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62)
2023(6384)
2022(5219)
2021(5264)
2020(4334)
2019(10282)
2018(10017)
2017(19127)
2016(10216)
2015(11652)
2014(10980)
2013(11297)
2012(10674)
2011(9748)
2010(9350)
2009(8641)
2008(8583)
2007(7357)
2006(6551)
2005(6146)
作者
(27292)
(22998)
(22850)
(21990)
(14970)
(10986)
(10274)
(8993)
(8884)
(8100)
(8037)
(7797)
(7417)
(7398)
(7385)
(7289)
(6909)
(6782)
(6671)
(6144)
(5860)
(5476)
(5463)
(5319)
(5269)
(5074)
(5073)
(4663)
(4599)
(4578)
学科
(50042)
经济(49982)
管理(26728)
(26019)
方法(23969)
数学(22473)
数学方法(22392)
(20388)
企业(20388)
中国(15920)
(12909)
(11839)
(11265)
贸易(11258)
(11061)
(9735)
业经(8099)
(8067)
财务(8058)
财务管理(8044)
企业财务(7823)
地方(7566)
(7427)
金融(7427)
农业(7383)
(7362)
银行(7351)
(7164)
(7132)
(6905)
机构
大学(146759)
学院(142334)
(72987)
经济(72110)
研究(54548)
管理(53856)
理学(46293)
理学院(45773)
管理学(45163)
中国(45126)
管理学院(44890)
(32623)
(32598)
科学(29209)
(26785)
财经(26417)
经济学(25174)
(24628)
中心(24429)
研究所(24201)
经济学院(22818)
北京(21608)
(20777)
财经大学(20214)
(19591)
(18983)
业大(17996)
(16936)
师范(16804)
科学院(16520)
基金
项目(94531)
科学(76046)
基金(73893)
研究(68285)
(64785)
国家(64355)
科学基金(55173)
社会(47687)
社会科(45494)
社会科学(45483)
基金项目(38254)
自然(34447)
自然科(33745)
自然科学(33735)
自然科学基金(33220)
资助(31583)
教育(30364)
(30300)
(28074)
编号(24603)
(23709)
中国(21976)
国家社会(21773)
重点(20987)
教育部(20813)
(19983)
成果(19858)
人文(19280)
(18982)
大学(18642)
期刊
(75921)
经济(75921)
研究(47430)
中国(30512)
(25398)
科学(20645)
学报(20594)
管理(20379)
(18381)
大学(16691)
(16444)
金融(16444)
学学(15794)
财经(14470)
经济研究(13916)
农业(12748)
(12525)
(11239)
问题(10819)
技术(10455)
世界(10241)
国际(10051)
教育(9412)
业经(9077)
(7972)
技术经济(7654)
统计(7395)
资源(7091)
理论(6487)
经济问题(6265)
共检索到2220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左浩苗  郑鸣  张翼  
本文对中国股票市场特质波动率与横截面收益率的关系进行经验研究,探讨"特质波动率之谜"是否存在。我们发现,中国股票特质波动率与横截面收益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但在控制了表征异质信念的换手率后,这种负相关关系消失了。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在卖空限制和投资者异质性的共同作用下,资产价格会被高估从而降低未来的收益率,造成了中国市场上的特质波动率之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登跃  
文章基于Fama-French规模-账面市值比5×5组合对特质波动率与横截面收益的关系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当期已实现特质波动率和非预期特质波动率均与收益显著正相关,滞后一期的已实现特质波动率与收益的关系并不显著,只有在控制了非预期特质波动率时,预期特质波动率才与收益显著正相关。另外,条件相关检验的结果表明:在上市场,组合贝塔与收益正相关,但不显著;而在下市场,组合贝塔与收益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林虎  孙博  刘力  
本文通过日度交易数据构造出的换手率波动的指标对于未来收益率有着稳定并且显著的解释能力。本文认为换手率代表了投资者意见分歧程度的高低,而二阶距代表了意见分歧的波动程度。在市场存在卖空约束的情况下,股票价格中包含有以投资者意见分歧为标的物的转售期权,投资者意见分歧波动越高,相应的转售期权的价格也更高,未来收益率下降。我们使用AB股样本进行检验的结果也支持我们的理论假设。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邓雪春  郑振龙  
文章讨论了中国股市是否存在"特质波动率之谜",实证结果表明,滞后的特质波动率并不是预期特质波动率的一个好的估计值。所谓"特质波动率之谜"是由于研究者错误地使用滞后的特质波动率来取代预期特质波动率而出现的伪现象。文章采用对每支股票的对数特质波动率序列建立ARMA模型的方法提取预期特质波动率,并利用横截面回归研究预期特质波动率与预期收益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这种正向关系即使在考虑了各种控制变量并经过稳健性检验之后仍然成立。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谢虹  
近年来,关于股市“特质波动率之谜”的研究众多,但尚未有一致的认识。本文运用行为金融学的思想,基于前景理论,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研究投资者行为是否对股票特质风险与预期收益的关系产生影响。通过二维分组法和横截面回归法实证发现:我国股市特质风险与预期收益间存在反向关系,并且这种反向关系在股票处于获利域时得到进一步加强,说明股票未实现的资本利得确实影响了特质风险与预期收益间的关系。本文结合我国股市发展现状合理解释了实证结果,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对投资者行为的重要性的认识。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杨亚仙  李洋洋  
本文以A股股票为研究对象,通过投资组合分析和Fama-MacBeth横截面回归发现,中国股市确实存在"特质波动率之谜",即特质波动率和预期收益率显著负相关。进一步分析发现,当控制换手率和历史最大日收益率后,这种负相关关系不再显著。然后量化分解各控制变量对"特质波动率之谜"的解释力,发现历史最大日收益率和换手率的解释力占比高达70%,从而得出中国"特质波动率之谜"的成因主要是投资者异质信念的存在及投资者对彩票类股票的偏好。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谢虹  
近年来,关于股市"特质波动率之谜"的研究众多,但尚未有一致的认识。本文运用行为金融学的思想,基于前景理论,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研究投资者行为是否对股票特质风险与预期收益的关系产生影响。通过二维分组法和横截面回归法实证发现:我国股市特质风险与预期收益间存在反向关系,并且这种反向关系在股票处于获利域时得到进一步加强,说明股票未实现的资本利得确实影响了特质风险与预期收益间的关系。本文结合我国股市发展现状合理解释了实证结果,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对投资者行为的重要性的认识。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虞文微  张兵  于琴  
特质波动率与预期收益率之间关系的不确定性,一直是学术研究的热点。文章从套利限制的角度来解释"特质波动率之谜",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构造套利限制指标进行投资组合分析以及采用Fama-Macbeth回归,实证验证中国股票市场是否存在显著的"特质波动率之谜"。研究发现,高套利限制因子情况下"特质波动率之谜"更为显著,而在低套利限制因子情况下"特质波动率之谜"不再显著,从套利限制因子的角度,能够解释中国股票市场的"特质波动率之谜"。进一步,通过分解特质波动率对于收益率影响系数,量化分析了套利限制因子对于"特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黄玮强  张静  奇丽英  
金融资产的特质波动率对于资产收益率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首次探究特质波动率是否可以在中国债券横截面收益率中定价。组合分析和Fama-MacBeth回归结果都表明在中国债券市场中存在显著为正的特质波动率收益溢价,并且在控制流动性风险、剩余期限、规模、债券市场beta、票面利率、评级、反转和换手率之后特质波动率与债券横截面收益率的正向关系仍然显著存在。最后,构建的特质波动率因子提高了现有模型的定价效率,丰富了债券市场的定价因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建民  刘星  
本文利用我国深圳证券交易市场1993-2002年A股财务数据和1994年7月至2004年6月所有可使用的交易数据,研究分析了公司总市值(TMV)、账面市值比(BV/MV)、债务权益比(D/E)和销售价格比(S/P)对股票横截面平均收益率的影响。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熊伟  陈浪南  
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分析股票特质波动率、股票收益与投资者情绪之间的动态关系。将受投资者情绪影响的噪声投资者引入Merton基于不完全信息的市场均衡模型,以2007年至2012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运用有向无环图(DAG)技术识别SVAR模型,实证检验股票特质波动率与股票收益和投资者情绪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股票特质波动率与股票收益正相关;股票收益率对股票特质波动率的弹性,随着投资者情绪的增加和噪声投资者比例的上升而增大。投资者情绪和股市流动性是影响中国股票市场高特质波动股票与低特质波动股票截面收益差异大小的重要原因。投资者越乐观、市场上流动性越强,高特质波动组合收益率与低特质波...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志新  卢妲  黄昌利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罗琦  韩晓虹  汪守松  
近年来国外学者分别从公司持有现金的预防性动机和市场时机理论的角度出发,认为公司现金持有量与股票收益率之间存在正的、或者负的关联。本文基于中国股市数据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公司现金持有量并不影响股票横截面收益率。我们认为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在于中国股市的不成熟,股市长期的同涨同跌使得公司面临的总量风险较大,公司出于预防性动机普遍持有大量现金,现金持有量因此不能反映出单个公司面临的风险大小差别。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莹  肖欣荣  王铎  
本文研究了中国A股市场融资融券标的股票的"异质性波动率之谜",分别在我国融资融券制度推行初期和后期,构建了两阶段的双重差分回归模型,比较融资融券制度的政策效果。实证结果表明,在融资融券制度推行初期,两融标的股票"异质性波动率之谜"现象未能得到有效抑制。融资融券制度推行后期,A股市场融券交易总量快速增长,融资融券标的股票的"异质性波动率之谜"现象相对非融资融券股票得到明显抑制,这一抑制效应对于融券交易活跃的股票更为显著,说明融券交易的活跃程度对于抑制融资融券标的股票"异质性波动率之谜"现象起主要作用。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周皓  陈湘鹏  王远  
已有文献尝试从不同角度解释A股市场的"异质波动率之谜",但尚未有研究探讨该异象能否被现有解释变量充分解释,并量化评价各变量的解释力度。本文在总结过往文献对"异质波动率之谜"的解释变量的基础上,应用"Hou&Loh拆解方法"对该问题进行拆解,(1)整体上,现有解释变量不能充分解释"异质波动率之谜";(2)结构上,与彩票型偏好相关的解释变量具有最强的解释力度,与流动性相关的变量、非预期性换手率也具有较好的解释度,但与行为偏差相关变量的解释力度非常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