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34)
- 2023(10786)
- 2022(9126)
- 2021(8339)
- 2020(6792)
- 2019(15543)
- 2018(15145)
- 2017(30486)
- 2016(16128)
- 2015(18176)
- 2014(18079)
- 2013(18120)
- 2012(17337)
- 2011(15994)
- 2010(16469)
- 2009(15318)
- 2008(15446)
- 2007(14132)
- 2006(12970)
- 2005(12108)
- 学科
- 济(79939)
- 经济(79867)
- 业(53999)
- 管理(49895)
- 企(44236)
- 企业(44236)
- 方法(32535)
- 数学(29131)
- 数学方法(28927)
- 中国(23425)
- 地方(21670)
- 农(21592)
- 制(21442)
- 财(21297)
- 银(19634)
- 银行(19626)
- 行(18608)
- 业经(17513)
- 融(16172)
- 金融(16172)
- 贸(14898)
- 贸易(14883)
- 农业(14782)
- 易(14369)
- 策(13626)
- 务(13250)
- 财务(13217)
- 财务管理(13190)
- 体(12839)
- 企业财务(12744)
- 机构
- 学院(236277)
- 大学(233951)
- 济(107580)
- 经济(105446)
- 管理(93743)
- 研究(80846)
- 理学(79123)
- 理学院(78327)
- 管理学(77471)
- 管理学院(76979)
- 中国(68307)
- 财(53856)
- 京(49317)
- 科学(42666)
- 财经(41342)
- 所(39660)
- 江(37721)
- 中心(37646)
- 经(37538)
- 研究所(34810)
- 农(34240)
- 经济学(33116)
- 北京(32111)
- 州(30687)
- 财经大学(30604)
- 范(30201)
- 师范(29964)
- 经济学院(29824)
- 院(29038)
- 业大(27804)
- 基金
- 项目(143047)
- 科学(114929)
- 研究(110123)
- 基金(104902)
- 家(88042)
- 国家(87237)
- 科学基金(76642)
- 社会(72265)
- 社会科(68862)
- 社会科学(68849)
- 省(55128)
- 基金项目(53989)
- 教育(50889)
- 自然(46727)
- 划(46020)
- 自然科(45716)
- 自然科学(45710)
- 自然科学基金(44946)
- 编号(44830)
- 资助(44589)
- 成果(37575)
- 发(35637)
- 部(33154)
- 重点(31767)
- 课题(31703)
- 发展(29922)
- 创(29917)
- 国家社会(29574)
- 教育部(29462)
- 展(29408)
- 期刊
- 济(126608)
- 经济(126608)
- 研究(80054)
- 中国(50241)
- 财(41654)
- 融(40932)
- 金融(40932)
- 管理(37823)
- 农(32365)
- 科学(28089)
- 学报(26952)
- 教育(25975)
- 大学(22082)
- 财经(21739)
- 业经(21471)
- 农业(20643)
- 学学(20604)
- 经济研究(20584)
- 技术(20254)
- 经(18499)
- 问题(16502)
- 贸(14566)
- 国际(13315)
- 商业(12321)
- 技术经济(12280)
- 理论(11941)
- 世界(11935)
- 现代(11442)
- 经济管理(11119)
- 坛(11115)
共检索到3840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白世春 胡明东
目前,我国的上海、深圳在原始股的公开发行中,已按照国际惯例,采取发行股票认购证摇号中签认购方式。我们认为股票认购证的发行,必须充分体现"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并综合权衡发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而确定科学,高效的发行策略。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冷观
葡萄逐渐变酸了对于股票认购证来说,正应了一句俗话:好事不成双。而上海流行的行话是:第一次买认购证的是天才;第二次买认购证的是庸才;第三次买认购证的是蠢才。这倒不是说中国多了这么些“庸才”和“蠢才”,而是条件变了,环境变了,同一投资行为的味道就会完全两样。上海在去年第一次发行认购证,着实使不少人捶胸顿足或喜出望外,更使那些起初说认购证是“酸葡萄”的人汗流浃背,无言以对家乡父老。因为事实证明认购证这颗“葡萄”是甜的,甜得醉人,香飘万里。因此,第一次认购证发行的效果是使全民处于亢奋状态,随时准备着再次购买认购证。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朱凯 陈信元
股票发行认购不足,是指投资者认购股票的数量低于公司实际发行的股票数量。这种现象主要存在于公司配股过程中,而且投资者完全放弃认购的现象是非常少见的,通常是部分投资者认购股票,而部分投资者放弃认购股票。为什么不同的投资者选择不同的股票认购比例?文章以完全市场为假设前提,运用证券组合理论,分析了投资者选择认购股票比例的内在经济动机,研究结果表明,在完全市场条件下,投资者根据原有的投资组合以及股票风险,选择不同的认购比例。因此,确定合理的发行价格,允许配股权的转让,都可以有效降低股票发行认购不足的风险。
关键词:
股票发行 认购不足 有效组合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宋常 李静禅
本文以2006年5月至2009年底实施非公开发行股票,且所发行股份已解禁的210家上市公司为样本,结合市场对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底价过低导致认购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机构投资者拥有较大套利空间的质疑,考察中国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投资效益。结果发现,非公开发行股份在"新老划断"后发行且上市的样本中,认购非公开发行股份的亏损率达到41.43%,并不存在所谓的无风险套利空间;市场整体行情系非公开发行股票投资效益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其他投资者可以通过二级市场交易模拟认购非公开发行股份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钟远强 梁彤缨 陈远志
犹如沼泽中的鳄鱼,衍生工具潜伏在全球的财经界:2007年美国次级按揭债券危机,再一次向世人揭示金融衍生产品对现货市场产生巨大的影响。我国认股权证,作为一种基础的金融衍生产品,借股权分置改革的契机重新推出市场,近两年来发展势头迅猛,目前已经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上继股票交易之后的第二大交易品种。毋庸置疑,金融衍生产品发行必然影响现货市场,并且这种影响可能是正面影响也可能是负面影响。因此,本文尝试对国内外研究认股权证发行对标的股票影响的文献做一梳理。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万勇
非公开发行的认购人具有更强的自我保护能力,他们需要证券法保护的程度远比公开发行认购人要低。美国法对证券非公开发行认购人资格是从"保护需要"来界定的,并区分了"合格投资者"和"非合格投资者",对"合格投资者"没有人数的限制。日本、我国台湾地区也作出了类似的规定。我国大陆对证券非公开发行仅从人数上作了简单的规定,对于其资格则没有作出规定。本文通过比较分析美国、日本、我国台湾地区的有关规定后,建议从人数标准和资格标准来界定我国大陆证券非公开发行认购人资格标准。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徐林刚 李志生 王宗军
我国证券市场在 2 0 0 1年 3月 17日实行了公司上市资格认定的核准制制度 ,这是我国股票市场发展上的一次重要的制度变迁。本文通过对我国股票一级市场上发行制度改变后 ,上市公司对这一制度改变的市场反应 ,来论证证券市场上的这一制度变迁的绩效行为。通过实证检验 ,笔者认为我国股票市场的发行方式的变迁提高了市场效率。
关键词:
核准制 制度变迁 市场效率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邓召明
我国股票发行定价效率是我国资本市场效率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本文对我国新股发行行政化定价方式的效率以及新股发行市场化定价方式的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关于我国股票一级市场定价效率的一些重要结论。
关键词:
新股发行 资源配置 定价效率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陈伟利
当一个企业面临资金短缺时,它可以通过发行股票来筹集资金,股票发行后可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股票的发行、上市、交易牵涉到许多复杂的法律和经济问题,每个证券投资者必须对此有充分的了解,才能在多变的市场上游刃有余。下面我们主要以美国的情形为例,说明股票发行、上市和交易的全过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帆
不是任何经济实体都可发行股票,也不是任何股票都可引起投资者的兴趣。现介绍一点西方国家发行股票的社会宏观条件和企业微观条件。宏观条件:主要是设立国家监控机构;建立有关法规;要有股票市场的经营机构和服务机构。美国有独立的联邦证券交易委员会,英国有英格兰银行和英国贸易部属下的民办英国证券交易所协会等,法国有财政部属下的官办交易所活动委员会。它们都负责执行证券法,管理证券交易的专业公司和个人(如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肜新春
1898年4月,为了偿付《马关条约》中对日第四期赔款,在对外借款受阻的情况下,清政府发行了总额为一亿两白银的长期国债——昭信股票,这一走向近代财政国家的重要举措在募集1000多万两白银后就草草收场,随后的兑付也不了了之,"形同儿戏"。以宝贵的"国家信用"这一无形资产做抵,清政府前后几次的发债行为虽然是努力进入近代化转型的可贵尝试,但"信用"的丧失也成为国家覆亡的一个重要诱因。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翔 张一璇 周梦雅 陈浩
实证分析了上市公司股票首次公开发行定价是否会影响发行后股东减持股票的决策行为,结论发现:(1)股票发行溢价越高,发起人股东越可能在股票上市流通后减持股份;(2)股东减持股票的决策具有溢出效应,发起人股东减持股票会促进非发起人股东减持股票;(3)股票发行溢价与公司上市支付的承销费用正相关。基于此,公司支付高额承销费、获得超额发行定价机会、发行后减持股份以收回上市成本之间存在着潜在的关联。
关键词:
股票发行定价 股票减持 限售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