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72)
- 2023(1876)
- 2022(1575)
- 2021(1476)
- 2020(1206)
- 2019(2547)
- 2018(2679)
- 2017(4550)
- 2016(2748)
- 2015(2862)
- 2014(2737)
- 2013(2679)
- 2012(2343)
- 2011(2333)
- 2010(2457)
- 2009(2172)
- 2008(2183)
- 2007(1949)
- 2006(1768)
- 2005(1556)
- 学科
- 济(8055)
- 经济(8054)
- 管理(7206)
- 环境(6939)
- 业(5192)
- 生态(4942)
- 农(4649)
- 学(4092)
- 农业(3469)
- 划(3154)
- 资源(3029)
- 地方(2881)
- 企(2789)
- 企业(2789)
- 和(2635)
- 规划(2573)
- 环境规划(2539)
- 中国(2407)
- 方法(2381)
- 发(2311)
- 业经(2158)
- 域(2055)
- 区域(2054)
- 米(1910)
- 区域环境(1909)
- 玉(1898)
- 玉米(1881)
- 数学(1833)
- 人口(1805)
- 数学方法(1802)
- 机构
- 学院(39025)
- 大学(37652)
- 研究(17361)
- 科学(13942)
- 农(13655)
- 济(12114)
- 管理(11997)
- 经济(11824)
- 中国(10927)
- 农业(10860)
- 理学(10469)
- 所(10342)
- 业大(10333)
- 理学院(10265)
- 管理学(9961)
- 管理学院(9917)
- 研究所(9772)
- 京(8647)
- 中心(7306)
- 省(7183)
- 农业大学(7179)
- 科学院(6808)
- 院(6111)
- 江(5972)
- 室(5891)
- 业(5839)
- 北京(5611)
- 实验(5557)
- 范(5532)
- 师范(5445)
共检索到548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利华
利用塑料拱棚,人为创造与控制玉米幼苗生长需要的微生态条件,可使冷凉地区春玉米提前15~20d播种,提早20~30d出苗,有效积温增加100~1800C,光照增加200h,灌浆时间延长10d左右,光能利用率是常规栽培方式的1.26倍;移栽春玉米株高降低13~35cm,穗位下降15~32cm,结合定向移栽,可增加种植密度10%~15%,最大叶面积提早呈现10d,全生育期总光合势提高约10%;灌浆期间,CGR提高88.3%,RGR提高61%,NAR提高93.6%,LAR降低16.7%;移栽玉米根系发达,建成早,衰老慢;营养和生殖生长关系协调,同化产物的分配明显偏重于根系与生殖器官,有利于形成经济产量...
关键词:
春玉米,育苗移栽,生态,生理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苏凤兰 邱明宏
陕西省宁强县引进玉米营养钵育苗移栽技术已三年。在试验、示范成功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面积种植,增产效果十分显著。同时,也反映出费工、成本高。为了解决经济上是否合理,能否全面推广的问题,尚需进行经济效益评价,以便为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为此,我们在滴水铺乡、滴水铺村选择了8户耕作技术、管理水平、地理位置、土壤肥力等因素基本相近的农户,作为经济效益评价试验点。试验地均属回茬地,共计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崔鸣 龙祖林 郭成强 李安生
山旱地夏玉米营养钵矮化育苗移栽比直播夏玉米一般增产幅度在50%以上,投入产出比提高41.6%,单位产量成本降低29.6%,亩新增纯收益48.86元。该技术为山旱地夏玉米抗灾夺高产开辟了一条新途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丽明 张铁中 史志清
对玉米自动移栽机的关键部分——取苗机构进行了结构设计和参数确定 ,并进行了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该机构可以完成预定功能 ,移栽后秧苗长势良好
关键词:
玉米 自动移栽机 取苗机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熊格生 唐海明 陈金湘
以农杂66为材料,研究了营养液漂浮育苗和营养钵育苗移栽棉生理生化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与营养钵育苗(对照)相比,营养液漂浮育苗有效地提高了移栽棉根系的TTC还原强度,棉株在苗期、蕾期、初花期、盛花期、铃期和吐絮期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1.2%、19.2%、20.0%、10.6%、22.6%和13.6%,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5.6%、12.3%、5.5%、8.7%、8.2%和4.1%,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3.1%、8.3%、8.1%、4.0%、3.2%和3.8%,叶片光合效率得到改善.在棉花整个生长发育时期,营养液漂浮育苗移栽棉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
关键词:
棉花 营养液漂浮育苗 生理生化特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玉芹 杨恒山 高聚林 张瑞富 王志刚 徐寿军 范秀艳 杨升辉
【目的】研究超高产春玉米群体冠层结构和功能特性,揭示超高产形成的生理机制,为春玉米超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金山27为供试品种,设超高产栽培(SHY)和普通高产栽培(CK)2个处理,于2009年和2010年连续2年的田间试验,测定超高产春玉米冠层结构及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与普通高产栽培相比,超高产栽培春玉米叶面积指数大,在生育期上表现为吐丝之后更为明显,在叶位上表现为棒三叶最为突出;不同叶位的叶倾角超高产栽培均小于普通高产栽培,而叶向值均大于普通高产栽培,在棒三叶表现最为明显;随着生育时期的推移,超高产栽培与普通高产栽培光合势的差幅增大;吐丝期和乳熟期,两种栽培模式间净光合速率...
关键词:
春玉米 超高产 冠层结构 生理特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自常 段华 杨立年 王志琴 杨建昌
【目的】探讨育苗移栽水稻在不同旱种方式下米质形成的特点及其与籽粒激素浓度的关系。【方法】试验以镇稻88(粳稻)和扬稻6号(籼稻)为材料,进行无覆盖旱种(裸种,BN)、地膜覆盖旱种(PM)和麦秸秆覆盖旱种(SM)处理,以常规水种(TF)为对照。【结果】与TF相比,BN和PM显著降低了产量,SM的产量与TF无显著差异。SM显著降低了垩白米率、垩白度和消减值,显著增加了胶稠度、碱消值和崩解值。BN和PM对上述稻米品质的影响与SM的相反。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在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两品种表现一致。结实期籽粒吲哚-3-乙酸(IAA)、赤霉酸(GA1+GA4)、玉米素(Z)+玉米素核苷(ZR)浓度在...
关键词:
水稻 覆膜旱种 覆草旱种 稻米品质 激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玉芹 杨恒山 张瑞富 高聚林 刘志雄
以金山27为供试品种,通过连续2年的田间试验,研究农户(NH)、高产高效(GCGX)、再高产(ZGC)和再高产高效(ZGCGX)4种栽培模式下春玉米根系的时空分布及生理特性。研究表明,不同土层春玉米根重生育期内均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吐丝期达到最大值,各生育时期均为ZGCGX>ZGC>GCGX>NH;不同土层春玉米根重占总根重的比例随生育进程呈单峰曲线变化,0~20 cm表现为NH>GCGX>ZGC>ZGCGC,20~40 cm和40~60 cm表现为ZGCGX>ZGC>GCGX>NH;不同栽培模式吐丝期根系活力最大,乳熟期最小,均为ZGCGX>NH>GCGX>ZGC;SOD和POD活性在吐丝...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耿端阳 张铁中 娄秀华 储高峰
对玉米和黄瓜根系的生长特性进行了比较 ,确定了有利于玉米秧苗根系生长的钵体形状——上小下大的圆台形 ,通过试验确定了能够满足玉米秧苗生长农艺要求的营养钵的容积 ;根据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 ,设计了价格低廉 ,适用性好的可降解的纸质育苗盘 ,解决了育苗过程中的窜根和根坨易变形的问题
关键词:
玉米 营养钵 育苗 移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金仓 南殿杰 林昕 任平和 姜艳丽
山西南部棉区 ,小麦收获后移栽棉花 ,每hm2 收获皮棉 90 4 5~ 112 6 6kg ,一般为 10 70kg左右 ,较直播棉每hm2 增产 375kg以上。麦后移栽棉花的增产机理 ,主要是从本田以外的苗床获得 (10 0 0~ 130 0 )℃的总积温和 4 0d左右的生育期 ,从而有效地弥补了麦后直播棉积温和生育期不足的缺陷。工程化栽培技术主要是机制土钵、机械移栽、双株留苗、优种配套和促早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技术。
关键词:
棉花 夏季 育苗移栽 工程化栽培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国栋 曾胜和 陈云 梁飞 张磊
运用"3414"试验设计,在田间密植条件下(10.5万株/hm2)研究了不同氮、磷、钾肥配比对新疆滴灌玉米产量的影响,并提出合理的施肥量。结果表明,施用氮(N)、磷(P2O5)、钾肥(K2O)可显著增加玉米产量,增产率、肥料贡献率和农学效率均表现为N>P2O5>K2O;肥料投入符合养分报酬递减定率,过量投入表现出负效益,且过量施肥条件下钾肥导致的产量下降高于氮肥和磷肥。氮、磷、钾三因素间存在显著的正交互效应,但较低的施钾水平与氮、磷的耦合增产效应不明显,表明合理的钾肥施用对提高研究区域玉米产量具有重要作用。综合全部模型分析,研究区域密植滴灌春玉米高产的推荐施肥量N、P2O5和K2O分别是296...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小勇 唐启源 李迪秦 李维科 李海林 蔡庆红
通过不同种植密度对"紧凑型"品种超试1号的群体光合生理性能及产量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6.75~9.75万株/hm2密度范围内,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群体叶面积指数(LAI)显著增大,光合势(LAD)增加,冠层的光合有效辐射(PAR)的截获率增大,但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降低和比叶重(SLW)下降;在灌浆期穗位叶PSⅡ反应中心光化学淬灭系数(qP)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随密度的增加而提高,但在高密度(D3)条件下PSⅡ光合量子产量(EQY)降低和电子传递速率(ETR)较低,表明其光能转化效率降低,而单株干物质积累速率随密度的增加则呈现降低趋势;但在群体干物质积累量(QDMC)表现...
关键词:
种植密度 春玉米 产量性状 光合生理特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玉芝 王君玲 李成华
作物育苗移栽种植技术因其使作物生长期提前以及能够提高复种指数 ,在农业生产上具有重要意义。育苗移栽的机械化生产是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保证作业质量的关键。从育苗和移栽过程、机械化生产工艺标准以及实用机型方面分析了我国育苗移栽机械化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并结合我国农业机械化生产现状和条件 ,提出了加快育苗移栽机械化生产应采取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
育苗 移栽 机械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毛树春 韩迎春 王国平 李亚兵 王香河 范正义 李小新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玉芹 杨恒山 毕文波 张瑞富 范秀艳 肖丽 高聚林 刘志雄
以金山27为供试品种,通过连续2年的田间试验,研究农户(NH)、高产高效(GCGX)、再高产(ZGC)和再高产高效(ZGCGX)4种栽培模式下春玉米冠层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为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时期和层位春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均为ZGCGX>ZGC>GCGX>NH,棒三叶差异最大。不同叶位叶片叶绿素含量均为吐丝期高于乳熟期。吐丝期和乳熟期春玉米净光合速率均表现为:ZGCGX>NH>GCGX>ZGC。吐丝期各栽培模式间差异不显著;乳熟期ZGCGX模式与NH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GCGX、ZGC模式。吐丝期和乳熟期春玉米冠层光合能力表现为:ZGCGX>ZGC>GCGX...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