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13)
- 2023(2979)
- 2022(2291)
- 2021(2484)
- 2020(1841)
- 2019(4374)
- 2018(4484)
- 2017(6430)
- 2016(4728)
- 2015(5434)
- 2014(5628)
- 2013(4562)
- 2012(4236)
- 2011(4070)
- 2010(4366)
- 2009(3725)
- 2008(3572)
- 2007(3278)
- 2006(3077)
- 2005(2827)
- 学科
- 教育(18832)
- 中国(9510)
- 济(6166)
- 经济(6155)
- 理论(6137)
- 教学(5774)
- 管理(4637)
- 学(4424)
- 革(3562)
- 政治(3495)
- 思想(3493)
- 发(3483)
- 发展(3386)
- 研究(3379)
- 展(3263)
- 改革(3206)
- 高等(3182)
- 思想政治(3036)
- 政治教育(3036)
- 治教(3036)
- 德育(3013)
- 业(2997)
- 学校(2842)
- 教育改革(2799)
- 学法(2651)
- 教学法(2651)
- 生(2487)
- 技术(2470)
- 学理(2302)
- 学理论(2302)
- 机构
- 大学(59912)
- 学院(53069)
- 教育(27430)
- 研究(24105)
- 范(20037)
- 师范(20004)
- 师范大学(16996)
- 京(14708)
- 济(13980)
- 经济(13412)
- 科学(12573)
- 所(11688)
- 管理(11238)
- 职业(10915)
- 北京(10635)
- 教育学(10621)
- 研究所(10607)
- 中国(10363)
- 技术(9893)
- 理学(9351)
- 江(9326)
- 理学院(9085)
- 中心(8899)
- 管理学(8750)
- 院(8605)
- 管理学院(8601)
- 教育学院(7823)
- 职业技术(7440)
- 州(7096)
- 研究院(6991)
共检索到951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肖地生
肯定性行动政策自出台以来在美国就争议不断。为对美国高等教育公平现实有更全面的认识,文章以罗尔斯正义理论切入肯定性行动政策实践,透过正义理论分析该政策实践遭遇的纷争,探寻理论与政策实践的契合度,揭示理论和政策背后的公平实质。肯定性行动(平权运动)在实践中遭遇的争议与自由主义平等在理论上的争执是一脉相承的,肯定性行动的实质符合罗尔斯的正义原则。肯定性行动政策在美国社会的趋势是:一个社会总是存在相对的弱势群体,这个群体也会随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肯定性行动惠及的群体必然会从族群、性别向阶层转变。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玉
美国高等教育"肯定性行动计划"政策旨在扶助社会弱势群体,体现了教育公平的价值追求。它蕴涵了两个层次的政策价值选择。美国国内对该政策合法性的争论以及政府近年来政策倾向的改变,制约了该政策的有效性程度。
关键词:
肯定性行动计划 价值选择 合法性 有效性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希伟
在巴西"种族熔炉"神话的背后,黑人、混血种人等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同白人相比处于一种十分弱势的地位。进入21世纪以来,巴西社会弱势群体的高等教育诉求得到全面回应,公、私立高等教育机构纷纷开启基于种族的高等教育肯定性行动。由于肯定性行动本身即构成一种"反向歧视",加之推进速度与力度过于急促,巴西高等教育肯定性行动引发了激烈的争议。
关键词:
巴西 种族 高等教育 肯定性行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钟景迅 赵巾慧
20世纪70年代开始,基于补偿弱势少数族裔群体的肯定性行动政策在美国高等教育中全面实施,其主张各院校要招收与黑人、拉美裔等人口比例相近的少数族裔学生,以实现生源多元化。经过多年实施,该政策为当代美国种族平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了美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教育政策之一。肯定性行动是一个关系到立法、司法、行政等极其复杂的政治议题,多年来,不同的政治派别及团体曾就肯定性行动的实施与否和具体实施方法等展开了激烈而复杂的政治角力,这也导致美国不同级别的法院、不同地区的政府曾就肯定性行动出现截然不同的判决和做法。时至今日,应如何实现多元化、哪些群体才是多元化应惠及的目标,这些困扰肯定性行动多年的关键问题,在新时代的美国必将会引起更复杂的政治角力,美国高等教育多元化的目标实现也必定会更加艰辛。
关键词:
美国 肯定性行动 高等教育 美国最高法院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文静
美国"肯定性行动"作为一项向弱势群体倾斜的补偿性政策,在美国教育公平的争论中扮演着极为特殊的角色。本研究认为,影响人们对肯定性行动政策基本态度的关键因素并不是利益或组织归属,而是不同群体的政策目标与价值偏好,即人们因为信仰系统的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联盟,从而影响了该政策的制定及变迁过程。支持实施肯定性行动和支持废除肯定性行动的两个联盟是该政策变迁中的两个基本联盟。
关键词:
肯定性行动 政策变迁 支持联盟框架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占军
本文使用金登的多源流政策过程理论,从公共问题的确定及议程的形成、备选方案的提出、政策企业家的作用几个方面,分析了加州大学取消肯定性行动的政策制定过程。作为一项公共政策,肯定性行动的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治气候和舆论,当政治氛围发生变化,公共问题进入政策议程,备选方案得以确定,政策企业家抓住政策窗开启的机会,最终促成了新政策的出台。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王丽萍 钟点
作为国家治理中应对社会差距和不平等的常见政策回应,肯定性行动政策在实践层面和学术研究中都备受关注,也提出诸多需要解释或回答的问题。本文在政策起源路径上对巴西肯定性行动政策的分析表明,巴西"种族民主"向身份政治的转变带来了种族政策的重要转型,使肯定性行动政策成为其种族政策的优先选项。在身份政治的话语体系和思考框架中,肯定性行动政策获得了新的动力和正当性。这不仅强化了优惠政策的政治逻辑,也部分解释了为什么肯定性行动政策在支持证据不足且质疑或反对持续存在甚至增加的情况下,仍能不断扩大或被创制。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齐顺利
为了帮助马来人追上经济上处于优势的华人,马来西亚建国之初推出了肯定性行动。随着马来人在现代经济部门的就业结构与全国族群结构相一致,马来人与华人之间的经济差距大大缩小,这有助于马来西亚社会的稳定,但也导致了马来人过于依赖政府,没有完全建立起与他族公平竞争的自信心,不利于族群间的和谐相处及马来西亚的长远发展。马来人和华人在经济领域的结构性差异得到根本性改善之后,马来西亚有必要从"争取族群之间利益分配平等"的观念逐步转向"争取个人之间竞争机会平等"的观念。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立国 陈露茜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新自由主义的影响下,高等教育领域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革:经济逻辑取代了教育逻辑,企业逻辑取代了大学逻辑,资本逻辑取代了学术逻辑,高等教育日益走向市场化、产业化和商业化。
关键词:
新自由主义 高等教育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申素平 王俊
以民权运动酝酿阶段为起始,美国开始实施积极差别待遇录取政策,以促进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平等。纵观长达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该政策理念呈现出从补救性到多元化的逻辑变迁,即从补救历史歧视造成的影响到促成学生群体的多元化。这种变迁是高等教育与司法审查博弈的结果,其价值在于:体现了高等教育治理公共政策范式转型,为追求教育机会实质平等提供新的路径,利于培养民主的公共文化并促进社会融合。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富强
西方社会有两种理性主义传统:(1)否定性理性,它逐渐转化为演化理性主义;(2)肯定性理性,它逐渐衍生出了建构理性主义。但是,肯定性理性思维不断膨胀而成为西方文化的基本特质,现代主流经济学就根基于肯定性理性主义思维之中。肯定性理性有两大内涵:(1)对人类理性的肯定;(2)对社会现实的肯定。相应地,现代主流经济学就内含了唯理主义和社会达尔文主义之间的紧张关系,进而产生了理论思维和政策主张之间的逻辑悖论。其实,人类理性本质上是否定性的,体现为对现实存在的观察以及发现现实问题的能力;但是肯定性理性将思维和实在统一起来,从而体现了人类思维的异化。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罗燕 杨钋
本文通过考察和研究建国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剖析了高等教育的两大主题———增长与公平、政府调控与院校自主在不同历史阶段中的呈现。研究发现,高等教育的增长与公平之间不存在必然关系,高等教育公平的正义目标更多地取决于制度的设计与安排。市场体制也不必然带来高校组织的自主权,一个国家管制的垄断市场机制可能不仅会在系统内制造组织间的不平等,而且作为一种强大的外部制度环境,其制度因素的投放甚至会损害高校组织的自主权。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许可峰
"肯定多样性"是"肯定性行动"与"多元文化主义"相结合的产物,是美国族群政治与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第三阶段。它既是美国少数族群与主体族群之间政治和法律博弈的结果,也有着深刻的文化、教育和经济意蕴。其核心观点是:多样性不是问题,而是资源。这对于我们理解和处理民族及其文化多样性问题、发展民族教育都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对于内地高等教育民族班(校)教育而言,我们应努力促进各民族大学生在教室内外的正式与非正式互动和交流。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冯建军
自由平等主义的公正观,以追求平等为公正的灵魂。以此为指导,教育公正就是要使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和机会,保证每个人在资源的分配中享有平等的份额,不平等利益的分配要符合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在确保公共资源平等的基础上,也要尊重人们的教育选择。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许腾
新自由主义作为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从研究新自由主义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发展特性出发,探究出了新自由主义理论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即新自由主义理论的"市场逻辑"让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偏向了市场化,新自由主义理论的"资本逻辑"让高等教育研究的学术性异化,新自由主义理论的"效益逻辑"让高等教育的自主权受到挑战。
关键词:
新自由主义 高等教育 市场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