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
- 2023(14)
- 2022(16)
- 2021(15)
- 2020(6)
- 2019(15)
- 2018(9)
- 2017(27)
- 2016(21)
- 2015(26)
- 2014(26)
- 2013(23)
- 2012(27)
- 2011(25)
- 2010(26)
- 2009(12)
- 2008(13)
- 2007(16)
- 2006(18)
- 2005(10)
- 学科
- 教育(159)
- 思想(103)
- 政治(103)
- 思想政治(102)
- 政治教育(102)
- 治教(102)
- 德育(100)
- 中国(43)
- 管理(23)
- 教学(21)
- 技术(20)
- 学校(19)
- 研究(17)
- 改革(16)
- 理论(16)
- 职业(16)
- 革(16)
- 职业技术(15)
- 发(14)
- 发展(14)
- 高等(14)
- 展(13)
- 教育改革(12)
- 学(11)
- 机化(11)
- 济(11)
- 算机(11)
- 经济(11)
- 计算(11)
- 计算机(11)
- 机构
- 大学(239)
- 学院(223)
- 教育(144)
- 师范(99)
- 范(99)
- 研究(92)
- 师范大学(85)
- 职业(72)
- 技术(67)
- 京(63)
- 科学(63)
- 教育学(61)
- 北京(47)
- 江(47)
- 职业技术(47)
- 中心(45)
- 所(45)
- 教育学院(42)
- 州(40)
- 技术学院(40)
- 研究所(39)
- 中国(31)
- 学学(31)
- 教育科(31)
- 教育科学(31)
- 省(30)
- 院(30)
- 研究中心(29)
- 部(29)
- 委(28)
共检索到4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顾明远
一流大学有许多指标,刚才王校长讲了三个方面:自身的实力论、社会的贡献论、社会同行的评价三点。一般说来,大家对一流大学都有一个直感的认识,就是一流大学需要有一流的教师,一流的学科,在科学研究和培养人才方面有卓越的贡献,这恐怕是大家的共识。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最重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刘山池
去年11月,“2003世界开放大学校长会议”在上海召开,会议的召开又一次表明了现代远程教育作为职业培训、继续学习和学位教育的教育手段日益受到全世界,特别是中国政府的重视和积极推进。传统的大学教育依靠自身的机制运行,而现代远程教育,即所谓的开放大学,对于教育技术的采用则极为关键。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和受众的感受。远程教育所面对的不是1万、2万学员,而是10万乃至百万的人员。因此,能够利用先进的技术,有效地传播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庄西真
9月1日,2013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在日本札幌落幕,中国女排获得亚军。郎平自今年4月担任主教练以来,带领中国队在国际赛场上取得了19连胜的好成绩,让那些担心中国女排的人们把一颗悬着的心放了下来。我就在想,队员还是这些队员、体制还是这个体制,为什么前后判若两队?是什么使中国女排焕发了活力?思来想去,还是因为有一个好的教练。郎平教练的训练得当、指挥有方、知人善用,对于中国女排来说是制胜的法宝。由此我又联想到了教育发展,其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什么呢?毋庸置疑,是教师!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国庆
什么是现代职业教育?其关键要素应当包含哪些方面?这是目前职教界正热议的话题。答案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指标,比如实训设备的装备水平、信息化水平、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程度等等。这些方面当然都很重要,然而更为重要的还应当是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的那些关键方面。教育界当前有种强烈的声音,那就是要求教育回归它自身,这一思想的提出很有针对性,也很及时。从这个角度看,现代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庆昌
学校的产生是重要的人类文化事件,它从脱离日常生活世界开始,也越来越远离了日常生活,并逐渐成为一种特殊的生活样式,专门化、自组织、高教育含量正是其本质特征。在教育理性的引领下,学校教育越来越不会因其"封闭"而不利于个人的精神发展。目前,我们对学校教育的认识并不一定肤浅,但对教育工作者及社会公众仍缺乏深刻的影响。本文选取教育者的权力与能力、课堂精神空间以及课程与教学作为学校教育中的几个关键现象来进行审辨性的分析,或可深化人们对学校教育的理性认识。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广坤
本文提出高职院校要树立服务教育的理念,指出了职业教育如何在服务教育的理念指导下进行职业教育活动以保证职业教育目标实现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职业教育目标 服务教育 良性循环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韩力争
2012年8月,教育部下发了《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的通知,要求高校应面向全体学生单独开设"创业基础"必修课,这是继2010年5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之后,又一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宏观政策。高校一定要从理念上高度重视开设创业教育必修课的科学性、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将创业教育放到服务国家加快转变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丽芳
关键能力指的是对人生的整体发展和进步具有决定性影响的能力,这种能力与职业教育有着密切关系。如何通过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是需要我们思考的重要问题。文章从关键能力基本内涵出发,对职业教育与关键能力之关系,对如何通过职业教育这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之策略进行详尽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关键能力 职业教育 培养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覃壮才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对中国教育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并不一定是直接的。教育的“入世”会给中国教育带来的最大变化是可以进一步推进我国教育领域中的“依法行政”。作者从利益分析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为什么政府“入世”是教育“入世’的关键,并从以下两个视角讨论政府如何“入世”的问题:调整政府在教育领域中的利益构成,转变政府对教育管理的传统观念,优化政府在教育领域的管理模式,实现政府在教育领域中的利益。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蔡春
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公共知识的掌握,更应该是智慧的养成。个人知识是教育实现“转识成智”的操作概念。藉由个人知识,教育发现了通往智慧的可行路径个人知识的情境性决定了教育实践的生活世界取向,个人知识的介入性决定了教育实践的体验取向,个人知识的意会性决定了教育实践的表达取向,个人知识的建构性决定了教育实践的理解取向,个人知识的实践性决定了教育实践的效用取向。
关键词:
个人知识 智慧 意会性 建构性 转识成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光迅
高校“两课”教学以其独特的性质和功能,在青年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两课”教学,高教师生中却较为普遍地存在一种看法,即认为它是“最重要但又最不受重视、最不受欢迎的课.”究其原因,主要是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当前高校“两课”教学改革必须以提高实效为突破口;提高教育效果的关键在教师.
关键词:
“两课”教学 教育效果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秦良玉
作者首先分析了“树魂立根”这一概念提出的时代背景,指出了“树魂立根”这一德育活动开展的重要意义。对高校艺术教育规律进行了探讨,指出高校艺术教育属于“深层审美教育”,它与“树魂立根”的道德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决定了艺术教育促进“树魂立根”的道德教育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指出必须放弃功利主义的德育观,在艺术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树魂立根”的道德教育及主要举措。
关键词:
艺术教育 树魂立根 德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沈壮海 刘灿
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顺应了立德树人的时代诉求,切准了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是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后继有人的基础工程、希望工程和战略工程。要着眼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聚焦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关键点位,推动“时代新人铸魂工程”走深走实、取得成效。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洪秀敏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实现幼有所育,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回应民生关切、增进民生福祉的美好期盼与科学构想。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学前教育起步晚、历史欠账多,满足不了人民群众的入园需求,国家学前教育发展战略主要着力解决公益普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的增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数量有序扩增,普及水平大幅提高,有效缓解了入园难和入园贵问题。但是,随着近年来出生人口的不断下降和普惠性幼儿园资源的不断扩容,入园机会与质量之间的不平衡已成为普惠性幼有所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新矛盾,一些地域性的、结构性的供大于求已经开始出现。
关键词:
精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