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0)
- 2023(1572)
- 2022(1275)
- 2021(1181)
- 2020(1029)
- 2019(2121)
- 2018(2177)
- 2017(3308)
- 2016(2144)
- 2015(2277)
- 2014(2247)
- 2013(2151)
- 2012(2113)
- 2011(1900)
- 2010(1839)
- 2009(1635)
- 2008(1605)
- 2007(1501)
- 2006(1319)
- 2005(1088)
- 学科
- 管理(4643)
- 学(4532)
- 济(4523)
- 经济(4515)
- 业(4240)
- 壤(3914)
- 土壤(3900)
- 企(3219)
- 企业(3219)
- 物(2043)
- 农(1946)
- 森(1682)
- 森林(1682)
- 植(1642)
- 植物(1638)
- 方法(1631)
- 林(1618)
- 业经(1509)
- 技术(1421)
- 农业(1377)
- 及其(1315)
- 生物(1307)
- 数学(1241)
- 数学方法(1215)
- 中国(1206)
- 环境(1198)
- 肥(1185)
- 生态(1153)
- 和(1122)
- 防(1116)
- 机构
- 学院(32353)
- 大学(31750)
- 农(15587)
- 研究(14683)
- 科学(13606)
- 农业(12740)
- 业大(11387)
- 中国(10024)
- 所(9661)
- 研究所(9243)
- 管理(8399)
- 农业大学(8344)
- 京(7754)
- 室(7425)
- 理学(7361)
- 省(7309)
- 实验(7291)
- 业(7277)
- 理学院(7198)
- 济(7176)
- 经济(6943)
- 实验室(6930)
- 管理学(6820)
- 管理学院(6793)
- 重点(6574)
- 科学院(6405)
- 资源(5968)
- 环境(5900)
- 中心(5817)
- 技术(5340)
共检索到452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冰 郑晓怀 张福锁 毛达如
将肥田萝卜分别置于全磷、低磷、无磷的营养液中生长10d后,收集根洗液并加入已培养60d的酸性土壤样品中浸提。测定结果表明,不论土壤中是否加入磷矿粉,低磷营养液中培养的肥田萝卜的根洗液(含根分泌物)浸提的土壤有效磷含量都最高,高于用无磷及全磷根洗液浸提的,也高于用去离子水浸提的。土壤加入磷矿粉培养后可以大量增加土壤有效磷的浸提量,其中用低磷根洗液浸提的土壤有效磷的含量增加最明显。用低磷根洗液浸提的酸性土壤有效铁含量也最高。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宋雅荣 常单娜 周国朋 高嵩涓 段廷玉 曹卫东
【目的】低品位磷矿粉中磷的生物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探讨解磷细菌活化低品位磷矿粉的效果与机制,为提高磷矿粉在红壤性水稻土上的施肥效果提供依据。【方法】将在湖南省采集的红壤性水稻土中添加不同粒径(0.18、0.10和0.05 mm)的磷矿粉,设置接种乙酸钙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P1)、皮特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pittii,P2),以及不接种解磷细菌(P0)3种处理。将培养瓶在25℃黑暗培养箱中培养60 d,期间动态监测不同形态磷、pH,第60天测定有机酸、酸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ACP、ALP)、碱性磷酸酶基因(phoD),研究解磷细菌对不同粒径磷矿粉的活化效果及机制。【结果】两株解磷细菌均能够活化难溶性磷,活化效果差异不显著。整个培养期间,3个粒径的磷矿粉接种解磷细菌后有效磷平均含量为13.4—14.7 mg·kg-1,高于不接种(P0)处理,提高31.1%—53.1%。粒径0.05 mm磷矿粉接种P1和P2解磷菌后有效磷平均含量增幅最大,为53.1%、47.5%(P<0.05);树脂磷(Resin-Pi)和碳酸氢钠提取无机磷(NaHCO3-Pi)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3.9—16.6和14.9—16.5 mg·kg-1,均高于P0处理,分别提高36.4%—78.5%和13.7%—25.0%。粒径0.18mm磷矿粉接种P1和P2解磷菌后Resin-Pi平均含量增幅最明显,为78.5%、49.5%(P<0.05);与P0相比,接种解磷细菌后粒径0.18 mm磷矿粉处理的活性磷增幅最明显,为28.4%—46.7%,稳定性磷降低2.1%—8.0%。与P0相比,接种解磷细菌土壤pH降低0.18—0.35个单位(P<0.05);乙酸、丙酸含量提高5.2%—13.7%和45.9%—127.5%(P<0.05)。P1处理碱性磷酸酶含量、phoD丰度分别增加6.5%—13.4%和24.0%—98.6%(P<0.05),P2处理酸性磷酸酶活性增加12.8%—17.2%(P<0.05),表明P1主要分泌碱性磷酸酶,P2主要分泌酸性磷酸酶。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两株解磷细菌主要通过分泌乙酸、丙酸溶解难溶性的浓盐酸提取有机磷(Conc.HCl-Po)、浓盐酸提取无机磷(Conc.HCl-Pi)和氢氧化钠提取无机磷(NaOH-Pi),分泌酸性磷酸酶与碱性磷酸酶溶解难溶性有机磷(Conc.HCl-Po),向活性较高的Resin-Pi和碳酸氢钠提取无机磷(NaHCO3-Pi)转化,促进磷库的周转。结构方程模型表明,添加细小粒径的磷矿粉与接种解磷细菌均可直接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但接种解磷细菌对有效磷的影响更大。【结论】接种解磷菌能促进磷矿粉中难溶性磷的活化,粒径0.05 mm磷矿粉接种解磷菌后土壤有效磷增幅最大,但粒径0.18 mm磷矿粉处理的活性磷占比增幅最大,活化效果最好。解磷细菌乙酸钙不动杆菌和皮特不动杆菌主要通过分泌乙酸、丙酸等有机酸及磷酸酶,活化难溶性磷,增加活性磷占比,提高磷矿粉在红壤性水稻土中的施用效果。
关键词:
红壤 水稻土 磷矿粉 解磷细菌 磷组分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荣发 廖宗文 陈爱珠
砖红壤酸性强和活性铁、铝含量高,对磷固定强烈,磷肥有效性低.为了提高磷肥利用率,将高分子有机化合物与磷矿粉混合加工制成活化磷矿粉,分别施用于种植甘蔗的新垦砖红壤和种植大白菜的严重侵蚀砖红壤以及种植花生的水旱轮作熟化砖红壤.结果表明施用活化磷矿粉的肥效至少与过磷酸钙相当,甚至优于过磷酸钙.因此,为了节省生产成本和改良土壤,活化磷矿粉值得在砖红壤区推广应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媛媛 马海关 彭岗 黄国棣 黄丽
以四川省盐亭县云溪镇垃圾填埋场的紫色土为研究对象,将不同质量分数的硅肥(Si1:0.5%,Si2:1.0%)和磷矿粉(P1:0.2%,P2:0.4%,P3:1.0%)复配添加到土壤中培养90 d,研究钝化培养前后重金属Cd、Cu、Pb、Zn有效态含量的变化,并利用风险评价系数(risk assessment code,RAC)评价土壤修复效果。结果显示,高硅处理(Si2:1.0%)相比于低硅处理(Si1:0.5%)能显著降低重金属有效性,其中,Si2P3处理对Cd、Cu、Pb、Zn的钝化率最高,分别为30.79%、27.27%、27.13%、36.88%;Si2P1和Si2P2处理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而Si2P1处理可以显著降低重金属浸出毒性量和RAC。研究表明,复配钝化剂主要通过提高土壤pH和EC值,增强O-Si-O、SiO-Si、H2PO4-、PO43-等官能团的络合沉淀作用促使重金属由高活性的弱酸提取态、可还原态向低活性的可氧化态、残渣态转化。综合来看,Si2P1处理钝化剂施用量更低,更适合用于垃圾填埋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亚娟 姜智英 胡蕊梅 魏洁 刘艳君
磷矿粉是一种难溶性磷肥,一般认为其在石灰性土壤上施用效果不好。苜蓿(Medicago sativa)利用难溶性磷的能力较强,为探索磷矿粉在石灰性土壤对苜蓿的施用效果,本研究以3种不同品位磷矿粉PRⅠ、PRⅡ、PRⅢ为磷肥源,以水溶性磷肥过磷酸钙为对照(CK),对3个紫花苜蓿品种‘阿尔冈金’(M1)、‘陇东苜蓿’(M2)、‘金皇后’(M3)进行土培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磷矿粉处理下紫花苜蓿两茬的生长、营养品质、磷素的吸收利用以及土壤磷素含量。结果表明,第2茬收获时PRⅠ处理下M1和M3的株高明显高于CK,PRⅢ处理下M2的株高明显高于CK。M1两茬干重均表现出PRⅠ磷矿粉处理最高,两茬总生物量干重达到8.61 g,比CK高46.9%,3个磷矿粉处理下M2第1茬、第2茬和总生物量干重均高于CK,磷矿粉处理对M3的生物量没有明显作用。PRⅠ和PRⅢ处理显著提高了第2茬M1的粗蛋白含量,PRⅢ处理M1和M2紫花苜蓿的粗脂肪含量均高于CK。第1茬磷矿粉处理中PRⅡM3处理的钙含量达到最高值,为2.18%,与CKM3处理差异不显著(P> 0.05),第2茬PRⅠM1和PRⅢM2处理的钙含量最高,均为1.56%。PRⅠ和PRⅢ处理可显著提高第2茬M1和M2的磷吸收效率,PRⅠ能显著提高第1茬M1和M2的磷利用效率,而PRⅡ均显著提高了3个紫花苜蓿品种第2茬的磷利用效率。除PRⅡM1处理外,磷矿粉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土壤全磷含量,且3个品种均表现出在PRⅠ和PRⅢ处理下的土壤全磷含量高于PRⅡ,相比施肥前,磷矿粉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效磷含量,M3的土壤的有效磷含量低于M1和M2。因此,磷矿粉在石灰性土壤对紫花苜蓿的生长、营养品质和磷素吸收利用可超过或达到与过磷酸钙相当的水平,其效果因磷矿粉品位和苜蓿品种不同而有差异,本研究条件下,PRⅠ磷矿粉,M1和M2品种表现出较好的施用效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薛泉宏 张红娟 蔡艳 来航线
采用液体培养法研究了供试钾细菌对江西 4种酸性土壤和陕南黄褐土中 K、P、Si、Fe、Mn、Zn等 6种元素的活化作用。结果表明 :1接种钾细菌后 ,4种酸性土壤和陕南黄褐土中的速效 K、P、Si、Fe、Mn的平均生物释放量分别为 2 0 .4,6 9.8,10 0 .4,42 .6 ,15 .9和 40 .7,40 .5 ,5 2 5 .9,199.4,81.9m g/ kg,较不接菌对照增加 10 .6 %,80 .8%,37.4%,372 .0 %,10 9.2 %和 2 2 .7%,5 2 1.6 %,172 .8%,12 0 4.0 %,131.7%,中性黄褐土中各元素的释放量及增率...
关键词:
钾细菌 生物钾肥 微生物肥料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勇 黄小芳 丁万隆
根系是植物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器官,研究根系分泌物对明确植物和外界环境的互作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就近年来植物根系分泌物的相关研究报道,从根系分泌物组成、产生途径、影响因素及其对根际微生态环境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对植物根系分泌物研究方法及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根系分泌物 根际 微生态环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欢 张国平 孙倩倩 王小晶 吕慧峰 王正银 向华辉 周长洪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肥料组合对酸性土壤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不同肥料组合白菜产量提高了22.3%~114.6%,以N20P10K150M+L处理产量最高,N20P10K15M+C处理其次。与N20P10K15处理相比,在N20P10K15基础上减氮、磷、钾处理显著降低了白菜产量7.6%~19.3%,而在N20P10K15基础上增施石灰、炭灰和菜籽粕的处理,显著提高白菜产量4.18%~41.6%。在N20P10K15基础上增施炭灰显著降低了白菜硝酸盐含量,提高了卫生品质。不同肥料组合(除N20P10K15M+C处理外)均提高了白菜维生素C含量,且以N20P10K15...
关键词:
肥料组合 白菜 产量 品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范贝贝 彭宇涛 潘成杰 张邦喜 丁帅 刘艳丽 慕康国 陈清
为改良酸性土壤、降低重金属活性和提高酸性土壤生产力,采用盆栽试验,探究硅钙钾镁肥(T1)、矿物调理剂A(T2)和矿物调理剂B(T3)降低土壤酸度的效果和对菠菜Cd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10 g/kg的矿物调理剂均能显著提高土壤pH,降低土壤交换性Al~(3+),使土壤酸度降低,矿物调理剂B的效果最优(T3)。施用矿物调理剂显著促进了菠菜的生长,T1、T2和T3处理使植株鲜重分别增加13.8、15.9和15.9倍。T2和T3处理使土壤DTPA-Cd含量分别降低41.6%和41.0%,菠菜植株Cd浓度分别降低48.9%和50.9%。此外,T2和T3处理也抑制了菠菜对Cd的累积,菠菜生物富集系数分别降低49.1%和50.9%。综上,以硅酸盐矿物、牡蛎壳粉和白云石为主要原材料制备的矿物调理剂在改良酸性土壤和降低镉的生物有效性方面具有更大的潜力。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丁建林 包维楷 向双 许维宏 朱亚平
采用L9(34)实验设计,即三因素三水平[施有机肥(22.5、15、7.5 t/hm2);氯化钾(300、250、150 kg/hm2),尿素(187.5、250、325 kg/hm2)],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萝卜农艺性状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个萝卜根重、可食率、萝卜总产量、总糖等指标中各处理都显著大于对照CK,其中以中等施肥水平最高。综合分析表明在岷江上游生产绿色食品萝卜最佳的施肥方案是A2B2C2(即施有机肥15 t/hm2,氯化钾250 kg/hm2,尿素250 kg/hm2)。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养分含量影响显著,表层土壤(0~20 cm)比下层(20~40 cm)的有机质含量、全氮、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宇佳 张文 肖彤斌 符传良 吉清妹 谢良商
为了探讨低钾胁迫对香蕉幼苗生长和根系分泌物的影响,以及不同香蕉基因型对土壤钾活化差异。通过离位溶液培养法收集香蕉根分泌物,经低温冷冻干燥器浓缩后,进行土壤钾活化试验,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分泌物中有机酸成分及含量。结果表明,在低钾胁迫条件下,钾高效基因型香蕉幼苗鲜质量显著高于钾低效基因型。香蕉根系分泌物中的有机酸色谱图比较简单,钾低效基因型品种仅发现3种有机酸:草酸、酒石酸和柠檬酸,钾高效基因型品种发现了4种有机酸:是草酸、酒石酸、柠檬酸和琥珀酸。钾高效基因型根系有机酸、蛋白质和可溶性糖的分泌能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学垣 黄巧云 胡红青 徐凤琳
对湖北省咸宁地区不同农业利用下,第四纪沉积物母质发育的15个棕红壤土样,进行了小麦生长盆栽试验;离心法提取土壤溶液,并分别和连续用0.02mol/LCaCl2,1mol/LKCl,pH4.8NH4Ac和0.5mol/LCuCl2溶液提取土壤铝。测定了小麦的生长参数、土壤溶液和几种提取液中的总铝量和快反应铝含量。结果表明,①Al3+是土壤溶液中对小麦最具毒害的铝离子形态;②0.02mol/LcaCl2和1mol/LKCl提取出的铝是对小麦产生毒害的主要活性铝;③1mol/LKCl提取的总铝量和快反应铝量能很好地反映土壤中毒性铝离子的含量;④1mol/LKCl连续提取的吸附态铝数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决...
关键词:
酸性土壤 铝形态 活性铝 快反应铝 铝毒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黄雨轩 游欣 张林平 吴斐 张扬 黄绍华
磷是植物生长过程中所必需的矿质营养元素,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起重要作用。尽管大多数土壤具有足够的总磷储量,但土壤中的有机磷与无机磷大多表现出了低溶解度和低有效性,导致土壤可利用磷含量极低。植物根系分泌物是土壤界面能量、物质和信息传递的重要媒介,可以直接活化土壤无效态磷,也可以通过招募根际微生物间接提高土壤磷的生物有效性。本文结合国内外已有研究,阐明不同根系分泌物提高土壤磷有效性的潜在作用机制,论述根系分泌物如何招募根际微生物促进土壤磷活化,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解析植物磷高效利用机理和培育磷高效利用品种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土壤磷 根系分泌物 有机酸 根际微生物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小蓉 林启美 赵紫鹃 李保国
研究了在液体纯培养条件下 ,磷矿粉用量对一株曲霉Aspergillus 2TCiF2菌株溶磷活性的影响及其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磷矿粉的用量超过 2 0g·L-1时 ,溶磷量显著降低 (P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徐炜杰 郭佳 赵敏 王任远 侯淑贞 杨芸 钟斌 郭华 刘晨 沈颖 柳丹
根系分泌物不仅是植物与根际进行物质交换的载体,还参与植物修复污染土壤的各个环节。通过查阅1992-2016年国内外关于根系分泌物的研究成果,对根系分泌物分类的依据、常用收集鉴定方法的适用性,及其在土壤修复中的作用方面等进行了综述。通过植物根系分泌物的提取鉴定方法以及对污染土壤修复机理影响等方面的系统梳理,揭示了目前中国在植物根系分泌物研究的研究体系以及在今后的研究中所需要突破的方向。植物修复作为典型的绿色、环保的修复技术近年来应用广泛,但修复效率低、耗时长等一系列现实问题,一直是困扰该技术大面积应用的重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