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38)
- 2023(6788)
- 2022(5399)
- 2021(4858)
- 2020(3927)
- 2019(8417)
- 2018(8039)
- 2017(15405)
- 2016(7941)
- 2015(8997)
- 2014(8929)
- 2013(8688)
- 2012(8369)
- 2011(7917)
- 2010(8192)
- 2009(7776)
- 2008(7487)
- 2007(6976)
- 2006(6708)
- 2005(6127)
- 学科
- 济(58642)
- 经济(58493)
- 管理(20363)
- 业(18065)
- 方法(16584)
- 地方(16034)
- 企(14480)
- 企业(14480)
- 中国(13689)
- 业经(12791)
- 学(12652)
- 农(12351)
- 数学(12290)
- 数学方法(12183)
- 地方经济(11860)
- 理论(9410)
- 和(9152)
- 农业(8791)
- 财(7674)
- 制(7116)
- 经济学(6720)
- 发(6686)
- 环境(6393)
- 融(6192)
- 金融(6191)
- 体(6111)
- 教育(5833)
- 策(5823)
- 产业(5674)
- 贸(5439)
- 机构
- 大学(127264)
- 学院(125933)
- 济(61649)
- 经济(60507)
- 研究(47938)
- 管理(43420)
- 理学(36425)
- 理学院(35965)
- 管理学(35378)
- 管理学院(35128)
- 中国(34175)
- 财(26953)
- 科学(26430)
- 京(26054)
- 所(23656)
- 财经(21283)
- 研究所(21166)
- 经济学(20779)
- 中心(20324)
- 江(19516)
- 范(19337)
- 师范(19228)
- 经(19124)
- 经济学院(18272)
- 北京(16798)
- 农(16625)
- 院(16447)
- 师范大学(15722)
- 财经大学(15429)
- 州(15231)
- 基金
- 项目(76094)
- 科学(60554)
- 研究(59295)
- 基金(55112)
- 家(46590)
- 国家(46149)
- 社会(42474)
- 科学基金(39444)
- 社会科(39020)
- 社会科学(39005)
- 省(29065)
- 基金项目(27717)
- 教育(27451)
- 划(23624)
- 编号(23561)
- 资助(21951)
- 自然(21270)
- 自然科(20754)
- 自然科学(20749)
- 成果(20746)
- 自然科学基金(20383)
- 发(17857)
- 国家社会(17721)
- 重点(17362)
- 部(17110)
- 课题(17072)
- 教育部(15425)
- 发展(15292)
- 性(15269)
- 展(15062)
共检索到2051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富强
西方社会有两种理性主义传统:(1)否定性理性,它逐渐转化为演化理性主义;(2)肯定性理性,它逐渐衍生出了建构理性主义。但是,肯定性理性思维不断膨胀而成为西方文化的基本特质,现代主流经济学就根基于肯定性理性主义思维之中。肯定性理性有两大内涵:(1)对人类理性的肯定;(2)对社会现实的肯定。相应地,现代主流经济学就内含了唯理主义和社会达尔文主义之间的紧张关系,进而产生了理论思维和政策主张之间的逻辑悖论。其实,人类理性本质上是否定性的,体现为对现实存在的观察以及发现现实问题的能力;但是肯定性理性将思维和实在统一起来,从而体现了人类思维的异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虎涛
在演化经济学阵营中,围绕着维特所提出的连续性假设和霍奇逊等人所提出的普遍达尔文主义,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争论。这种争论最初起因于经济学使用生物学隐喻的合理性,但在论战中逐步发展成为一种本体论与方法论的争论。在对生物领域和经济领域的本体论一致性的认识上,以及生物领域与经济领域是否存在因果关联上,两者是一致的,但就生物领域与经济领域如何产生因果关联,两者则存在分歧。维特的连续性假设无意中吻合了普遍达尔文主义的"诸事有因",而就意向性问题,普遍达尔文主义提供了更为深刻的见解。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许文彬
本文阐述了经济学中一个与主流范式截然相反的研究范式重视整体和演进、寻求在过程中把握经济现象含义的达尔文主义。文章首先对经济学中的达尔文主义传统和牛顿主义传统做了简单的对比;其次,简要描述了达尔文主义及达尔文—凡勃伦范式的产生和理论要点;接着,文章描述了旧制度主义和新制度主义对这一范式的背离、以及来自旧制度营垒的汉密尔顿及来自新制度营垒的诺斯对这一传统的部分复归,从而对百余年来的学术传承进行了一个比较清晰的勾画。
关键词:
达尔文主义 背离 复归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朱富强
新古典经济学是研究既定制度下个体理性行为的学说,而社会制度的确立原则不同于属于个体的行为原则,因为社会制度涉及到众多社会性因素。不幸的是,流行的新制度主义恰恰舍弃了包括伦理、历史和权力等社会性因素,而试图把制度分析纳入新古典经济学框架,它或者基于博弈均衡来分析和解释那些正式规则,或者基于理性建模的互动行为分析来构设社会制度。正是基于这种抽象思维,新制度主义必然不能真正剖析制度的产生和演化,舍弃权力结构的博弈均衡所构设的社会制度。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朱成全
西方主流经济学基础是经验主义哲学。经验主义哲学最早的表现是英国古典经验主义 ,1 9世纪中叶以后表现为科学哲学。本文首先考察了在经济学史中大多数有成就的经济学家对哲学的十分熟悉 ,甚至有的就是经验主义哲学家。其次考察了自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一些科学哲学家全面主动地介入经济学家关于经济学基础的哲学反思 ,即考察了经济学哲学的争论及其成果。最后 ,深入地考察了经验主义哲学内在的认识论特质和西方主流经济学、科学哲学和经济学哲学之间的内在的本质联系。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杨亚萍 刘安
在我国,社会达尔文主义一直以来都是一种被贬斥与批判的社会学说。社会达尔文主义究竟包含了怎样的核心主张?从企业管理视角,如何辩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认为:植物或动物等物种是通过自然选择的过程进行进化的。英国社会哲学家斯宾塞把"适者生存"的理论应用到人类社会,提出了"社会达尔文主义"。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傅耀
西方主流经济学在方法论上一直奉行理性主义传统,并把确定性经济社会观、经济人假定和个人主义作为其方法论的硬核;而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上又不断地把逻辑演绎、数学方法和博弈论纳入它的方法体系中。在如何对待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反思中,以揭示西方主流经济学方法演变为线索的路径可以让我们发现它的理论具有的特性。这些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启示,即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的传统,而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上要根据研究的实际问题实现多样化,包括借鉴西方主流经济学的一些具体研究方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汪立鑫
本文将两大经济学理论的深层内核结构均归结为由四个维度的基本要素紧密相联的整体,其中作为核心生长点的基本价值倾向的差异使两大理论的内核结构形成了不同内涵,表现为市场偏好与市场批判、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资源配置视角与利益关系视角、均衡分析方法与矛盾分析方法的根本差异。通过对两大理论体系在其核心理论———价值理论与收入分配理论方面的深层比较分析,可发现二者在哲学底蕴上还存在着现象主义与本质主义、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重大差别,而这些差异也都是与二者深层内核结构特别是基本价值倾向的差异紧密相联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肖地生
肯定性行动政策自出台以来在美国就争议不断。为对美国高等教育公平现实有更全面的认识,文章以罗尔斯正义理论切入肯定性行动政策实践,透过正义理论分析该政策实践遭遇的纷争,探寻理论与政策实践的契合度,揭示理论和政策背后的公平实质。肯定性行动(平权运动)在实践中遭遇的争议与自由主义平等在理论上的争执是一脉相承的,肯定性行动的实质符合罗尔斯的正义原则。肯定性行动政策在美国社会的趋势是:一个社会总是存在相对的弱势群体,这个群体也会随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肯定性行动惠及的群体必然会从族群、性别向阶层转变。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朱富强
基于自然主义思维,现代主流经济学不仅用供求博弈均衡来为这种现状提供合理性解释,而且根据力量博弈均衡来"设计"社会制度,结果,经济学从热衷于对社会正义的关注和社会制度的改造蜕变成为既得利益和现实制度进行辩护的保守学说,并扭曲了立法的根本目的。事实上,法律的现实功能在于抑制机会主义行为以保障社会契约的履行,而强势者因拥有违反契约的更强能力而具有明显的机会主义倾向,因而立法的直接目的就是抑制强势者的机会主义行为。而且,法律本质上是为了理顺公共领域的社会关系,保障人民的应得权利,因而不应该是参与方之博弈均衡的简单体现。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斌
近几十年来西方经济学学派林立,新理论新学说层出不穷,国内在引进介绍这些新学说时多只重内容的简单评价而忽视从整个西方经济学发展的角度介绍该理论对原理论的突破、发展及对经济学发展趋势的影响。而要作到这一点就必须对西方主流经济学整体框架和方法论基础有深入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红红
经济人假设是西方经济学大厦的建构基石,主流经济学的价值标准皆源于此,一切以效率为导向,以竞争为手段。效率导向的经济政策会导致如下后果:将效率最大化等同于福利最大化,经济增长等同于福利的增长;过分强调竞争的作用,忽视竞争的社会成本;出现经济的整合与社会的分裂。主流经济学所提倡的价值标准实质上是以经济人的需求为中心,造成对物质需求的不断膨胀。而人本主义经济理论认为,价值标准与需要有关,而且人的需要与价值观会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人的生存与生活质量是社会发展最根本的价值前提。
关键词:
人本主义经济理论 主流经济学 价值观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赵伟 常修泽
能否构建符合我国转型期特征的财富伦理价值核心,对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主流经济学之间的财富观念差异,不是古典和现代的区别,而是研究起点和研究角度的区别。按劳分配同市场经济之间存在兼容关系,以此为理论依据,社会主义财富伦理价值的核心依然是劳动价值理论。转型期中国财富伦理建立的现实选择是构建按劳分配和非劳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财富分配体系,兼顾效率与公平。
关键词:
经济转型 收入分配 财富伦理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周小亮
从利益关系角度看,由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基本任务与理论宗旨是论证说明资本主义市场体制的有效性、合理性与永恒性,所以其主线必然是致力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下经济利益关系和谐与统一的说明。为此,主流经济学着力分析、论证私有制市场经济既可以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又可以协调或兼容利益关系,并极力维护、崇尚私有制市场经济体制,倡导市场万能或市场神话。如果从本质上看,西方主流经济学是完全符合自由主义的基本理念与基本精神,所以,它本质上是自由主义经济学。从理论演进分析角度,可以看出主流经济学关于市场体制如何协调利益关系,并结合自由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基本原则与基本政策主张,得出西方经济理论在本质上是自由主义经济学的结...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朱富强
任何经济理论和政策都必然具有特定目标和利益取向,这导致了不同经济学理论往往得出不同的经济政策指向,也表现为不同经济学说流派对特定群体的利益反映。尽管现代主流经济学试图借助数学逻辑来表明其理论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但数学措辞也只不过是一种增强论点说服力的"暗喻",目的在于掩盖其内在的价值判断和利益取向。事实上,现代主流经济学根基于自然主义思维、社会达尔文主义社会观以及边际主义分析方法等之中,从而内含了维护现状的意识形态;相应地,现代职业经济学家往往具有强烈的保守主义特性,以致不能、不愿也不敢触及现实社会中的问题。现代主流经济学尽管内含特定的价值取向和意识形态,却刻意地运用数学模型来包装成一种客观科学,就成了一种以客观和中立为借口抵制批判的"数学骗术",最终将使经济学科退化为一门"伪科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