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55)
- 2023(7541)
- 2022(6433)
- 2021(6203)
- 2020(5340)
- 2019(12237)
- 2018(12060)
- 2017(23661)
- 2016(12539)
- 2015(13968)
- 2014(13550)
- 2013(13015)
- 2012(11631)
- 2011(10076)
- 2010(9708)
- 2009(8670)
- 2008(8163)
- 2007(6668)
- 2006(5567)
- 2005(4726)
- 学科
- 济(50507)
- 经济(50446)
- 管理(39429)
- 业(38408)
- 企(33492)
- 企业(33492)
- 方法(28991)
- 数学(26676)
- 数学方法(26317)
- 财(16261)
- 农(12008)
- 务(11724)
- 财务(11688)
- 财务管理(11667)
- 企业财务(11224)
- 中国(11112)
- 业经(10125)
- 制(9923)
- 贸(8208)
- 贸易(8203)
- 地方(8119)
- 易(8011)
- 农业(7905)
- 技术(7770)
- 银(7263)
- 银行(7260)
- 学(7169)
- 理论(7157)
- 融(6922)
- 金融(6921)
- 机构
- 大学(163524)
- 学院(162688)
- 管理(71104)
- 济(69354)
- 经济(68143)
- 理学(62498)
- 理学院(62003)
- 管理学(61014)
- 管理学院(60699)
- 研究(44449)
- 中国(35518)
- 财(33668)
- 京(31440)
- 财经(27626)
- 经(25358)
- 科学(24404)
- 中心(23598)
- 江(23199)
- 经济学(21754)
- 业大(21602)
- 财经大学(21118)
- 农(20162)
- 经济学院(19862)
- 商学(19167)
- 商学院(19005)
- 所(18874)
- 范(18868)
- 经济管理(18784)
- 北京(18757)
- 师范(18687)
- 基金
- 项目(116469)
- 科学(94648)
- 基金(88624)
- 研究(85699)
- 家(75502)
- 国家(74908)
- 科学基金(67623)
- 社会(56965)
- 社会科(54278)
- 社会科学(54265)
- 基金项目(47270)
- 自然(44442)
- 省(44279)
- 自然科(43544)
- 自然科学(43535)
- 自然科学基金(42785)
- 教育(40901)
- 划(37228)
- 资助(36087)
- 编号(34030)
- 部(27007)
- 成果(25766)
- 重点(25498)
- 创(25147)
- 教育部(24307)
- 国家社会(24117)
- 人文(23953)
- 发(23531)
- 创新(23481)
- 科研(23142)
共检索到2252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朱朝晖
股票市场交易双方均是有限理性的"正常"人。市场投资者并非理性地根据基础性信息进行交易,因此其对资产的估价可能系统地偏离基本价值;而上市公司管理者也非理性的代言人,他们有限理性或者短期理性的行为,会有意无意地误导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引发投资者情绪。市场投资者和上市公司管理者的共同有限理性及其交互作用,导致股票价格无法正确反映股票价值。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邹玲 程德巧
以2007—2016年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将股票价格与内在价值之比作为股票定价偏误的代理变量,考察了股票定价偏误对公司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股票定价偏误对公司现金持有水平有显著影响,且这种影响在股价低估和高估时有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现金持有水平与股票定价偏误的相关性受公司成长机会和盈利能力的影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俊玮 王一鸣
股权溢价之谜与无风险利率之谜在不同市场具有不同的表现。从时间频度、消费变量和效用偏好三个选择维度出发,系统探讨股权溢价之谜和无风险利率之谜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后发现:时间频度的选择偏误容易得到异常的时间贴现率,影响无风险利率之谜的结论;而时间频度和消费变量的选择偏误还容易导致中国市场风险厌恶程度的高估,影响股权溢价之谜的判断;在HFU与GEU偏好下,中国既不存在股权溢价之谜,也不存在无风险利率之谜。总体上看,不同于西方成熟市场,中国不存在无风险利率之谜;并且,虽然存在基础意义下(CRRA偏好)的股权溢价之谜,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俊伟 王一鸣
股权溢价之谜与无风险利率之谜在不同市场具有不同的表现。从时间频度、消费变量和效用偏好三个选择维度出发,系统探讨股权溢价之谜和无风险利率之谜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后发现:时间频度的选择偏误容易得到异常的时间贴现率,影响无风险利率之谜的结论;而时间频度和消费变量的选择偏误还容易导致中国市场风险厌恶程度的高估,影响股权溢价之谜的判断;在HFU与GEU偏好下,中国既不存在股权溢价之谜,也不存在无风险利率之谜。总体上看,不同于西方成熟市场,中国不存在无风险利率之谜;并且,虽然存在基础意义下(CRRA偏好)的股权溢价之谜,但稳健性不足。因此,能否准确刻画中国投资者的偏好,成为股权溢价之谜是否稳定成立的关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贞洁 刘烁 王竹泉
杠杆指标不仅是投资者关注的重点内容,还是银行信贷决策的重要依据。但由于“交易”关系和“投资”关系混淆所产生的杠杆错估,加剧了市场噪音信息,这就可能误导投资者和银行对企业收益和风险的判断,从而引发信贷错配问题。本文突破传统信息不对称、投资者有限理性等视角,将财务信息扭曲引入股票定价偏误的研究中,发现杠杆错估降低了企业的信贷规模,且股票定价偏误在杠杆错估和信贷规模之间发挥了中介作用。在风险承担水平高和资产有形性低的公司中,股票定价偏误的中介作用更为明显。本文不仅将杠杆错估的研究拓展到资本市场定价效率和信贷配置效率的层面,还从财务指标构建缺失视角为信贷错配问题的成因提供了新的解释,有助于倡导以杠杆指标的优化带动股票定价偏误的修正,进而促进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
杠杆错估 股票定价偏误 信贷错配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许罡
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数字化转型对股票误定价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结果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推高了股票误定价,且主要表现为股价高估。机制检验表明,数字化转型会吸引投资者和分析师关注,提高投资者乐观情绪,从而加剧股票误定价。异质性分析发现,融资融券交易和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能够缓解数字化转型对股票误定价的影响,而市场情绪高涨期间数字化转型对股票误定价的影响更显著。建议有关部门进一步健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加强对数字化转型信息披露的监管,以缓解数字化转型对股票误定价的影响。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维奇 武翰章
本文以20032016年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市场为研究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反映投资者情绪的综合指数,结合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分析投资者情绪与股票市场误定价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股票市场整体存在误定价,在模型加入情绪因子后,股票的误定价消失,表明投资者情绪确实与股票市场的误定价有关。进一步分析得出,投资者情绪与投资组合的超额收益正相关;我国股票市场的资产价格与基准相比存在被高估的情况;乐观的投资者情绪是股票市场误定价产生的原因。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沈士龄 刘焕荣
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激励机制的股票期权是企业内部制定并实施的,持有股票期权的高级管理人员可以在规定时间内以事先约定的股票价格购买本公司的股票,但在购买时支付的不是现金,只是高级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和其对企业的贡献。本文对这种激励机制的适用条件和我国目前实行股票期权的局限性做了探讨。
关键词:
股票期权 激励机制 局限性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贞洁 王惠
由于传统财务体系存在资本与资产概念混淆的缺陷,使得上市公司财务指标被错估,财务信息被严重扭曲。本文以2007~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收益率和杠杆等财务指标错估对股票定价偏误的影响,并探讨分析师预测在其中的作用。研究发现,收益率低估和杠杆高估均会导致负向定价偏误。一种可能的解释是证券分析师未起到理性引领的作用,反而在财务指标错估的大潮中随波逐流,在财务指标错估和股票定价偏误之间发挥了中介作用。拓展性分析发现,除了收益率和杠杆以外,成长性指标的错估也会导致股票定价偏误,而分析师预测活动同样在其中起到了中介作用。此外,相较于一般分析师,明星分析师不易受到财务指标错估的影响,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财务指标错估对股票定价偏误的影响。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彭红枫 万洋
我国资本市场制度性开放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政策的变化对资本市场运行有重要意义。本文构建了资本市场开放的月度指标,建立动态面板模型研究其对我国股票定价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资本市场不同类型的开放对制造业不同行业的股票定价效率存在异质性影响;第二,资本流入开放能够显著提高大部分制造业行业的股票定价效率,而资本流出开放仅对约一半制造业行业的股票定价效率有不显著的积极作用;第三,经济总体开放对股票定价效率的影响强于资本市场开放的单独影响;第四,资本市场开放对股票定价效率的作用效果受到股票市值和流动性的影响。因此,推动资本市场开放需要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开放,并搭配其他的经济开放政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礼国 姚王信
股票市场的主要功能是融资,企业所筹集的资金应该实现保值和增值。如果企业没有合适的项目运用这些资金,会导致现金流过剩,而现金过剩的危害通常会甚于现金不足。文章以案例的形式,对科大创新2002年的上市融资和2008年实施的定向增发股票再次融资进行了对比介绍。通过融资理念和效果上的比较,揭示了该公司在现金观念上产生的理性变化,并对此进行了分析思考。在当前我国股市融资功能不佳的形势下,这个案例的警示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关键词:
再融资 股票市场 现金流 科大创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戡,刘怡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程凤朝 闫相杉 叶依常
并购重组是世界资本市场永恒的主题,而交易定价是并购重组的核心,关系到并购重组的成功与失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鼓励市场化并购重组",我国将迎来新一轮并购重组热潮。现有学者对交易定价问题研究主要集中于标的资产估值方面,而对于同等地位的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中股票定价这一内容鲜有关注。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从20个交易日均价波动性、董事会决议会议召开时机的选择以及存在内部信息外溢现象三方面,分析此股票定价机制对于不同公司、不同类型的并购重组适用情况;并通过实证分析得出20个交易日股票均价受到公司股权特征、公司董事会特征、高管特征等因素影响;最后,从适当延长股票定价...
关键词:
并购重组 定向增发 股票定价 事件研究法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胡国强 肖志超
本文以20072015年A股高新技术上市公司样本,考察管理层持股在股票误定价影响企业R&D投资中的作用效应,以及其中的内部人交易与研发绩效。研究发现:管理层持股加剧了股票高估对R&D投资的正向影响,在股票高估引致的R&D投资中产生"恶化效应",但同时却一定程度有助于缓解股票低估对R&D投资的负向影响,发挥"治理效应"。进一步集中于股票高估公司发现:股票高估程度越大,持股管理层出售持股规模越大,且高估公司随后研发绩效更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