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75)
- 2023(2591)
- 2022(2117)
- 2021(2149)
- 2020(1905)
- 2019(4423)
- 2018(4383)
- 2017(8124)
- 2016(4601)
- 2015(5230)
- 2014(5238)
- 2013(5327)
- 2012(4667)
- 2011(4089)
- 2010(4174)
- 2009(4027)
- 2008(4598)
- 2007(4242)
- 2006(3949)
- 2005(3761)
- 学科
- 管理(28581)
- 企(24227)
- 企业(24227)
- 业(23363)
- 济(14674)
- 经济(14646)
- 财(11465)
- 务(10077)
- 财务(10053)
- 财务管理(10037)
- 企业财务(9693)
- 方法(9323)
- 数学(7317)
- 数学方法(7291)
- 制(6111)
- 划(4423)
- 人事(4347)
- 人事管理(4347)
- 经营(4302)
- 策(4273)
- 业经(4218)
- 决策(3887)
- 体(3771)
- 计划(3746)
- 银(3693)
- 银行(3693)
- 理论(3556)
- 体制(3411)
- 行(3311)
- 和(3010)
- 机构
- 大学(63225)
- 学院(62645)
- 管理(31036)
- 理学(24763)
- 理学院(24553)
- 管理学(24380)
- 管理学院(24217)
- 济(23121)
- 经济(22420)
- 财(16502)
- 中国(16147)
- 研究(14693)
- 京(13464)
- 财经(11810)
- 经(10765)
- 江(10335)
- 商学(9105)
- 商学院(9019)
- 财经大学(9004)
- 北京(8754)
- 州(8655)
- 公司(8398)
- 中心(8118)
- 科学(7533)
- 所(7190)
- 经济管理(6662)
- 省(6569)
- 工商(6536)
- 会计(6457)
- 上海(6441)
- 基金
- 项目(33635)
- 科学(26949)
- 基金(25561)
- 研究(24500)
- 家(21152)
- 国家(20959)
- 科学基金(19399)
- 社会(15181)
- 社会科(14480)
- 社会科学(14472)
- 自然(13816)
- 基金项目(13627)
- 自然科(13553)
- 自然科学(13550)
- 自然科学基金(13338)
- 省(12085)
- 教育(11962)
- 资助(11111)
- 划(10118)
- 编号(10070)
- 成果(8249)
- 部(7858)
- 教育部(7167)
- 人文(7146)
- 项目编号(7068)
- 大学(6868)
- 创(6779)
- 重点(6668)
- 科研(6612)
- 性(6522)
共检索到1063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徐龙炳 陈历轶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对股票送转的热情高涨,送转比例不断攀升,上市公司如何进行股票送转决策?本文从公司内部和外部两方面探索了管理者在股票送转决策中的参照系选择以及迎合路径,结果发现:(1)公司内部可参考因素中,名义股价是管理者送转决策的参照系,送转意愿和比例跟随名义股价同向变化,为的是迎合投资者的名义价格幻觉;(2)公司外部可参考因素中,同类公司送转比例是管理者送转决策的参照系,送转意愿和比例跟随同类公司送转比例同向变化,为的是迎合投资者的参考点效应;(3)管理者的送转意愿和比例均跟随内外部参照系同向变化,而且两个参照系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效应。本文结果表明,理性管理者为了最优化股票送转决策,存在对投资者名义价格幻觉和参考点效应这两种非理性偏好的双重迎合。本文拓展了迎合理论,为参考点理论提供了新证据,较为全面地揭示了上市公司股票送转决策的机制,具有一定的监管启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崔宸瑜 张新一 谢德仁
本文以上市公司面对投资者情绪时的股票送转为研究情境,通过捕捉公司择时管理名义股价以迎合低价股非理性偏好的现象,为公司迎合投资者非理性偏好的理论议题提供了充分的经验证据。本文得到了三个维度的发现:(1)基于名义股价构建的投资组合(买入低价股卖出高价股)的收益率显著正相关于投资者情绪,说明在投资者情绪的推动下,投资者对低价股的非理性偏好能够产生显著的价格效应。(2)公司迎合行为与投资者非理性偏好之间存在同步性,即当投资者情绪高涨时,公司进行股票送转的倾向性更高。而且股票的名义价格越高,投资者情绪与股票送转行为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越强。(3)当内部人有强烈的股价诉求时,公司在投资者情绪高涨时通过股票送转管理名义股价的行为更为明显。总而言之,本文的发现表明公司在面对高涨的投资者情绪时,通过股票送转行为管理名义股价,以迎合投资者对低价股的非理性偏好。
关键词:
迎合 非理性偏好 投资者情绪 股票送转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乔坤元
中国股市的股票送股、转增(以下简称"送转")往往能够带来异常收益,本文使用事件研究的方法和1999年到2010年的股票送转相关的数据,在同、异方差的假设、按照送转比例和现金红利比例划分不同子样本以及考虑到信息提前泄露而重新定义事件日的情况下,一致的发现了异常收益①的存在,而现金红利会减少送转事件带来的异常收益。本文进一步探究这种异常收益的来源,发现管理层的持股比例会正向显著地影响异常收益,并且这种影响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下依然存在。本文还使用了工具变量,因此克服了可能存在的管理层持股比例的内生性问题。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扬 张雪茹
股票期权制度在处理股东与管理者的利益时,表现出了相当程度的先进性。但纵观国内外财务报告相关舞弊案得知:为了争取更多的私利或其他收益,当获利机会高于惩罚成本时,管理者往往会采用欺诈手段操纵利润、编制虚假财务报告。利用信号理论与博弈理论建立相关模型,就基于股票期权下的股东与管理者对舞弊性财务报告的需求程度进行深入地分析与研究,是遏制企业财务不良行为的理性方法。
关键词:
股票期权 舞弊性财务报告 管理者决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莎莎 孔高文
基于一个独特数据,本文考察何种类型投资者驱动了股价联动异象,以及信息搜寻能否降低投资者行为偏差。本文发现:个人投资者引起了股价联动异象,该偏差显著存在于低价股中。但是,投资者信息搜寻行为却有效缓解了个人投资者在股价联动异象中所表现的行为偏差。本文提供了明晰的政策含义,对监管当局如何制定相应政策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提供了证据。
关键词:
信息搜寻 股价联动异象 个人投资者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闫永海
股票回购作为一种资本运作方式和公司理财行为,近年来在我国得到迅速的发展。一些学者对上市公司进行股票回购的动机和市场反应展开论述,但他们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建立在"管理者是理性人"的基础上。文章基于行为公司金融视角,放松了管理者是完全理性的假设,以2011-2014年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有关数据为基础,以管理者过度自信为自变量,以企业股票回购为因变量,用LOGIT和TOBIT等分析方法,对管理者过度自信特征与企业股票回购的关系进行了考察。实证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股票回购有显著的积极影响;相对于理性
关键词:
股票回购 企业理财 心理偏差 归因偏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心丹 俞红海 陆蓉 徐龙炳
中国上市公司热衷于采用"高送转"这种股票股利的分配方式。虽然"高送转"对公司基本面及投资者利益没有任何改变,但投资者却偏好投资于"高送转"的股票,这是理性金融理论所无法解释的。基于行为金融学分析框架,我们认为这一现象背后的机制是投资者认为低价股票较"便宜"、容易上涨,管理者通过"高送转"来迎合投资者这一名义股价幻觉,并实现其自身利益。本文从"高送转"动机、行为特征和后果三方面展开论证,发现低股价股票溢价程度越高,上市公司越倾向于通过"高送转"来降低股价,并且送转的比例也越高;投资者账户数据说明"高送转"主要迎合了个人投资者非理性需求;"高送转"后公司绩效及股票超额收益显著下降,进一步说明追逐"...
关键词:
高送转 名义股价幻觉 管理者迎合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雨濛 孟祥莺 刘蓉辉 魏先华
本文着眼于投资者,而非市场数据,以基金经理个体作为研究对象,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和主题分析法构建了股票型基金的基金经理的胜任力模型。研究结果显示,基金经理胜任力模型包含自我认知、行为控制、学习能力、情绪管理、博弈能力、知识与技能、性格适宜、逻辑与分析能力和社交能力9类一级胜任特征;正确归因、独立决策、投资纪律、自制力、经验总结、情绪平复、抗压能力、投资直觉、研究能力、兴趣与热情、宏观分析和资讯收集,共12个二级胜任特征。基金经理胜任力模型研究兼具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既填补了专项人才胜任力研究中的部分空白,亦为基金公司甄选人才以及基金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提供了评估基金经理投资能力和预测其未来收益的理论工具。
关键词:
胜任力模型 股票投资 投资能力 基金经理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龚慧云
本文运用股利迎合理论,在对股利溢价进行改造的基础上,即将其定义为送转股公司与纯派现公司的平均市值账面比(M/B)的差值,利用Logistic模型以及多元回归模型来探讨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者是否存在理性迎合投资者热衷送转股的股利偏好的行为。研究结果发现:投资者股利需求不仅对公司送转股概率的高低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对其送转股比例的高低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也因此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者确实存在理性迎合投资者热衷送转股的股利偏好的行为,而迎合的目的,则是追求公司短期股价最大化,以获取股利溢价。
关键词:
行为财务 股利迎合理论 送转股 股利溢价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李春玲
本文在委托代理理论框架下,使用2006~2017年间首次公告股票期权激励方案的我国A股上市公司样本,对管理者股票期权激励对企业避税程度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管理者股票期权激励越强,则企业避税越激进。本文进一步研究了管理者权力和产权性质对上述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管理者股票期权激励对企业避税的促进作用仅存在于管理者权力较小的企业和民营企业;在管理者权力较大的企业和国有企业,股票期权激励并不能显著提升企业避税程度。
关键词:
股票期权激励 避税 产权性质 管理者权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向秀莉 景辛辛 田晓春
文章从行为金融学角度出发,以沪深A股市场2016年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管理者过度自信对股票回购影响以及股票回购后企业价值的变化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股票回购以及对回购之后的企业市场价值产生了显著的影响。管理者过度自信会显著促进企业进行股票回购;在管理者过度自信情况下进行的股票回购会使企业价值下降。
关键词:
管理者过度自信 股票回购 企业价值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欣 郑晓齐
企业为什么要选择股票期权薪酬激励管理者?明晰此问题对有效地使用股票期权激励管理者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股票期权薪酬激励的特征以及已有期权激励问题研究的分析,笔者认为企业需要在充分理解期权特征的基础上,并依据管理者行为与企业的特征等实施期权薪酬激励管理者。
关键词:
股票期权 管理者行为 企业特征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陆正华 钟婉怡 陈娟娟
本文实证分析了创业板公司高送转股利政策公告对股票收益率的影响,并得出以下结论:制造业和非制造业创业板公司在股利政策公布前后有截然不同的累计平均超额收益率;高送转股利政策的创业板公司,均能获得更高的超额收益率;股利政策公告日超额成交量显著不同;除权除息日前后累计平均超额收益率有显著变化。
关键词:
创业板 高送转 累计平均超额收益率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乔坤元
本文使用事件研究的方法,利用1999年到2009年的中国股市上市公司的股票送股、转增事件的相关数据,分析发现这些股票会由于除权日时间而获得正的异常收益,这一结果不随着不同的统计假设、送转事件是否伴随着现金红利以及按照送股与转增的比例、现金红利数量划分的子样本而改变。探究这种异常收益的来源,发现分析师关注度(下文以分析师关注度来代替)会正向显著的影响异常收益;每多一名分析师关注这支送转的股票会在除权日多带来0.2元的异常收益,并且这种关系是稳健的,进一步通过工具变量回归解决了分析师关注的内生性。
关键词:
事件研究 除权日异常收益 分析师关注度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悉承 谢赤 赵亦军
基于信号传递假说,选取在沪深两市上市的2003~2009年期间实施了送股、转增或股票送转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对上市公司股票送转财务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一方面,上市公司实施股票送转的确存在财务效应,盈利能力、发展能力、资产管理能力与偿债能力在公司实施股票送转后均显著增强,但是整体而言,股票送转的财务效应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一般为一个季度;另一方面,上市公司股票送转的财务效应强度与送转比成正比例关系,且财务效应的强度也随着公司的盈利能力与成长性的增长而增强。
关键词:
股票送转 财务效应 信号传递假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