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64)
2023(15473)
2022(13298)
2021(12101)
2020(10383)
2019(23664)
2018(23433)
2017(45854)
2016(24761)
2015(27776)
2014(27488)
2013(27452)
2012(25033)
2011(22389)
2010(22381)
2009(21162)
2008(21137)
2007(18791)
2006(16740)
2005(15010)
作者
(70929)
(58797)
(58708)
(55880)
(37798)
(28091)
(26545)
(22986)
(22385)
(21229)
(20165)
(20016)
(18833)
(18679)
(18140)
(17915)
(17560)
(17335)
(16842)
(16817)
(14561)
(14500)
(14270)
(13483)
(13148)
(13101)
(13076)
(13070)
(11771)
(11552)
学科
(106661)
经济(106501)
(97505)
管理(89901)
(87595)
企业(87595)
方法(50090)
数学(40273)
数学方法(39917)
(35076)
(32378)
业经(32377)
(24934)
财务(24866)
财务管理(24829)
中国(24778)
(24155)
企业财务(23598)
农业(22654)
技术(20374)
理论(19229)
(19108)
地方(19038)
(18071)
(17883)
(17829)
贸易(17821)
(17671)
(17260)
(16446)
机构
学院(360812)
大学(359411)
管理(149549)
(148227)
经济(145227)
理学(129360)
理学院(128069)
管理学(126299)
管理学院(125633)
研究(112324)
中国(86992)
(75492)
(72528)
科学(66891)
财经(57652)
(56689)
(54945)
(53636)
(52351)
业大(51811)
中心(51074)
研究所(49308)
北京(47394)
经济学(44447)
农业(44288)
(43426)
师范(43071)
(42792)
财经大学(42683)
(40800)
基金
项目(240535)
科学(191264)
研究(179142)
基金(176669)
(151421)
国家(150116)
科学基金(131591)
社会(114793)
社会科(108897)
社会科学(108871)
基金项目(93952)
(93872)
自然(84814)
自然科(82822)
自然科学(82805)
自然科学基金(81383)
教育(81171)
(77435)
编号(72672)
资助(72486)
成果(58459)
(53682)
重点(52563)
(52018)
(50328)
课题(49013)
(48176)
创新(47911)
国家社会(47078)
教育部(46733)
期刊
(166428)
经济(166428)
研究(107460)
中国(65337)
(58837)
管理(58617)
(52784)
学报(51252)
科学(48848)
大学(40145)
学学(38023)
农业(36387)
教育(34612)
(32599)
金融(32599)
技术(31661)
财经(29091)
业经(28963)
经济研究(25296)
(24755)
问题(21733)
(20333)
技术经济(19358)
现代(17784)
理论(17648)
财会(16937)
科技(16810)
商业(16791)
实践(15842)
(15842)
共检索到5287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心娟  綦振法  黄顺亮  
制造业集群表现出的强劲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为了对胶东半岛制造业集群内部各主体之间的互动状态进行研究,文章在分析建立胶东半岛制造业集群耦合度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构建胶东半岛制造业集群耦合度模型,得出胶东半岛制造业集群的发展进入良性耦合阶段,且集聚优势显著,但其较小的耦合协调系数促使政府采取相关政策缩小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推动胶东半岛制造业集群的良性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心娟  綦振法  郭健  
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不断推进,胶东半岛制造业集群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促进胶东半岛制造业集群健康发展受到了许多学者的关注。文章利用钻石模型对胶东半岛制造业集群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根据供需网相关理论对胶东半岛制造业集群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晓  李杰  
本文首先阐述了发展胶东半岛制造产业集群的必要性,重点分析了胶东半岛制造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并针对当前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培育和发展胶东半岛制造业集群的对策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齐云  常世旺  
文章在借鉴国外和我国发达省市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胶东半岛制造业发展的财税政策,以期对我国其他地区相似的制造业基地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发明  李中东  
国内关于政府行为问题的研究感性议论的多,实证分析的少。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当面访谈方法,就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中的地方政府行为问题对青岛、威海与烟台三地的政府和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并对问卷中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定向专家访谈,探讨了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基本行为特征。我们主要发现:第一,政府职能认识模糊,把政府看作是全能型的政府;第二,地方政府行为由于过多关注政府自身利益,政府行为出现偏差;第三、区域经济发展中由于地方政府过多注重地方利益而出现协调困难、信息不畅、协调手段落后等;第四、政府行政能力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杜国云  
胶东半岛北部处于沿海和环形地双重自然地理环境下,客观上要求区域产业布局、地域经济过程的极化与扩散与之相适应。位于环形地边缘的蓬莱、烟台、威海三个沿海城市各有其不同的区位优势和经济发展基础,适合本区的经济开发战略除了在沿海这一大的地理环境下采用多点式开发海上经济外,还应结合弹弓模式和弓矢模式形成复合型城市间经济运行模式。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贵华  姜吉坤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产业集群引起了理论界和政府的广泛兴趣,不同领域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产业集群进行研究,本文在界定胶东半岛区域范围的基础上,运用迈克尔·波特的"钻石"理论模型,从区域经济角度对发展胶东半岛产业集群进行分析,提出了胶东半岛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同全  高建丽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胶东半岛区域科技人才流动的意愿以及流动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年龄、管理风格和工作条件与科技人才流动意愿强度呈负相关;档案管理、户籍制度、信息共享、法律保护、经济环境、社会保障和政府服务与科技人才流动意愿强度呈正相关。其中,档案管理、户籍制度、法律保护、经济环境等因素对科技人才流动意愿的影响较大。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徐德成  
胶东半岛海滨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具有建成海内外第一流旅游胜地的优越条件,但也存在限制旅游业发展的因素。本文试对此作一浅析,以期能为有关部门在开发时起决策参考作用。 1.优势和特色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立新  
社会和谐的一种重要反映就是城乡和谐。城乡一体化是城乡和谐的路径。只有以城乡统筹理念为指导,才能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目标。胶东半岛是山东的发达地区,拥有发展城乡一体化的条件,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其城乡一体化的水平并不高。文章结合胶东实际,统筹全局,创新思路,走组团式城镇群之路、发展特色产业集群、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次尽胶东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可靠路径。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吴明理  
韩币的跨境流通现象已引起外汇管理部门的关注。本文分析了韩币在胶东半岛跨境流通的原因及特点,并从正、负两方面分析了韩币跨境流通的影响,最后提出积极消除韩币跨境流通的负面影响、增加银行结算渠道、合理搭配监管措施、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等措施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丽艳  朱传友  李国鹏  尼云山  王迅  周建村  李毅民  张建军  李昆  孙宪武  杨军  滕建  
青岛成为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有利条件、不利因素及设想 (一)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从青岛市看,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地理位置,成为区域性金融中心应该是可行的。特别是国际化城市战略目标的提出,对海内外投资者产生了较强的吸引力,客观上需要青岛成为区域性金融中心。从目前情况看,青岛成为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并存,关键是如何把握机遇,抓住改革开放给青岛带来的有利时机。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周田君  
世界经济正经历着大规模的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日韩制造业也正积极移师中国。山东政府顺应这一趋势提出“承接日韩产业转移,打造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发展战略。山东省将通过打造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胶济沿线制造业隆起带,培植六大产业集聚区,培育一批制造业特色县,形成产业集聚、配套协调、布局合理的制造业新格局。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崔凌云  李永平  
2011年国务院批复确立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选择2009—2013年时间段,通过将制造业按三分法分类、计算并比较绝对集聚指数、相对集聚指数(区位熵)和动态集聚指数,研究2011年前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两位数制造业的空间分布变化,为制造业在蓝色经济区协同发展提供佐证和建议。研究结果表明:蓝色经济区制造业已有序向省会城市群和西部隆起带转移,蓝色经济区内6个地市间,东营和潍坊为制造业主要承接地,青岛、烟台和威海在技术密集型产业上存在竞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叶宏庆  邓靖  
文章利用修正的EG指数对山东半岛城市群28个制造业行业的集聚水平进行了测度,并基于各行业2003-2011年面板数据,借助动态面板广义矩(GMM)估计方法对山东半岛城市群内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出倒U型曲线关系,合理的产业集聚能够带来规模经济效应,过度集聚则会引起规模不经济。最后,针对这一结果从产业专业化集聚、多样化集聚和城市规模等角度给出了理论分析及相关结论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