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16)
- 2023(15310)
- 2022(12849)
- 2021(12017)
- 2020(10446)
- 2019(23737)
- 2018(23388)
- 2017(45650)
- 2016(24432)
- 2015(27398)
- 2014(27413)
- 2013(27245)
- 2012(25169)
- 2011(22462)
- 2010(22759)
- 2009(21514)
- 2008(20706)
- 2007(18571)
- 2006(16006)
- 2005(14300)
- 学科
- 济(101252)
- 经济(101151)
- 业(80791)
- 管理(69186)
- 企(57439)
- 企业(57439)
- 农(48660)
- 方法(46868)
- 数学(41955)
- 数学方法(41455)
- 农业(32211)
- 中国(31348)
- 融(29487)
- 金融(29484)
- 财(29408)
- 银(29098)
- 银行(29064)
- 行(27886)
- 业经(25545)
- 制(24821)
- 地方(20870)
- 务(19517)
- 财务(19458)
- 财务管理(19412)
- 贸(19071)
- 贸易(19060)
- 易(18609)
- 企业财务(18461)
- 学(17871)
- 体(15977)
- 机构
- 学院(345592)
- 大学(341216)
- 济(145320)
- 经济(142404)
- 管理(136718)
- 理学(117815)
- 理学院(116644)
- 管理学(114707)
- 管理学院(114062)
- 研究(109341)
- 中国(94188)
- 农(71849)
- 京(69721)
- 财(68680)
- 科学(65720)
- 农业(55629)
- 中心(55548)
- 业大(55295)
- 所(54679)
- 财经(54579)
- 江(52226)
- 经(49612)
- 研究所(49460)
- 经济学(44403)
- 北京(43039)
- 州(41661)
- 范(41207)
- 师范(40748)
- 财经大学(40426)
- 经济学院(40384)
- 基金
- 项目(230112)
- 科学(181231)
- 研究(168326)
- 基金(167738)
- 家(144970)
- 国家(143706)
- 科学基金(124394)
- 社会(107612)
- 社会科(101838)
- 社会科学(101807)
- 省(91591)
- 基金项目(89191)
- 自然(80408)
- 自然科(78572)
- 自然科学(78550)
- 自然科学基金(77147)
- 教育(76846)
- 划(75289)
- 编号(68984)
- 资助(68878)
- 成果(54411)
- 部(51503)
- 重点(51453)
- 发(49786)
- 创(48509)
- 课题(46359)
- 创新(45351)
- 科研(44923)
- 国家社会(44407)
- 教育部(44159)
共检索到5122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郑阳 姜涛 王睿
选取2004—2013年沪深两市36家农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各5年,即外部环境相对稳定和相对波动情况下,农业上市公司多元化策略的两种模式即背农与非背农经营对公司经营绩效与经营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论外部经济环境如何,多元化经营总是降低企业绩效;在外部经济稳定的情况下,只有背农经营模式可以有效分散风险,而在外部经济环境波动的情况下,实施非背农经营显著增加了企业经营风险。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倪晋武 段希文 蒲斯伟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各国股票市场的价格趋势和波动特征与此前相比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本文分别研究了金融危机前和金融危机中我国沪市与香港、美国股市的传染效应,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和BEKK-MGARCH模型分别考察市场间价格的传染效应和波动溢出效应。结果表明:金融危机前,美国道.琼斯指数和香港恒生指数对我国上证指数都存在价格引导作用。而金融危机中,上证指数一方面仍旧受道.琼斯指数趋势的引导,但另一方面反而影响了恒生指数的价格趋势;在波动溢出效应方面,金融危机前,恒生指数对上证指数存在显著的波动溢出效应;金融危机中,上证指数反而对恒生指数具有一定程度的单向波动传染效应,同时道.琼斯指数对上证指数...
关键词:
全球金融危机 传染效应 股票市场连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璐 刘海龙
文章基于2003年3月~2013年9月的月度数据运用ARDL-ECM检验了金融危机前后推动因素和拉动因素与我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长期来看,国内外物价差、人民币汇率预期和全球流动性对我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具有显著且一致的解释力,全球风险在2008年3月全球金融危机前后对我国短期国际资本流的影响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曹源芳 蔡则祥
利用资本市场银行日收益率指标为金融风险的代理变量,以国际金融危机为背景,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和脉冲响应函数实证检验了金融风险在中国国内各区域传染效应的存在性。研究结果表明,与国家间存在传染效应一样,金融风险在中国国内各区域间也同样存在显著的传染效应。但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分析也同时表明,各区域间金融风险传染并非在任何时候都存在双向影响机制,在风险较为集中的时期,各区域之间的金融风险关系错综复杂,任何区域都是其他区域金融风险的Granger原因,此时金融风险在各区域间存在显著的交叉传染效应。
关键词:
金融风险 传染性 区域差异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乔舒亚·艾森曼 张贤旺 伊藤宏 宋莹 鲁振坤
本文通过评估全球金融危机(GFC)和结构变化对于国际储备(IR)积累模式的影响,认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对于国际储备的需求模式呈现不同态势,一国国际储备的合适水平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决定因素会随着全球经济发展产生变化。同时,在对国际储备的历史模式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国际储备预测结果与汇率变动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进行了研究。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路军
能否揭示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是判断审计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针对金融危机爆发前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及其与审计意见的相关性问题,通过选取2006年~2007年和2008年~2009年金融危机前后的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相比金融危机前,危机期间有更多的上市公司参与了盈余管理而且盈余管理的整体幅度更大,但注册会计师并未像金融危机前那样报告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针对盈余管理的审计质量有所下降。
关键词:
盈余管理 审计质量 审计意见 金融危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邱琳
中国和美国是政府主导和市场主导的两大经济模式的典型。在2007年前后的金融危机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也在两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上打上了深刻的烙印。危机前,受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影响,美国宏观调控不力是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而我国在政府主导下的频繁调控保证了经济的稳定增长。危机爆发后,中美两国各自的货币、财政政策都发生了重大转变。这种转变恰恰反映了两国在政府与市场关系上的调和,进而对各国的危机应对政策和未来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启示、借鉴作用。
关键词:
金融危机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比较研究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志明 王大生
自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外汇储备总体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在增长形态上近似两头高、中间低的马鞍型。本文以亚洲金融危机为界线,将样本区间划分为1995-1998年和1999—2005年两个时段,就我国外汇储备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分别进行协整分析。实证分析结论显示,仅在第二个时段1999—2005年,基础货币供给量与外汇占款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表明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外汇储备的增加对于基础货币供应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关键词:
外汇储备 货币供给 协整分析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徐楠 李永友
在2008年金融危机冲击下,世界上很多国家相继出现了财政危机、债务危机。与此同时,我国财政收支结构性矛盾变得异常突出。这一情况主要源于我国财政收支结构性特征,即以流转税为主的收入结构使财政收入具有明显的波动风险,而以基础设施与惠民工程为主的支出结构具有明显的刚性特征。这种收支增长趋势的反向变动使财政收支结构性矛盾迅速凸显,并潜藏着一定的风险。为此,应当通过完善财政管理体制、提高行政效率等措施来化解风险。
关键词:
金融危机 财政收支 结构性特征 潜在风险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蒋兰陵
站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角度,东盟目前的层次属于较低级的自由贸易区,发展的方向是要要建立经济共同体。而这一努力方向的障碍之一就是东盟10个成员国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差距十分明显,因此如何缩小成员国之间的差距是东盟现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σ趋同、绝对β趋同和俱乐部趋同三个方面对东盟整体及各个分组经济增长的差异性进行全面分析,客观地判断了当前东盟各国的经济趋同、趋异性,为东盟一体化发展战略的研究提供了全面的实证基础依据。
关键词:
东盟 σ趋同 绝对β趋同 俱乐部趋同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红光 张婕 朱忠翔 张子孟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全球产业贸易转移格局已经悄然发生变化。文章在严谨界定产业贸易转移概念的前提下,运用区域间投入产出技术系统构建了产业贸易转移的定量测度模型,进而对全球金融危机前后主要国家和地区间产业贸易转移格局变化进行了定量研究。主要发现有:(1)中国虽然仍是全球最大的产业净转入国,但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规模大幅减缓。(2)欧盟、美国、印度等地区或国家逐渐成为全球主要产业贸易转移目的地,且以服务业为主。(3)采掘业开始向美国、欧盟等发达地区转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单娇 郭帅
金融危机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更加突出。本文对影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能力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金融危机前、金融危机中和后金融危机时期进行了对比,研究了各个因素对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因素在不同时期对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影响是不同,金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和融资渠道。需要根据影响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因素研究对策。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融资能力 影响因素 金融危机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肖刚
深入剖析了金融危机背景下各项财务指标对物流金融风险控制的影响,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具有可执行性的物流金融风险控制策略。
关键词:
财务分析 金融危机 物流金融 风险控制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丁宁 朱博睿
房地产业作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其经营绩效与银行信贷资金息息相关。本文选取2004~2014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的83家房地产企业数据,以金融危机发生的2008年为节点,分析金融危机前后房地产业债务融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得出结论:金融危机前,债务融资与净资产收益率呈正相关关系;金融危机后,债务融资与净资产收益率则呈负相关关系。最后,对分析结果进行合理解释。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房地产业 债务融资 经营绩效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许祥云 廖佳 吴松洋
市场情绪变化是影响股债关系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市场情绪自身变化及其对股债关系的影响机制都具有很强的独特性,从而导致股债关系也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通过对危机前后我国股债(国债和企业债)关系的实证分析,我们发现,对于国债来说,在危机前的股市牛市(熊市)中,股市的乐观(悲观)情绪会传染到债券市场,导致股债总体呈现正向关系并产生非对称性;危机爆发后,强烈的恐慌情绪使股债关系呈现"跷跷板"效应,随着市场恐慌的缓解和股市的反转,"跷跷板"效应减弱,但在股票牛市行情确立后,债券避险功能丧失,"跷跷板"效应再次增强;在股市震荡期内,无论危机前后的股债关系都比较微弱。而企业债只在危机爆发后熊市...
关键词:
市场情绪 股债关系 金融危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