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12)
- 2023(7147)
- 2022(6068)
- 2021(5518)
- 2020(4559)
- 2019(9856)
- 2018(9300)
- 2017(17411)
- 2016(9554)
- 2015(10061)
- 2014(9503)
- 2013(9175)
- 2012(8163)
- 2011(7306)
- 2010(7067)
- 2009(6531)
- 2008(6212)
- 2007(5182)
- 2006(4567)
- 2005(3714)
- 学科
- 济(33881)
- 经济(33847)
- 管理(25626)
- 业(25219)
- 企(19386)
- 企业(19386)
- 方法(16568)
- 数学(13600)
- 数学方法(13486)
- 农(11871)
- 业经(8930)
- 财(8548)
- 农业(8343)
- 学(8253)
- 贸(8102)
- 贸易(8102)
- 中国(8002)
- 易(7911)
- 技术(6432)
- 环境(5937)
- 理论(5933)
- 地方(5920)
- 务(5518)
- 财务(5507)
- 财务管理(5501)
- 企业财务(5240)
- 制(5165)
- 划(4985)
- 产业(4943)
- 技术管理(4564)
- 机构
- 学院(134454)
- 大学(130761)
- 管理(50672)
- 济(50245)
- 经济(49374)
- 研究(45420)
- 理学(45280)
- 理学院(44734)
- 管理学(43789)
- 管理学院(43572)
- 科学(32616)
- 农(32503)
- 中国(32362)
- 京(26286)
- 农业(26283)
- 业大(26125)
- 所(23753)
- 研究所(22422)
- 财(20740)
- 中心(20291)
- 江(19244)
- 范(18225)
- 师范(17827)
- 财经(17674)
- 农业大学(17538)
- 院(16683)
- 经(16207)
- 北京(15784)
- 州(14900)
- 省(14706)
- 基金
- 项目(100475)
- 科学(78399)
- 基金(73264)
- 家(67724)
- 国家(67142)
- 研究(65980)
- 科学基金(56274)
- 社会(43061)
- 省(40946)
- 社会科(40936)
- 社会科学(40926)
- 基金项目(40220)
- 自然(39076)
- 自然科(38156)
- 自然科学(38141)
- 自然科学基金(37498)
- 划(34523)
- 教育(29904)
- 资助(29120)
- 编号(24541)
- 重点(23053)
- 发(22168)
- 创(21545)
- 计划(21127)
- 部(21023)
- 科研(20317)
- 创新(20121)
- 业(19630)
- 科技(18570)
- 国家社会(18215)
共检索到1762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周龙艳 付世建 付成 凌鸿 李秀明
为考察背鳍缺失对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幼鱼游泳能力和反捕食能力的影响,将胭脂鱼幼鱼(2.30 g±0.12 g, 4.59 cm±0.09 cm)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背鳍缺失处理组(剪去背鳍),测定其临界游泳速度(U_(crit))及相关代谢参数、最大匀加速速度(U_(cat))、快速启动游泳能力以及捕食者存在条件下的存活率。结果显示:对照组和背鳍缺失组胭脂鱼幼鱼的U_(crit)、最大代谢率(MMR)、U_(cat)、快速启动过程的最大速度(V_(max))、最大加速度(A_(max))以及旋转角度与旋转率均无显著性差异。然而,背鳍缺失组胭脂鱼幼鱼在捕食者存在条件下的存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背鳍缺失对胭脂鱼幼鱼的游泳能力没有明显影响,背鳍的存在可能是胭脂鱼幼鱼针对捕食者口裂限制的反捕食形态适应策略之一。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朝明 罗莉 张桂众 尚卫敏 颜忠 刘本祥
试验选用体重(6.73±0.21)g的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幼鱼540尾,随机分成6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试验鱼。以大豆油为脂肪源,配制成脂肪水平为2.04%、4.43%、6.88%、9.02%、11.98%、13.39%的半精制饲料,进行为期56 d的生长试验,研究脂肪水平对胭脂鱼幼鱼生长、体组成及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饲料脂肪水平对胭脂鱼的生长性能有显著影响(P<0.05)。脂肪水平为6.88%时,胭脂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沉积效率最高,饲料系数最低。脂肪沉积效率随脂肪水平的增加呈下降趋势。随脂肪水平增加,胭脂鱼全鱼、肌肉和肝胰脏...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林小菊 俞立雄 吴池杰 王敏 田辉伍 王珂 刘明典 段辛斌
为了探究不同种类幼鱼在禁食胁迫下的游泳能力,本研究以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鲫(Carassius auratus)、长薄鳅(Leptobotia elongata)、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台湾泥鳅(Paramisgumus dabryanus ssp.) 8种幼鱼为对象,采用流速递增法测定了不同禁食时间(0 d、2 d、5 d、10 d、15 d)条件下8种鱼类的感应流速(U_(ind))、临界游泳速度(U_(crit))、爆发游泳速度(U_(burst))。结果表明:8种鱼类游泳能力均为感应流速<临界游泳速度<爆发游泳速度。感应流速平均值的变化范围在(6.12~12.78) cm/s,其中草鱼、鲢和鳙的感应流速较接近且对流速的感应较敏感,感应流速为4.75~7.75 cm/s。8种实验鱼的游泳速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青鱼和长薄鳅的临界游泳速度和爆发游泳速度最高,分别为(121.65±3.19) cm/s、(143.48±5.77) cm/s、(85.08±3.23) cm/s、(132.68±8.52) cm/s,游泳能力较差的为台湾泥鳅[(19.28±1.90) cm/s、(31.53±2.14) cm/s]。禁食对感应流速的影响不显著(P>0.05),但实验鱼的临界游泳速度和爆发游泳速度随禁食时间的延长呈线性下降,其中临界游泳速度的下降幅度较爆发游泳速度更为显著(P<0.05)。在禁食0 d和2 d时,实验鱼的临界和爆发游速无显著差异(P>0.05);禁食5 d时,两者开始呈现下降趋势;禁食5 d后,临界和爆发游速分别下降了13%~51%和9%~39%。禁食10 d后,临界和爆发游速分别下降了29%~70%和20%~55%,其中10 d禁食期间的游泳速度降低幅度最为显著。因此,禁食10 d是影响鱼类游泳能力的关键时期。禁食对幼鱼的感应流速无显著影响,但临界游泳速度和爆发游泳速度受禁食时间影响明显,且禁食时间越长,游泳能力下降越显著。此外,临界游泳速度与爆发游泳速度之间的差异可能源于不同游泳方式在能量消耗方面的差异。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于晓明 崔闻达 陈雷 邢彬彬 任恒 张国胜
为了考查水温、盐度和溶氧对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幼鱼游泳能力的影响,测定了其在不同水温[15.2、20.2、25.6(对照)和30.4℃]、盐度[0、10、20、32(对照)和40]和溶氧[2.14、4.10、5.81和7.36 mg/L(对照)]条件下的临界游速和最大游速。结果表明,水温和溶氧含量均显著影响实验鱼的临界游速和最大游速(P0.05)。结论认为,低温和缺氧会降低红鳍东方鲀放流苗种的游泳能力,进而降低其放流后的捕食成功率,提高被捕食概率。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房敏 蔡露 高勇 涂志英 王从锋 黄应平
以草鱼幼鱼(体长8.0~9.7cm,体重9.6~13.4g)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室专利装置研究了不同运动消耗状态下的草鱼幼鱼游泳能力。结果表明:在正常状态下草鱼幼鱼的临界游泳速度(Ucrit)为7.11±0.60BL/s,耗氧率(MO2)与流速(U)方程拟合为MO2=470.5+41.9U1.23,耗氧率随着流速的增大而增大,且草鱼的有氧运动效率较高。在4种运动消耗状态(0.6Ucrit、0.8Ucrit、1.0Ucrit、1.2Ucrit)流速下运动1h草鱼的消耗后临界游泳速度(Upcrit)分别为:7.25±1.35、6.33±0.6、6.26±0.8、5.60±0.4BL/s,临界游泳速...
关键词:
草鱼 运动消耗 游泳能力 耗氧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潘莹 唐文乔 张饮江
在自制的可控温密封式流水呼吸室内,对0+龄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的耗氧率和耗氧量进行了测定,并对0+龄和1+龄胭脂鱼的窒息点和窒息过程作了分析。结果显示,平均体重6~7 g的0+龄胭脂鱼在15℃时的平均耗氧率和耗氧量分别为0.0585 mg/(g.h)和0.3567 mg/(尾.h);20℃时的平均耗氧率和耗氧量为0.1176 mg/(g.h)和0.8232 mg/(尾.h);昼间耗氧率与夜间耗氧率未显差异。15、20、25和30℃下0+龄胭脂鱼的窒息点分别为0.4921、0.8319、0.9356和1.5144 mg/L,25和30℃下1+龄胭脂鱼的窒息点为1...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易建华 郭忠娣 刘本祥 于丽娟 蒲德永 颜忠 黄静 王志坚
为考察转食及联合投喂对胭脂鱼仔稚鱼生长和消化能力的影响,在水温(24±0.5)°C下,用丰年虫、水蚯蚓、微颗粒饲料和螺旋藻作为开口饵料,按照不同配比共设置8个处理组来投喂出膜后10 d(10 dph)的胭脂鱼开口仔鱼,40 dph后有2组(水蚯蚓组和丰年虫组)继续投喂先前的饵料,其余处理组全部进行转食投喂微颗粒饲料。统计养殖各阶段的成活率,并在30,40,45,55和65 dph取材测量全长、体质量及相关酶的活性。结果如下:1在转食前,各个处理组间的存活率无明显差异,均大于90%,40 dph后进行转食的处理组存活率逐渐下降,在实验结束时未进行转食的丰年虫组、水蚯蚓组成活率明显高于相应的转食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蔡露 涂志英 袁喜 刘国勇 刘德富 石小涛 黄应平
利用自制的鱼类游泳实验装置,采用递增流速法,研究了鳙幼鱼游泳能力和游泳行为。结果表明:鳙标准代谢率SMR实际测定值为187.27±5.45mgO2/(kg.h),方程拟合值为182.81mgO2/(kg.h),实测值与拟合值接近;鳙耗氧率MO2与游泳速度U的拟合方程为MO2=182.81+39.83 U1.30,耗氧率幂函数方程中U的幂值为1.30,U的幂值越小游泳效率越高,说明鳙游泳效率较高;鳙临界游泳速度Ucrit为4.57±0.56BL/s,与青鱼近似;鳙疲劳后的耗氧率迅速降低,在疲劳后45~60min时耗氧率恢复到标准代谢率。鳙EPOC值为107.16mgO2/kg,说明鳙运动疲劳后的...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涂志英 李丽萍 袁喜 王从锋 黄应平
以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幼鱼为研究对象,通过自制的鱼类游泳实验装置,测定了4个温度(10,15,20和25℃)下圆口铜鱼幼鱼游泳速度达到临界游速过程中及运动疲劳后耗氧率的变化情况;在自然水温条件下,测定了5个不同流速下的可持续游泳时间,并通过摄像记录分析了不同游泳速度下的游泳行为。结果显示:圆口铜鱼幼鱼在运动疲劳前耗氧率随流速的增加显著上升(P<0.01),在1.31倍临界游速的固定...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剑光 杨德国 吴国犀 王志玲 刘乐和 陈金生
对胭脂鱼仔幼鱼发育的形态特征及其主要生活习性进行了描述,探讨了胭脂鱼苗种的不同培育方法,其培育成活率为55.2%~97.4%;采用水蚯蚓、鳗鱼饵料、鱼虾蚌肉、动物肝脏及豆制品等多种饵料喂养胭脂鱼鱼种,其综合饵料系数为4.3~5.6,日均增长长度为0.87~1.01mm,日均增长体重为0.09~0.45g,全长与全长/体高的关系呈负相关。
关键词:
胭脂鱼 仔幼鱼 苗种培育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黄应平 徐勐 蒋清 涂志英 袁喜
为了研究流场扰动对鱼类游泳行为和代谢的影响,本研究测定了单、双圆柱(平行)扰动条件下杂交鲟(Acipenser schrenckii♀×A.baeri♂)幼鱼的临界游泳速度和耗氧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单、双圆柱扰动条件下,杂交鲟幼鱼U_(crit)比对照组分别增加了1.71%和40.41%。游泳过程中,耗氧率和速度呈线性关系,单、双圆柱扰动条件下,速度系数b值显著小于对照组,上溯运动中能量利用效率较高。圆柱设置形成的流场环境有利于提高杂交鲟幼鱼游泳能力和游泳效率。湍动能为1.960×10~(-4)~46.92×10~(-4) m~2/s~2时,杂交鲟幼鱼游泳效率较高,上溯所需的能耗减少。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猛 危起伟 杜浩 付子英 陈其才
利用听性脑干反应技术研究了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的听觉阈值。通过插入皮下的电极记录了10尾胭脂鱼的短纯音听觉诱发电位。结果显示,在系统最大声强下,胭脂鱼的听频范围为100~5 000 Hz,其中对100~2 000 Hz的声音敏感度较高,最敏感的频率为800 Hz,听觉阈值约为69.8 dB。随着声强的减小,胭脂鱼的听性脑干反应波形最大,振幅减小,潜伏期延长。将10尾胭脂鱼的阈值平均,得到了胭脂鱼的听性脑干反应听力图。胭脂鱼的听力图呈"U"形,属于典型的动物听力曲线。研究胭脂鱼的听觉阈值对胭脂鱼物种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可为评估噪声对胭脂鱼的影响提供数据支持。
关键词:
胭脂鱼 听觉阈值 听性脑干反应 听力图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蔡明艳 邓中粦 余志堂 邓昕 马骏 姜华 文志豪
本文描述了1987~1989年在葛洲坝下游人工授精后的胭脂鱼卵及其胚胎发育的特点和仔幼鱼的习性。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飞 万全
通过观察精子的快速运动时间和寿命,研究了6种环境因子对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 Bleeker)精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胭脂鱼精子对酸碱的耐受能力较强,在pH值为4~10时,精子均可以快速运动,且在pH值为8时精子的活力最强。不同浓度的NaCl、KCl、葡萄糖、CaCl2、MaCl2溶液对胭脂鱼精子运动的诱导效果不同。5种溶液最适于胭脂鱼精子运动的浓度分别为:NaCl 102 mmol/L;KCl 75 mmol/L;葡萄糖100 mmol/L;CaCl275.6 mmol/L;MgCl275.6 mmol/L。且在5种溶液低浓度时精子活力较强,超过一定浓度精子的...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郭忠娣 刘亚秋 黄静 颜忠 刘本祥 王志坚
为研究不同转食策略对胭脂鱼仔鱼和稚鱼生长和存活率的影响,实验采用2种转食策略投喂初始体质量为(9.50±0.84)mg的胭脂鱼仔鱼到其60 dph(days post hatching),(1)按转食起始点不同分为3组,转食起始点分别为15dph(W15)、20 dph(W20)和25 dph(W25),结果显示:3个组的存活率均达8 0%以上,W20组存活率最高,为91.21%±1.93%,但差异不显著;各组特定生长率(sgR)整体呈下降趋势,全部转食饲料到实验结束即35~60 dph时间段内,W20和W25的sgR显著高于W15,且这2组差异不显著;W25的全长和体质量最高,W15最低且显...
关键词:
胭脂鱼 转食策略 生长 存活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