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73)
2023(4014)
2022(3151)
2021(2941)
2020(2486)
2019(5539)
2018(5055)
2017(10226)
2016(4935)
2015(5407)
2014(5192)
2013(5119)
2012(4658)
2011(4098)
2010(4453)
2009(4627)
2008(3718)
2007(3372)
2006(3019)
2005(2974)
作者
(12631)
(10139)
(10091)
(9672)
(6539)
(4967)
(4667)
(4060)
(3691)
(3659)
(3518)
(3393)
(3311)
(3249)
(3245)
(3199)
(3123)
(3062)
(2949)
(2624)
(2519)
(2478)
(2408)
(2377)
(2368)
(2302)
(2211)
(2148)
(2111)
(2082)
学科
(24993)
金融(24993)
(21629)
银行(21629)
(21085)
(20073)
经济(20050)
(19939)
(18493)
企业(18493)
管理(16474)
中国(13170)
(11382)
中国金融(10879)
(9638)
(9610)
财务(9595)
财务管理(9584)
方法(9454)
企业财务(9381)
数学(8872)
数学方法(8845)
(5989)
地方(5730)
体制(5503)
业经(5345)
(4346)
事业(4331)
业务(4047)
制度(4013)
机构
学院(66344)
大学(65291)
(31600)
经济(30978)
管理(25583)
中国(23993)
理学(21548)
理学院(21406)
管理学(21164)
管理学院(21048)
(18946)
研究(18928)
(16287)
金融(15997)
(15668)
银行(15119)
财经(14906)
(14184)
(13572)
(12274)
中心(11719)
人民(11592)
财经大学(11521)
经济学(11192)
国人(10545)
中国人(10504)
中国人民(10430)
经济学院(10268)
(9381)
(8695)
基金
项目(39554)
科学(31875)
研究(30420)
基金(30258)
(24740)
国家(24510)
科学基金(22342)
社会(20985)
社会科(20221)
社会科学(20217)
基金项目(15691)
(14972)
教育(13560)
自然(13370)
自然科(13141)
自然科学(13139)
资助(13028)
自然科学基金(12944)
编号(12021)
(11988)
(10963)
成果(9913)
(9125)
(9112)
(9046)
国家社会(8971)
重点(8681)
人文(8596)
教育部(8548)
创新(8540)
期刊
(31476)
经济(31476)
(28611)
金融(28611)
研究(22560)
(16937)
中国(12461)
管理(9819)
财经(8384)
(6996)
学报(6712)
(6519)
科学(6102)
大学(5867)
学学(5717)
经济研究(5373)
财会(5137)
理论(4874)
中国金融(4824)
实践(4379)
(4379)
业经(4238)
技术(4227)
会计(3986)
问题(3786)
国际(3722)
(3368)
会通(3304)
通讯(3304)
统计(3187)
共检索到1097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玉明  
近年来我国企业界流行的观点是,发行股票不但可以一次性募集大量资金,而且可以永久性占用,更不需要还本付息,因此,发行股票是企业最佳的融资方式。但笔者认为,企业融资取决于企业优序融资策略的选择及股票融资偏好的非经济性;而且股票融资的成本也不低,并不是融资策略的最优选择。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振山  王秉阳  
我国股市的过度投机与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存在着内在的关联。本文以2006-2013年我国沪深A股主板市场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股票投机交易对权益成本的影响,以及信息发现机制在其中发挥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内生性和样本选择偏误之后,市场投机和个股投机都能够显著地降低权益成本;对于盈余预期更高的"好公司",投机交易对权益成本的影响更弱,支持了信息发现的"替代效应"假说。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再融资公司的权益成本与控制组相比显著更低,与上年相比也存在着明显的下降,成本偏低确实是股权融资偏好的重要原因。本文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商世文  
上海股票市场从起步到形成已历时8个年头,目前上海股票市场已初具规模。今年上海在健全和完善股票市场方面又有许多新的举措,取得了可喜的进步。笔者想就上海当前股市情况及今后发展提出一些粗浅的见解,以资研究问题时参考。今年上海股市有如下较大变化:1.股票市场由调控型改为市场型。为做好转型:正作,上海证交所采取了稳步前进、逐渐放开的做法。3月份,先放开二种股票的价格,4月份对电真空等6种股票的涨跌幅度由1%放至5%,并取消流量限制。5月初,14种股票的涨跌幅度均放至5%。5月21日上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桂雪蓉  钱大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黄少安  张岗  
本文通过对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描述 ,认定中国上市公司存在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 ;公司股权融资的成本大大低于债务融资的成本是股权融资偏好的直接动因 ,深层的原因在于现行的制度和政策。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对公司融资后的资本使用效率、公司成长和公司治理、投资者利益以及宏观经济运行等方面都有不利影响 ,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文中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余剑梅  
优序融资理论认为,企业选择融资方式时,应首先考虑内源融资,其次是负债融资,最后考虑发行股票。然而,我国上市公司更偏好股权融资。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方式为什么不同于成熟理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究竟何在?本文通过对2008~2011年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行为从治理结构角度进行实证研究,解释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郭正杰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对上市公司过度偏好股权融资的行为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通过分析其成因及危害,提出了抑制上市公司过度偏好股权融资行为的具体对策和措施。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道勇  
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的直接成本低于债权融资的成本、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考核指标不合理以及公司有利润无现金是我国上市公司后续融资偏好股权融资的原因。尽管股权融资偏好也许是上市公司经营者的“理性选择” ,但上市公司过分偏好股权融资所存在的融入资金配置绩效差、间接成本高以及不利于金融体系的安全运行等问题也不容轻视。本文建议上市公司在经济人理性与相机选择原则的基础上 ,采用多元化的融资策略并提出以现金净流量 ,每股税后收益等手段作为考核指标 ,促使上市公司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选择融资方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于竞宇  
现代优序融资理论在西方国家得到了普遍验证,而在我国上市公司表现出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文章利用Logit模型,通过对深市2006年57家A股上市公司增发股票的实证研究,得出企业增发股票的影响因素。即:企业的资本结构、盈利能力、增长能力均影响着其是否增发股票,从而实现股权融资.并做出合理的解释。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孙喜平  
从融资结构理论和西方发达国家的融资实践看,融资顺序理论得到遵循,股权融资方式受到冷落,而我国上市公司却表现出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股权融资成本背离风险收益对等原则、股权结构不合理、证券市场功能不完善、国家融资体制存在缺陷是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治理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应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切实保障股东权益、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完善法规制度,确保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和高效运转。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罗健梅  索奇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谭健,严太华  
在存在信息非对称的情况下,本文拓展了优序融资理论的假设前提,提出企业的经营目标为原有股东与经理人两者的加权收益最大化。严重的内部人控制现象不仅导致了企业实际的经营目标偏向于经理人收益最大化,而且给经理人带来了较大的控制权收益,而上市公司经理人持股比例偏低又弱化了因信息非对称而造成的权益价值低估所带来的损失。这些正是导致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行为的原因。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庞博  赵艰申  
国内上市公司融资的啄食顺序和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相反,表现出较强的股权融资偏好特征;融资结构中股权融资比重偏高,内部融资比重偏低。本文从公司金融角度出发,结合目前中国国情,分析得出国内上市公司对股权融资如此热衷的原因主要有:股权融资的成本优势、股权分置和国有股一股独大、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以及经济高速发展期企业的扩张冲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高友才  
现代融资理论认为、企业融资应首选内源融资,然后是举债,直到因债务融资引起企业财务亏空概率达到危险区时才最后发行股票。这一“融资定律”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了普遍验证。而在我国,恰恰相反,上市公司表现出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从理论上讲,这增大了企业融资成本,从实践看,产生了一系列不良后果。因此应加以规范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