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50)
- 2023(17654)
- 2022(15308)
- 2021(14051)
- 2020(11757)
- 2019(26772)
- 2018(26571)
- 2017(50927)
- 2016(27103)
- 2015(30447)
- 2014(30305)
- 2013(30063)
- 2012(27658)
- 2011(25137)
- 2010(25063)
- 2009(23120)
- 2008(22194)
- 2007(19628)
- 2006(17734)
- 2005(15294)
- 学科
- 济(129975)
- 经济(129842)
- 业(78575)
- 管理(74843)
- 企(57273)
- 企业(57273)
- 方法(52028)
- 农(51755)
- 数学(45447)
- 数学方法(44872)
- 农业(34378)
- 业经(30482)
- 中国(29492)
- 地方(28212)
- 学(26358)
- 财(26167)
- 制(21047)
- 贸(19345)
- 贸易(19336)
- 易(18721)
- 理论(18210)
- 环境(17798)
- 和(17258)
- 技术(16949)
- 发(16749)
- 策(16490)
- 体(15946)
- 银(15779)
- 银行(15725)
- 融(15578)
- 机构
- 学院(394141)
- 大学(393284)
- 济(165686)
- 经济(162353)
- 管理(155211)
- 理学(135147)
- 研究(134832)
- 理学院(133685)
- 管理学(131162)
- 管理学院(130481)
- 中国(99883)
- 科学(83989)
- 京(82681)
- 农(79851)
- 财(70199)
- 所(67545)
- 业大(64665)
- 研究所(61775)
- 中心(61749)
- 农业(61596)
- 江(57393)
- 财经(56819)
- 经(51846)
- 北京(51442)
- 范(51075)
- 师范(50471)
- 经济学(49742)
- 院(48335)
- 州(45891)
- 经济学院(44506)
- 基金
- 项目(272755)
- 科学(214045)
- 基金(198124)
- 研究(197807)
- 家(173406)
- 国家(171924)
- 科学基金(147515)
- 社会(125562)
- 社会科(118652)
- 社会科学(118617)
- 省(107067)
- 基金项目(105103)
- 自然(96054)
- 自然科(93785)
- 自然科学(93759)
- 自然科学基金(92078)
- 教育(89796)
- 划(89022)
- 资助(81367)
- 编号(80090)
- 成果(63869)
- 重点(60994)
- 部(59930)
- 发(59288)
- 创(56014)
- 课题(54627)
- 创新(52345)
- 科研(52019)
- 国家社会(51808)
- 教育部(51056)
- 期刊
- 济(187552)
- 经济(187552)
- 研究(113998)
- 农(79332)
- 中国(72909)
- 学报(64995)
- 科学(59910)
- 管理(56665)
- 农业(54110)
- 财(51664)
- 大学(50243)
- 学学(47935)
- 教育(38311)
- 技术(36142)
- 业经(33769)
- 融(33465)
- 金融(33465)
- 经济研究(28699)
- 财经(27836)
- 业(25397)
- 问题(25026)
- 经(23886)
- 技术经济(20412)
- 版(20392)
- 世界(18967)
- 科技(18621)
- 理论(18031)
- 业大(17997)
- 图书(17751)
- 现代(17658)
共检索到5754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赵俊 董志强 李伟成
成功和失败,是儿童成长中不可避免的经历,它们会如何影响儿童后续的行为和决策?这一问题在文献中并未得到充分研究。文章以我国中部农村某小学8~11岁儿童为被试,采用实验经济研究方法,首次探讨了竞争成功和失败的经历对儿童后续目标设定和竞争参与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个人目标设定方面,胜方会设定一个低于自己能力的目标,而败方会设定一个与自己能力相近的目标并增加努力提高成绩,最终获得与胜方相近的成绩;在竞争参与决策方面,成功经历对个体竞争参与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胜方更愿意参与竞争,并获得更高成绩。此外,相比于男童,成功和失败的经历对女童的目标设定和竞争参与决策的影响更大。上述结果表明,成功的经历并不利于儿童寻求挑战和提升自己,但有利于提高儿童参与竞争的意愿。
关键词:
成功失败 目标设定 竞争参与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亚军 郑晓冬 方向明
作为我国特有的发展问题,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长期以来备受学界和公众关注。但是,已有关于留守与农村儿童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者的短期关系,考察"留守经历"对农村儿童长期发展的影响研究相对鲜见。事实上,留守不仅对儿童期的短期影响产生作用,同时也将对其成年后的长期发展发挥长远影响,而后者与个体的生活与就业质量、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基于此,本研究首先回顾了留守经历与农村儿童发展的基本逻辑,然后系统梳理了留守经历对学业成就、精神健康、就业质量、主观幸福感等长期影响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之上,本研究指出了现有研究在结果变量、时间维度、群体差异上可能存在的不足。本研究认为,未来相关研究还需纳入城市留守儿童、扩展童年期经历,以及聚焦子女随迁政策转向。在推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本研究将为留守儿童长期发展问题的化解和促进农村留守儿童人力资本积累提供文献参考。
关键词:
儿童 农村 留守经历 农民工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董志强 赵俊
儿童时期人力资本形成,对个人一生至关重要。竞争态度不仅是一种个性特征,也是重要的非认知能力,对个人性格养成和人力资本积累意义深远。笔者在中部地区两所农村小学开展实地实验,研究儿童"留守"(缺乏父母陪伴)如何影响其竞争偏好。结果表明:留守儿童比非留守儿童更加规避参与竞争;并且,两者竞争偏好之差异,并非儿童在实验任务中的能力和表现所致,与儿童性别、体格(身高/体重)、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状况没有显著关系。证据指向"留守"状态,即缺乏父母陪伴,是儿童更加规避参与竞争的原因。进一步分析发现,父亲陪伴对于儿童竞争偏好的形成更加重要。本研究发现了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竞争偏好差异。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政策含义。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菊华 段成荣
本文使用2000年人口普查0.95‰数据,比较农村地区11~14岁的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和其他儿童的教育机会(定义为是否在学)。模型分析结果显示:(1)与其他儿童相比,留守儿童的教育机会显著偏高,但流动儿童的教育机会显著降低;(2)与母亲一起留守儿童的教育机会得到改善,但与父亲一起留守儿童的教育机会显著降低;独自流动和与父母一起流动儿童教育机会受到不利影响,但与母亲一起流动儿童教育机会与其他儿童无显著差异;(3)女童教育机会明显低于男孩,但儿童类型对教育机会的作用不因性别而异。模型分析结果具有多方面的政策启示意义。
关键词:
流动儿童 留守儿童 教育机会 在学概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玉菡 孙良媛 田璞玉
学校是农村留守儿童接受教育的主要渠道,对留守儿童知识和道德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梅州市1327个样本,从对比的视角对留守儿童学校教育进行研究后发现:留守儿童在学习和道德品行上的表现均不如非留守儿童。通过使用ordered logit和二值logit模型分析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的影响因素后发现:监护人缺乏教育意识和教育能力、城乡教育资源差距、社会负面价值观传播是阻碍留守儿童学习提高的重要原因。父母外出和乡村道德约束功能凋敝对留守儿童道德教育负面影响最大,但教师的关心和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弥补。
关键词:
留守儿童 道德品行 学业表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玉菡 孙良媛 田璞玉
学校是农村留守儿童接受教育的主要渠道,对留守儿童知识和道德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梅州市1327个样本,从对比的视角对留守儿童学校教育进行研究后发现:留守儿童在学习和道德品行上的表现均不如非留守儿童。通过使用ordered logit和二值logit模型分析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的影响因素后发现:监护人缺乏教育意识和教育能力、城乡教育资源差距、社会负面价值观传播是阻碍留守儿童学习提高的重要原因。父母外出和乡村道德约束功能凋敝对留守儿童道德教育负面影响最大,但教师的关心和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弥补。
关键词:
留守儿童 道德品行 学业表现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赵俊 董志强 佘哲
儿童的竞争偏好是一种重要的非认知能力,对儿童早期人力资本形成至关重要。已有研究发现,在社会竞争(与他人竞争)情境中,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存在竞争偏好差异。文章基于实地实验,从自我竞争的视角进一步探讨留守儿童的竞争偏好。结果表明:在自我竞争情境中,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之间无论是在竞争偏好方面,还是在为自己设定任务目标方面,都没有显著差异。这意味着,父母缺席主要影响儿童的社会竞争态度,对儿童挑战自我或自我提升的意愿影响并不显著。在不涉及社会交往的竞争时,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一样具有较高的进取心。
关键词:
留守儿童 竞争偏好 自我竞争 社会竞争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石义堂 高建波
儿童参与权是指儿童参与家庭、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权利,是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的儿童的四项基本权利之一。我国西部农村学校儿童参与权的实施的现状是学生患有"集体失语症",这主要是由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教师对"好孩子"评判标准的片面化理解造成的。儿童参与权的实施应包括:参与意识、参与动机、参与行为、参与意志与习惯四个递进的纬度,围绕这四个纬度建立儿童参与权在"爱生学校"实施的目标体系,能够保障儿童参与权的实现,同时还期待儿童参与权通过"爱生学校"向家庭、社会延伸。
关键词:
儿童参与权 爱生学校 现状 趋势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春芳 苏群
高质量人力资本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诸多文献表明了农村留守儿童人力资本的不利地位,留守是否会给人力资本质量带来持久性的影响?本文利用CFPS2010—2016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法和广义倾向得分匹配(GPSM)法,考察留守经历对人力资本质量的长期效应及其性别差异与城乡差异,并检验留守时长、留守时机和留守模式的异质性效应。结果表明,留守经历显著降低了个体成年期的语言能力、数理能力,对“留守者”尤其是留守男性的认知能力造成了持久性的负向冲击;尽管降低了农村地区的“留守者”尤其是留守女性的外向性和情绪稳定性,但留守经历对非认知能力发展的整体效应不显著。留守经历对认知能力的负效应随留守时间的延长而递增,发生在4~12岁的完全留守对认知能力的负效应更大。为此,需强化顶层制度设计和制度创新,最大限度消除留守经历的不利影响,以避免由“拆分型家庭再生产模式”带来的人力资本损失及由此引致的社会成本。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袁舟航 王晓兵 罗仁福 张林秀
随着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比例的快速增加,农村流动家庭面临着将子女留在农村公立学校就读,或是把子女带到务工所在城市公立学校或打工子弟学校就读的艰难选择。文章使用作者调查的在上海打工子弟学校上学的安徽籍学生和安徽籍学生户籍所在地农村公立学校上学的儿童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估计不同类型学校就读学生之间的数学成绩差距并分析造成差距的原因。研究发现,安徽农村小学学生的数学成绩要远好于安徽籍在上海打工子弟学校就读学生,学生个人和家庭特征只能解释小部分数学成绩差距,学校设施、班主任质量才是造成学生差距的最关键因素。
关键词:
自选择效应 学校效应 农民子女 成绩差距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红升 靳小怡
利用2013年深圳市流动儿童调查数据,分析流动儿童制度性身份认同和地域性身份认同的现状,揭示"纽带联结"和社会距离对流动儿童制度性身份认同和地域性身份认同的影响。研究发现:流动儿童面临身份认同危机,城市人身份认同度和本地人身份认同度均比较低,存在身份认同模糊问题,制度性身份认同危机更为严重;"城市纽带联结"中家庭有无深圳房产和本地方言掌握程度,"乡村纽带联结"中老家生活时长,以及社会距离是流动儿童制度性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城市纽带联结"中家庭有无深圳房产、本地方言掌握程度和深圳生活时长,以及社会距离是流动儿童地域性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乡城纽带联结对流动儿童身份认同的影响可谓异同兼具,不同的社会距离对流动儿童身份认同均有不同的显著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史耀疆 王楠 常芳
本文对江西省3个县79所学校6269名学生开展了课外读物的随机干预实验。研究发现:仅建立班级图书角对农村贫困地区小学生的平均阅读成绩没有显著正向作用,可能因为此干预未改变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行为和教师的阅读指导方式等。异质性研究结果发现,该项干预显著提高了家庭课外藏书较多、老师能推荐课外书以及学校有图书馆但不借书学生的阅读成绩,干预使这些学生的教育回报提高12.67%-24.16%。可见,硬件投入配合家庭和学校的阅读指导,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是提升农村贫困地区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措施。本文为利用教育扶贫提升农村儿童人力资本质量提供了可落地的证据。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湖州市教委课题组
弱智儿童随班就读是我市在实施义务教育过程中,从试点到推广,逐步形成的一种教学形式,即弱智儿童与正常儿童在同等条件下接受同等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据1988年初等教育检查调查统计,我市3—15周岁少年儿童中,聋哑儿童数769人,约占同年龄段儿童总数的2%;平均每个年龄组59人,其中市区271人,每个年龄组21人。弱智儿童约占少年儿童总数的3%,为11500人,平均每个年龄组880人,其中市区4000人,每个年龄组平均300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霓
通过调查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由于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介入过少导致的学习问题,由于缺乏亲情导致的生活问题,由于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导致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的形成有社会方面的原因,家庭方面的原因,学校方面的原因。解决这些问题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逐步消除城乡差距,加大社会力量帮助儿童的力度,建立农村社区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在农村学校教育中增设心理课程。
关键词:
农村 留守儿童 人口流动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夭志东
大姚县是云南省73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云南省滇西边境片区县之一。为全面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民政策,“解放”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帮助大批的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经商……快速推动了地方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另一方面的问题:农村留守儿童逐渐成为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学校该如何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教育专家指出,身体不好是“残品”,智力不佳是“次品”,而品德不良则是“危险品”。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 管理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