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1)
2023(482)
2022(471)
2021(457)
2020(409)
2019(707)
2018(716)
2017(890)
2016(863)
2015(921)
2014(854)
2013(853)
2012(841)
2011(845)
2010(822)
2009(734)
2008(797)
2007(677)
2006(559)
2005(478)
作者
(5135)
(4415)
(4365)
(3987)
(2954)
(2274)
(1957)
(1752)
(1707)
(1657)
(1607)
(1590)
(1491)
(1445)
(1433)
(1430)
(1351)
(1343)
(1309)
(1305)
(1299)
(1253)
(1165)
(1157)
(1079)
(1039)
(1036)
(1029)
(1009)
(1006)
学科
(2445)
(2071)
(1883)
虫害(1718)
病虫(1612)
病虫害(1612)
生物(1457)
(1211)
防治(1173)
(1172)
(993)
微生(990)
微生物(990)
及其(988)
水产(915)
生物学(906)
病害(875)
微生物学(771)
动物(668)
(662)
(659)
各种(590)
(563)
动物学(548)
(506)
(464)
植物(462)
(454)
(434)
(394)
机构
学院(13134)
大学(12963)
(11427)
农业(9501)
科学(8632)
研究(7926)
业大(6976)
农业大学(6145)
(6073)
研究所(5856)
(5832)
实验(5740)
实验室(5614)
(5448)
重点(5253)
(4770)
生物(4086)
科学院(3832)
中国(3816)
技术(3741)
(2977)
中心(2954)
(2819)
农业科学(2818)
(2722)
(2712)
工程(2579)
科技(2467)
(2454)
植物(2405)
基金
项目(11686)
(8912)
国家(8851)
基金(7666)
科学(7406)
(6151)
科学基金(6098)
自然(6080)
自然科(5938)
自然科学(5923)
自然科学基金(5814)
科技(5505)
(5213)
计划(5063)
(4387)
基金项目(4002)
专项(3972)
农业(3639)
(3610)
重点(3180)
资助(3171)
研究(3102)
技术(3092)
科研(2804)
(2710)
(2654)
创新(2599)
产业(1825)
(1698)
b(1689)
期刊
学报(11123)
(11081)
农业(7516)
大学(6965)
学学(6944)
科学(6598)
业大(4307)
农业大学(3943)
(3808)
中国(3321)
(2593)
自然(2532)
自然科(2517)
自然科学(2517)
中国农业(2483)
农林(1986)
(1986)
农业科学(1779)
林业(1772)
科技(1602)
西南(1587)
科技大(1577)
科技大学(1577)
农学(1565)
华北(1565)
(1422)
水产(1411)
西北(1309)
华中(1078)
南京(1051)
共检索到172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宋利沙  蒋妮  张占江  蓝祖栽  白隆华  
【目的】筛选拮抗肿节风炭疽病病原菌的放线菌,为肿节风炭疽病的生物防治打下基础。【方法】采用稀释涂布法从肿节风根系土壤分离获得放线菌,利用平板对峙法筛选拮抗活性较高的菌株,并采用离体叶片刺伤接种法测定筛选获得拮抗菌株对肿节风炭疽病的防效,通过形态学特征和16S rDNA序列测定及建立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确定其分类地位。【结果】平板对峙和抗菌谱测定结果表明,分离自肿节风根系土壤的JT-2F菌株对肿节风炭疽病菌具有最强的拮抗作用,可使炭疽病菌菌丝膨大、畸变和扭曲,抑制率达86.75%,且对供试14种病原真菌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平均抑制率达81.50%。通过形态学特性和16S rDNA鉴定,JT-2F菌株为津岛链霉菌(Streptomyces tsukiyonensis)。离体防效试验结果显示,JT-2F菌株发酵原液对离体叶片上肿节风炭疽病的防效达87.32%。【结论】JT-2F菌株用作肿节风炭疽病菌的生物防治材料具有较大的开发和应用潜力。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娟  刘丹梅  王东来  王鹏  宋洁  
关键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展丽然  张克诚  冉隆贤  石义萍  阿拉坦夫  王万群  
采用稀释平板分离法从张家界金鞭溪采集的土样中分离到20株放线菌。以烟草赤星病菌为靶标菌进行筛选,通过平皿对峙培养的方法,筛选出S-1,S-6,S-16,S-20等4株抑菌效果明显的菌株(抑菌率≥50%),抑菌率分别为51.7%,53.4%,51.9%,71.4%。进一步应用管碟法对菌株发酵液的代谢产物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菌株S-20的抑菌圈直径为26.3 mm,抑菌带最宽,对烟草赤星病菌的抑制作用最显著。为了加深对该菌株的了解,本研究还对其形态特征、培养特征以及生理生化特性作了测定,初步鉴定菌株S-20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spp.)的球孢类群(Globis-porus)。最后,...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蒋欣陶  赵奎华  刘长远  梁春浩  臧超群  
为筛选出葡萄霜霉病菌的拮抗放线菌,对采自辽宁省沈阳、葫芦岛、锦州、鞍山、朝阳等地区葡萄园的23份土样中的放线菌进行分离,并对获得的119株放线菌进行防效评价,得到1株拮抗放线菌菌株QH94,其田间防效可达68.83%~89.80%。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进行抑菌谱的测定,QH94菌株对9种病原菌有抑制作用,其中对稻瘟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抑菌带宽度为10.57mm。根据菌株QH94的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16S r DNA序列分析结果 ,将其初步鉴定为细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microflavus(Krainsky)Waksman&Herici]。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斌  
采用稀释平板涂布法对29份根际土样进行分离,共获得239株放线菌,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筛选得到48株对烟草黑胫病菌有拮抗作用的菌株,占筛选菌株的20.1%,根据形态和培养特征,48株拮抗放线菌被鉴定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和诺卡氏菌属(Nocardia),以链霉菌属为主,占拮抗菌的97.92%。对拮抗作用较好的4株放线菌进行了发酵液拮抗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4株放线菌平均抑制率为59.80%,其中菌株A27-12最高,为70.59%,菌株A30-19抑制率最低为50.00%,两者呈显著差异。4株菌株的温室盆栽防效测定结果表明,菌株A30-19效果最好,其平均防效为78.79%,与5...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潘荣光  刘明霞  
采用对峙培养法和抑菌圈法进行黄瓜枯萎病拮抗放线菌筛选,结果表明:菌株PM-1对供试的14种病原菌均具有抑制作用,其中对番茄早疫病菌、小麦赤霉病菌、小麦纹枯病菌、黄瓜枯萎病菌以及棉花黄萎病菌的抑制作用尤为明显,抑菌带超过20mm。菌株PM-1无菌发酵液5倍、10倍稀释液对黄瓜枯萎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率达88%以上,拮抗菌株PM-1产生的拮抗物质导致靶标菌菌丝细胞畸形,出现囊泡、肿胀,崩溃消融,从而抑制其生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疏秀林  安德荣  张勤福  马驰  
 从秦岭山区不同海拔、不同植被类型土壤中分离出750株放线菌,对其进行皿内琼脂平板、放线菌发酵液及拮抗菌单胞菌的拮抗性筛选。结果表明,S 5210 6号菌株对稻瘟病菌(Pyriculariagrisea)、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graminearum)、小麦根腐病菌(Bipolarissorokiniana)、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turcicumleonard)、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oxysporumf.sp.cucumerium)、番茄枯萎病菌(Fusariumoxysporumf.sp.lycopersici)、番茄早疫病菌(Altermariasolan...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百文  刘伟  赵恬欢  叶乃兴  杨江帆  魏日凤  
从黄观音、茗科1号、福鼎大毫茶、福鼎大白茶、福安大白茶5个供试品种中分离到茶树内生细菌共79株,并利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出对茶炭疽病菌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茶树内生细菌5株,测定结果表明其对茶炭疽病平均抑制率达到60.09%.利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目标菌株均可有效抑制茶炭疽病菌菌丝的生长.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邓雷  刘君昂  周国英  张娜  何苑暤  
采用十字交叉法测定CF17发酵液的抑菌谱,并通过离心、旋转蒸发浓缩、丙酮沉淀、固相萃取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抑菌物质进行分离纯化和鉴定.结果表明,CF17发酵液对油茶炭疽病、油茶叶枯病、油茶软腐病、杉木炭疽病、核桃壳梭孢、降香黄檀炭疽病、檀香炭疽病等的病原菌均有抑菌效果.50%丙酮分离纯化效果优于乙醇沉淀法与乙酸乙酯沉淀法;在固相萃取中,活性物质主要集中在60%乙腈梯度洗柱样品中,最后经HPLC分离收集到一个有明显抑菌圈的样品.经质谱鉴定抑菌成分为Tetramycin A.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宋利沙  蒋妮  蓝祖栽  张占江  
【目的】分析药用植物肿节风的内生真菌多样性,筛选具有较强抗菌活性的菌株,为寻找新的抗菌药物资源打下基础。【方法】采用平板对峙法从肿节风的不同组织中分离出具有抗菌活性的内生真菌,结合形态特征和ITS序列对其进行种类鉴定,筛选出抗菌活性强的内生真菌菌株。【结果】从肿节风的不同组织中分离、纯化得到111株内生真菌,选择42株不同形态类型的菌株进行分子鉴定,分属于9目20属28种。筛选出抗菌活性强的RJ-1和JJ-1菌株[分别鉴定为橡胶生拟茎点霉菌(Phomopsis heveicola)和新壳梭孢菌(Neofusicoccum parvum)],对15种病原真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对三七灰霉病菌(Botrytis sp.)、三七根腐病菌(Fusarium solani)、三七炭疽病菌(Colltetorrichum gloeosporioides)、香蕉炭疽病菌(Colltetorrichum sp.)、艾纳香褐斑病菌(Phoma sp.)、苦玄参叶斑病菌(Alternaria sp.)和肿节风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dematium)等7种病原菌的抑制率均在80%以上,具有强的抑菌广谱性。【结论】肿节风存在丰富的内生真菌,其中的RJ-1和JJ-1菌株对15种病原真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作为抗菌活性菌株开展深入研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文婷  张秋丽  冀媛媛  吴文君  宗兆锋  
【目的】从特殊生境中分离筛选对植物枯、黄萎病具有较高生防活性的土壤放线菌,为深入开展枯、黄萎病的生物防治提供高效菌株。【方法】用平板稀释法,从采自广西、江苏、陕西等地特殊生境的5份土壤样品中分离放线菌;以西瓜枯萎菌、茄子黄萎菌、棉花枯萎菌作为靶标菌,通过平板对峙法进行初筛和复筛;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水琼脂平板法,测定入选菌株发酵液的活性,并对其中拮抗活性高的菌株进行形态特征、培养特征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分析鉴定,初步确定其分类地位。【结果】从5份采自特殊生境的土壤样品中共分离出53株放线菌,并从中筛选出JSC14、GXW1、GXC1、JSW5、JSW7等5株对所有靶标菌都有明显拮抗效果的菌株,其中...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蒋攀婷  伍玉玲  何昊哲  蒙姣荣  罗慧  方中斌  李界秋  
【目的】筛选芒果炭疽病拮抗菌菌株,为芒果炭疽病的生物防治打下理论基础并提供菌种资源。【方法】以芒果炭疽病菌优势种亚洲炭疽菌(Colletotrichum asianum)为靶标,利用前期研究获得的37株芽胞杆菌(Bacillus spp.)进行对峙培养和离体接种防效试验,选择防效好的拮抗菌株种类,分析其拮抗机制。【结果】对峙试验结果显示,有10株拮抗菌对芒果亚洲炭疽菌的抑制率大于78.00%,其中菌株M12-5、L18-7、L19-3、 L17-3和M11-6的抑制率分别达96.24%、94.94%、94.10%、91.25%和90.00%。离体接种筛选获得对芒果亚洲炭疽菌具有明显防效的芽胞杆菌8株,其中菌株L18-7和L16-4的防效较佳,离体接种平均防效分别达83.00%和79.16%,二者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合形态特征、16S rDNA序列比对结果和基于rpoB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结果,将菌株L18-7鉴定为贝莱斯芽胞杆菌(B.velezensis)。菌株L18-7能产生胞外蛋白酶和纤维素酶,在LB(Luria-bertani)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NA)培养基和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等5种培养基中均可产生活性拮抗物,携带mycB、ituA、yndJ、fenB和bacA等产抗生素相关基因。【结论】芒果炭疽病拮抗菌菌株L18-7鉴定为贝莱斯芽胞杆菌,该菌株在28℃下LB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能产生拮抗活性物质、胞外蛋白酶和纤维素酶,携带mycB、ituA、yndJ、fenB和bacA等产抗生素相关基因,可作为生防菌的种质资源加以利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高鹏  薛泉宏  常显波  封晔  
 从黄土高原人工植被土壤中分离得到若干放线菌,研究了从中筛选的50株拮抗性放线菌在不同培养基上对8种供试靶标菌的拮抗性。结果表明:1在黄豆粉琼脂和玉米粉琼脂培养基上,放线菌生长较好,在PDA和高氏1号琼脂培养基上生长次之。玉米粉和黄豆粉琼脂均可作为拮抗性放线菌的筛选培养基。2反向放置琼脂块是筛选拮抗性放线菌的一种有效且可靠的方法。3筛选拮抗性放线菌时,制备琼脂块的培养时间应控制在8~12d,培养时间过长将会导致拮抗作用减弱。4筛选得到的50株供试放线菌中对辣椒疫霉、黄瓜枯萎菌、棉花枯萎菌、西瓜枯萎菌、青霉、假丝酵母、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有拮抗性的放线菌株数分别为27,26,33,36,35...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国芝  赵霞  杨海艳  吴婕  王云月  彭化贤  
四川省西充县发现1种严重危害辣椒果实的辣椒炭疽病,造成部分田块绝收。田间调查发现,此病菌既能危害未熟果也能危害红熟果,但未危害叶片或茎干。在果实上病斑圆形,长椭圆形或不规则。在实验室PSA培养基上菌落圆形,边缘整齐,粉红色或橙色,无孢子堆,无菌核,分生孢子盘无刚毛。分生孢子单生,梭形,大小11.703~13.657μm×3.074~4.773μm,附着胞圆形或长椭圆形,褐色,大小为3.985~6.633μm×3.954~6.170μm。菌株rDNA ITS的PCR产物经测序后进行BLAST比对分析,结果显示,此菌株的ITS序列与尖孢刺盘孢Colletotrichum acutatum(有性阶段...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宋光桃  周国英  
拮抗链霉菌菌株F10对油茶炭疽病菌有良好的拮抗效果。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菌株F10,以油茶炭疽病菌为指标,研究了菌株F10对油茶炭疽病菌的抑菌机理。结果表明,菌株F10能影响菌丝正常生长和分生孢子的萌发,菌丝出现节间变短、变粗、扭曲变形、菌丝严重交联、细胞质聚集、外溢等现象;能分泌蛋白酶和纤维素酶影响油茶炭疽病菌的细胞壁;并对水稻、蚕豆、白菜种子的萌发有促生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