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2)
- 2021(2)
- 2020(2)
- 2019(1)
- 2018(2)
- 2017(5)
- 2016(3)
- 2015(7)
- 2014(2)
- 2013(3)
- 2010(2)
- 2009(1)
- 2007(2)
- 学科
- 教育(12)
- 德育(11)
- 思想(11)
- 思想政治(11)
- 政治(11)
- 政治教育(11)
- 治教(11)
- 翻译(4)
- 译(4)
- 文学(3)
- 理论(3)
- 学法(2)
- 教学(2)
- 教学法(2)
- 管理(2)
- 组织(2)
- 专题(1)
- 专题研究(1)
- 业(1)
- 业经(1)
- 中国(1)
- 企(1)
- 企业(1)
- 企业经济(1)
- 卫(1)
- 卫生(1)
- 和(1)
- 学校(1)
- 学理(1)
- 学理论(1)
- 机构
- 学院(24)
- 大学(18)
- 职业(9)
- 技术(7)
- 农(6)
- 技术学院(6)
- 江(6)
- 研究(6)
- 职业技术(6)
- 业大(5)
- 中国(5)
- 农业(5)
- 农业大学(5)
- 圳(5)
- 深圳(5)
- 中心(4)
- 国语(4)
- 外国(4)
- 外国语(4)
- 教育(4)
- 信息(3)
- 党委(3)
- 发(3)
- 委(3)
- 浙(3)
- 浙江(3)
- 研究院(3)
- 职业学院(3)
- 院(3)
- 中国人(2)
共检索到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靳诺
大学是一个特殊的组织,担负着培养人才、创新知识、传承文化、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充满着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大学的治理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课题,择其要者,个人认为以下几点甚为关键:一是育人为本。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最早产生于中世纪的欧洲,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尽管大学的职责和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地丰富和扩展,但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冀生
作为大学哲学观的核心内涵,"育人是大学之本"、"科学是大学之根"和"文化是大学之魂"是三位一体的客观存在,它们是一个既相互渗透又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确认这一点,对于我国进一步认清大学的本质及其办学规律,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积极进行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吴绍芬
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灵魂,对人才培养和人才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创新文化是大学文化的主导。如何真正在弄清大学文化建设的内涵基础上,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来找到强有力的抓手,提出可奏效的建议,为我们大学更好的育人、提升文化涵养和品位承载使命,是大家多次研讨并高度关注的时代主题。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范涌峰
特色发展是全球范围内学校变革的基本趋势。而当前人们对学校特色发展的认识存在较大的分歧和误区,对国内外学校特色发展认识的差异也有所忽视。实际上,国内对于学校特色发展的认识呈现"文化为纲"的主要特征,即强调学校文化特色作为学校特色的本质属性,并强调学校文化特色的整体性和稳定性;而西方国家对于学校特色发展的认识则呈现"课程为本"的总体特征,强调以课程为学校特色发展的中心,彰显学校多样与课程多样的双重特质,并以自主和合作保障课程特色。融通中西认识,认为学校特色发展应以课程作为切入点和核心支撑,以学校文化为价值前提和沉淀形式,以学生个性发展为根本目的,同时自主性和多样性是学校特色发展的内在价值。
关键词:
学校特色发展 特色学校 学校文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顾浩 胡智清 马敏 高黑
浙江绿道规划建设是浙江落实新型城市化战略,构筑美丽浙江新篇章的重要行动之一。在定位浙江省绿道的功能、研究浙江省地域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构筑与城镇格局、资源分布相契合的绿道网络结构,组织体现山水与人文融合的特色绿道线路,提炼彰显地方魅力的精品路段等举措,探索体现浙江山水人文特色的绿道规划思路,突显浙江美丽的山水与深厚的人文底蕴。通过行政推动与技术支撑双管齐下、统一多部门行动计划等方式,保障规划推进与落实。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岩
高职院校的文化内涵决定了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也决定了院校的发展定位和办学特色。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文化育人为引领,创新构建了姓"林"、姓"职"又姓"高"的"三姓合一"特色高职文化,形成了育人无形的"大课程",促进了"全人"培养,具有鲜明特色,取得了显著成效。
关键词:
文化育人 全人培养 三姓合一 大课程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龚寅华 丁寒寒 封智勇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但是高职院校育人模式仍然存在培养质量不高、综合素质偏低等诸多现实问题。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创新性地提出"军魂育人、军魂管理"育人模式,对队员进行政治、文化、军事、管理四大素质培养,实施学生自主军训,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践行中国梦、强军梦,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构建平安和谐的校园文化等,较好地解决了高职院校育人培养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取得了显著的标志性成果。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军魂 育人模式 军政教导队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敬枫蓉
当前高等教育发展,要求高校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他们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更要使他们具有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将来能够顺利参与社会生活。换言之,帮助学生实现社会化是高等学校育人目标的应有之义。课外实践活动打破了课堂的界限,将校园与社会相连接,将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相融合,创造出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社会化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惠坚 杨力
运用组织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的理论分析工具,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组织的趋同现象进行分析发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组织存在缺乏权威领导领军、场域组织结构分离、组织运作乏力、合法性机制不完善等困境,最终导致校企资源合力难以形成。针对这些问题,通过引入制度企业家的概念,发挥企业家的制度建设和模范引领作用,推进产教融合"合法性"机制建设,改进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制度建设。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郑崇玲
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是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重要资源。高校应通过新中国成立70年辉煌成就的全面介绍、成功经验的深刻总结,把新中国成立70年辉煌伟业的历史价值,转化为新时代青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定信念和行动自觉。
关键词:
新中国史 高校 铸魂育人 爱国主义精神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晓明
"技能本位"推动了中国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但同时也使高职教育陷入了困境。学生人文精神的滑落,"压缩饼干式"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带来的后劲不足,迫使高等职业教育有必要寻找一种强有力的文化支撑。专业文化建设作为校园文化与行业文化对接的重要载体,有望为高职教育面临的困境带来转机。文章以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为例,通过分析高职专业教育"技能本位"的困境,指出"文化育人"是新时期高职教育的必然选择,提出了高职专业教育的发展必须立足"四个依托"的办学理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职专业文化与行业企业文化对接的六大文化体系,并为高职教育的理念转型升级提出了初步的设想。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卢丽君
吉林大学是我国目前办学规模最大的高等学府,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和特色,是一所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2008年11月,吉林大学迎来新校长展涛。展涛有着丰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杨杜 高蕊 关一
本文对华为的以奋斗者为本的文化体系进行了梳理,对华为文化的奋斗者内涵、成因和保障制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总结。本文提出了不同于传统人性假设的"奋斗者假设"的新概念,并基于综合激励模型对以奋斗者为本的文化内核进行探讨,认为华为的企业文化和激励制度的基础正是以奋斗者为本这一假设,同时认为组织层面的文化需求和目标对员工层面的个体需求和动机具有激励和约束作用,良好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能够促进个体目标和组织目标不断趋同。
关键词:
华为 奋斗者 文化 奋斗者假设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渠天花
文化资本是布迪厄社会学核心概念之一,反映了翻译学研究的新视角和新思路。文章以《边城》戴乃迭英译本为例,从戴乃迭的文化资本视角出发,分析了译者主体性对文本选择、翻译思想及翻译策略等方面的影响,阐释译者的文化资本和其翻译活动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关键词:
文化资本 译者主体性 戴乃迭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东铭
主题文化是现代文化建设与传承中的常态,具有非常鲜明的特征。职业教育同样应重视文化育人,运用主题文化整合各类文化资源,使得文化育人工作有序进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较早在职业教育领域倡导文化育人,并进行了"主题+"文化建设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主题文化的构建对职业教育文化育人有积极作用。职业院校的文化育人,必须与整个自身人才培养模式紧密结合,融入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潮流中。
关键词:
主题+ 文化建设 职业院校 文化育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