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73)
- 2023(8826)
- 2022(7253)
- 2021(6717)
- 2020(5560)
- 2019(11782)
- 2018(11721)
- 2017(21046)
- 2016(11772)
- 2015(12417)
- 2014(11922)
- 2013(11408)
- 2012(10410)
- 2011(9117)
- 2010(9028)
- 2009(7893)
- 2008(7443)
- 2007(6620)
- 2006(5597)
- 2005(4694)
- 学科
- 济(38816)
- 经济(38680)
- 管理(30988)
- 业(28511)
- 企(21712)
- 企业(21712)
- 方法(16913)
- 数学(15040)
- 数学方法(14886)
- 农(13337)
- 中国(12294)
- 财(11162)
- 贸(9362)
- 贸易(9358)
- 业经(9342)
- 易(9132)
- 学(9041)
- 农业(8717)
- 制(7893)
- 地方(7253)
- 技术(7114)
- 环境(7018)
- 银(6978)
- 银行(6936)
- 行(6571)
- 务(6486)
- 理论(6477)
- 融(6443)
- 金融(6443)
- 财务(6438)
- 机构
- 学院(154207)
- 大学(153021)
- 济(58869)
- 经济(57660)
- 管理(57095)
- 研究(53524)
- 理学(49749)
- 理学院(49127)
- 管理学(48104)
- 管理学院(47840)
- 中国(39676)
- 科学(35971)
- 农(34095)
- 京(32326)
- 业大(28988)
- 所(27440)
- 农业(27226)
- 财(26178)
- 研究所(25462)
- 中心(24991)
- 江(22698)
- 财经(20886)
- 院(20024)
- 北京(19736)
- 范(19733)
- 师范(19372)
- 经(19088)
- 技术(18599)
- 农业大学(18414)
- 州(17987)
- 基金
- 项目(112821)
- 科学(87217)
- 基金(80713)
- 研究(77573)
- 家(73969)
- 国家(73313)
- 科学基金(61374)
- 社会(49056)
- 社会科(46411)
- 社会科学(46399)
- 省(45220)
- 基金项目(43394)
- 自然(41162)
- 自然科(40258)
- 自然科学(40238)
- 自然科学基金(39551)
- 划(38312)
- 教育(35958)
- 资助(31312)
- 编号(30651)
- 重点(25773)
- 创(24073)
- 发(23924)
- 部(23600)
- 成果(23345)
- 计划(22592)
- 创新(22489)
- 科研(22233)
- 课题(21615)
- 国家社会(20770)
共检索到2216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孙岩 郝盈雪 薄思雨 崔丽
背景线索作为自闭症谱系障碍者情绪面孔识别的影响因素之一,对其情绪面孔识别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已有研究主要从场景背景线索和语义背景线索两个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自闭症谱系障碍者在获取场景背景线索的信息时存在困难;ASD者识别情绪面孔时是否更倾向于利用语义信息尚缺乏统一的定论。
关键词:
自闭症谱系障碍 情绪面孔识别 背景线索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磊 冯建新
影响自闭谱系障碍面孔识别的因素众多。面孔呈现作为一项重要因素,其内容和方式的差异深刻影响着研究结果。通过回顾国内外面孔呈现特征对自闭谱系障碍面孔识别影响的文献,得出已有的研究主要从表情强度、材料有无遮蔽、图片的熟悉度和材料呈现方式四个方面进行论述。表情强度和材料呈现方式的差异对自闭症面孔识别的影响尚无定论;自闭症采用局部加工的方式,通过重点关注嘴部信息进行面孔识别;熟悉度影响自闭症面孔识别的反应时,但对实验任务的正确率影响较小。
关键词:
自闭谱系障碍 面孔识别 特殊教育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丽娟 姚雪 罗红格
自闭症儿童普遍存在面孔识别障碍,这严重影响其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并导致其社会适应困难。本文对当前自闭症儿童面孔识别障碍实证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总结了自闭症儿童面孔识别障碍成因的五种理论:面孔加工缺损说、经验—预期模型、心理理论缺损说、面孔加工策略异常理论及注意需求和社会动机减少理论,最后指出了该领域研究尚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磊 张珍珍 刘春玲
人物面孔作为传达和接收社会情感信息的重要载体,在个体参与和适应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早期自闭症谱系障碍个体对人物面孔加工受损会阻碍自身参与正常的社会交往活动。围绕ASD婴幼儿面孔整体加工的研究指出,ASD婴幼儿在早期(至少6个月)能够表现出对静态人物面孔正常化的加工模式,但对存在直视和语言因素的动态社交场景下人物面孔注视受损的特点。目前,ASD婴幼儿对面孔兴趣区(眼睛和嘴巴)是否存在异常性的注视尚无定论,但ASD婴幼儿对动态社交场景内人物面孔眼睛区域的注视时长对其障碍程度具有负向预测作用。未来可将6个月个体回避动态社交场景内人物面孔特征作为ASD早期预警征象的证据之一。同时,继续开展ASD婴幼儿面孔加工受损的成因分析和特异性分析。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郭琳琳
文章分析了自闭症谱系障碍个体在声音、面部及身体三方面上情绪认知障碍的具体表现及成因,重点阐述了对自闭症谱系障碍个体情绪认知障碍进行干预的几种方法,包括传统的干预方法以及高科技支持下的软件平台和虚拟现实技术,分析了干预方法的演变及各自的利弊,探讨了自闭症个体情绪认知干预的未来发展趋势,详细阐述了基于可移动设备的软件平台以及虚拟现实技术在其情绪认知干预中发挥的作用及潜力。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磊 陈杨漪 贺荟中
人物面孔和限制性兴趣刺激分别是社会性刺激和非社会性刺激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在人物面孔任务中:与男性ASD个体相比,女性ASD个体对静态的中性面孔敏感度较低,投入的注意资源较少,更倾向于关注动态场景下的中性面孔,具有良好的情绪面孔识别能力;在限制性兴趣研究中,与女性ASD个体相比,男性ASD个体的限制性兴趣强度更高,对人物面孔的注意更易受限制性兴趣刺激的影响。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宿淑华 胡慧贤 赵富才
自闭症儿童的情绪障碍直接影响了他们的社交行为,对其情绪进行干预是自闭症儿童教育康复的重要内容。传统的情绪干预方法有其局限性,而信息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ICT)因其自身独特的优势被大量运用于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儿童的情绪干预。本文在回顾ASD儿童情绪干预的传统方法基础上,系统综述了虚拟现实技术、平板电脑、人机交互技术等ICT对ASD儿童情绪的干预,同时提出了ICT在未来ASD儿童情绪干预中的发展趋势,这为我国ASD儿童情绪干预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信息通信技术 自闭症 情绪干预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广海 徐光兴 孙越异 石丽卿 鲁明辉 刘志军
为探索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睡眠问题特点及情绪行为问题的关系,采用儿童睡眠习惯问卷与儿童长处和困难问卷对深圳市某特殊学校62名6-17岁ASD儿童家长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总体睡眠问题的发生率为71.0%,各类睡眠问题的发生率为14.5%-38.7%;(2)各类睡眠问题和情绪行为问题多呈显著相关;(3)控制人口学变量的影响后,情绪症状、多动和亲社会行为对总体睡眠问题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这说明,睡眠问题在自闭症儿童中比较普遍,且与情绪行为问题关系密切,应当对其进行综合的临床干预。
关键词:
睡眠障碍 情绪/行为问题 自闭症谱系障碍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静 陈巍
与自闭症谱系障碍人士相关的研究中,对其社会性障碍的关注远多于对其非社会性障碍的关注。但要全面理解自闭症谱系障碍人士及其特点,必然要求我们同时重视这两方面。非社会性障碍可能与人的内感受有着密切的联系。自闭症谱系障碍人士内感受的精确性、敏感性和内感受觉知存在特异化,对他们内感受深入研究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利用异常的脑成像模式,更科学、客观地对自闭症谱系障碍进行诊断;另一方面通过对内感受特定成分的干预,或许能提高自闭症谱系障碍人士对内部和外部信号的觉知程度。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云峰
本文将国外研究中已被验证有效的,面向自闭症儿童数学教学的方法分为三类,对每一类别的教学方法进行了介绍与讨论,并结合我国应用于自闭症儿童数学教学中方法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自闭症儿童 数学 教学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静 陈巍 丁峻
文章利用文献法整合当前自闭症认知研究、镜像神经元系统研究领域中的相关理论、实证研究,进行归纳总结,旨在介绍自闭症谱系障碍(ASD)成因的一种新的假设:自闭症镜像神经元功能障碍(AMND)理论。自闭症患者在动作观察、情绪认知等过程中镜像神经元系统激活明显缺乏。研究镜像神经元系统有助于揭示自闭症的成因,同时也有助于研究者形成新的诊断和治疗方式。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代美娜 孙玉梅
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早期亲子互动与儿童之后的发展联系紧密,在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亲子互动中,儿童与父母的互动行为相互影响。本文对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早期亲子互动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发现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发育水平影响其亲子互动,父母同步的互动行为、恰当的语言输入以及较高水平的亲子互动质量能够促进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多方面的发展,亲子互动疗法可通过对父母的亲子互动行为进行指导来改善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行为问题等。文章最后总结了关于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早期亲子互动研究的相关启示,以期促进该领域的研究与实践的发展。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卜凡帅 徐胜
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组织出版的DSM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精神类障碍诊断标准之一,为基础与临床神经科学、认知与行为科学以及残疾研究等领域的工作者对包括自闭症谱系障碍在内的广泛性发育障碍的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新版DSM-5有关自闭症谱系障碍标准的变化主要体现在障碍分类合并、诊断标准简化以及依障碍程度划分等三方面。对自闭症谱系障碍患病率、临床研究以及教育及相关社会服务等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纳入社会——心理性因素的考量、与ICD-11的兼容互补以及DSM本土化则可能是未来DSM系列研究的主要推进方向。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鲁明辉 杨广学 王广海 张永盛
为探索自闭症谱系障碍(ASD)儿童睡眠问题特点及影响因素,使用一般资料问卷、儿童睡眠习惯问卷和一周睡眠记录,对185名3-17岁的ASD儿童进行测查。结果发现83.9%的ASD儿童存在睡眠问题;3~5岁组ASD儿童每天睡眠时长和午睡时长最多,12~17岁组最少;3~5岁组、6~11岁组和12~17岁组ASD儿童在睡眠阻抗上的得分有显著差异;与爱尔兰、美国、日本的ASD儿童在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SHQ)多个分量表上的得分有显著差异;儿童年龄和合睡情况对CSHQ总分预测显著。结果表明睡眠问题在ASD儿童中较为普遍,与儿童年龄、合睡情况及所处文化环境关系密切。因此,应当综合考虑相关因素,对ASD儿童...
关键词:
自闭症谱系障碍 儿童 睡眠问题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鲁明辉 缪玉 杨广学
为探索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睡眠问题与行为的关系,本研究采用《儿童睡眠习惯问卷》与《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对179名3~17岁自闭症儿童家长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自闭症儿童睡眠问题的发生率为68.9%,各类睡眠问题和行为问题多呈显著相关,控制人口学变量的影响后,睡眠问题对谱系障碍儿童的行为问题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由于谱系障碍儿童睡眠问题十分普遍,且与行为问题密切相关,因此应注重对其睡眠问题的干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