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14)
- 2023(8870)
- 2022(8047)
- 2021(7711)
- 2020(6441)
- 2019(15161)
- 2018(15226)
- 2017(29157)
- 2016(16320)
- 2015(18516)
- 2014(18568)
- 2013(18174)
- 2012(16461)
- 2011(14713)
- 2010(14568)
- 2009(12880)
- 2008(12306)
- 2007(10449)
- 2006(8937)
- 2005(7477)
- 学科
- 济(58675)
- 经济(58611)
- 管理(44444)
- 业(42000)
- 企(35332)
- 企业(35332)
- 方法(29562)
- 数学(25536)
- 数学方法(25234)
- 农(15726)
- 中国(14973)
- 学(14440)
- 财(13850)
- 业经(13103)
- 理论(12664)
- 地方(12313)
- 教育(10510)
- 农业(10461)
- 和(10352)
- 技术(10189)
- 贸(10065)
- 贸易(10061)
- 易(9749)
- 环境(9588)
- 务(9213)
- 财务(9156)
- 财务管理(9142)
- 制(9060)
- 企业财务(8662)
- 划(8637)
- 机构
- 大学(222620)
- 学院(221971)
- 管理(90844)
- 济(80273)
- 理学(79675)
- 理学院(78809)
- 经济(78295)
- 管理学(77404)
- 管理学院(77029)
- 研究(71732)
- 中国(50312)
- 科学(47635)
- 京(47438)
- 农(36335)
- 所(36117)
- 业大(35535)
- 财(34874)
- 研究所(33446)
- 中心(31920)
- 江(31263)
- 范(30430)
- 师范(30087)
- 北京(29863)
- 财经(28882)
- 农业(28690)
- 院(26667)
- 经(26299)
- 技术(26224)
- 州(25806)
- 师范大学(24163)
- 基金
- 项目(160006)
- 科学(124362)
- 研究(117728)
- 基金(113536)
- 家(98975)
- 国家(98131)
- 科学基金(83960)
- 社会(70072)
- 社会科(66223)
- 社会科学(66204)
- 省(64199)
- 基金项目(61579)
- 自然(56330)
- 教育(55133)
- 自然科(54981)
- 自然科学(54967)
- 划(54011)
- 自然科学基金(53940)
- 编号(49565)
- 资助(47086)
- 成果(39650)
- 重点(35694)
- 部(34669)
- 课题(34235)
- 创(33640)
- 发(33555)
- 创新(31193)
- 科研(30809)
- 项目编号(30483)
- 大学(29955)
共检索到3085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彭伟
该文通过肾蕨走茎离体培养实验,研究走茎不同部位及不同激素浓度对GGB(绿色球状体)诱导及器官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走茎茎尖作为外植体的GGB诱导率高,分化增殖系数大,小植株生长快.产生GGB和芽的分化分别以MS+IAA0.1mg·L-1+NAA0.5mg·L-1和MS+IAA0.5mg·L-1+NAA0.05mg·L-1为好,根的诱导以MS+NAA0.1mg·L-1为佳.同时,对外植体的消毒提出了新方法,而较过去有所突破.最后,对有关肾蕨组培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肾蕨,走茎,组织培养,繁殖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朱玉球 黄华宏 陆海根 童再康
以光叶石楠Photiniaglabra当年生枝的茎段为材料,进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光叶石楠腋芽诱导、增殖、分化、生长及生根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MS+0.5mg.L-1BA+1.0mg.L-1KT+0.1mg.L-1NAA为腋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腋芽诱导率达93.3%;MS+1.0mg.L-1BA+0.1mg.L-1NAA为芽增殖最适培养基。1/2MS+0.1mg.L-1IBA和1/2MS+0.1mg.L-1NAA为光叶石楠试管苗生根较为合适的培养基,生根率分别为83.3%和93.0%,试管苗移栽成活率达90%以上。表3参5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孙志华 陈文龙 王玉珍 冯学赞
本文对珠美海棠苗木的耐盐范围进行了探讨,对组培苗、容器苗的培育方法进行了研究,並进行了与抗盐有关的解剖学和形态学观察,建立了组培苗木生产工艺,在重盐碱地(含盐量0.6%左右)进行了栽培试验,存活率达1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唐凤鸾 黄宁珍 蒋能 冼康华 黄雪梅
通过对突脉秋海棠(Begonia retinervia)叶片的离体培养和快速繁殖实验,探讨突脉秋海棠愈伤组织诱导,及不定芽的分化、增殖和生根的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以突脉秋海棠叶片为外植体,愈伤诱导率最高可达87.92%;适于突脉秋海棠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为MS+6-BA 2.0 mg·L-1+NAA 0.2 mg·L-1;适于愈伤组织分化成不定芽及不定芽继代的培养基为MS+6-BA 1.0 mg·L-1+NAA 0.2 mg·L-1,诱导分化率为89.32%,20 d继代倍数达6倍以上;适于生根的培养基为1/2MS+NAA 0.8mg·L-1+AC 0.1%,生根率达95.00%。研究...
关键词:
突脉秋海棠 愈伤组织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红丽 胡靖锋 徐学忠 和江明 宋爽
以金线莲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不同的消毒方法和激素水平对组织培养的影响,筛选出合适的培养基配方,并进行了移栽试验。结果表明,消毒以70%酒精处理30S+0.1%次氯酸钠处理20 min为宜;丛芽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MS+6-BA 0.8 mg/L+NAA 0.5 mg/L+KT 1.0 mg/L为最佳;金线莲茎段中部为最佳外植体;生根培养基以1/2MS+NAA 1.0 mg/L+IBA 1.0 mg/L+去皮香蕉50 g+活性炭5 g为最佳。
关键词:
金线莲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罗晓芳 田砚亭 李云 牛辰
该文通过对良种金丝小枣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研究,选出了枣树组培的最佳外植体,并首次将WP培养基应用于枣树组培,筛选出最适的启动、增殖和生根培养基,使其试管苗的增殖在40d内达到4.5倍,生根率达到90%以上。在生根苗移栽试验中,摸索出了适合的基质及移栽管理程序,移栽成活率达96%,试验还就光照方向、温度及继代周期对枣树组培的影响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枣树,组织培养,快速繁殖,WP培养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毕海林 和加卫 杨正松 杨洪涛 和文佳 李燕
采用组织培养技术,以幼嫩茎段为接种外植体,对黄杨叶栒子进行快速繁殖研究。结果表明,1/2 MS+6-BA 1.0 mg/L+IBA 0.1 mg/L为黄杨叶栒子较佳的启动培养基,MS+6-BA 1.5 mg/L+IBA 0.1 mg/L为较佳的增殖培养基,在生根阶段,以1/2MS+IBA 2.0 mg/L+NAA 0.5 mg/L为较佳培养基,一定量的IBA和NAA互作时,黄杨叶栒子的生根率最高,生根时间最短。
关键词:
黄杨叶栒子 幼嫩茎段 组织培养 生根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霞 丁友芳 史玲玲 张蕴薇 王富海 杨富裕 刘玉军
通过京西葛茎段的离体培养和快速繁殖实验,探讨了京西葛不定芽的诱导、分化、增殖及生根的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以优良京西葛的具腋芽茎段为外植体,经2.2%NaClO灭菌25~30min后成活率可达50%;适于京西葛不定芽诱导的培养基为MS+NAA0.1mg/L+6-BA0.5mg/L,诱导分化率为88.89%;适于不定芽分化及继代培养的培养基为MS+NAA0.15mg/L+6-BA0.3mg/L+2,4-D0.2mg/L,继代芽分化率为83.33%,继代倍数达6~7倍;适于生根的培养基为1/2MS+NAA0.5mg/L,生根率达100%。本研究最终建立了京西葛的组织培养体系并初步建立起一套较为完...
关键词:
京西葛 茎段 组织培养 不定芽 愈伤组织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晨 毕晓颖 卢明艳
以白花、短梦、法国回声、金娃娃、金皇后、紫花共6个德国鸢尾(Iris germanica L.)品种的花器官为外植体,进行不定芽的诱导和快速繁殖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外植体采用0.1%HgCl2消毒10min效果最好,污染率为26.67%,死亡率为6.70%;不同外植体部位愈伤组织诱导与分化能力不同,花茎的不定芽诱导率最高,达59.00%;花茎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和分化成苗的能力与花苞大小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因素有关,适宜的花苞长度为4~8cm,最适培养基为MS+6-BA1.0mg·L-1+IBA0.5mg·L-1;将不定芽丛切割至4~6株的株丛转接到MS+6-BA2.0mg·L-1+IBA0.5m...
关键词:
德国鸢尾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丽艳 荆瑞勇
以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Maxim.)嫩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获得了再生植株,并建立起快速繁植无性系。分化的最适培养基为MS+1.0 mg/L 6_BA+0.5 mg/L NAA+2.0 mg/L GA,其增殖系数为3.10;继代增殖最适培养基也为MS+1.0 mg/L 6_BA+0.5 mg/L NAA+2.0 mg/L GA,每代每梢平均增殖数量为2~4个不等;生根最适培养基为1/2 MS+0.1 mg/L IBA+0.2 mg/L IAA,10 d后每株可长出2~4条根。并进行了移栽方面的研究,为大规模快速繁殖青椒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
花椒 组织培养 增殖 生根 移栽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张有珍 刘倩倩 何冬冬 樊琳 宋李玲 林新春
以铺地竹Sasa argenteastriatus侧芽为材料,研究其试管繁殖技术。结果表明:铺地竹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Murashige and Skoog)+3.0 mg.L-1BA(6-苄基腺嘌呤),增殖系数为5.26;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5.0 mg.L-1IBA(吲哚丁酸);试管苗移栽到泥炭、蛭石、珍珠岩体积配制比例为1∶1∶1的基质中,成活效果高达95%。
关键词:
植物学 铺地竹 组织培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焦书道 于水中
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Linn.)Link特产我国,其寒冬蜡月,傲霜斗雪,迎风怒放,品种颇多.多年来,作者在广泛收集全国蜡梅品种资源基础上,进行了蜡梅快繁技术的试验研究,获得良好的结果.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吴俊长 李萌 曹福祥 吴林世 刘志明 邓飘云
珙桐种子在自然条件下一般需要经过1~2年的休眠期才能萌发成苗,较长的休眠期限制了珙桐的繁殖能力。本研究以采集刚结出的珙桐种子为材料,利用种胚组织培养培育珙桐幼苗。研究从培养基成分、灭菌方式、激素配比、培养条件等方面分析了影响珙桐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因素。结果表明,在适合的条件下,当年产的珙桐种子可以跳过休眠期直接发育成苗。本研究为打破珙桐种子休眠,实现高效率、低成本快速育苗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珙桐 组织培养 种子休眠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玉珍 孙天洲 孙廷 雷呈
该文以大花蕙兰杂交新品种‘西维亚’、‘玛利莲梦露’、‘蒙米拉丝’、‘女皇’为材料 ,应用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技术 ,对适合原球茎增殖、分化的培养基、培养方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提高了诱导成苗率和繁殖速率 ,降低了成本 ,建立了一套经济、高效的快繁技术体系 .对培养基、激素用量、切割方式、培养方式进行筛选 ,结果表明 :利于原球茎增殖的培养基为改良KC +KT 0 .0 5mg L +NAA 0 .5mg L ,以半固体培养 ,加香蕉泥为佳 ,增殖率为 4 .1.利于生根壮苗的培养基为改良KC +NAA 0 .2mg L ,以固体培养为佳
关键词:
大花蕙兰 原球茎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克秀 何卫 胡建军 陈萍萍 唐铭霞 牟文平 杨麟 白金达 卢跃华
本文对脱毒马铃薯组培苗周年繁殖效率作了较详细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周年实际繁殖总量较理论繁殖总量有较大差距,且随着快繁代数的增加这种差距成指数曲线迅速增加。在快繁过程中,快繁总代数较其他因素更能影响和决定一年的繁殖总量。因此,采用一些特殊的组培技术来增加快繁速度和快繁总代数,可显著增加周年的繁殖总量。可通过减少繁殖周期从而增加周年繁殖总代数对繁殖总量的提高产生作用。缩小这种理论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差距即提高一年的实际繁殖总量是可行的,且有很大的提高空间。此外,影响周年繁殖总量的重要因素还包括脱毒试管苗繁育技术和一些客观因素。本文通对脱毒试管苗一年的繁殖效率进行分析,从而寻求到周年生产最大量的有效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