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62)
2023(5707)
2022(4667)
2021(4164)
2020(3426)
2019(7486)
2018(7110)
2017(12894)
2016(7231)
2015(7605)
2014(7137)
2013(7007)
2012(6297)
2011(5560)
2010(5268)
2009(4688)
2008(4492)
2007(3810)
2006(3202)
2005(2596)
作者
(24725)
(20722)
(20666)
(19243)
(13025)
(10346)
(9097)
(8143)
(7921)
(7246)
(7055)
(6900)
(6829)
(6740)
(6632)
(6440)
(6310)
(6223)
(6047)
(5848)
(5552)
(5085)
(4934)
(4757)
(4623)
(4614)
(4508)
(4500)
(4305)
(4220)
学科
(24532)
经济(24501)
(19622)
管理(19131)
(14321)
企业(14321)
方法(12148)
数学(11106)
数学方法(11031)
(8597)
(8543)
(6938)
贸易(6938)
(6832)
(6778)
中国(6310)
农业(6075)
业经(5991)
技术(4917)
环境(4779)
(4332)
财务(4330)
财务管理(4326)
产业(4216)
企业财务(4116)
(4007)
(3716)
地方(3601)
(3591)
(3492)
机构
大学(103415)
学院(102790)
(39056)
研究(38523)
经济(38455)
管理(37288)
理学(33682)
理学院(33277)
管理学(32563)
管理学院(32417)
(32075)
科学(29254)
中国(26924)
农业(26145)
业大(24946)
(21852)
(21225)
研究所(20836)
农业大学(17471)
中心(16728)
(15067)
(14622)
(14255)
(14012)
(13823)
(13728)
实验(13714)
实验室(13089)
财经(13000)
科学院(12837)
基金
项目(81890)
科学(62264)
基金(60131)
(58026)
国家(57567)
研究(48295)
科学基金(46862)
自然(34097)
自然科(33333)
自然科学(33314)
自然科学基金(32745)
基金项目(32646)
(32054)
社会(31484)
社会科(29899)
社会科学(29891)
(28300)
资助(23829)
教育(21038)
计划(19571)
重点(19193)
科技(18330)
(17335)
(17218)
科研(17217)
(16986)
(16903)
创新(16305)
编号(16280)
(15870)
期刊
(35043)
经济(35043)
学报(30381)
(27217)
科学(23536)
研究(22145)
大学(21235)
学学(20893)
农业(18561)
中国(16481)
管理(11252)
(10631)
(10459)
业大(9747)
农业大学(8108)
(7635)
科技(6788)
林业(6693)
业经(6662)
经济研究(6572)
财经(6041)
(6035)
金融(6035)
技术(6010)
中国农业(5563)
自然(5511)
资源(5246)
(5144)
商业(5069)
问题(5022)
共检索到1341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刘丽  姜晓东  吴旭干  邓登  成永旭  
采用豆油和菜籽油混合(1∶1)替代鱼油,研究了育肥饲料中不同鱼油替代水平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简称河蟹)生殖性能、卵径、单卵质量和胚胎生化组成的影响。实验分为5组,饲料1#5#鱼油替代水平分别为0、25%、50%、75%和100%。每个饲料组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入雌蟹和雄蟹各25只,养殖60 d后进行交配试验,比较其生殖性能和胚胎生化组成。结果表明:(1)饲料3#组雌蟹在交配后第10天开始抱卵,其余组均在第15天开始抱卵,饲料1#、3#和5#组的最终抱卵率均为100%,而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从娇娇  韩昕苑  于立志  王红丽  吴旭干  王锡昌  
为研究饲料中植物油替代鱼油对中华绒螯蟹滋味品质的影响,采用植物油(W﹝豆油﹞:W﹝菜籽油﹞=3:1)替代不同水平鱼油(0%、50%和100%)的3种等氮等脂饲料(F1、F2和F3,F1为对照组)喂养体质量(95 ± 10)g的成体雌蟹70 d后,分析3组蟹可食部位的基本营养成分、游离氨基酸和呈味核苷酸的含量,并利用电子舌结合感官评价分析其整体滋味差异。结果显示,3组蟹的体肉、性腺和肝胰腺的粗脂肪含量无显著差异(P > 0.05),而F2组肝胰腺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 < 0.05),F3组体肉的粗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 < 0.05)。与F1组相比,F2组可食部位的鲜味、甜味感官强度值以及呈味核苷酸总量,味精当量均最高,而F3组较低。F2组性腺和肝胰腺中呈鲜味、甜味氨基酸含量也均较高。由此可得,使用50%植物油替代鱼油饲料喂养雌性中华绒螯蟹可提高其营养品质,增强其滋味品质,这可为养殖中华绒螯蟹的滋味品质的改善和育肥饲料中鱼油替代源的开发等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从娇娇  庾庭驰  于立志  王红丽  吴旭干  王锡昌  
为研究饲料中植物油替代鱼油对中华绒螯蟹脂含量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采用植物油[W﹝豆油﹞:W﹝菜籽油﹞=3:1]替代不同水平(0%、50%和100%)的鱼油,制成3种等氮等脂饲料(F1、F2和F3)喂养3组成体雌蟹70 d。结果显示,3组蟹的体肉、性腺和肝胰腺的粗脂肪含量无显著差异(P > 0.05)。各组饲料的脂肪酸组成有所不同,体肉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 PUFA)占比约50%,其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 > 0.05);性腺中n-6 PUFA含量随着替代水平的升高而升高;肝胰腺受饲料中植物油替代鱼油的影响最大,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 MUFA)及PUFA总含量都随着替代水平的升高而升高;与F1,F3组相比,F2组肝胰腺的n-3 PUFA含量最高(P < 0.05),3个可食部位的EPA+DHA含量均较高。综上所述,使用50%植物油替代鱼油饲料喂养雌性中华绒螯蟹对其可食部位的脂肪酸组成有正面作用。本研究为优化育肥饲料中鱼油替代源配比以及进一步改善中华绒螯蟹品质等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吴仁福  龙晓文  侯文杰  潘桂平  董志国  成永旭  吴旭干  
为研究饲料中植物油替代鱼油对三疣梭子蟹育肥性能、生理代谢和生化组成的影响,采用混合植物油(大豆油:菜籽油=1∶1)分别替代饲料中0%、25%、50%、75%和100%的鱼油,制成5种等氮等脂育肥饲料(分别记为饲料Diet 1~Diet 5)对生殖蜕壳后的三疣梭子蟹雌体[初始体质量为(150±25) g]进行45 d的育肥养殖。结果显示:(1)饲料中鱼油替代对雌体成活率(SR)、增重率(WGR)、性腺指数(GSI)、肝胰腺指数(HSI)、出肉率(MY)和总可食率(TEY)均无显著影响。(2)各组雌蟹肝胰腺中的甘油三酯(TG)含量,苹果酸脱氢酶(MDH)、脂肪酶(LPS)和脂蛋白酯酶(LPL)活性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TG和LPS水平均在Diet 5最高,MDH活性在Diet 1组最高,而LPL活性在Diet 2组最高;血清中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分别在Diet 3和Diet 4组最高。(3)Diet 1组肝胰腺中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高于Diet 2和Diet 3组,而肝胰腺中碱性磷酸酶(ALP)和酸性磷酸酶(ACP)均在Diet 4组最高;血清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在Diet 1组最低,Diet 2组最高,而ALP活性在Diet 1组最高。(4)不同饲料组肌肉中粗蛋白和总碳水化合物含量差异显著,均以Diet 3组最高;Diet 3和Diet 4组肝胰腺中的粗脂肪和总碳水化合物均相对较高;此外,卵巢中的粗蛋白含量在Diet 3组最高。(5)饲料中鱼油替代水平对三疣梭子蟹肌肉、卵巢和肝胰腺的脂肪酸组成产生显著影响,n-6多不饱和脂肪酸(n-6 PUFA)随鱼油替代水平的升高而升高,而n-3 PUFA和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随饲料鱼油替代水平的升高而降低。研究表明,育肥饲料中植物油替代鱼油对三疣梭子蟹雌体成活和卵巢发育等无显著影响,但可提高肝胰腺中甘油三酯、粗脂肪、n-6 PUFA含量、部分抗氧化和免疫指标;50%的鱼油替代水平可提高卵巢和肌肉中粗蛋白含量。因此,混合植物油可以替代三疣梭子蟹育肥中50%的鱼油。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桑  陈春燕  黄旭雄  陈乃松  龚续  
为了研究植物油部分替代饲料中鱼油对大黄鱼(Larmichthys crocea)幼鱼生长、肌肉和肝脏总脂肪及脂肪酸的影响,以鱼油含量6%组(A组)为对照组,菜籽油替代16.67%(B组)、33.33%(C组)、50.00%(D组)、66.67%(E组)及混合植物油(棕榈油∶紫苏油∶菜籽油=3.6∶2.5∶1)替代66.67%(F组)鱼油为实验组,共6种等氮等能饲料饲养大黄鱼幼鱼[初重(0.65±0.11)g]50 d。结果表明,植物油处理组(B、C、D、E和F组)的终末体重、相对增重率、特定生长率与A组无显著性差异;C组,D组和E组的存活率显著低于A组;各处理组间饲料系数无显著性差异。植物油替...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刘若晨   朱筛成   张光宝   顾伟   向朝林   邓登   赵金山   吴旭干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单性化养殖是一种具有推广潜力的养殖方式,基于雌雄营养需求配制雌雄专用饲料是实现精准投喂的重要前提。为了研究雌雄专用育肥饲料对雌、雄中华绒螯蟹亚成体养殖性能、生理代谢和生化组成的影响。实验采用2×2因子实验设计(2种饲料×2种性别),在室外池塘围隔中开展了为期80 d的养殖实验,实验包括雄蟹投喂雄体专用饲料组、雄蟹投喂雌体专用饲料组、雌蟹投喂雌体专用饲料组和雌蟹投喂雄体专用饲料组(分别记为MM、MF、FF和FM),每组各设置4个重复围隔。结果显示:饲料对雌雄蟹的生长、成活率、产量及饲料系数均无显著差异,而雌雄蟹性别之间生长、产量和饲料系数存在显著差异;FF组其肝胰腺指数(HSI)和性腺指数(GSI)高于FM组,且在80 d的GSI差异显著;除FF组其肝胰腺中的总脂含量显著高于FM组外,两种饲料对可食组织中的常规生化成分含量均无显著差异;就抗氧化和免疫指标而言,MM组肝胰腺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而FF组肝胰腺中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 活性最高;饲料和性别因素对血淋巴中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均具有显著影响;就蛋白质和脂质代谢指标而言,MM组肝胰腺胰蛋白酶活性最高,脂肪酶活性最低;FF组肝胰腺中甘油三酯(TG)、血淋巴中总蛋白(TP)、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均最高。本研究表明,雄蟹投喂雄体专用料可以提高抗氧化和免疫性能,促进蛋白质沉积;雌蟹投喂雌体专用料可以增加肝胰腺中的TG沉积,加速卵巢发育速度。综上,雌雄专用育肥饲料可提高河蟹雌雄分养条件下的育肥养殖效果,促进中华绒螯蟹雌雄单性化养殖技术的推广应用。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陈彦良  李二超  禹娜  田文静  江星  孙立梅  齐霁  陈立侨  
以酪蛋白和明胶为蛋白源配制5组等氮等能的实验饲料,分别为全鱼油(F1)、25%(F2)、50%(F3)和75%(F4)豆油替代组和全豆油组(F5),每组4个重复,投喂初始体质量为(0.27±0.03)g的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幼蟹6周,评价豆油替代鱼油的饲料对幼蟹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抗病力的影响。结果发现,各组幼蟹的存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F4组幼蟹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F1组(P0.05)。F4组幼蟹的血清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F5组最低。幼蟹的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崔峰  李参军  王振伟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董小敬  谭朋  麦康森  蔡佐楠  徐瀚林  艾庆辉  
以初始体质量分别为(11.24±0.07)、(18.60±0.36)和(8.93±0.21)g的虹鳟、花鲈和大黄鱼幼鱼为研究对象,用植物油(亚麻籽油∶豆油=1∶1)分别替代0%(FO,对照组)、50%(FV)和100%(VO)的鱼油来配制3种等氮(粗蛋白含量为41%)等脂(粗脂肪含量为12%)的实验饲料。通过投喂实验探讨不同植物油替代鱼油水平对虹鳟(淡水鱼)、花鲈(广盐性鱼类)和大黄鱼(海水鱼)肝脏和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差异。70 d投喂实验后发现,随着替代水平增加虹鳟、花鲈和大黄鱼的肝细胞中脂肪滴累积程度逐渐增高,相同替代水平下肝细胞中脂肪滴累积程度为大黄鱼>花鲈>虹鳟;肠道组织中杯状细胞随植...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钱国英  朱秋华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阙有清  杨志刚  纪连元  何杰  邵路畅  王春  杨筱珍  成永旭  杨锦英  
通过分别投喂配合饲料和天然杂鱼,研究配合饲料替代杂鱼对中华绒螯蟹生长发育、体成分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池塘设在上海市崇明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特色水产养殖基地,每种饵料设3个平行。试验时间为2010年4月至11月,养殖结束后统计各试验组的存活率、体质量、产量,并随机取样测定各试验组雌雄蟹的肝胰腺指数、性腺指数、出肉率,同时测定肝胰腺、性腺和肌肉中水分、总脂、粗蛋白含量及脂肪酸组成。结果显示,杂鱼组和配合饲料组蟹的存活率、体质量、肝胰腺指数、性腺指数、出肉率等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杂鱼组雌雄蟹肝胰腺及雄蟹肌肉中水分含量极显著高于配合饲料组(P<0.01);杂鱼组雌雄蟹肝胰腺、性腺及雌蟹肌...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马文元  吴旭干  张小明  赵庆  刘灿  龙晓文  成永旭  张庆华  
在育肥饲料中添加虾青素会影响中华绒螫蟹肠道及鳃内的可培养优势菌群以及机体的免疫力,本实验旨在探讨饲料中虾青素含量及养殖水体对其肠道和鳃部菌群的影响。采用不同虾青素含量的饲料(0.00、26.60、41.62、81.37和75.35 mg/kg,分别对应饲料1#~5#)对雄性中华绒螫蟹进行育肥70 d后,利用基础培养基和选择性培养基对其肠道、鳃及养殖水体中的细菌进行传统分离和纯化,所得菌株进行16S rrNA测序,再进行同源性分析后做系统进化树。结果发现,在分离获得的106株细菌(登录号:kU570293~kU570368,kU570370,kU570372~kU570383,kU601302~...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艾春香  陈立侨  周忠良  Glenn Y Deng  江洪波  
通过对河蟹雌性亲体投喂不添加或添加VC、VE的4组实验饲料,并以新鲜河蚌为对照,进行198d饲养试验,以雌蟹性腺系数、产卵力、孵化率以及各组织中SOD活性、MDA含量等指标作为判据,研究了VC、VE对雌蟹生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投喂添加0.5mg·(100g)-1VC饲料组)、2(投喂添加0.022mg·(100g)-1VE饲料组)和3(投喂添加0.5mg·(100g)-1VC饲料和0.022mg·(100g)-1VE饲料组)3个组雌蟹的产卵力分别为3620个卵细胞·g-1体重、3540个卵细胞·g-1体重、3710个卵细胞·g-1体重,孵化率分别是83.03%、84.06%、86.27...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许团辉  高湘萍  梁萌青  王新星  郑珂珂  常青  吴立新  
以初始平均体重为38.80±0.11g的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为实验对象,研究在高植物蛋白饲料中用低分子水解蛋白替代鱼粉对牙鲆生长、饲料利用及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分别以不同水解鱼蛋白替代总蛋白的0(FM1为负对照,含豆粕55%、鱼粉19%)、0(FM2为正对照,含豆粕45%、鱼粉25%)、11%(FPH11)、16%(FPH16)、21%(FPH21)、26%(FPH26)制得7组等氮等能饲料。实验结果表明,用低分子水解鱼蛋白替代总蛋白11%组的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负对照组(P0.05);FPH11、FPH16、FPH21...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立鹤  陈立侨  李康  周永奎  李二超  
在基础饲料(CP 40%)中分别添加6%的鱼油、花生油、卵磷脂和猪油,投喂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简称河蟹)28周,以投喂冰鲜小杂鱼的河蟹为对照组,研究投喂不同脂肪源饲料对河蟹卵巢发育和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脂肪源对河蟹的卵巢发育和繁殖性能影响显著,鱼油组雌蟹的产卵力[2.787×103cell/g(Wt)]显著高于其他实验组,卵磷脂组[2.216×103cell/g(Wt)]和对照组[2.041×103cell/g(Wt)]次之;而鱼油、卵磷脂和对照组间雌蟹的受精率与孵化率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猪油和花生油组;猪油组雌蟹的繁殖性能最差,其产卵力与孵化率分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