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20)
2023(2021)
2022(1722)
2021(1601)
2020(1339)
2019(3054)
2018(3082)
2017(5495)
2016(3257)
2015(3635)
2014(3516)
2013(3429)
2012(3312)
2011(3204)
2010(3324)
2009(3123)
2008(3223)
2007(3061)
2006(2662)
2005(2477)
作者
(10864)
(9055)
(9015)
(8451)
(5671)
(4419)
(3886)
(3517)
(3440)
(3263)
(3091)
(3039)
(2982)
(2936)
(2909)
(2691)
(2643)
(2611)
(2600)
(2513)
(2389)
(2283)
(2274)
(2229)
(2207)
(2048)
(2034)
(1893)
(1847)
(1836)
学科
(12944)
经济(12924)
管理(8498)
(8429)
(7394)
企业(7394)
(5105)
方法(4795)
(4355)
中国(3628)
数学(3554)
数学方法(3509)
理论(3385)
(3133)
业经(2944)
(2937)
教育(2850)
(2742)
财务(2734)
财务管理(2725)
(2716)
金融(2711)
企业财务(2661)
(2475)
(2462)
银行(2453)
(2377)
(2249)
农业(2051)
(1919)
机构
大学(54437)
学院(51863)
研究(19750)
(18964)
经济(18564)
中国(14310)
管理(14049)
科学(13220)
(11679)
(11577)
理学(11547)
理学院(11349)
(11242)
管理学(11093)
(11054)
管理学院(10991)
研究所(10122)
农业(9338)
(8803)
师范(8709)
财经(8689)
中心(8065)
(8026)
业大(7918)
(7899)
北京(7389)
师范大学(7085)
经济学(6832)
(6670)
科学院(6652)
基金
项目(30611)
科学(23741)
基金(22747)
研究(21518)
(20788)
国家(20601)
科学基金(16478)
社会(13399)
社会科(12578)
社会科学(12572)
(11397)
基金项目(11227)
自然(10659)
(10635)
自然科(10393)
自然科学(10388)
自然科学基金(10211)
教育(10174)
资助(9147)
成果(8051)
编号(7704)
重点(7495)
(7141)
(6551)
计划(6307)
(6259)
课题(6171)
(6081)
科研(6005)
大学(5992)
期刊
(23665)
经济(23665)
研究(18196)
学报(13627)
(11640)
中国(10489)
(9651)
科学(9444)
大学(9246)
学学(8592)
教育(7765)
农业(7340)
财经(6174)
管理(5667)
(5349)
(4800)
金融(4800)
(4486)
(3550)
经济研究(3501)
世界(3437)
问题(3313)
图书(3041)
(3038)
技术(2961)
业大(2809)
国际(2575)
书馆(2531)
图书馆(2531)
业经(2518)
共检索到821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郑辟瑞  
塞拉斯倡导一种与经验主义分离的经验概念,在他看来,这种分离是康德的德国观念论传统和杜威的实用主义传统的一个有趣特征。塞拉斯的说法也适用于胡塞尔的现象学传统。本文将梳理胡塞尔、塞拉斯和麦克道威尔的经验概念,主要从经验内容的概念性、经验与判断的合理关系以及经验提供的辩护是否是结论性的辩护这三个方面,寻求这三位哲学家在经验概念上具有的共性和分歧,并为一种非经验主义的经验概念做出辩护。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崔光辉  郭本禹  
论文从提倡经验层次的现象学教育学研究出发,以胡塞尔现象学为理论基础,采用思辨取向,对学习进行了考察。学生的学习在本质上是表述与直观的统一,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对意向的学习内容进行充实的过程。学习过程并不创造学习内容,但限定着学习内容的掌握。应重视通过充实过程使学生获得知识。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高平  
胡塞尔现象学的产生对人类认识论影响深远,其观念直观、意识意向性和本体观念对许多学科都有重大的影响。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作为哲学的现象学和作为方法论的现象学,从此逻辑出发,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均是真实的存在,因而本文从方法论和本体论两个层面指出胡塞尔现象学对当代教育的重要影响。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钟汉川  
康德哲学到现象学的转变,常被认为是从事物到事物之意义(可理解性)的主题化的转变。胡塞尔现象学通过意识的自主性说明了事物在意识中的可理解性是事物之意义的界限。利科认可胡塞尔将意义研究作为哲学反思的主题这一做法,并宣称后者所回溯的前语言的生活世界恰恰确立了其诠释学的基础。但是,在他看来,可理解性却是以解释为前提的。更为重要的是,胡塞尔给予-所予的意识结构被解释成了文本的自主结构:意义的所予被转变成了文本的间距化,给予意义的自我主体被看作是意义的占有。就此而言,文本的建构被认为包含了自我建构与意义建构的双重过程。尽管如此,利科的诠释学,与其所批判的胡塞尔现象学以及胡塞尔试图超越的康德哲学一样,仍依赖于反思,处在自身反思的哲学进程之中。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倪梁康  
古尔维奇的“意识场域”理论是对胡塞尔意识现象学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同时也带有偏离与修正。他认为,意识的关联性是由它的同现结构所决定的,而意识研究的任务就在于划分各种关联性的层次并把握它们的组织原则。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古尔维奇意识关联性分析可以被视作对胡塞尔意识意向性分析的一个扩展性工作。古尔维奇的意识场域理论实际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对于当前从自然科学立场出发的意识研究,即从人工智能、神经科学和脑科学出发,也包括从科学哲学和认知科学立场出发的意识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杨英杰  
本文通过对威克塞尔的“累积过程”模型化的分析 ,进一步确证了威克塞尔“累积过程”的稳定性。对威克塞尔从“二分法”和萨伊定律的古典假定出发 ,如何得出了迥异于古典分析的结论这一过程和原因进行了分析 ,澄清了关于威克塞尔理论的一些误解。并应用威克塞尔理论对我国当前物价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陆长平  
“剑桥资本争论”对大量异质品加总后的总量模型提出了质疑,因为“技术再转换”和“资本倒流”的存在,总量模型在解释具有大量异质资本品的实际经济时出现了逻辑上的“悖论”。为阐明这种总量模型的有效性,实际威克塞尔效应为负被认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限定条件,只要保持实际威克塞尔效应为负,即在规则经济条件下,大量异质品加总后的总量模型才是有效的,否则,总量模型必然产生逻辑上的“悖论”。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张斌  张澍军  
国内学者在运用现象学方法研究旅游现象时,由于未能对旅游体验等概念进行现象学的澄清,导致旅游现象学研究始终在心理学意义上进行。本文运用现象学方法对旅游体验、旅游体验的整体性、旅游世界和生活世界以及旅游体验的自身构成等问题进行了现象学分析,并与目前代表性观点就上述问题的方法论进行商榷。本文认为,旅游世界从本源上讲是由形式上不在场、但本质上又时时牵扯在场的生活世界及其"资粮"构造并呈现着自身,旅游体验则是在异地场的非谋生实践体验与生活世界积淀的体验相互激荡构成的境域中构造自身。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真正意义上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邓勇勇   魏向东  
本质直观作为一种哲学方法,是胡塞尔现象学的核心内容,贯穿于胡塞尔的整个哲学生涯。文章回顾了学术界关于旅游本质的研究,并进行了相关评述。阐述了“直观”旅游的发生原理,构建了本质直观的7个步骤:“悬搁”旅游经验事实、选择一次典型的旅游体验、进行意识的自由想象、整合意识中的旅游体验、形成新的旅游体验摹本、聚焦旅游体验的感知和情感以及逐层地精神递推,并以此展开旅游本质的实践操作。在胡塞尔现象学“直观”视角下,旅游本质的确立不仅与研究者“直观”能力相关,也需要与他者进行深入交流,才能得以澄清并最终形成共识。借助“直观”,文章提出了旅游本质是“自在生活”的观点,阐述了本质直观对于旅游的启示意义,以期从一个更高的层面观察和反思当前旅游研究及实践。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程焕文  
本文介绍了划时代目录学巨人鲍威尔斯的成长,研究了英美目录学鲍威尔斯时代的形成与全盛,评价了鲍威尔斯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吕伟  任剑新  
亚威沙洛姆·道尔作为行为反托拉斯的代表人物,拓展了前人对企业进入市场行为的分析。道尔的研究分析了新企业进入市场的后果,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将实证结果和经济理论相结合的分析框架,探讨了行为反托拉斯在法律上的运用,从方法论层面分析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并给出了未来发展的建议。他的思想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和实际价值,并为未来行为反托拉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可能的方向。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马迎辉  
与胡塞尔在纯粹意识的体验流形中建构本质的想象变更不同,弗洛伊德更加关注既视中的错乱现象。在他们各自的超越论视域中,胡塞尔将体验流形的构造最终归为了原初自我在时间统一中对其想象物的认同,而弗洛伊德则将存在和世界的根据揭示为了原初本能被压抑后的想象形态以及建立在想象之上的替代、转移和变形。在存在和世界的建构上,现象学与精神分析运动之间存在着尖锐的对立。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魏宏聚  
教育现象学方法论可以在现象学寻找事物本质的方法论中寻找到根。胡塞尔现象学对事物本质有两点"革命性"的认识。一是认为,个体、偶然的存在物可以具有本质,这是对传统本质观"共相说"认识论的颠覆;二是认为本质可以通过"看、直观"获得,这是对笛卡尔以来本质通过"思"获得的方法论的颠覆。但是,现象学本质观也存在两点悖论。首先现象学也以追求客观、确定的本质为目标,可是经过个体主观过滤后的意识(现象)不可能是确定、客观的;其次,通过对主观"前见"的悬置,经验之我不可能还原为先验之我,因为"前见"不可能被"经验之我"悬置起来,也就不可能找到纯粹客观的本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杨依山  
文章运用格罗夫斯—克拉克机制和迪克塞—奥尔森模型对公平与效率这两个目标同时兼顾的可能性进行探讨。经过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在理论上,公平与效率两个目标可以完全兼顾;不过若将现实的制度和人性引入分析后发现,在当今现实中这个完美的结合点是不存在的,在不同时期,或者在同一时期不同地区,如何权衡这两个目标反而是人们面临的重要问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毛文莉  刘海菊  
文章围绕维克塞尔对"货币数量论"的"破"与自然利息率的"立"来解析维克塞尔货币理论思想的发展脉络。维克塞尔首次将静态的货币数量论分析发展为动态的价格变化,通过"自然利息率"与实际利息率之间的利差解释价格变动的原因,在对当时流行的货币数量论进行批判性吸收基础上,从货币供给角度创立了影响后世的货币理论与经济周期理论。当前我国货币政策操作框架正在经历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调整的转变,为更好发挥利率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重读维克塞尔不仅具有理论意义也具有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