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9)
- 2023(493)
- 2022(373)
- 2021(296)
- 2020(235)
- 2019(534)
- 2018(537)
- 2017(1075)
- 2016(708)
- 2015(830)
- 2014(876)
- 2013(757)
- 2012(650)
- 2011(603)
- 2010(650)
- 2009(604)
- 2008(517)
- 2007(499)
- 2006(449)
- 2005(420)
- 学科
- 中国(3139)
- 济(2068)
- 经济(2054)
- 业(1634)
- 劳(1379)
- 劳动(1379)
- 农(1316)
- 农业(1071)
- 管理(1015)
- 方法(943)
- 人口(820)
- 动力(796)
- 劳动力(794)
- 数学(782)
- 数学方法(779)
- 农业劳动(734)
- 农业人口(726)
- 企(662)
- 企业(662)
- 动(591)
- 业经(567)
- 理论(421)
- 产业(408)
- 策(408)
- 地方(402)
- 社会(373)
- 财(366)
- 劳动就业(357)
- 失业(357)
- 就业(357)
- 机构
- 学院(9023)
- 大学(8633)
- 济(4198)
- 经济(4125)
- 研究(3159)
- 管理(3159)
- 理学(2755)
- 理学院(2729)
- 管理学(2672)
- 管理学院(2654)
- 中国(1960)
- 财(1855)
- 京(1806)
- 科学(1665)
- 所(1582)
- 经济学(1508)
- 财经(1477)
- 范(1467)
- 师范(1464)
- 研究所(1442)
- 江(1423)
- 经济学院(1387)
- 中心(1370)
- 经(1363)
- 社会(1321)
- 农(1257)
- 北京(1176)
- 师范大学(1119)
- 业大(1111)
- 院(1049)
共检索到140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0日下午就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进行第三十二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努力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关系亿万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对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莫荣
2012年2月20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进行第三十二次集体学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莫荣研究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研究员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并谈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这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政治局第二次以就业为主题进行的集体学习,充分体现了中央对就业工作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努力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关系亿万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对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期关注特别邀请莫荣谈一谈学习胡锦涛总书记这次...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2021年8月,国务院印发了《“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提出了“十四五”时期促进就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是“十四五”期间指导我国就业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司组织就业领域的专家学者,对规划进行了系统、深入解读,并收集了国家和地方层面的相关政策形成资料汇编。本书内容全面、资料翔实、解读权威,对于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各界人士更好地理解规划精神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莫荣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就业总量压力持续存在。今年就业局势表现为:调查失业率指标波动,但新增就业、就业市场运行、重点群体就业相对稳定。就业面临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带来的新的重大挑战,青年失业和高校毕业生就业持续承压,农民工外出务工半径缩短,灵活就业人员不稳定性增加、收入保障不足,等等。建议进一步强化全社会就业优先意识,完善就业工作机制;加强宏观政策支持,稳定社会预期;提升政策精准度,加强政策可及性和有效性;聚焦重点群体就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扩就业;完善市场和服务体系,健全失业风险应对机制。
关键词:
稳就业保就业 就业形势 就业政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春晖
2007年,我国就业再就业工作继续保持良好态势,进度与任务比较协调,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据各地劳动保障部门快报,1-12月份,全国累计共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204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34%,是实施积极就业政策以来历史最好水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515万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延均 张骏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卢思锋 吕兆丰 周明珠
针对如何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问题,在简要分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现状与原因后,着重从如何加强宏观调控,培育就业市场和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冲破制度和体制上的束缚,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优化就业环境这两个方面提出了若干对策,其中包括制定大学生充分就业促进法规,明确各有关方面的权利和义务,进一步规范就业市场以及创建全国人事档案存放和调转网络,取消《报到证》,废“除三方协议”,修订就业率的统计和公布方式及正确使用就业率,应控制人口但不应控制人才等方面。
关键词:
促进 高校 毕业生 充分 就业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尚金
作为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重要基地的高职院校把就业率、就业质量视为人才培养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一切有效措施着力推进。人才培养必须与市场需求吻合,学生所学专业必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才有出路,才能高质量就业。高职院校培养满足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一定要面向市场,分析研究市场,认识了解市场,掌握市场行情。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春平
为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这一要求,财政部先后密集出台了一系列"真金白银"的政策措施,形成"两加大""一提高"的政策体系。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明显降低企业社保缴费负担,全年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随着政策落地,必将大大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微观市场主体活力,是用政府收入的"减法"换取企业效益的"加法"和市场活力的"乘法"。
关键词:
积极的财政政策 经济高质量发展 隐性债务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佳贵
近些年来,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和再就业工程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国务院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再就业的政策,各地建立了不同层次和规模的劳动力市场。从1998年到2002年12月底,上千万人接受了再就业培训,1800多万人实现了再就业,超过同期下岗总人数的50%,效果十分显著。2002年9月,中央召开了“全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烝
自35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改革开放的大幕,我国扩大开放的探索便从未停止。从1979年试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到1992年沿边、沿江、内陆省会城市全面开放,再到2001年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从政策性试点到制度性融合,逐步形成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社建
由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办的"就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理论研讨会"于2004年11月12日在上海举行。来自上海、北京、武汉与广州等地的研究机构、高校与政府部门的有关专家、学者就促进就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就业是民生之本,努力扩大就业确保每个具有就业能力与就业意愿的公民获取就业机会不但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前提与保证,而且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也要求努力促进就业。就业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既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与保证,也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拉动消费促进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忠禹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庆之年。6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在探索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上百折不挠,奋勇前进,取得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新哲
当前,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国内经济运行也面临新问题和挑战,中国企业特别是大企业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力,积极应对环境和形势变化,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一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加速推进,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不断涌现。大企业实力雄厚,人才云集,有基础有条件也有能力成为这场变革的参与
关键词:
产业链 自主创新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