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54)
2023(9065)
2022(8237)
2021(7896)
2020(6614)
2019(15524)
2018(15626)
2017(29816)
2016(16776)
2015(18949)
2014(19026)
2013(18614)
2012(16847)
2011(15100)
2010(14959)
2009(13214)
2008(12692)
2007(10722)
2006(9233)
2005(7710)
作者
(48326)
(39823)
(39635)
(37691)
(25348)
(19213)
(17954)
(15967)
(15120)
(14245)
(13794)
(13267)
(12542)
(12536)
(12383)
(12308)
(12194)
(11970)
(11266)
(11243)
(10178)
(9754)
(9612)
(9033)
(9030)
(8998)
(8946)
(8725)
(8122)
(8056)
学科
(59364)
经济(59298)
管理(45123)
(42570)
(35907)
企业(35907)
方法(29886)
数学(25795)
数学方法(25490)
(15914)
中国(15179)
(14819)
(14087)
业经(13264)
理论(12829)
地方(12434)
教育(10659)
农业(10595)
(10456)
技术(10347)
(10136)
贸易(10132)
(9819)
环境(9682)
(9377)
财务(9320)
(9308)
财务管理(9305)
企业财务(8818)
(8764)
机构
大学(228426)
学院(228088)
管理(91893)
(81286)
理学(80584)
理学院(79685)
经济(79269)
管理学(78222)
管理学院(77833)
研究(74421)
中国(51470)
科学(49932)
(48897)
(39637)
业大(38064)
(37776)
(35466)
研究所(35052)
中心(33006)
(31976)
农业(31402)
(31114)
师范(30787)
北京(30777)
财经(29395)
(27253)
技术(27087)
(26764)
(26520)
师范大学(24726)
基金
项目(164903)
科学(127492)
研究(119747)
基金(116516)
(102501)
国家(101639)
科学基金(86304)
社会(70918)
社会科(66991)
社会科学(66971)
(66443)
基金项目(63257)
自然(58422)
自然科(57018)
自然科学(57005)
教育(56176)
(56113)
自然科学基金(55934)
编号(50181)
资助(48071)
成果(40259)
重点(37010)
(35450)
课题(34924)
(34689)
(34667)
创新(32191)
科研(31795)
计划(30927)
项目编号(30886)
期刊
(84780)
经济(84780)
研究(63455)
中国(41922)
学报(40441)
(35643)
科学(35466)
管理(32279)
教育(32257)
大学(29467)
学学(27616)
农业(25510)
(24976)
技术(20867)
业经(14457)
(14427)
金融(14427)
图书(13567)
(13281)
财经(13173)
经济研究(12830)
科技(12429)
理论(11816)
实践(11185)
(11185)
(11013)
问题(10936)
业大(10745)
(10623)
情报(10449)
共检索到3157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少华  陈翠  郭承刚  薛润光  袁理春  徐中志  
研究了不同海拔高度野生胡黄连引种驯化后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胡黄连在2800~3200 m范围内可正常生长,但生长最适海拔范围为2800~3000 m,在此范围内,人工驯化后胡黄连药用部位根茎产量比野生胡黄连提高8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少华  康平德  郭承刚  陈翠  袁理春  苏有波  徐中志  
文章应用L16(45)正交试验设计,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胡黄连(Picrorhiza scrophulariiflora Pennell)的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其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和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胡黄连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和有效成分含量影响显著。在每公顷种植密度13.58万苗,施底肥30、t氮肥164.37 kg、磷肥65.75 kg、钾肥148.88 kg时,胡黄连产量最高。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姚雄  唐永群  文明  甘兴友  刘代杰  杨光荣  张现伟  李经勇  
为明确优质水稻新品种渝香203在重庆低海拔高产栽培的适宜田间配置方式,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田间配置方式对水稻茎蘖消长、干物质生产与分配、中后期叶面积指数及剑叶SPAD值、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扩行稀植的方法不仅有利于茎蘖的发生和有效茎蘖数的提高,还有利于增加水稻单株干物质积累量。高产水稻群体齐穗期的地上部干质量为成熟期穗干质量的1.5倍左右,齐穗期主茎5片叶表现为"2>3≥1≥4>5"的叶长排序。推荐的田间配置方式为26.6 cm×33.3 cm或23.3cm×33.3 cm,种植密度为7500~8570穴/666.7 m2,每穴栽插2粒谷苗。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金寿林  王石华  张忠林  洪汝科  马文金  钏兴宽  谭学林  
通过对品种、秧龄、氮肥量以及施肥方式4因素按正交试验设计L9(34)在海拔分别为1290、1650 m的蒙自和保山进行试验,研究海拔及栽培措施与杂交粳稻品种互作对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在两地对供试滇型杂交粳稻的产量均有显著影响,影响程度依次为氮肥施用量>品种>施肥方式>秧龄。各组合产量及产量要素在不同海拔的两地表现出一致的增减趋势,产量较高的是第5及第8处理组合,两组合均由滇杂32构成,并且具有秧龄大、纯氮量高及二次施肥的共同特点。在不同海拔区对产量贡献比较大的因素是穗数及每穗粒数,因此在生产应用中,滇杂粳稻应选择穗数及每穗粒数较多的组合,协调好2个产量构成要素能获得高产。在试验的海...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景蕻  李刚华  张应贵  罗启荣  杨从党  王绍华  刘正辉  王强盛  丁艳锋  
【目的】研究高寒水稻产量构成和株型特征的关系,明确精确定量栽培对高寒水稻增产的机理。【方法】以当地品种传统粳稻品种大白谷和新品种丽粳10号为试验材料,对抽穗期不同株型特征指标与产量及产量构成的相关分析,研究高海拔地区水稻生长发育特性及其生理生态特点,探讨高寒生态区水稻增产的主攻目标,以精确定量栽培和常规栽培相比较,分析精确定量栽培对高寒生态区水稻株型和产量的影响。【结果】不同产量群体之间株型方面以及有效穗、颖花量等产量构成因子方面都存在着差异,高产群体的显著特征是植株上部三叶叶长较长;上部三叶叶角较小;抽穗期叶片的比叶重大,且与叶片、茎秆及穗部性状关系密切;茎秆各节间配置合理,基部节间短,穗下...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黄寿波  范兴海  傅懋毅  傅金和  
在安徽省黄山市,于夏季对杉木一茶、板栗一茶间作园和纯茶园同步进行小气候测定,结果表明:相对光强、气温和土温、温度日较差、风速均随茶园内的植被覆盖度增大而减少,空气湿度则随植被覆盖度增加而增大。杉木一茶、板栗一茶间作园和纯茶园的相对光强分别是41%,63%和100%,日平均气温分别是25.0、26.4和27.2℃,0cm地温日较差分别是6.4、10.5和19.7℃,200cm高处平均风速分别是0.3、0.4和0.6m·s-1。空气相对湿度和绝对湿度,杉大一茶间作园比纯茶园分别增加6%和4hpa,板栗一茶间作园比纯茶园分别增加4%和2hpa。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燕民  刘英  董凤祥  奚声珂  
用 8 0个 10bp随机引物对我国新疆核桃、华北山地核桃、秦巴山地核桃和西藏高地核桃 4个不同地理生态型的 2 0个样本进行RAPD扩增反应 .选用了清晰度高、重复性好的 2 4个引物用于进一步的分析 ,共扩增出 2 2 7个RAPD片段 ,具多态性的片段有 16 8个 ,占总扩增片段的 74% ,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片段为 9 46个 ,扩增片段长度为2 2 0~ 40 72bp .其中 ,西藏核桃类群的特有RAPD片段占有很大比例 .依据扩增结果 ,计算遗传距离 ,采用UPGMA方法构建聚类树状图 .结果表明 :新疆核桃为我国栽培核桃的一个地理生态型 ;华北山地核桃和秦巴山地核桃应属一个地理...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任爽英  刘春  董丽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了生长在常用无土栽培基质(C)和新型泥炭替代基质(A)中百合Sor-bonne叶片的光合日变化和光响应曲线及相关叶片质量参数。栽培于这2种基质中的百合Sorbonne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现一致的单峰曲线,且峰值出现在9:00。两种基质中生长的百合叶片光响应曲线近似一致,替代基质和常用基质中叶片的光补偿点分别是12,20μmol/(m2.s);光饱和点分别为272,242μmol/(m2.s);最大净光合速率分别为5.95,5.77μmol/(m2.s);暗呼吸速率分别为0.247 4,0.537 2μmol/(m2.s),且栽培于替代基质中的叶片在光饱和...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永锋  刘健  裴桂英  马赛飞  
通过对大豆进行一次中耕与免中耕的研究,结果表明,中耕可以协调大豆植株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降低株高、结荚高度,减少主茎节数,增加分枝、单株荚数、粒数、单荚粒数,降低结实性、百粒重.产量降低,但不显著.而免中耕有增产的趋势,并且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高丽红  陈青君  张福墁  
试验研究了不同黄瓜品种在设施栽培条件下秋、冬和冬、春季节的生长发育情况 ,结果表明 ,欧、亚杂交种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 ,弱光下的结实性、根系活力均较高 ,产量高于亚洲系统黄瓜品种 ,优势明显 ,冬春茬平均增产 2 5.8% ,秋冬茬平均增产 2 7.6 %。欧洲系统黄瓜具有节成性好的优点 ,但品种间产量差异较大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方伟  何祯祥  黄坚钦  史钱均  林新春  
对雷竹的 1 9个栽培类型及 2个近缘种进行了RAPD分析。从 4组 80个引物中筛选出1 0个引物 ,产生随机扩增位点 66个 ,其中多态性位点 54个 (占 81 8% )。利用POPGEN 32程序进行聚类分析 ,结果表明 :①聚类结果可将雷竹的不同栽培类型及其近缘种区分开来 ,以前认为是雷竹一栽培型的永嘉雷竹不属于Ph .praecox种系 ;②细叶雷竹与阔叶雷竹的产量高低主要取决于经营管理 ;③RAPD分子标记对竹类植物种以下等级进行分类有一定的可靠性。图 2表 3参 8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郑奕  卜崇兴  何梅  石磊  张永平  
以桶式无土栽培Ⅱ型装置为对照,研究了2种不同桶式无土栽培新装置在番茄栽培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桶式无土栽培Ⅰ型新装置和Ⅱ型新装置栽培下,番茄植株生长健壮,产量提高。Ⅰ型新装置栽培下番茄植株的株高、茎粗、鲜重、根系活力、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单果重以及单株产量等生理指标表现较优。综合比较,桶式无土栽培Ⅰ型新装置更有利于植株根系的生长和果实品质的改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郑奕  卜崇兴  石磊  马平  随学超  何梅  
以桶式无土栽培Ⅱ型装置为对照,研究和比较了两种不同桶式无土栽培新装置在番茄栽培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桶式无土栽培Ⅰ型新装置和Ⅱ型新装置栽培下,番茄植株生长健壮,产量提高。Ⅰ型新装置栽培下番茄植株有大约25%的根系在土壤中生长,75%的根系在装置内生长,且在株高、茎粗、鲜重、根系活力、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单株产量等生理指标以及营养液的利用上表现较优,而在Ⅱ型新装置栽培下番茄植株有大约15%的根系生长在土壤中,85%的根系生长在装置内Ⅰ。型新装置果实Vc含量、有机酸含量以及单株结果数等生理指标表现较好,综合比较,Ⅰ型新装置更有利于植株根系的生长和果实品质的改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岳国忠  忻龙祚  曹秀玲  田绍义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孙永玉  昝少军  徐永艳  罗长维  李昆  
通过对齿瓣石斛栽培基质和栽培方式的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栽培基质中,树皮∶苔藓(1∶1)中新枝数最多,树皮中枝条生长最好,树皮∶锯末∶羊粪(5∶3∶2)中产量最高;(2)不同栽培方式中直立捆绑产量最高。因此在齿瓣石斛生产中宜选择树皮基质和直立捆绑栽培方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