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
- 2023(80)
- 2022(57)
- 2021(37)
- 2020(27)
- 2019(49)
- 2018(39)
- 2017(85)
- 2016(36)
- 2015(40)
- 2014(27)
- 2013(31)
- 2012(32)
- 2011(28)
- 2010(32)
- 2009(27)
- 2008(21)
- 2007(25)
- 2006(29)
- 2005(22)
- 学科
- 济(200)
- 经济(200)
- 地方(113)
- 农(78)
- 业(68)
- 管理(67)
- 地方经济(64)
- 业经(53)
- 农业(53)
- 学(53)
- 中国(49)
- 关系(43)
- 企(37)
- 企业(37)
- 易(37)
- 贸(37)
- 贸易(37)
- 农业经济(35)
- 发(32)
- 环境(32)
- 融(31)
- 金融(31)
- 发展(29)
- 展(29)
- 人民(28)
- 产业(27)
- 对外(27)
- 教学(26)
- 方法(26)
- 财(26)
- 机构
- 学院(602)
- 大学(575)
- 研究(246)
- 济(198)
- 经济(197)
- 管理(173)
- 科学(166)
- 理学(157)
- 理学院(149)
- 中国(148)
- 管理学(145)
- 管理学院(143)
- 所(137)
- 研究所(129)
- 京(121)
- 农(115)
- 范(115)
- 江(114)
- 中心(112)
- 师范(110)
- 财(102)
- 农业(97)
- 财经(94)
- 院(94)
- 湖(93)
- 业大(92)
- 师范大学(91)
- 技术(90)
- 经(84)
- 省(81)
共检索到8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健 王慧 朱宏宇 贡小清 虞锐鹏
通过对2003年2~3月采自五里湖水域代表样点的背角无齿蚌(Anodontawoodiana)及用于对照的水样、底泥中重金属的测试,初步得出了Zn、Cu、Pb、As和Cd在这3类样本中的浓度范围。虽然水样中各重金属均未超过国家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但底泥和背角无齿蚌的结果显示出Pb,特别是Zn、As的污染比较明显。背角无齿蚌作为生物指示物观察和评价该水域Zn、Cu、As、Pb、Cd的污染状况是可行的。结果反映该水域已不适用于渔业生产。作为食用贝类,其Pb、Cd,特别是Zn、As的残留有可能带来毒性影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谢彦海 胡宝庆 文春根
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背角无齿蚌血细胞进行观察.结果发现,体长6~12cm的背角无齿蚌血细胞浓度为(2.42±0.38)×106/mL.根据细胞质内颗粒出现情况,将该蚌血细胞分为两大类,即颗粒细胞和无颗粒细胞.颗粒细胞明显的特征是细胞质中存在许多颗粒,无颗粒细胞的特征是细胞质中不含有或含有少量颗粒.根据颗粒细胞的体积和胞质内颗粒的大小还可以将其分为大颗粒细胞和小颗粒细胞(分别占4.28%和59.28%).根据无颗粒细胞的大小和核质比的不同将其分为透明细胞和淋巴样细胞(分别占27.74%与8.70%).4种类型的血细胞对Wrights染料有不同的亲和性,大颗粒细胞表现为嗜酸性,小颗粒细胞...
关键词:
背角无齿蚌 血细胞 形态特征 分类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苏彦平 陈修报 刘洪波 武秀国 杨健
选取不同生长阶段(1.5月龄,2.5月龄,6月龄)的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幼蚌,通过生物学解剖对其消化道内容物中的藻类组成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月龄幼蚌食物中藻类组成均以蓝藻、绿藻为主。随幼蚌个体发育,检出的藻种类数逐渐增多(1.5月龄仅11种,2.5月龄13种,6月龄37种)。在1.5月龄幼蚌食物中藻类主要优势种为微小色球藻(Chroococcus minutus)、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和微小四角藻(Tetra?dron minimum);2.5月龄幼蚌食物中藻类主要优势种为小球藻、微小四角藻和银灰平裂藻(Merismopedia gla...
关键词:
背角无齿蚌 幼蚌 食物组成 藻类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光明 魏青山
对武昌南湖圆背角无齿蚌的食性与生长特点进行了研究,该蚌主要摄食绿藻、蓝藻、硅藻、有机碎屑;对食物大小有一定选择性,其主要食物大小为(长×宽):2~30μm×1~7μm;除1月份外,几乎全年都摄食,以夏季为旺;4+龄以前生长较快,其中1+~2+龄生长最快,4+龄以后生长减慢,5~8月份为壳长生长盛期;体重和软体部以3~4月和6~9月生长为旺,软体部分除5月不增重外,其它时间都增重;体重与壳长、壳高、壳宽呈指数相关,体重与软体重、壳长与壳高、壳宽呈直线相关。
关键词:
圆背角无齿蚌 食性 生长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光明 魏青山
研究了武昌南湖圆背角无齿蚌繁殖习性 ,该蚌为雌雄异体 ,雌雄性比为 1∶1 .1 61 5,各月、各龄雌雄性比与其自然性比有显著的适合性 ;1 +龄性成熟 ,4~ 8月中旬为繁殖期 ,5月为繁殖高峰期 ,产卵适宜水温为 1 9.9~ 30 .8℃ ,繁殖高峰期的平均水温为 2 3℃ ;平均怀胚量约 6.8× 1 0 5,5月怀胚率最高 ,达82 .46%。卵细胞分批成熟 ,分批排放 ;育儿囊中的钩介幼虫大小 (壳长×壳宽×绞合部宽 )为 1 78μm× 1 57μm× 1 2 2 μm。
关键词:
圆背角无齿蚌 繁殖特性 武汉南湖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顾若波 徐钢春 闻海波
在河蟹成蟹养殖后期使用人工繁殖培育的圆背角无齿蚌进行对比投喂试验, 探讨大规格河蟹健康养殖的新模式。试验设计了两种养殖方式, 一种为圆背角无齿蚌与成蟹的配合饲料混合投喂 (1#池 ), 另一种为专投成蟹配合饲料 ( 2#池 )。结果表明: 1#池出池平均规格 ( 171. 8±34. 9 ) g, 2#池出池平均规格(145 .8±31 .4) g, 规格上差异显著 (P
关键词:
河蟹养殖 圆背角无齿蚌 饵料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巴家文 邢玉花 安远锋 李忠利 梁正其 段辛斌
为了解松桃河鱼体重金属富集现状以及潜在的生态风险和食品安全,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和原子荧光光度法(HCHG-AFS)测定松桃河的大口鲇(Silurus meridoualis)、斑鳜(Siniperca scherzeri)肌肉和肝脏中Cd、Pb、Cr、Ag、Mn、Cu、Zn、Hg的含量。结果显示:两种鱼肌肉中Pb、Mn和Cu的含量差异不显著, Zn含量均最高;肝脏中Cr和Zn的含量差异不显著,Cu含量均最高。斑鳜肝脏中的Cd、Zn、Cu、Mn含量显著高于肌肉。大口鲇肝脏中的Cu、Cd、Pb、Cr、Mn含量显著高于肌肉。两种鱼体肌肉中7种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国家(GB2762-2017)和(GB18406.4-2001)限量标准。危害指数分析结果表明:食用松桃河大口鲇和斑鳜的健康风险较小。重金属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分析结果表明:松桃河鱼体Cd的污染程度较高,松桃河存在潜在的重金属污染风险。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张玉平 孙振中 郝永梅 洪波 戚俊渊 王申
以九段沙湿地生态系统中常见的无齿相手蟹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体内重金属的积累和分布特性。结果表明,其体内重金属含量顺序为Cu>Zn>Cd>Pb>Cr>As>总Hg,其重金属含量存在一定季节差异;对九段沙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含量分析表明,无齿相手蟹对Cu和Cd有一定的富集能力,适合做九段沙湿地Cu和Cd的指示生物;污染评价表明,本研究中无齿相手蟹均已受到Cu和Pb污染,部分受到Zn、Cd和Cr污染,但未受Hg和As污染。
关键词:
九段沙湿地 重金属 无齿相手蟹 污染评价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葛长字 秦耿 彭小经
在静水水温和水体悬浮颗粒物浓度保持相对恒定的条件下,研究了不同体重(以软组织干重计算)的河蚌(Anodonta woodiana)在3个氨氮水平下的耗氧率。结果显示:在固定的氨氮水平下,单位体重耗氧率(Or)随体重(w)增加而下降,耗氧率和体重间呈负相幂函数关系;在实验体重和氨氮浓度(n)范围内,氨氮浓度对河蚌耗氧均具有主效应,氨氮浓度和体重、耗氧率的自然对数y(以lnOr表示)可以表述为y=3.5968±0.24+0.0119±0.00n-1.0237±0.15lnw。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氨氮浓度对河蚌耗氧产生增益效应,即随氨氮浓度升高,耗氧率增加,而随体重的增加,耗氧率下降。本试验中,...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许巧情 谢骏 张书环 赵朝阳 袁汉文
通过磁珠富集法构建了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微卫星富集文库。共获得800个阳性克隆,其中的100个阳性克隆经测序分析,共获得微卫星序列54个。利用这些微卫星序列可设计33对引物,经过PCR扩增筛选获得了25对可用引物。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洞庭湖1个种群的30只三角帆蚌进行扩增,发现13对引物呈现多态性,等位基因数在4~9。观测杂合度在0.2543~0.9827,期望杂合度在0.3629~0.8217,信息多态含量平均为0.5198。由于存在无效等位基因,两个微卫星基因座(GenBank登录号为GQ302651和GQ302658)明显地偏离哈代-温伯格平衡,但没有发...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杨茜 杨庶 孙耀
为校正黄海中部泥质区沉积物中重金属的长期变化及其背景值,对采自黄海中部泥质区A03站位沉积剖面的年代学测定、比表面积和重金属(Cu、Pb、Cd和Zn)进行了测定,并在假定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前的沉积环境基本未受污染的前提下,建立了其比表面积与重金属背景值的函数模型,进而反推出单位比表面积下重金属的长期变化特征。将重金属含量实测值和校正后单位比表面积下重金属含量长期变化比较发现,前者毫无规律可言,后者则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基本处于重金属含量背景值的合理波动范围之内,此后,逐渐背离背景值至今。可以推断,A03站位所代表的黄海中部泥质区受到外源重金属污染的起始年份约为1950年,4种重金属Cu、Pb、Cd、Zn单位比表面积下的背景值分别为26.31、22.11、0.20、63.21mg/kg。许多研究表明,沉积环境的外源性污染、沉积颗粒的表面活性和粒度是重金属含量偏离背景值的3个主要原因。本研究应用相同沉积剖面,建立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前的比表面积与重金属背景值的函数模型,并对重金属含量的实测值进行了有效校正,无疑是能够同时满足上述3个主要条件的。研究表明,实际操作中,采取不同沉积类型区域,建立相应的重金属背景校正值,也是可行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柴振林 吴学谦 魏海龙 吕爱华 尚素微 朱杰丽
在浙江食用菌生产基地、超市和农贸市场实地抽样检测,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提出浙江省食用菌重金属背景值。研究结果显示:浙江省鲜食用菌重金属元素背景值为铅0.078mg·kg-1、镉0.036mg·kg-1、汞0.009mg·kg-1、砷0.029mg·kg-1,干食用菌重金属背景值为铅0.452mg·kg-1、镉0.254mg·kg-1、汞0.044mg·kg-1、砷0.150mg·kg-1,鲜香菇重金属背景值为铅0.074mg·kg-1、镉0.122mg·kg-1、汞0.009mg·kg-1、砷0.030mg·kg-1,鲜平菇重金属背景值为铅0.068mg·kg-1、镉0.026mg·kg-1、...
关键词:
浙江省 食用菌 重金属 背景值 质量安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先亮 黄先飞 林世鹏 张珍明
【目的】为研究不同样区小檗及其背景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探讨小檗重金属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方法】以8个不同样地小檗及其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地累积指数评价法、靶标危害系数方法及生物富集系数法对不同样地小檗根际土壤重金属含量、小檗体内重金属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小檗对重金属和营养元素的富集情况进行分析与评估。【结果】各样地小檗根际土壤重金属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现象,其中Cd含量均高于背景值;各样地含重金属小檗的靶标危害系数(THQ)和危害指数(HI)均小于1;仅有易门小檗对Ca有较强吸收。【结论】总量及碳酸盐结合态均显示Cd对环境潜在危害较大,应高度重视各样地小檗根际土壤中Cd含量超标问题。各样地小檗的重金属对暴露人群造成的健康影响不明显,且小檗可作为药材在试验涉及区域进行大量种植与加工。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瑶 刘丽丹 孙庆业
【目的】研究煤矸石对褶纹冠蚌斧足和外套膜重金属含量及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设置不同煤矸石/水比率的养殖池培养褶纹冠蚌,1年后,采用ICP-MS和组织学石蜡切片技术,测定不同处理褶纹冠蚌体内斧足和外套膜组织重金属含量并观察各组织切片变化情况。【结果】(1)煤矸石中的微量元素未对养殖池内的沉积物造成明显污染,沉积物中Cu、Zn、As、Pb和Cd含量分别为21.12~22.35、90.70~109.27、28.54~36.24、21.30~23.53和0.11~0.13 mg/kg;(2)外套膜对微量元素的富集能力大于斧足;斧足和外套膜中Cu、Zn、As、Pb的质量分数随煤矸石/水比率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As>Cu>Pb>Cd;(3)煤矸石对褶纹冠蚌的斧足和外套膜组织均产生影响,斧足组织中,表皮褶皱变得无规则,表皮下细胞核染色变浅,肌纤维断裂明显,肌束间间距增大;外套膜组织中,上皮褶皱趋于平直,内表皮细胞核排列不规则且染色变浅,肌纤维排列混乱且有断裂现象,组织间空泡减少;随煤矸石/水比率增大,褶纹冠蚌的斧足和外套膜组织织的病变程度加深。【结论】煤矸石/水比率的变化会对褶纹冠蚌斧足和外套膜中重金属含量以及组织结构产生影响。
关键词:
褶纹冠蚌 煤矸石 组织 重金属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晓红 虞锡君
随着长三角经济的快速增长,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重金属污染已成为长三角面临的一个严重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1)星罗棋布的产业集群,是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2)水和土壤的重金属污染,造成农产品重金属含量超标,乃至农业减产;(3)污染途径多,呈现出工矿企业、交通和农业污染叠加态势。典型案例包括上海、南京、台州、无锡、宁波等地区的重金属污染超标事件。针对上述问题,文章提出了长三角重金属污染防治的制度创新体系,包括五项基本制度和三个保障体系。研究结论对全国其他地区的重金属污染防治,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意义。
关键词:
长三角 重金属污染 制度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