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56)
2023(10342)
2022(9101)
2021(8779)
2020(7160)
2019(16415)
2018(16402)
2017(32154)
2016(17553)
2015(19272)
2014(19262)
2013(18921)
2012(17038)
2011(15401)
2010(15208)
2009(13532)
2008(12815)
2007(10970)
2006(9435)
2005(7950)
作者
(49298)
(40600)
(40455)
(38555)
(25941)
(19614)
(18346)
(16166)
(15494)
(14394)
(14088)
(13627)
(12759)
(12751)
(12555)
(12372)
(12281)
(12116)
(11546)
(11455)
(10212)
(9815)
(9807)
(9184)
(9107)
(9057)
(9020)
(8956)
(8164)
(8055)
学科
(64284)
经济(64218)
管理(47662)
(44888)
(37602)
企业(37602)
方法(30536)
数学(26303)
数学方法(25985)
(17955)
中国(16595)
(15264)
(15255)
业经(15080)
地方(13776)
农业(12103)
理论(11424)
(11265)
贸易(11260)
(11049)
(11044)
(10905)
环境(10533)
技术(10442)
(9999)
财务(9934)
教育(9919)
财务管理(9919)
企业财务(9394)
(9215)
机构
大学(237947)
学院(237481)
管理(96503)
(87590)
经济(85540)
理学(84508)
理学院(83569)
管理学(82116)
管理学院(81692)
研究(77576)
中国(55277)
科学(50874)
(50549)
(38619)
(38617)
(38560)
业大(37723)
研究所(35654)
中心(34737)
(32983)
(32078)
师范(31759)
财经(31739)
北京(31643)
农业(30288)
(28899)
(28764)
(27432)
技术(26294)
师范大学(25658)
基金
项目(170867)
科学(133315)
研究(125731)
基金(122160)
(106449)
国家(105540)
科学基金(90258)
社会(76321)
社会科(72140)
社会科学(72119)
(67884)
基金项目(65774)
自然(59662)
自然科(58227)
自然科学(58215)
教育(57426)
(57199)
自然科学基金(57138)
编号(52522)
资助(49734)
成果(42268)
重点(38030)
(36700)
(36575)
课题(36010)
(35785)
创新(33225)
科研(32702)
项目编号(32667)
大学(31684)
期刊
(93860)
经济(93860)
研究(67062)
中国(41420)
学报(39774)
科学(35945)
(35385)
管理(33811)
大学(29576)
教育(28726)
学学(27797)
(27360)
农业(25256)
技术(20243)
(16922)
金融(16922)
业经(16485)
经济研究(14472)
财经(14158)
图书(13855)
科技(12508)
理论(12500)
问题(12114)
(12031)
(11861)
实践(11810)
(11810)
(11137)
现代(10838)
技术经济(10774)
共检索到3309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秀明  黄晨阳  陈强  邬向丽  张金霞  
【目的】探索食用菌对高温胁迫后恢复响应差异的机制,为食用菌的高温育种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肺形侧耳热敏感型菌株CCMSSC 00494和耐热型菌株CCMSSC 00499为材料,通过测定高温胁迫后恢复培养期间菌丝体内海藻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和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变化,研究海藻糖代谢途径的应激响应。【结果】高温胁迫后恢复培养期间,两株肺形侧耳菌株海藻糖含量迅速降至对照水平,CCMSSC 00494中海藻糖含量降低速率高于CCMSSC 00499。CCMSSC 00494中海藻糖-6-磷酸合成酶(TPS)活性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增加,而CCMSSC 00499中的TPS活性缓慢下降。两菌株中合成海藻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罗丽丹   陈嘉明   安琪   刘磊   孙勤哲   刘欢   王森山   宋丽雯  
【目的】明确高温对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us)海藻糖转运蛋白基因的影响,为有害生物的绿色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高温诱导下的截形叶螨转录组数据获取两条海藻糖转运蛋白基因TtTret1-like和TtTret1的CDS序列和蛋白氨基酸序列;利用ExPASy、ProScale、MEGA等分析工具对TtTret1-like和TtTret1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技术分析TtTret1-like和TtTret1在截形叶螨不同发育阶段及不同高温(38、42、46、50℃)处理下的表达特性;采用微量法测定不同高温处理下截形叶螨的海藻糖含量;利用RNA干扰(RNAi)技术沉默TtTret1-like和TtTret1,探究其在应对高温中的功能。【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TtTret1-like和TtTret1的CDS全长分别为1 389和1 569 bp,分别编码463和523个氨基酸,预测的蛋白分子量分别为50 189.03和57 358.10 Da,等电点分别为8.87、8.70。TtTret1-like和TtTret1均为碱性氨基酸和疏水性氨基酸且同属于不稳定蛋白;二级结构预测为螺旋和卷曲结构;两个海藻糖转运蛋白均具有协同转运蛋白超家族(major facilitator superfamily,MFS)的保守结构域及12个跨膜结构域。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和系统发育分析表明,TtTret1-like和TtTret1与蛛形纲其他物种海藻糖转运蛋白序列的一致性较高,尤其与二斑叶螨(T. urticae)的亲缘关系最近。TtTret1-like在卵期、幼螨期和成螨期的表达量较高;TtTret1在幼螨期高表达。随处理温度的升高,TtTret1-like的表达量大致呈上升趋势,在50℃时表达量最高;而TtTret1的表达量随处理温度的升高先上升后下降,在42℃时表达量达到最高;高温胁迫后截形叶螨体内的海藻糖含量显著升高。沉默TtTret1-like和TtTret1 48 h后,截形叶螨体内整体海藻糖含量上升,但血淋巴海藻糖含量下降;用50℃高温处理截形叶螨2 h,然后恢复至96 h时,截形叶螨存活率分别为11%和4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截形叶螨TtTret1-like和TtTret1在其抵御高温胁迫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晶  常世民  闫训友  张琨  朱柳杨  
本文研究了阿魏侧耳液体发酵胞外多糖的生物活性。液体深层发酵和乙醇萃取法制备阿魏侧耳胞外多糖,小鼠经灌胃给药,采用血液分析仪、体外孵育等方法,测定血液中白细胞数量、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和免疫器官指数;利用显微观察、细胞计数和纸片琼脂法等研究阿魏侧耳胞外多糖对肿瘤细胞、细菌和真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灌胃100和200 mg/kg的阿魏侧耳胞外多糖可显著提高小鼠血液白细胞数量(P<0.05)、增加免疫器官指数(P<0.05)和增强巨噬细胞吞噬能力(P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邓春生  吕作舟  
采用碳粒廓清试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以及肿瘤坏死因子 (TNF)的诱生及其活性检测试验 ,观察阿魏侧耳水溶性多糖的免疫活性。结果表明 ,阿魏侧耳子实体水溶性粗多糖PFWP1具有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 ;阿魏侧耳菌丝体水溶性粗多糖PFWP2 和阿魏侧耳子实体水溶性多糖PFWP3 免疫活性不明显。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唐斌  张露  熊旭萍  汪慧娟  王世贵  
海藻糖为一种非还原性糖,广泛存在于细菌、藻类、真菌、植物和无脊椎动物中。海藻糖被称为昆虫"血糖",源于该糖为昆虫血淋巴中的主要糖类物质,在昆虫生长、发育、蜕皮等正常生理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昆虫的海藻糖先由海藻糖合成酶(trehalose-6-phosphate synthase,TPS)生成海藻糖-6-磷酸,然后通过海藻糖磷酸脂酶(trehalose-6-phosphate phosphatase,TPP)最终合成海藻糖,在能量需求时通过海藻糖酶(trehalase,TRE)降解为葡萄糖,用于能量供给。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严理  谢纯良  朱作华  李智敏  胡镇修  彭源德  
为探索循环利用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DC.ex Fr.)Quel)菌渣栽培刺芹侧耳的可行性,优化菌渣代料栽培刺芹侧耳的条件与培养基配方,通过测定菌丝生长速率与生物学效率,比较分析了刺芹侧耳品种‘杏1’、‘杏2’和‘Z杏’在不同培养基上的栽培效果。结果表明:菌渣代料栽培刺芹侧耳的最佳条件为养菌温度24℃,培养基含水量65%,p H值6.0;在棉籽壳、苎麻副产物以及麻蔸等主料中加入40%~50%菌渣后产生的生物学效率最高,分别达到了67.59%、70.24%、71.02%,‘杏1’的生物学效率高于其他2个品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结果表明,生产中再次利用菌渣代料栽培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黎倩  黄忠乾  李伟  李玉  何晓兰  
本文对采自吉林省不同寄主植物的两株野生侧耳属菌株1和菌株2进行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研究,基于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这2个野生菌株均为肺形侧耳(Pleurotus Pulmonarius)。通过选取不同碳源、氮源以及P H对2株菌株进行培养,最终结果表明菌株1菌丝最适生长条件为蔗糖、硝酸钾、P H 6;菌株2菌丝的最适生长条件为蔗糖、硫酸铵、P H 7。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丁艳娟  刘永康  罗雨嘉  邓颖梅  徐红星  唐斌  徐彩娣  
【目的】昆虫胰岛素信号途径能够介导糖原合成酶激酶3(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简称GSK-3或GSK3)调控体内糖原及海藻糖等糖代谢过程,从而控制昆虫的各项生命活动。论文旨在探究糖原合成酶激酶在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体内对糖原与海藻糖代谢的调控作用。【方法】首先,基于GSK-3的cDNA编码序列,利用ExPASy工具翻译GSK-3氨基酸序列,预测蛋白分子量大小及等电点(pI);然后利用SignaIP4.1Server对其信号肽进行分析。其次,以笔者实验室饲养的褐飞虱为研究对象,从4龄开始,每12 h取材,取至成虫48 h。利用Trizol法提取褐飞虱总RNA,根据反转录试剂盒合成第一链DNA,以18S作为内参基因,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褐飞虱GSK-3在不同龄期mRNA水平上的相对表达量。然后利用RNAi技术,向褐飞虱体内显微注射双链RNA(dsRNA)抑制GSK-3,以注射ds GFP的褐飞虱作为对照组。注射后48 h利用qRT-PCR技术检测GSK-3的表达情况,确定抑制效果。另外,取注射后48 h虫体,分别测定褐飞虱体内海藻糖、葡萄糖、糖原含量及海藻糖酶(trehalase,TRE)活性变化。最后采用qRT-PCR检测胰岛素信号通路胰岛素受体基因(insulin receptor,InR)、类胰岛素多肽基因(insulin-like peptides,Ilps)及海藻糖代谢途径TRE、海藻糖合成酶基因(trehalose-6-phophate synthase,TPS)、糖原磷酸化酶基因(glycogen phosphorylase,GP)、糖原合成酶基因(glycogen synthase,GS)中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GSK-3在胰岛素信号通路及海藻糖代谢途径中的调控作用。【结果】褐飞虱GSK-3开放阅读框为1 914 bp,编码637个氨基酸;预测蛋白分子量为69.25 kD,等电点为9.15,为偏碱性蛋白,无信号肽结构,序列高度保守。发育表达模式结果显示GSK-3在不同发育阶段表达不一致,5龄若虫蜕皮前后低表达。GSK-3的dsRNA注射后48 h,与对照组ds GFP相比,GSK-3表达极显著下降,表明RNA干扰效果明显。糖原含量和两类海藻糖酶活性显著下降,而海藻糖含量显著上升,推测糖原和葡萄糖转化为海藻糖,作为其生理活动的能量来源。qRT-PCR检测发现,当GSK-3表达抑制后48 h,TRE1-2的表达量显著下降,而TRE1-1和TRE2的表达量极显著下降。另外,2个TPS基因、GS以及GP的表达量均极显著下降;胰岛素信号通路的2个InR基因和4个Ilps基因的表达同样被抑制,间接表明InR能够调控GSK-3的表达。【结论】褐飞虱GSK-3低表达后能够通过调控胰岛素信号通路及海藻糖代谢途径相关基因表达来调控糖原及海藻糖代谢。相关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加全面地探索褐飞虱等昆虫糖原合成酶激酶调控海藻糖及糖类物质平衡的潜在分子机理。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文康  张莹莹  卢俊  徐年军  孙雪  
为了探讨海藻糖在大型藻类抗逆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实验利用生理生化分析、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分析了外源海藻糖对高温胁迫下大型海藻龙须菜生长、抗逆相关物质和酶活性、植物激素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外源添加10 mmol/L海藻糖使龙须菜的相对生长速率和脯氨酸含量分别升高0.34倍(3 d)和0.30倍(24 h),叶绿素荧光参数、超氧化物歧化酶和海藻糖-6-磷酸合成酶活性升高,但丙二醛含量和脂氧合酶(LOX)活性降低。同时,海藻糖激活了龙须菜中水杨酸代谢关键酶—异分支酸合成酶的活性及其基因表达,促进了水杨酸的积累(2.05倍)。此外,海藻糖可以使热激蛋白70基因表达稳定升高、lox2基因表达下调(12 h)。可见,外源海藻糖可以通过清除活性氧自由基,降低膜脂过氧化,促进渗透保护物质和抗逆植物激素水杨酸的积累等来促进高温下龙须菜的生长。该研究证明了海藻糖在龙须菜抗高温胁迫中具有重要作用,为龙须菜的抗逆育种工作提供了参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孔高原  王军强  闫训友  
本实验以液体深层发酵法培养金顶侧耳,研究在不同浓度(0.250、0.125、0.083、0.063、0.05 mg/mL)壳聚糖的条件下对金顶侧耳菌丝体可溶性糖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对金顶侧耳菌丝体的多糖产量均具有促进作用,但随添加壳聚糖浓度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以0.063 mg/mL的壳聚糖促进作用最为明显,发酵液中多糖含量增加最多。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林  郭尚  杨臻  杨杰  王华  南晓洁  
【目的】利用外源海藻糖,提高菌种抗高温能力,筛选耐高温品种。【方法】在培养基中添加外源海藻糖生产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菌种,提高抗高温势能,并根据不同品种在高温下的生长表现筛选耐高温品种(株系)。【结果】在添加外源海藻糖的培养基中,绝大多数品种在高温下菌丝生长快、生长势强且丰厚。供试各品种的生长特性可分3个类型:第1种类型是接种后菌丝萌发较快,第1周迅速生长,第2~3周生长缓慢,如Baichagu、2796系列的2796-Gaoyou、2796-4-9、Accc系列的Accc-52327、Accc-50842-411等品种;第2种类型品种接种后菌丝萌发较慢,第1周生长较缓,第2周迅速生长,如U3-4-22、日本引进品种JP-100和JP-118、F56系列;第3种类型是第1周菌丝体基本上不萌发,而在第2周后期,特别是第3周开始加快生长速度,如Accc-50554、Accc-50442-515、Mohuanong-2796-1等。【结论】筛选株系的结果表明,F56的2个株系,在小麦和玉米粒2种培养基质中生长良好,特别是在玉米粒培养基质中满袋率高达100%。2796-Gaoyou的株系,在小麦培养基质中满袋率达50%~85%以上,Ac-cc-50554的Accc-50554-1株系满袋率高达100%,其他所有株系也都在70%以上。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富英  罗晶  罗信昌  
对侧耳属18个种52个菌株以及双孢蘑菇、香菇和亚侧耳各1个菌株的28S rDNA 5’端、ITS和IGS1进行PCR扩增,扩增4个属的28S rDNA 5’端均得到一长度为1.46 kb的片段,侧耳属ITS扩增片段长680 bp,亚侧耳700 bp,双孢蘑菇和香菇720 bp,侧耳属IGS1扩增片段长度发生变异,红平菇和桃红侧耳为1.1 kb,其他侧耳为1.0 kb,亚侧耳700 bp,双孢蘑菇和香菇1.3 kb。对扩增片段分别用7种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双孢蘑菇、香菇和亚侧耳可与侧耳分开,18种侧耳分为五大类:具核侧耳,红平菇和桃红侧耳,鲍鱼菇和囊盖侧耳,金顶侧耳,其他侧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波  甘炳成  王建东  黄忠乾  
对刺芹侧耳10个菌株的遗传差异ISSR分析和子实体生长特性评价结果表明,利用ISSR的6个引物的DNA图谱经聚类分析,获得了遗传关系树状图,在相似水平为0.879时,将10个刺芹侧耳菌株分为6个类群。刺芹侧耳10个菌株的子实体在13~16℃条件下都能正常生长,但在22~27℃范围内,只有3个菌株的子实体能正常生长;根据子实体形态特征可将10个刺芹侧耳菌株分为6个类型,与ISSR分子标记聚类分类结果一致。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谢纯良  严理  朱作华  李智敏  胡镇修  彭源德  
针对食用菌培养基质严重短缺和苎麻副产物直接晾晒干燥成本高、体积大、不便于长途运输等问题,进行青贮苎麻副产物栽培刺芹侧耳试验。通过测定不同营养条件下刺芹侧耳的菌丝生长速率和生物学效率,确定了青贮苎麻副产物培养基栽培刺芹侧耳的适宜配方,并对产品品质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培养基pH为5.5,培养基中含苎麻副产物50%和水分67.5%,并添加1%碳酸钙和1%白糖时栽培刺芹侧耳的效果较好,生物学效率达70%以上;与常规棉籽壳培养基相比,青贮苎麻副产物培养基栽培产品的蛋白质含量提高了30%,总糖和脂肪含量分别降低了24%和33%。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青峰   赵雪妃   陈俊山   赵贺   仝振祥   李宏   谌苗苗   宋策   李喜升   钟亮  
海藻糖作为柞蚕体内的血糖,能够与蛋白质形成稳定复合物,越冬期保护机体蛋白质免受损伤,并参与营养储存与代谢过程,对柞蚕滞育-越冬生理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测定了柞蚕蛹解除滞育后海藻糖含量、相关酶活力及基因表达量,比较不同保存温度对柞蚕越冬蛹海藻糖含量的影响,旨在通过改变环境条件,增加育种选择压,获得海藻糖含量更高的育种材料。结果表明:“J”材料在低温保存的海藻糖含量高于常规保存,表明“J”的海藻糖受温度变化影响更大,而“D”材料变化不明显,雄蛹海藻糖含量大于雌蛹;海藻糖酶活性在低温保存环境高于常规保存环境,“D”材料在不同保存环境下表现出雄蛹海藻糖酶活力大于雌蛹的规律。“J”材料正好相反,不同保存环境下表现出雌蛹大于雄蛹的规律;ApTreh1A,ApTreh1B和ApTreh2和ApTPS这4种基因表达量测定结果显示,低温保存环境下,只有“D”材料的雄蛹体内ApTreh1A的表达量和雌蛹的ApTreh1B较其他处理有差异,其他基因差异不显著,但“D”相对表达量更高。试验结果证明改变保存温度能够影响海藻糖等物质的含量,达到提高育种选择压的目的,有利于筛选海藻糖含量高的柞蚕材料及亲本组配形式,为柞蚕新品种选育提供技术辅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