(14836)
(14824)
财经(13745)
经济研究(13534)
问题(12044)
(11851)
(11744)
图书(10944)
业大(10318)
统计(10177)
技术经济(9663)
科技(9485)
(9465)
理论(9448)
共检索到3066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过锋  崔毅  陈碧鹃  陈聚法  李秋芬  徐勇  刘传霞  
通过近3年青岛胶州湾贝类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抽样调查,了解其食用安全性。从胶州湾34个养殖单位采集贝类,近300多个样品。检测菌落总数、大肠杆菌、麻痹性贝类毒素、腹泻性贝类毒素、铅、铜、镉。结果表明,麻痹性贝类毒素、腹泻性贝类毒素、铅、镉、菌落总数等项目均未检出,符合食用安全标准,但微生物指标大肠杆菌超出规定值范围。本研究根据对胶州湾水域贝类体内有毒有害物质残留的监控调查,采用贝类质量等级划分评价指数法(Sj)对养殖贝类质量进行评价和探讨,说明胶州湾贝类基本符合国家食用安全标准,但应随时注意胶州湾水域的污染状况与变化,确保水产品的食用安全。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过锋  赵俊  陈聚法  陈碧鹃  刘传霞  张艳  
依据2011年3、5、8、10月和1997~2010年5、8、10月水环境调查资料,对胶州湾贝类养殖区氮、磷污染现状及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并分析了海水富营养化的成因,可为赤潮的预测预警提供基础资料。结果表明,1)2011年胶州湾贝类养殖区氮、磷污染较为严重,除3月其含量符合标准要求外,5、8、10月均存在氮、磷污染,其中无机氮超标率为11.11%~100%,活性磷酸盐超标率为33.33%~66.67%,无机氮超标率均值高于活性磷酸盐。2)氮、磷污染程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以10月最重,8月次之,3月最轻。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污染指数均值分别为1.35和0.93,氮污染重于磷污染。3)氮、磷...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陈聚法  赵俊  过锋  张艳  夏斌  
对胶州湾湿地海域条斑紫菜Porphyra yezoensis Ueda养殖区水环境进行了现场调查和研究,对紫菜生长吸收N、P营养盐的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了紫菜对富营养化海水的生物修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条斑紫菜养殖对胶州湾湿地海水中过剩的营养盐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养殖区氮、磷营养盐和有机碳含量以及水质营养指数均低于周边对照区。实验条件下,紫菜生长吸收N、P营养盐和降低海水富营养化程度的效果显著。各实验周期水体中的无机氮含量下降幅度为17.15%~21.26%,活性磷酸盐含量下降幅度为55.73%~61.12%,表明紫菜叶状体生长对磷的吸收量明显高于对氮的吸收量。另外,各换水周期...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张友青  李凯利  刘兴泉  王昭君  吴俊  陆品  
对目前浙江省竹笋干中砷、铅、二氧化硫和农药残留污染现状及其食用风险进行研究,为国家或地方重新制定竹笋干有害污染物标准提供数据和依据。2013-2014年,采集浙江省市场上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笋干(毛笋干)165份,分析其有害污染物质质量分数。结果表明:毛笋干样品中均未检测到农药残留,砷、铅和二氧化硫平均质量分数分别达0.09,0.42和10.58μg·g-1;从综合污染指数看,所有毛笋干均为安全等级;165份毛笋干中有害物质污染程度排序为铅>二氧化硫>砷;从目标危害系数(targe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逄志伟  徐宾铎  陈学刚  任一平  
根据2008年9月至2009年8月在胶州湾中部海域进行的逐月底拖网调查数据,应用相对重要性指数、生物多样性指数和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对虾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调查海域捕获虾类共17种,隶属于6科15属。虾类相对资源量具有明显的月间变化,9月、10月、6月资源量较高,平均网获质量的变化范围为223.9~3 422.9 g/h,平均网获尾数为41~1 608 ind/h;优势种组成具有较为明显的月间变化,全年的优势种为鹰爪虾(Trachysalambra curvirostris)、细巧仿对虾(Parapenaeopsis tenella)和日本鼓虾(Alpheus japoni...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吴鹏  孙耀  徐林梅  孟伟  姜守轩  宋建中  
根据2004年6、8和10月对乳山湾的3个航次的调查资料,研究了乳山湾总氮、总磷、总有机碳的平面分布和垂直分布。结果表明,TOC、TP的平均含量及其各层次含量均未超标,TN部分超标。无论平面分布还是垂直分布,TOC、TP、TN的含量季节差异不明显,但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TP、TN、TOC最大值,集中在污水排放口和高密度养殖区;垂直分布,大部分站位表层以下垂直变化基本趋于平稳,各层次含量基本相近;养殖区与非养殖区相比,TOC、TP的平均含量及其各层次含量基本表现为养殖区大于非养殖区,但二者相差不大。结果显示,乳山湾集约化贝类养殖对其滩涂养殖环境尚未造成积累性自身污染。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孙珊  赵玉庭  王立明  由丽萍  陶慧敏  谷伟丽  张秀珍  
依据2014年8月对山东省近岸贝类养殖区的调查资料,研究了养殖区海水、沉积物和生物体中6种重金属的含量及富集情况,并对贝类养殖区进行质量及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海水中重金属含量从高到低为As、Cu、Cr、Pb、Cd和Hg;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从高到低为Cr、Pb、Cu、As、Cd和Hg;贝类体中重金属含量从高到低为Cu、As、Cd、Cr、Pb和Hg。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养殖区海水中重金属含量均符合Ⅱ类海水水质标准;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均符合Ⅰ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贝类体中Hg、Cd、Pb和Cr均符合《食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兆新  郭萌萌  杨守国  吴海燕  辛梅  
采用固相萃取的方法提取海水中的蛤毒素(Pectenotoxins,PTXs)。从2006年7月28日~8月29日,将含有吸附剂的吸附盘片置于黄海胶州湾取样点(36°12.428′N,120°17.826′E)水面以下3m处,每次放置4d后取出。吸附盘片中的蛤毒素用甲醇洗脱,洗脱液蒸发浓缩近干,用1ml80%甲醇溶解,然后以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串联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原(ElectroSpray Ioniza-tion,ESI)阳离子模式。样品分析所用分离柱为Waters XTerraC18柱(50×2.1mm,3.5μm),预柱为C18(10×2.1mm,3.5μm)。流动相A为2mmol/...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夏斌  陈碧鹃  辛福言  林文革  谢骏  王广军  王海英  
参照国家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和海水的富营养化特点,选取活性磷酸盐(PO43--P)、溶解无机氮(DIN)、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和叶绿素a(Chl-a)为评价指标,将富营养化程度分为3个级别,利用灰类白化权函数描述海水富营养化的等级界限,确定各指标在灰类中的聚类权及聚类系数,确定各聚类对象的等级,在此基础上建立海水富营养化综合评价模型。以胶州湾为研究对象,对2009年5月和8月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胶州湾东部海域已达到富营养化,西部和北部海域处于中度营养水平,湾中和湾口附近海域处于贫营养水平,这与沿岸河流、工农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养殖废水的排放、湾内海水与...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军岩  於琍  于格  初子莹  
利用胶州湾地区7个气象站点逐日气温和降水观测资料以及MIROC3.2_hires-RegCM3模式输出结果分析了胶州湾地区1959年-2008年气候变化特征以及2011年-2030年该地区的气候预估结果。研究表明:①近50a,胶州湾地区年平均气温升高了1.65℃,线性增温率为0.33℃/10a,高于同期全国平均增温速率。季节平均气温的变化以冬季增温最为显著,夏季增温最小。但在1990年-2008年期间呈现增暖迅速特征,这一特点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尤为显著,增温率为0.9℃/10a,可能与人类活动导致的热岛效应有关;②胶州湾近50a的年平均降水量总体呈减少趋势,倾向率为-19mm/a,同期降水...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霍文毅  俞志明  邹景忠  韩笑天  
分析了1999年6月8日-15日胶州湾东北养殖水域浮动弯角藻赤潮生消动态过程中各环境因子的变化 及赤潮成因。结果表明,该海域无机营养盐含量较高,为赤潮的发生提供了必需的营养物质;赤潮发生前天气 闷热无雨,有利于浮动弯角藻的快速生长繁殖;赤潮形成至发展期该海域盛行南风,浮动弯角藻的物理性聚集 对赤潮迅速形成有重要影响;赤潮维持阶段天气稳定,赤潮持续时间较长;最终无机磷、活性硅酸盐的耗尽使赤 潮逐步走向消亡。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京梅  王晓玲  
评估湿地围垦的生态损害,对目前迫切需要制定的海洋生态损害补偿政策以及生态修复计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黄海胶州湾湿地围垦,运用生境等价分析法,完成了围垦湿地的生境受损量、补偿量及补偿面积的评估。结果显示:1988年-1997年期间,胶州湾湿地围垦面积约为2264hm2,生境损害程度为54.5%。假设通过人工种植沼泽植被来修复受损湿地生境,且修复生境所提供的服务等于受损区域的生境服务,则修复工程的规模为358hm2,才能达到补偿受损湿地生境服务水平的目标。进一步参照不同类型海洋生态系统的平均公益价值标准,该围垦规模的生境服务损害成本约4264万元/年。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世岩  韩东燕  麻秋云  薛莹  纪毓鹏  
根据2011年5月在胶州湾进行的底拖网调查,应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对胶州湾方氏云鳚(Enedrias fangi)的食物组成、营养级和摄食习性的体长变化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胶州湾方氏云鳚的δ15N值范围是10.14‰~15.50‰,跨度为5.36‰,平均值为(12.83±1.10)‰;δ13C值范围是–21.52‰~–18.14‰,跨度为3.38‰,平均值为(–20.42±0.73)‰。方氏云鳚的饵料生物主要包括鲜明鼓虾(Alpheus distinguendus)、鹰爪虾(Trachypenaeus curvirostris)、海蜇虾(Latreutes anoplonyx)、疣背宽...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董世鹏  蔺凡  姜娓娓  杜美荣  高亚平  王晓芹  李凤雪  侯兴  蒋增杰  
为更好地掌握胶州湾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的动态生长情况,本研究基于动态能量收支(Dynamicenergybudget,DEB)理论,利用python软件构建了菲律宾蛤仔的个体生长模型,以2018年4月24日~2019年1月9日观测的胶州湾海域叶绿素a和水温为强制函数,通过现场实验和已有文献报道获取模型参数,模拟了菲律宾蛤仔软体组织质量和壳长的生长情况,并根据胶州湾海域菲律宾蛤仔生长的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构建的个体生长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胶州湾海域菲律宾蛤仔软体组织干重和壳长的生长,软体组织干重和壳长的模拟值与实测值呈显著线性相关关系(P<0.01),R2分别为0.9374和0.9168。敏感度指数最高的是阿伦纽斯温度TA和参考温度T1,如果TA和T1分别改变10%,菲律宾蛤仔软体组织干重增加高达8.86%。研究结果为后续开展基于生态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养殖容量动态评估提供了基础模块和数据支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