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91)
2023(9779)
2022(8751)
2021(8387)
2020(6906)
2019(16106)
2018(16100)
2017(30826)
2016(16749)
2015(19229)
2014(19454)
2013(18884)
2012(17085)
2011(15170)
2010(15087)
2009(13354)
2008(12728)
2007(10915)
2006(9361)
2005(7971)
作者
(48267)
(39724)
(39501)
(37540)
(25177)
(19021)
(18051)
(15740)
(15112)
(14121)
(13836)
(13129)
(12354)
(12352)
(12229)
(12081)
(11986)
(11889)
(11259)
(11243)
(9890)
(9588)
(9527)
(8957)
(8946)
(8806)
(8791)
(8715)
(8002)
(7925)
学科
(60884)
经济(60813)
管理(47083)
(43490)
(37067)
企业(37067)
方法(30707)
数学(26632)
数学方法(26232)
(15507)
中国(15137)
(14847)
(14356)
理论(13741)
业经(13624)
地方(12369)
教学(11897)
(10768)
农业(10430)
技术(10300)
(10263)
贸易(10258)
教育(10189)
(10029)
环境(9990)
财务(9965)
财务管理(9950)
(9943)
(9894)
企业财务(9440)
机构
大学(234250)
学院(233519)
管理(94784)
(83746)
理学(83040)
理学院(82125)
经济(81642)
管理学(80494)
管理学院(80094)
研究(72419)
中国(51502)
(49762)
科学(47622)
(37067)
业大(36185)
(35476)
(34912)
中心(33294)
研究所(32739)
(32503)
(32222)
师范(32089)
北京(31488)
财经(30758)
(28052)
农业(27462)
技术(27005)
(26916)
(26716)
师范大学(25853)
基金
项目(166692)
科学(129205)
研究(122808)
基金(118163)
(102578)
国家(101715)
科学基金(87681)
社会(73050)
社会科(69103)
社会科学(69084)
(66263)
基金项目(63888)
自然(58748)
教育(58309)
自然科(57375)
自然科学(57363)
自然科学基金(56299)
(55307)
编号(51216)
资助(48933)
成果(41176)
重点(36777)
(36051)
课题(35509)
(34404)
(34238)
大学(32370)
科研(31983)
创新(31941)
项目编号(31620)
期刊
(87186)
经济(87186)
研究(65748)
中国(41975)
学报(37278)
管理(35557)
教育(34896)
科学(33544)
(30851)
大学(28449)
(26874)
学学(26401)
技术(24376)
农业(22478)
(15086)
金融(15086)
业经(14546)
图书(14134)
财经(14122)
经济研究(13126)
科技(12216)
理论(12105)
(11855)
实践(11437)
(11437)
问题(11200)
(10820)
情报(10724)
技术经济(10632)
(10386)
共检索到3233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王忠华   刘晓燕  
我国大部分油田采用加热集输方式,能量消耗较大。原油不加热集输技术是油田节能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该文提出原油水力悬浮输送的理念,即使用技术手段将胶凝原油整形为分散颗粒,在不加热的条件下借助于水动力实现流态化,并以悬浮状态输送。该文根据原油生产实际,研制了胶凝原油水力悬浮输送模拟实验装置,该装置不仅能服务于多相流方向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本科流体力学开放性实验的开展,还可以进行胶凝原油整形效果和不同条件下水-胶凝原油流动特性等实验研究,助力相关科研。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赵鹏  丁义灏  李强  邹宗树  
针对连铸过程中发生卷渣现象,设计了模拟卷渣冷态实验装置。通过设计不同斜坡构造和使用不同种类油模拟油水卷渣过程。通过设计油水卷渣模拟实验,可实现教学内容形象化、趣味性,适用于课程教学实验、专业综合实验、创新研究。该实验装置已经投入使用,实验取得较好教学效果。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胡海林  万金安  杨星  陈雨晖  曹泽华  
为了研究单点常导电磁悬浮系统的系统结构和控制算法,该文设计一套小型实验装置。针对现有悬浮斩波器输出的电流纹波较大和悬浮损耗较高等问题,使用第三代功率半导体SiC MOSFET优化悬浮斩波器,实现高开关频率和低开关损耗。实验结果表明,基于SiC MOSFET的悬浮斩波器可有效降低电流纹波并减小功率损耗。单点常导电磁悬浮实验涉及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等多门学科,该装置可作为自动控制原理和电力电子技术的实验教学装置,帮助本科生深入课程内容和提升实践动手能力。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孙崇正   卢晓   杨鑫   李玉星   刘羽翔   于昊  
氢能是推动海上水、风、光、电资源清洁高效利用的理想媒介,构建深海氢能产业体系对保障能源的供应安全、实现“双碳”战略目标、促进能源领域企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开展氢能等海上新能源的教学活动,以及加深学生对机械设计基础(含课程设计)、流体力学(含实验)、氢能及新型能源动力系统、氢能存储与利用等专业课程内容的掌握,对新型海上氢气液化系统(Liquid hydrogen floating production storage and offloading unit,FLH_(2))及关键设备知识的拓展,设计了应用于FLH_(2)的浮式多孔介质通道内外流动实验装置,包括浮式通道内多孔介质流动阻力测试实验装置与浮式通道外降膜流动测试实验装置两个部分。研究发现该装置具有较好的实验教学预期效果,进行该实验将大大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研究海洋能源高效利用领域的创新能力,拓展学生在深海氢能储运方面的知识储备。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李沁   代朝辉   卢渊   伊向艺   陈文玲   刘旭   吴元琴  
非常规油气储层物性特征差、应力条件复杂,水力压裂是提高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效率的关键技术之一。该文研制了轴向应力独立加载的全直径岩心水压致裂超声波检测装置,实验装置包含多套独立加压系统,可以模拟实际地层的复杂应力条件,并根据声发射实时检测岩石破坏特征。基于实验装置开展了30°、45°、60°天然裂缝的岩心进行复杂应力条件下的水力压裂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含45°天然裂缝的岩心相较于其他角度稳定性最差,压力达到14.1 MPa时产生破裂,声发射特征明显;天然诱导应力干扰下,水力裂缝逼近时扩展路径发生偏移,随着天然裂缝角度增大,偏移更加明显。该实验装置可以为复杂应力的储层增产改造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张国梁  沈明哲  邢义虎  王茵  张栋  
针对现有实验室刨花施胶装置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以实验室用刨花施胶干燥连续试验平台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为基础,设计了一种分步式脉冲喷胶装置。首先建立分步喷胶的工艺流程并设计其关键部件,然后选用喷胶气流压力、脉冲宽度调制(PWM)占空比、PWM周期为试验因素,喷胶量为指标,进行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并建立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喷胶量最大的参数组合为:喷胶气流压力0.53 MPa、PWM占空比83%、PWM周期2000 ms,验证试验表明实际喷胶量与回归模型理论喷胶量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51%。该装置有效提高了实验室制备刨花板工艺流程中的施胶效率和精度,有助于日常教学和实验。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罗志伟  刘健峰  王昌梅  赵兴玲  吴凯  尹芳  梁承月  张无敌  
以多级好氧折流沟串联沉降装置为基础,最大限度地保留沼液中氮素养分的同时,去除沼液废水中悬浮物。根据材料静态条件下等温吸附及解吸率结果,筛选氨氮低吸附填料,接着在动态条件下考察好氧折流沟内填料深度及运行时间对沼液中悬浮物去除效果与氨氮浓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人工沸石、河砂、石英砂和沙漠砂四种材料中,河砂的吸附强度、吸附指标及解吸值最低。选取河砂作为动态好氧折流沟填料,在水力负荷0.75 L/h、滞留时间24 h条件下,无填充、低填充、中填充及高填充对沼液废水中悬浮物最大去除量分别为4.8 g/L、5.1 g/L、8.1g/L和8.4g/L,最大去除率分别为38.0%、51.2%、86.1%和88.7%,而中、高两种填料深度对沼液废水中悬浮物去除量及去除率在第三、四取水口处无明显差异性(P>0.05)。介于应用中材料选取、用量及去除效果比较,河砂填料对沼液废水中氨氮浓度影响最小,建议采用河砂中填料深度的好氧折流沟处理沼液中悬浮物。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张庆  胡文彬  许德新  
根据"自动控制元件实验"课程实践教学改革需求,基于STM32微控制器研制了一套双通道旋转变压器轴角解算实验教学装置,研究了双通道旋转变压器轴角的数据处理和纠错算法,实现了该装置的整体方案设计和软硬件设计。该装置在满足旋转变压器课程教学实验需求的同时,还能为学生提供综合运用相关专业知识进行实践创新的应用平台。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吕淑平  张强  王珅  张炜  
根据课程实验教学需求,基于DSP28335微控制器研制了一套旋转变压器实验教学装置,给出了系统整体设计方案及中频电源软硬件设计方法。该装置不但可以很好地完成旋转变压器常规实验项目,还能完成用旋转变压器求反三角函数的实验项目,很好地满足了教学需求,弥补了外购设备的不足。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胡其会  滕霖  王财林  张大同  叶晓  顾帅威  李玉星  
设计了一套高压CO_2管内节流实验装置,能够将气态CO_2加压稳定至不同相态。节流过程中可以对实验环道不同位置处的压力、温度参数进行实时数据记录。实验研究分析了气态和超临界态CO_2节流过程中管内压力、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相态下的管内节流压降、温降规律不同,气态CO_2的节流效应明显强于超临界CO_2,在节流过程更容易使游离水结冰,从而出现冻堵现象;超临界CO_2节流后会发生相变,出现气液两相流动。实验结果对CO_2管道节流安全控制和管道冻堵防治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长生  
针对当前邮电局对许多单位的报纸信函文件仅送至单位的收发室,然后由收发室分拣后再用人工传达,不能快速高效地满足工作需要的现状。从气力输送角度出发,对收发室分拣后的报纸文件采用管道气力输送装置,并采用编程实现自动控制,完全可以高效地在本单位各部门之间的送达。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彦彬  张兆国  王圆明  王海翼  庞有伦  张振东  
针对云南黏重板结土壤下马铃薯机械化收获过程中存在的薯土分离效果差、输送分离装置线速度不匹配、薯块抛落高度大等致使明薯率低、伤薯率高的问题,基于"两级输送分离+高频低幅+低位侧铺"的薯土分离工艺,设计了一种适宜黏重板结土壤的马铃薯收获机多级输送分离装置。通过对多级输送分离装置和薯土混合物的运动特征分析,验证了输送分离筛产生"高频低幅"的周期性运动规律,得到薯土混合物随输送分离筛向后运动和抛散分离的临界条件;通过薯块抛落阶段运动学分析,确定了低位缓冲侧铺装置的结构参数。以一级分离筛线速度、二级分离筛线速度和侧输出线速度为试验因素,以含杂率为试验指标进行台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一级分离筛线速度为1.70m·s~(-1)、二级分离筛线速度为1.60m·s~(-1)、侧输出线速度为1.00m·s~(-1)时,其含杂率为2.15%,符合参数优化范围,并通过高速摄影技术验证了一级输送分离筛"高频低幅"振动分离段运动特征。各级输送分离筛在优化工作参数下进行田间试验验证,测得明薯率为98.46%,破皮率为1.42%,伤薯率为1.36%,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国家行业标准要求,满足黏重板结土壤条件下马铃薯收获机的作业要求。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作者] 王向往  胡芃  刘阳  
碳纤维增强板(CFRP)胶接结构是高精度固面反射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热载荷是反射器在轨飞行的主要载荷,胶接部位的界面热阻对高精度固面反射器在轨运行状态的温度分布有重要影响.根据界面热阻测量原理,设计了一套可测量真空环境中不同温度下CFRP单片结构的热导率和胶接结构的界面热阻的实验装置.并且通过304不锈钢热导率的实验测量值与标准值的对比,验证了实验装置的准确性.通过对环氧树脂胶添加高热导材料,提高了它的热导率.实验中采用了3种添加剂:氮化硅(β-Si3N4)、氧化铝(Al2O3)、石墨烯.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添加剂体积分数的增加,热导率也随之增大,进而可以强化胶接部位的传热,减小界面热阻.在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况下,胶接件的界面热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素梅  林金国  
对现有的竹筒支架进行改进设计,开发一种既可储放竹筒又可进行自动输送的装置,将竹筒逐根输送到破竹机或展平机等后续加工设备的接料装置上.采用制作的手摇式装置进行试验,确定了排列倾斜角度为4°~6°,分隔轮的辐条长度约等于竹筒直径,得到分隔轮转速和电机功率的计算式.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李玉星  滕霖  胡其会  赵青  
放空流程设计是高压管道设计的必要环节,基于Joule-Thomson效应原理,设计了用于放空过程研究的撬装实验装置,进行了超临界CO_2多级放空实验研究。综合考虑了管道强度、节流管末段稳压、瞬态喷射力及噪声安全防护等因素,确保实验安全可靠。实验研究了多级放空过程中管内流动参数的变化规律及管外气云喷射扩散规律,为超临界CO_2管道放空设计提供的新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