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3)
2023(1370)
2022(1185)
2021(1060)
2020(844)
2019(1919)
2018(1740)
2017(3106)
2016(1725)
2015(1733)
2014(1616)
2013(1507)
2012(1481)
2011(1312)
2010(1295)
2009(1086)
2008(1039)
2007(814)
2006(718)
2005(564)
作者
(5994)
(5050)
(5020)
(4895)
(3339)
(2600)
(2213)
(2039)
(1935)
(1846)
(1808)
(1739)
(1726)
(1725)
(1678)
(1558)
(1557)
(1516)
(1515)
(1426)
(1366)
(1290)
(1249)
(1185)
(1167)
(1147)
(1130)
(1058)
(1058)
(1050)
学科
(6205)
经济(6205)
(2751)
地方(2628)
方法(2275)
数学(2149)
数学方法(2112)
管理(2068)
中国(1955)
(1597)
(1561)
地方经济(1406)
环境(1338)
(1299)
城市(1162)
资源(1086)
(1069)
及其(1054)
业经(1032)
(1029)
农业(983)
生态(981)
(979)
虫害(957)
(922)
防治(922)
城市经济(881)
(789)
(741)
企业(741)
机构
大学(24020)
学院(23344)
研究(11307)
科学(9347)
中国(7087)
(6999)
(6755)
经济(6742)
(6440)
管理(6171)
研究所(6141)
(5955)
理学(5593)
业大(5549)
农业(5473)
理学院(5406)
管理学(5083)
管理学院(5051)
(4723)
(4616)
中心(4521)
(4506)
师范(4444)
实验(4391)
实验室(4269)
重点(4074)
研究院(3912)
资源(3882)
师范大学(3844)
(3834)
基金
项目(20332)
科学(16286)
基金(15684)
(15378)
国家(15327)
科学基金(12824)
研究(10919)
自然(10081)
自然科(9869)
自然科学(9867)
自然科学基金(9671)
基金项目(8933)
(7959)
(7107)
社会(7053)
社会科(6798)
社会科学(6798)
资助(5960)
重点(4979)
计划(4943)
教育(4692)
科技(4565)
(4313)
科研(4310)
(3878)
(3846)
创新(3735)
专项(3708)
国家社会(3246)
编号(3196)
期刊
学报(7212)
(7208)
经济(7208)
研究(6288)
科学(6239)
(5624)
大学(4905)
学学(4799)
农业(4169)
中国(4118)
地理(2538)
业大(2477)
资源(2311)
林业(2243)
(2241)
城市(2053)
农业大学(1982)
(1889)
经济地理(1837)
管理(1697)
中国农业(1670)
自然(1597)
科技(1529)
(1506)
(1370)
统计(1344)
(1254)
(1247)
现代(1187)
经济研究(1158)
共检索到315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冷锋  张忠和  卢振龙  叶寿德  李红高  王继承  
应用5种聚集度指标对胭脂虫(Dactylopius coccus)雌成虫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虫在寄主仙人掌茎片上的空间分布型属于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概率分布符合负二项分布,主要分布在仙人掌的第2和第3级茎片上。对仙人掌茎片面积与胭脂虫寄生数量关系进行曲线方程的模拟,相关系数最高的为一元线性方程,方程为Y=728.515+0.347X,但相关系数仅为0.211,说明胭脂虫寄生与仙人掌面积并无明显的相关关系。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忠和  杨勋章  王自力  徐珑峰  石雷  陈晓鸣  
利用人工气候箱,按照正交设计方法,设置了8种不同温度、湿度、光照条件组合,运用生命表技术,对胭脂虫进行了种群动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5℃以下,胭脂虫卵有少量孵化,但不能完成世代;20、25、30℃条件下胭脂虫能完成世代。从培育的胭脂虫的怀卵量、种群趋势指数及大小方面比较,以温度25℃、相对湿度60%和80%、光照强度980lx和60lx的组合条件为好;胭脂虫的雌雄性比远大于1:1,环境因子对性比具有较大的影响;胭脂虫的种群趋势指数一般大于20,平均约40,对培育十分有利;发育起点温度为9 0℃,世代有效积温为822 9日度;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温度为影响胭脂虫发育的最显著因素,而湿度和光...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忠和  石雷  徐珑峰  王自力  
对胭脂虫的分类学、生物学特性、生态学、培育及加工利用等方面近30a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概述。胭脂虫共有9种,其中具重要经济价值的为DactylopiuscoccusCosta;发育起点温度为16.7℃,近30℃时发育最快,其发育、存活及繁殖的理想温度为26 30℃,在胭脂虫培育地区,降水是影响胭脂虫自然种群数量的主要因素;用胭脂虫干体加工生产的胭脂红色素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制药业。胭脂虫的寄主仙人掌也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可果用、菜用、药用及作为牲畜饲料。秘鲁为胭脂虫的主产国,现采用大棚培育胭脂虫的方法。本文同时展望了胭脂虫生产的发展前景。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忠和  秦志虹  卢振龙  石雷  徐珑峰  
∶对胭脂虫的采种时间、接种时间、接种的种虫数量及接种方法等培育技术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种虫采种时间应选在多数雌成虫有少量卵产出并孵化时;胭脂虫的产卵和孵化主要集中在采种后10d内,采种后需迅速接种;胭脂虫雌成虫的产量与种虫的接种数量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生产中以每茎片接种30头种虫为宜;接种方法以双面纸袋接种法为佳。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忠和  陈晓鸣  石雷  徐珑峰  万有铭  和菊  
运用生命表技术,结合采样测定,对胭脂虫在干热河谷区、南亚热带区及中亚热带区的代表点上的生长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南亚热带地区胭脂虫雌成虫虫体较大,怀卵量较多,质量较大,种群趋势指数最大,为最适生区域;中亚热带区域胭脂虫最大,怀卵量最多,质量最大,但种群趋势指数小,世代历期长,年世代数少,为次适生区域;干热河谷区培育的胭脂虫雌成虫虫体小,怀卵量少,质量小,种群趋势指数较小,为适生区域;在各气候条件下,影响胭脂虫种群数量变动的主导因素为卵的孵化率及1龄若虫或2龄若虫期的强降雨。各试验点均未发现大量胭脂虫天敌。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海游  张忠和  
利用蔗糖辅助培育胭脂虫,设置10个不同水平蔗糖浓度,每个水平10组重复,研究不同浓度蔗糖对胭脂虫的助食作用。结果表明:蔗糖对胭脂虫有明显助食作用,适当浓度的蔗糖有助于提高胭脂虫的产量。蔗糖浓度47.5 g·L-1至475.0 g·L-1可提高上虫量;在285.0 g·L-1浓度下,胭脂虫的存活率较高,种群数量变动较小;47.5 g·L-1至380.0 g·L-1均有利于提高雌成虫数量,并明显提高胭脂虫单片茎片的鲜质量和干质量;不同浓度的蔗糖均可提高胭脂虫雌成虫的体积及怀卵量,285.0 g·L-1浓度的蔗糖辅助培育胭脂虫效果最明显。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建云  李志国  赵杰军  包松莲  杨时宇  
对3种气候类型、3种养殖方式繁养胭脂虫的胭脂虫蜡(CW)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温室、遮荫棚养殖的胭脂虫较好;不同气候类型、收虫季节的胭脂虫蜡无显著性差异;不同养殖方式、胭脂虫级别的胭脂虫蜡呈极显著性差异,4级与其它3个级别的胭脂虫蜡呈显著性差异;初步提出在南亚热带气候以温室和遮荫棚繁养胭脂虫,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以温室繁养为宜。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忠和  石雷  徐涛  徐珑峰  万友铭  陈晓鸣  
对采自10个地方的仙人掌进行胭脂虫放虫试验,并对仙人掌进行解剖及营养成分分析,结合胭脂虫的生长情况对胭脂虫与仙人掌种类、内部构造及营养成分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胭脂虫在梨果仙人掌、朱耳掌及缩刺仙人掌上均能寄生,但以梨果仙人掌最好;从秘鲁引进的梨果仙人掌及云南禄丰的梨果仙人掌上胭脂虫生长较好;少刺型的梨果仙人掌上胭脂虫生长比多刺型梨果仙人掌好;仙人掌的表皮越厚,胭脂虫的生长越差,而胭脂虫的寄生能刺激仙人掌维管束的发育;仙人掌中蛋白质、水分含量对胭脂虫的生长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志胜  黄永俏  林醒  侯有明  尤民生  
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空间分布型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 :黄曲条跳甲成虫在菜心上的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 ,符合负二项分布和核心分布 ;聚集原因主要由环境因素 (食料等 )造成 ,也与自身特性有关 .文中还根据聚集度均数 (λ)的测定结果 ,组建了序贯抽样模型和最适理论抽样数模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密  周刚  何振  谭济才  刘跃进  伍义平  
探讨生物种群的空间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变化对种群分布的影响等问题已成为现代生态学研究的热点(Engelbrecht et al.,2007;张春雨等,2008;祁建等,2007;唐志尧等,2004)。种群的空间分布结构是种群的主要特征之一,研究昆虫种群的空间分布型对了解昆虫种群的扩散行为、暴发原因、消长规律及可持续性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徐汝梅等,2005)。某种昆虫在不同时间、不同栽培模式等层面下的空间分布型相关报道较多(峗薇等,2013;宋树人等,2008;郑伯平等,2010;陈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海游  张忠和  张海涛  
【目的】研究蔗糖喷洒次数、喷洒后单茎片接虫量对胭脂虫的助食作用,为生产上胭脂虫的高产培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未喷洒蔗糖的仙人掌茎片培育胭脂虫为对照,用285.0g/L的蔗糖喷洒仙人掌茎片培育胭脂虫,研究蔗糖喷洒次数、喷洒后单茎片接虫量对胭脂虫鲜(干)质量及雌成虫体积和怀卵量的影响。【结果】多次喷洒蔗糖对胭脂虫培育有一定效果,可使单产远高于CK,但以在放虫前进行蔗糖喷洒,且以喷洒1次为佳。10头/片可以作为利用蔗糖、仙人掌茎片悬挂培育胭脂虫的较佳接虫量。【结论】285.0g/L的蔗糖溶液在接种前1次喷洒及单片接虫量为10头时培育效果较佳。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卢小泉  
<正>杨门女将西征地,雪凝阏支成香池。泉涌万截曰黑水,鸡饮千年名胭脂。雄髯三尺黑喙匀,凤冠七峰青爪奇。耳叶大红鸣西域,王者佳品最真稀。杨门女将,西征高台,梳洗之处,名曰黑泉,水胭脂色,鸡饮泉水,故名胭脂鸡。
关键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杖黎  李涛  石章红  陈政  张宏宇  
通过实地调查,观察并分析了柑橘大实蝇Bactrocera(Tetradacus)minax(Enderlein)成虫在柑橘园及其附近杂树林的觅食产卵活动规律。结果表明:在柑橘大实蝇羽化开始到羽化盛期,以柑橘园与杂树林交界区域的成虫密度最大,并于6月11日达到高峰,在Z3监测带(杂树林与基准带相距5m)每个诱捕罐的诱捕虫数为(24.0±5.6)头,J1监测带(柑橘园与基准带相距5m)为(74.7±21.9)头,显著高于其他监测带;羽化盛期60%以上的柑橘大实蝇成虫在Z3监测带和J1监测带的交界带内活动;羽化盛期过后的产卵期,诱捕虫数明显下降,且柑橘大实蝇在柑橘园中的分布比较均匀,Z1监测带(杂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郑燕  姜超  杨晨亮  李万梅  李建军  李修炼  
【目的】明确三星黄萤叶甲成虫的空间分布型和抽样技术,为了解该害虫的发生、扩散行为,以及预测预报与治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先在田间调查100个样点,每个样点1m2,记录三星黄萤叶甲成虫数量,绘制田间分布实况图;再用五点式、平行线式、对角线式、Z字形式和棋盘式5种抽样方法模拟抽样,比较这5种抽样方法与全查方式的调查结果;用最适抽样方式定点取样,记录三星黄萤叶甲成虫数量,分析其空间分布型。【结果】适合性检验以五点式的效果最好,平行线式和棋盘式次之;平行线式的抽样代表性最好,五点式和棋盘式次之;平行线式的变动幅度较低,增加1.455 9%。三星黄萤叶甲种群的空间分布型属于聚集分布,个体间相互吸引...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吕玉华  肖京林  李子玲  刘斌  张萌  罗晨曦  
【目的】了解异迟眼蕈蚊(Bradysia difformis)成虫在平菇种植场的空间分布特点,分析其田间调查抽样技术,为异迟眼蕈蚊的虫情监测和制定防治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20年3—5月,在广西南宁市兴宁区三塘镇宇辉食用菌种场平菇种植棚内采用密集棋盘式取样法进行调查,通过计数悬挂于样点的透明粘虫板粘着的成虫数量,了解异迟眼蕈蚊成虫的飞行活动高度;采用频次分布法、聚集度指标法、Taylor幂函数法和Iwao线性回归法等对异迟眼蕈蚊的空间分布特点进行分析,判断异迟眼蕈蚊成虫在平菇种植棚的空间分布型;通过Iwao回归方程建立理论抽样数模型;通过模拟抽样法计算不同取样方法的误差率和适合度。【结果】在平菇种植棚中,菌包上方10.00 cm处粘虫板粘附的成虫数量最多,且显著高于其他高度(P0.05),表明3次调查结果的χ~2值均符合负二项分布。调查所得异迟眼蕈蚊成虫的扩散指数C>1.000,负二项分布指数01,空间分布型均表现为聚集分布;由m~*-m回归模型和Taylor幂法拟合模型得出菇棚中异迟眼蕈蚊成虫种群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个体间相互吸引,个体群属于聚集分布,与聚集度指标法的测定结果一致;在不同取样方法的适合度比较中,误差率较小的是Z字形取样法(5.72%)和对角线取样法(5.71%),理论抽样数模型为N=(t~2/D~2)(1.4741/m+0.3824)。【结论】在平菇种植棚内,异迟眼蕈蚊成虫飞行高度主要集中在菌包上方10.00 cm,空间分布以高度聚集的负二项分布为主,在进行异迟眼蕈蚊田间调查时较理想的抽样方法为Z字形取样法和对角线取样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