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12)
2023(2135)
2022(1709)
2021(1566)
2020(1383)
2019(2900)
2018(2840)
2017(4713)
2016(3009)
2015(3314)
2014(3080)
2013(3108)
2012(2925)
2011(2578)
2010(2477)
2009(2125)
2008(2199)
2007(1921)
2006(1617)
2005(1338)
作者
(11361)
(9625)
(9622)
(9138)
(5984)
(4769)
(4344)
(3842)
(3589)
(3400)
(3331)
(3304)
(3282)
(3153)
(3114)
(3094)
(2951)
(2856)
(2823)
(2710)
(2681)
(2346)
(2341)
(2275)
(2116)
(2108)
(2071)
(2062)
(2057)
(2034)
学科
(6226)
经济(6216)
(5644)
管理(4648)
(4562)
(3732)
企业(3732)
方法(2675)
(2622)
税收(2432)
(2399)
(2316)
数学(2148)
数学方法(2086)
(1867)
中国(1865)
水产(1665)
(1592)
财务(1590)
财务管理(1588)
企业财务(1551)
动物(1534)
动物学(1423)
业经(1422)
(1418)
(1400)
环境(1349)
(1342)
(1316)
森林(1316)
机构
大学(40670)
学院(39690)
研究(18950)
科学(16520)
(14997)
中国(13206)
农业(12138)
(11786)
业大(11332)
研究所(11179)
管理(10120)
(9631)
(9611)
(9519)
实验(9371)
经济(9306)
实验室(9087)
重点(8599)
理学(8587)
理学院(8360)
中心(8292)
(8132)
农业大学(7940)
管理学(7880)
管理学院(7832)
(7365)
(6878)
(6598)
技术(6504)
科学院(6411)
基金
项目(32159)
科学(24226)
(23874)
国家(23723)
基金(23490)
科学基金(18610)
研究(16715)
自然(15351)
自然科(14946)
自然科学(14942)
自然科学基金(14674)
(13038)
基金项目(12574)
(11934)
计划(9231)
资助(9195)
科技(9029)
社会(8439)
重点(8413)
社会科(7940)
社会科学(7937)
专项(7446)
教育(7419)
科研(7237)
(6687)
(6338)
创新(6067)
(6058)
(5897)
(5759)
期刊
学报(16102)
(13343)
科学(12390)
大学(10615)
学学(10370)
研究(9310)
(9245)
经济(9245)
中国(8697)
农业(8650)
林业(5225)
业大(5140)
(5061)
(4407)
农业大学(3818)
(3797)
自然(3399)
科技(3150)
管理(3081)
中国农业(3021)
教育(2979)
自然科(2801)
自然科学(2801)
资源(2782)
农林(2496)
(2496)
科技大(2486)
科技大学(2486)
(2392)
(2167)
共检索到589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志翔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胡颓子科沙棘属和胡颓子属叶片表皮毛、叶表皮细胞和气孔.结果表明:(1)叶表皮毛为非腺毛,除常见的盾状毛、星状盾状毛和星状毛外,在胡颓子属中发现有单细胞绒毛,叠生星状毛和叠生异型毛.(2)叶上表皮细胞排列整齐,侧壁常平直;下表皮细胞侧壁弯曲,细胞呈不规则形.(3)气孔分布在胡颓子属中限于叶下表面。在沙棘属中大部分于叶上下表面均有气孔,仅沙棘的7个亚种气孔分布于下表面.气孔为不规则型.表皮毛类型和气孔特征在胡颓子属和沙棘属中区别明显,可为分属的依据.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张若蕙  黄坚钦  刘洪谔  
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了蜡梅科(Calycanthaceae)2属10种植物的成熟叶表皮及气孔器的特征。发现蜡梅科植物叶上、下表皮细胞垂周壁式样为平直无波纹、浅波纹或深波纹;外切向壁为平滑、短条状、芒状或瘤状。角质纹饰有条状、波条状、穴状、小丘状、小丘状中间具鳞盘的网状、小丘状之间镶嵌凹穴和小丘状到条状。蜡质纹饰有平滑无蜡质纹饰、芒状和颗粒状纹饰。气孔器仅在下表皮存在,皆为平列型。多数特征表现出种间差异,可以提供分种的参考。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林新春  俞志雄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了木兰科Magndiaceae7属16种植物的叶表皮特征。结果表明:木兰科植物叶表皮细胞形状不规则,垂周壁呈不同程度的波状弯曲;气孔器分布于下表皮,其长轴取向不规则,除鹅掌楸Liriodendronchinense为平列型与无规则型并存外,均为平列型;不同属种的上下表皮细胞大小、细胞垂周壁的波状弯曲程度和气孔器密度均存在差异,可为属种的划分提供实验证据。图3表1参1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淑敏  江泽慧  任海青  古川郁夫  
从生态学角度对沙棘和沙枣的木材结构进行对比研究。两树种具有的共同特点为:生长轮明显,半环孔材,具单穿孔,导管间纹孔交互排列,无分隔木纤维,导管较窄,环管管胞和纤维状管胞具螺纹加厚,轴向薄壁组织缺失或很少。所选树种明显区别是射线类型、宽度和叠生排列方式:沙棘射线,轴向薄壁组织细胞和导管分子具有明显的叠生排列方式,但沙枣的叠生排列不规则;沙棘射线为异型,1~2列,沙枣射线为同型,2~5列;并且二者之间数量化指标有差异,沙棘导管频率较大,导管分子较短及导管管孔较小,因此V和M值也较小,更能适应干旱环境。两树种导管分子长和纤维长的水平变动不规律,并且树种间和同一树种个体间差异显著。本文最后对该树种的解...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会勤  罗国光  
用光学显微镜对葡萄叶片齿尖上表皮气孔的形态、发育、结构进行了观察。叶片齿尖无表皮毛覆盖,上、下表皮都具有高密度的气孔分布。上表皮气孔位置下陷,无周缘角质条纹,外观呈‘面包围’形,典型的气孔与其旁边体形较小的气孔之间无特定的排列规律,它们的分化及成熟早于叶片中部下表皮气孔;齿尖下表皮气孔的形态特征与齿尖上表皮气孔相似;叶片中部下表皮存在典型的由气孔及其周围体形较小的气孔形成的气孔群。两类气孔分两批发育。典型的气孔突出表皮,具明显的周缘角质条纹,发育早于较小的气孔。这类气孔与表皮平面平齐或稍凹陷,周绿角质条纹不明显。叶片中部下表皮气孔的气孔下腔较大,齿尖上、下表皮气孔与叶片中部下表皮气孔无明显的结...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石孟良  龙天翔  
通过对中外建筑表皮图案形式的归纳整理,提出了建筑表皮艺术构图历史演进的四个阶段,指出并分析了表皮图案化正在成为当代城市建筑表皮艺术的主流趋势;阐述了当代建筑表皮图案的形式逻辑———立面构图的数理逻辑和图案形式的构成逻辑;研究并拓展了当代建筑表皮图案。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洪文君  阙青敏  秦新生  
在环境扫描电镜下对29种及1亚种分布于中国的鹅绒藤属(Cynanchum)植物叶表皮进行观测。结果表明,本研究中鹅绒藤属植物叶表皮特征存在相似之处,主要表现在表皮细胞轮廓为多边形或不规则形;多数种类上表皮气孔不明显,下表皮除了狭叶白前(C.stenophyllum)外其他种均有气孔分布;上、下表皮均具有较厚角质层,多数种类叶上表皮有表皮毛而下表皮没有。叶表皮形态学结果支持Flora of China(Vol.16)中将木里白前(C.muliense)、卵叶白前(C.steppicolum)归并到大理白前(C.forrestii)的观点;不支持将羊角子草(C.cathayense)归并到戟叶鹅绒...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洪晓月  王荫长  尤子平  
朱砂叶螨的表皮由上表皮、外表皮、内表皮和皮细胞层组成,上表皮由里向外可分为电子致密层、角质精层、蜡层和护蜡层,厚度为0.053μm;原表皮分为外表皮和内表皮两层,外表皮厚0.145μm,内表皮厚0.684μm;外表皮向外延伸形成脊和叶,脊高0.815μm,宽0.105μm,脊距1.105μm;皮细胞层平均厚度为0.793μm。蜕皮时,首先上表皮物质沉积,形成片层结构;然后皮细胞分化,脊状突起渐出现;之后,皮细胞物质积累,脊状突起显著;最后,内表皮渐渐蜕去,被溶解。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倩如  王云飞  吕帅朝  宋磊  尚钰莹  宋怀波  
【目的】小麦秸秆表皮结构完整性是判断其资源化利用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尚难以对秸秆破碎程度进行量化分析,为了实现小麦秸秆表皮结构完整性的分类,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GhostNet轻量级卷积神经网络,用于对小麦秸秆表皮显微图像进行完整性分类。【方法】基于小麦秸秆表皮显微成像技术,将迁移学习引入GhostNet中,降低了模型过拟合的风险,同时采用了Dropout层以提升网络的分类准确率。为了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利用4 320幅小麦秸秆表皮显微图像进行训练和验证,同时与ShuffleNet V2、ResNet 50和AlexNet深度学习网络进行了对比。【结果】试验结果表明,改进的GhostNet网络模型的分类准确率为99.2%,分别比ShuffleNet V2、ResNet 50和AlexNet提高了12.6%、3.5%和3.3%,为了验证该模型的鲁棒性,分别对高斯噪声和不同亮暗程度影响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改进后的GhostNet网络模型依然可以取得最佳的分类效果。【结论】该方法应用于小麦秸秆表皮显微图像的完整性分类是有效的、可行的,该方法可为秸秆预处理技术效率的量化分析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薇薇  董照明  张艳  张晓璐  张守亚  赵萍  
【目的】探讨家蚕(Bombyx mori)表皮蛋白BmCPAP3-G的表达特征及与几丁质的结合方式,为家蚕表皮蛋白的功能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家蚕CPAP家族表皮蛋白及BmCPAP3-G的结构域的序列特征;利用原核表达的方法表达BmCPAP3-G的融合蛋白,通过镍柱亲和层析技术纯化可溶性蛋白,利用5800 MALDI-TOF/TOF质谱鉴定正确后进行多克隆抗体制备,并利用几丁质亲和层析技术验证BmCPAP3-G与几丁质的结合;利用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对Bm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袁惠君   张瑞艳   关玉晨   余诗曼   徐琰莹   马倩国   鲍婧婷  
为研究ATP结合转运蛋白G亚家族蛋白11(ABCG11)在旱生经济灌木扁果枸杞中的功能,以扁果枸杞为试验材料,利用逆转录(RT-PCR)技术和RACE法克隆了扁果枸杞LbABCG11基因的cDNA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该序列特征,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RT-PCR)研究了LbABCG11在盐处理、渗透胁迫和脱落酸(ABA)处理下不同器官的转录水平。结果表明,LbABCG11基因全长为2 971 bp,开放阅读框长2 130 bp,编码710个氨基酸,有6个跨膜区,预测蛋白质分子质量为79.39 ku,理论等电点8.42,脂肪指数为89.63,不稳定系数为35.52,平均亲水性为0.070,其编码蛋白质分子式为C_(3590)H_(5577)N_(935)O_(1027)S_(35),属于性质稳定的碱性疏水蛋白,含有核苷酸结合域(NBD)以及跨膜结构域(TMD),并以NBD-TMD的形式排列,是一种WBC型(WBC)半分子转运蛋白。该蛋白质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及无规则卷曲组成,分别占45.21%和33.66%,与三级结构预测结果相符。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LbABCG11蛋白与茄科番茄SlABCG11和辣椒CbABCG11的亲缘关系较近,与拟南芥AtABCG11、藜麦CqABCG11同源性较低。LbABCG11基因在叶、茎、根中均表达,其表达量受NaCl、渗透胁迫和ABA诱导,表明LbABCG11参与旱生植物盐和干旱等多种胁迫的调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孙颖  李江  雷小林  黄眯  
【目的】植物根-土界面的物理化学环境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受到植物根系分泌物的影响,其对土壤中养分的有效性产生极大影响,但某些有机物之间有些相促或相克作用,有研究表明胡颓子植物对其根域土壤具有很强的影响效力。【方法】以3年生胡颓子根系为试验材料,通过GC-MS分析根系分泌物中的组分,同时结合相关报道分析哪些有机物组分可能具有化感作用,为后续研究提供依据。【结果】胡颓子根系分泌物中含有的有机组分有33种,分属酸、酯、醇、烃、酰胺、胡颓子碱和其他共7大类,总相对含量约占总峰面积的95%以上。其中,胡颓子碱、邻苯二甲酸等8种成分中相对分量大于3%,共占到总组分的64.5%;组分中相对分量介于1%~3%的有12种化合物,而相对分量小于1%的有13种化合物。根系分泌物的酸性物质含量较少,且影响胡颓子生长较大的根系分泌物组分(组分比例是40.6%)是胡颓子碱、邻苯二甲酸。【结论】测定出的根系分泌物组分中有21种化合物已经被证实是具有化感作用的物质,可见胡颓子植物具有一定化感效应。可以在林地的生态抑草栽培方面有所应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朱双艳  齐军仓  惠宏杉  廖乐  林立昊  华森源  
关键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清温  李承森  李凤兰  
杉科植物巨杉是美国特有植物.叶片鳞状钻形,双面气孔型.叶面非气孔区的表皮细胞长方形,细胞长轴与叶片长轴的方向一致.叶片远轴面和近轴面各有2条气孔带,每条气孔带由2~5行气孔组成.叶片中部的气孔带最宽,气孔数量最多.叶片顶部近轴面的气孔数量比远轴面的气孔数量明显多,叶片中部远轴面和近轴面的气孔分布和数量近似,叶片基部远轴面的气孔明显比近轴面的气孔多.气孔椭圆形,多数气孔的长轴与叶片长轴的方向一致.保卫细胞肾形,细胞壁加厚.副卫细胞的形态特征和垂周壁的角度与周围表皮细胞的不一致.巨杉与其近邻北美红杉和中国特有植物水杉相比,巨杉和北美红杉的表皮细胞壁直,水杉的多数表皮细胞的壁明显弯曲;巨杉叶表皮细胞...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智  许荔  林梦  杨萌  贾桂霞  
北美云杉(Picea pungens)为松科(Pinaceae)云杉属(Picea)常绿乔木,株高可达30 m左右,树冠呈圆锥形,叶色呈淡湖蓝色,针叶长约2~3 cm;雌雄同株,球果长卵形,成熟时黄褐色至褐色。原产北美落基山中部的犹他州和科罗拉多州,在亚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也有分布,纬度跨越34°—45°N(李爱平等,2006)。因其淡湖蓝色的叶片极具观赏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