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93)
2023(7599)
2022(6451)
2021(5895)
2020(4581)
2019(10324)
2018(10218)
2017(17897)
2016(10502)
2015(11930)
2014(12258)
2013(12059)
2012(11755)
2011(10848)
2010(11267)
2009(10201)
2008(10297)
2007(9556)
2006(8738)
2005(8297)
作者
(34120)
(28398)
(28148)
(26666)
(18284)
(13944)
(12771)
(11132)
(11100)
(10807)
(10000)
(9585)
(9506)
(9237)
(9184)
(8741)
(8579)
(8402)
(8314)
(8306)
(7426)
(7394)
(7176)
(6877)
(6587)
(6526)
(6409)
(6268)
(6175)
(5850)
学科
(43236)
经济(43193)
管理(23997)
(23823)
地方(17450)
中国(17137)
(17004)
企业(17004)
(14901)
业经(11771)
教育(10404)
农业(10219)
(10101)
地方经济(9784)
(9419)
方法(9116)
(9104)
银行(9082)
(9023)
(8968)
金融(8966)
(8836)
(8323)
理论(7907)
(7519)
贸易(7507)
环境(7366)
技术(7242)
(7152)
发展(7029)
机构
学院(151397)
大学(146987)
研究(61691)
(54819)
经济(53044)
管理(46765)
中国(44635)
科学(38964)
理学(37433)
理学院(36847)
管理学(35983)
管理学院(35715)
(34797)
(34532)
(34178)
研究所(30421)
(28589)
农业(27356)
中心(26981)
(26511)
(25306)
业大(25197)
(23490)
师范(23207)
(23146)
北京(22630)
(21990)
技术(21372)
科学院(19180)
财经(19089)
基金
项目(89655)
研究(67529)
科学(66250)
基金(56842)
(51082)
国家(50514)
(40216)
科学基金(40031)
社会(37947)
社会科(35661)
社会科学(35655)
(32551)
教育(32034)
编号(29884)
基金项目(29233)
(26575)
成果(25605)
自然(24650)
自然科(23974)
自然科学(23961)
课题(23748)
资助(23552)
自然科学基金(23481)
重点(21543)
发展(20771)
(20359)
(19400)
(18806)
(17753)
创新(17527)
期刊
(79421)
经济(79421)
研究(52154)
中国(46216)
(35167)
教育(30419)
学报(28562)
农业(24585)
科学(23203)
(20718)
大学(20333)
管理(19504)
学学(18787)
(17464)
金融(17464)
技术(15082)
业经(14809)
(13026)
经济研究(11238)
问题(9447)
财经(9146)
图书(9070)
(8742)
职业(8695)
(8233)
论坛(8233)
(8222)
业大(8055)
(7981)
(7486)
共检索到2634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长军  周明国  叶钟音  周昭瑜  陈水林  
检测了昆山、常熟、吴县等地的自然稻种,其恶苗病菌带菌率为100%;播前采集田间水稻病残体,共分离了52个镰刀菌株,恶苗病菌占3.85%,是其次要病源。振荡培养试验表明,供氧条件好有利于恶苗病菌的生长繁殖。温室模拟肥床旱育和常规育秧的结果表明,无论接菌与否,前者秧苗恶苗病均重于后者。田间调查表明,药剂浸种后不经催芽或催至露白播种能有效控制苗期恶苗病。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秦玉金  鞠国钢  胡荣利  沈琴堂  
文章通过研究不同栽培方式下灰飞虱发生数量及其与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关系、不同水稻品种间条纹叶枯病田间自然消长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水稻品种间条纹叶枯病发病程度差异明显;而灰飞虱发生数量与条纹叶枯病的发生程度呈正相关;而推迟播期、推广轻简栽培方式有利减轻前期水稻条纹叶枯病的病情。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秀娟  甘林  阮宏椿  杜宜新  李科  陈福如  
为明确氮肥处理下3个不同抗性水平的水稻品种特优627(抗)、D奇宝优527(中抗)和汕优63(感)的抗瘟性变化及其生化机制,使用不同剂量碳酸氢铵(纯氮17.1%)作为水稻苗期氮肥不同处理水平,测定了3个品种水稻苗的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温室人工接菌条件下的苗瘟、叶瘟和穗瘟病情指数,并分析了酶活性变化与水稻植株抗稻瘟病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苗期增施氮肥后,3个品种水稻苗的POD活性明显下降,SOD活性明显增强.水稻植株受稻瘟病菌侵染后,苗期增施氮肥显著增加了3个品种水稻苗瘟和叶瘟病的发生,且感病品种汕优63的SOD、POD活性和病情指数变异幅度显著大于抗病和中抗品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霞  李家山  苏仕华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高同春  叶钟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峰  张文吉  丁秀英  张军  
水稻幼苗感染立枯病后 ,体内保护酶系活力发生显著变化。根部SOD、POD活性显著降低 ,地上部SOD、POD活性升高 ;CAT则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病苗地上部PAL和PPO及根部PPO活性均高于健苗 ,根部MDA含量升高 ,地上部MDA含量下降。病苗POD同工酶谱带比正常苗增加一条。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舒  罗汉钢  张求东  许艳云  邹春华  郭茂禄  何世民  方锡文  张继新  陈其志  
以晚稻中9优288为材料,观察了氮肥和钾肥用量对水稻病虫害发生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施氮量增加,水稻纹枯病Rhizoctonia solani、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kls、三化螟Scirpophpag in-certulas发生危害呈加重趋势,水稻产量渐增,至最高产量后,继续增加氮肥施用量,则产量反而下降;水稻施钾量增加,水稻纹枯病、稻纵卷叶螟、三化螟发生危害减轻,在供试条件下钾肥施用量与水稻产量呈显著正相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德西  何忠全  封传红  刘万才  陆明红  向运佳  
根据2000-2009年全国153个县点稻区提供的水稻主要病害测报资料,结合水稻病害发生面积等因素,统计各调查点10年期间稻瘟病、稻曲病、稻纹枯病、水稻白叶枯和条纹叶枯病发生程度,并以病害发生程度为病害区划的主要指标。利用arcview3.3软件,采用地理统计学方法中的反距离加权空间插值法,形成了我国水稻主要病害的分布区划图。结果显示,稻瘟病和纹枯病在全国稻区均有发生,水稻稻瘟病重发生区主要分布在西南稻区的部分地区,纹枯病重发生区主要在东南沿海和华中优势产区,而稻曲病重发生区主要分布在云南中部、江西北部、福建西南的局部地区,总发生程度呈上升趋势;水稻白叶枯病发生程度相对较轻;水稻条纹叶枯病在除...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丹丹  戎振洋  袁咏天  王晓莉  郑小波  
[目的]水稻恶苗病是为害水稻生长发育的重要病害,在我国的分布非常广泛,经常会造成严重的损失。拟轮枝镰孢是引起水稻恶苗病的重要病原菌,本研究意在建立由拟轮枝镰孢引起的水稻恶苗病的快速诊断技术。[方法]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以拟轮枝镰孢(Fusarium verticillioides)的3-磷酸甘油酸激酶(3-phosphoglyceric phosphokinase)基因Pgk为靶标,设计筛选LAMP特异性引物。[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小燕  肖调义  黄璜  刘达  钟蕾  胡立冬  
通过田间试验,对稻-鸭-鱼共栖生态系统中水稻纹枯病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稻-鸭-鱼共栖生态系统中纹枯病发病高峰期的病株率为16.07%,比对照的病株率76.37%低60.30%,控制效果达79%。对照区、稻-鱼区和稻-鸭-鱼区三者的感染系数分别为σ=212.106 1、σ=23.945 8和σ=8.352 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朱金良  祝增荣  周瀛  陆强  孙祥良  陶献国  陈跃  王华弟  程家安  
【目的】了解水稻播种期对灰飞虱及其传播的条纹叶枯病发生流行的影响。【方法】2006~2007年2年田间设置4个播种期,调查分析水稻灰飞虱种群动态和条纹叶枯病发病的程度。【结果】播种期是影响条纹叶枯病的重要因子。在浙江北部,单季晚稻随着播种期的推迟,病情递减;秧田期株发病率与播种期的关系可以Weibull方程来描述、与秧田期灰飞虱种群动态曲线下面积(AUCPD,即累计虫日)或高峰期密度则呈Logistic关系;本田稳定期发病率则可以以播种期、秧田期灰飞虱高峰期密度、秧田末期的株发病率来描述,而本田期的AUCPD并不是描述该阶段的发病率的必要变量。【结论】在综合治理中,适期播种是控制该病害流行的最...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汪智渊  杨红福  吉沐祥  
近年来,江苏省大面积、多品种水稻普遍发生“小穗头”症状。经室内检测,发现“小穗头”谷粒中含有大量的线虫,而健康稻穗的谷粒中不含线虫。鉴定结果表明:水稻“小穗头”中含有的线虫为水稻干尖线虫(Aphelenchoidesbesseyi),“小穗头”症状是水稻干尖线虫病的一种非典型症状。田间试验表明,应用巴丹、恶线清(16%咪鲜.杀螟)等杀干尖线虫药剂在水稻播种前浸种48~60 h,可有效防治水稻“小穗头”症状发生,其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玉盛  肖欢  吴勇俊  杨小粉  汪泽钱  伍湘  向焱赟  张小毅  敖和军  
探索生育后期氮肥施用对水稻镉积累的影响,为稻米镉消减提供技术支持。采用大田小区试验,以杂交稻株两优819(早稻)和常规稻湘晚籼12号(晚稻)为试验材料,设粒肥用量占总氮20%的不同生育期施粒肥处理,分别为始穗期施粒肥(F1)、齐穗期施粒肥(F2)、灌浆期施粒肥(F3)及不施粒肥处理(CK)。试验结果表明,合理施用粒肥可显著提高晚稻籽粒生物量,齐穗期和灌浆期施用粒肥显著提高了早稻籽粒生物量。不同生育期施粒肥对降低籽粒富集系数、镉在植株内转运系数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生育期施粒肥水稻成熟期各部位镉含量不同,施粒肥提高了早稻根系和茎叶的镉含量,但显著降低了籽粒镉含量,其值表现为CK>F1>F3>F2;晚稻的根系镉含量在始穗期施粒肥处理显著提高,茎叶镉含量均显著大于CK,灌浆期施粒肥处理的籽粒镉含量有小幅度降低;与CK相比,早晚稻籽粒镉含量最大降幅分别为44.87%,22.31%。可知,不同生育期施粒肥对早晚稻籽粒的镉含量影响有差异,齐穗期施粒肥可显著降低早稻籽粒的镉含量,灌浆期施粒肥能降低晚稻籽粒的镉含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云武  林纲  赵德明  
试验比较了碎稻草、酒槽、腐熟牛粪、鲜杂草、红浮萍、菌基料(食用菌生产废料)、锯木屑、堆肥、水粪等有机物料制备旱地育秧苗床的效果,表明采用不同的有机物培肥育苗床土,均能达到相似的增产效果。结合本地实际,就地取材,以施用碎稻草2kg/m2、腐熟牛粪4kg/m2或酒槽5kg/m2培肥苗床效果最佳,增产显著。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左豫虎  薛春生  刘惕若  
环境条件下与大豆疫病发生的程度密切相关,其中土壤绝对湿度最为重要,土壤绝对湿度在14 35%~57 12%时,发病率从25%增至100%;空气温度次之,低于10℃时P sojae不能侵染寄主,10~25℃时幼苗疫病发病率从最低升至最高,25℃发病率最高,温度再升,高发病率开始下降;光照强度对该病的发生影响不显著;不同大豆品种存在抗病性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