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00)
2023(4110)
2022(3533)
2021(3248)
2020(2875)
2019(6339)
2018(6040)
2017(12055)
2016(6254)
2015(6767)
2014(6577)
2013(6457)
2012(5780)
2011(5158)
2010(5294)
2009(5089)
2008(5379)
2007(4811)
2006(4062)
2005(3874)
作者
(16632)
(13702)
(13619)
(13257)
(9035)
(6530)
(6228)
(5230)
(5222)
(4939)
(4758)
(4685)
(4406)
(4332)
(4272)
(4272)
(4220)
(4169)
(3952)
(3741)
(3459)
(3344)
(3203)
(3189)
(3163)
(3134)
(2965)
(2917)
(2736)
(2703)
学科
(26852)
管理(23561)
(23312)
企业(23312)
(22531)
经济(22495)
方法(13354)
数学(11991)
(11957)
数学方法(11927)
(10769)
保险(10678)
(10022)
财务(10021)
财务管理(10006)
(9727)
企业财务(9708)
(8941)
银行(8934)
(8428)
(7572)
金融(7572)
中国(7099)
(6070)
体制(5630)
业经(5077)
各种(4442)
类型(4310)
种类(4308)
各种类型(4302)
机构
大学(87313)
学院(86372)
管理(37212)
(36672)
经济(35954)
理学(31392)
理学院(31148)
管理学(30779)
管理学院(30614)
中国(24988)
(23533)
研究(22917)
财经(18353)
(17352)
(16865)
财经大学(14202)
(12816)
金融(12580)
(12417)
中心(11904)
经济学(11683)
科学(11530)
商学(11170)
北京(11110)
商学院(11092)
经济学院(10631)
(10542)
(10191)
(9851)
公司(9607)
基金
项目(53720)
科学(43724)
基金(42290)
研究(38671)
(35707)
国家(35412)
科学基金(32129)
社会(26704)
社会科(25335)
社会科学(25327)
基金项目(22097)
自然(21449)
自然科(21030)
自然科学(21023)
自然科学基金(20719)
(19152)
资助(18006)
教育(17790)
(16384)
编号(14721)
(12840)
成果(11822)
教育部(11720)
人文(11584)
重点(11452)
(11237)
国家社会(11205)
(11202)
(11191)
科研(10682)
期刊
(37419)
经济(37419)
研究(28513)
(21257)
(19082)
金融(19082)
中国(15056)
管理(14057)
学报(10745)
财经(9847)
科学(9835)
大学(8803)
学学(8619)
(8064)
(7554)
财会(7100)
会计(5901)
经济研究(5893)
技术(5492)
理论(5202)
业经(5033)
实践(4694)
(4694)
通讯(4674)
会通(4667)
农业(4487)
保险(4318)
(4318)
教育(4233)
问题(4214)
共检索到1318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屠立鹤  孙世敏  
目前围绕股票期权激励对高管风险承担影响的研究结论不一。经典代理理论基于代理人风险规避假设,认为授予高管股票期权越多,收入就越具凸性,其风险承担水平也就越高;而行为代理理论突破这一假设后却认为,高管对股票期权产生心理禀赋,其风险承担水平并不随着股票期权授予的增加而提高。将股票期权激励区分为预期价值和禀赋价值两种异质价值,运用P-P法和F-L法两种测量高管风险承担水平的方法,以2006年至2016年中国沪深上市公司为分析样本,采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研究股票期权激励两种异质价值分别与高管风险承担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股票期权激励异质价值对不同产业下高管风险承担方向的影响,并借鉴HOVAKIMIAN et al.的研究思想构建最优风险承担估计模型,探讨股票期权激励是否导致高管过度风险承担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①股票期权激励预期价值与高管风险承担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股票期权激励禀赋价值与高管风险承担呈显著负相关关系。②货币薪酬强化了股票期权激励预期价值与高管风险承担的正相关关系,弱化了股票期权激励禀赋价值与高管风险承担的负相关关系;任职危机弱化了股票期权激励预期价值与高管风险承担的正相关关系,也弱化了股票期权激励禀赋价值与高管风险承担的负相关关系;但在职消费对上述关系的影响并不明显。③股票期权激励异质价值对不同产业类型高管风险承担影响的方向有所不同,在高科产业中,主要影响高管研发投入和经营集中度方面的风险承担;在传统产业中,主要影响研发投入和杠杆水平方面的风险承担。另外,高管对股票期权激励预期价值的追逐导致其过度风险承担。研究结果对经典代理理论与行为代理理论的分歧给予了一个新的解释。建议公司在制定高管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时统筹考虑行权价格、薪酬组合和业绩考核标准等因素,以促进激励目标的达成。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屠立鹤  孙世敏  陈怡秀  
本文融合经典代理理论和行为代理理论两种理论观点,依据激励条件和行权有效期,将高管股票期权激励区分为严苛型和宽松型两类,分别研究其激励程度与公司风险承担水平之间的关系,并考察高管解雇压力对此二者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严苛型高管股票期权激励程度与公司风险承担水平呈显著非线性关系,宽松型高管股票期权激励程度与公司风险承担水平呈显著线性负相关关系;(2)解雇压力滞后了严苛型高管股票期权激励程度与公司风险承担水平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并减弱了宽松型高管股票期激励程度与公司风险承担水平之间的负相关关系。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屠立鹤  孙世敏  
本文基于经典代理理论和行为代理理论,并依据激励条件和激励有效期将股票期权区分为"激励型"和"福利型"两类,分别考察激励程度与高管风险承担水平之间的关系。此外,本文引进市场竞争调节变量,研究其对此二者关系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1)"激励型"股票期权激励程度与高管风险承担水平呈倒U型关系,"福利型"股票期权激励程度与高管风险承担水平呈线性负相关关系;(2)市场竞争越激烈,"激励型"高管股票期权激励与风险承担之间的倒U型关系越滞后,"福利型"高管股票期权激励与风险承担之间的负相关关系越弱。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屠立鹤  孙世敏  陈怡秀  
本文融合经典代理理论和行为代理理论两种理论观点,依据激励条件和行权有效期,将高管股票期权激励区分为严苛型和宽松型两类,分别研究其激励程度与公司风险承担水平之间的关系,并考察高管解雇压力对此二者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严苛型高管股票期权激励程度与公司风险承担水平呈显著非线性关系,宽松型高管股票期权激励程度与公司风险承担水平呈显著线性负相关关系;(2)解雇压力滞后了严苛型高管股票期权激励程度与公司风险承担水平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并减弱了宽松型高管股票期激励程度与公司风险承担水平之间的负相关关系。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屠立鹤  孙世敏  
本文基于经典代理理论和行为代理理论,并依据激励条件和激励有效期将股票期权区分为"激励型"和"福利型"两类,分别考察激励程度与高管风险承担水平之间的关系。此外,本文引进市场竞争调节变量,研究其对此二者关系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1)"激励型"股票期权激励程度与高管风险承担水平呈倒U型关系,"福利型"股票期权激励程度与高管风险承担水平呈线性负相关关系;(2)市场竞争越激烈,"激励型"高管股票期权激励与风险承担之间的倒U型关系越滞后,"福利型"高管股票期权激励与风险承担之间的负相关关系越弱。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荣凤芝  王轩  
本文选取我国2011~2016年间公布的股权激励方案的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企业高管授获股票期权的内含价值和未来预期收益两方面探讨股票期权对高管战略决策风险承担的影响,分析其是否会通过削弱或加强高管的价值感知,进而影响这种基于绩效的长期激励手段的激励作用。研究结论一方面验证了前人的研究观点,另一方面揭示了股票期权作为一种高管激励措施的效用机制和实际激励效果,使得这种激励方式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公司治理的实践。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屠立鹤  孙世敏  陈怡秀  代玺玲  
依据行权条件和行权有效期将股票期权激励方案分为"高标准型"和"低标准型",利用2006—2013年中国沪深两市实施股票期权激励的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考察了两类样本组中股票期权激励与高管风险承担的关系,以及媒体关注对两者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高标准型"股票期权激励与高管风险承担之间存在呈倒U形关系;"低标准型"股票期权激励与高管风险承担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媒体关注度越高,"高标准型"组中两者倒U关系的拐点越滞后,同时"低标准型"组中两者的负相关关系越弱。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云  李春玲  王寅  
以2006-2016年公布股票期权激励方案的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高管期权薪酬风险承担激励和管理者权力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研究表明,管理者期权薪酬风险承担激励和管理者权力均对企业研发创新具有促进作用;当二者同时存在时,期权薪酬激励与管理者权力之间会产生负向协同效应,反而会阻碍企业研发创新。其原因可能在于,管理者可以利用手中的权利影响薪酬合约制定过程而轻松获取租金,从而放弃风险较高的研发创新活动。研究结论丰富了企业创新、管理者权力和高管股权激励相关研究,对于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改进公司治理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石琦  肖淑芳  吴佳颖  
创新是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如何激励企业创新已成为当今重要的研究议题。为此,本文以2006-2016年实施的302份股票期权方案为样本,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双重差分模型得出如下结论 :(1)实施股票期权能够促进企业创新产出。(2)风险承担效应是股票期权激励企业创新产生的主要内在机制。(3)非高管授予比例较大、授予范围较小、激励期限较长、行权比例递增、价内程度较低、行权业绩考核相对宽松时,能够更好地发挥股票期权的风险承担效应,增加激励对象承担风险的意愿,从而提升企业创新产出。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以为上市公司选择是否实施股票期权及如何设计股票期权方案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马建会  代端  
本文探讨高管股票期权激励如何减少公司的代理成本,并提出了对使用股权激励产生问题时相应的解决办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臧秀清  洪巧珍  
股权激励作为有效的激励手段,解决了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所产生的代理问题,使高层管理人员与企业所有者利益不一致的问题得到了缓解,降低了代理问题给公司带来的价值损失。激励措施虽然增加了公司的价值,但也加剧了高层管理人员的盈余管理行为。本文以高管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为基础,研究风险承担与其之间的关系,并从创业板出发,利用上市公司2013—2017年度的相关数据实证分析了风险承担在高管股权激励对盈余管理影响中的中介作用路径,为公司治理的完善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林钟高  李帽帽  
本文以2010-201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晋升压力这一隐性激励机制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以及内部控制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高管晋升压力的加大削弱激励机制的效果,企业风险承担能力与意愿下降,而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能够有效减弱由于晋升压力过大导致的风险承担不足的行为,促进企业风险承担。研究表明,高管晋升压力过大不利于激励管理层的风险承担,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可以调节激励效应中的失灵现象。因此,企业既要重视隐性激励机制的适度性,更要重视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和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确保适度的风险承担对企业价值增值和可持续发展的积极贡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宏亮  王靖宇  李慧聪  
结合激励替代效应、资源依赖理论和管理者自利理论,以2009年和2014年两次"限薪令"为背景,以2001—2008年和2009—2014年"限薪令"实施前后两个时间段的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限薪环境下的晋升激励与国企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薪酬激励与晋升激励都会刺激高管承担风险且两种激励手段对高管风险承担的动机存在替代效应,即限薪前两种激励手段对国企风险的影响都比较显著,限薪后,薪酬激励对国企风险的影响下降,晋升激励对高管承担风险的影响显著提高。其他外部环境变量,如国企所在的行业和所处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瑞君  李小荣  许年行  
有关"风险承担"(risk taking)的研究是近年来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财务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研究结果表明:(1)货币薪酬激励的增加能提升高管承担风险的水平;(2)最终控制人性质和公司成长性会影响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国有企业以及公司成长性较低的公司,货币薪酬激励与风险承担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较弱;(3)风险承担水平的提高能促进公司绩效的提升;(4)进一步研究发现,风险承担在高管薪酬激励与企业绩效之间发挥中介效用作用。这些结论在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和三阶段最小二乘法(3SLS)处理内生性问题等稳健性测试后依然成立。因此,本文从"风险承担"这一新的视角深化了有关高管薪酬激励降...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宏亮  王靖宇  李慧聪  
结合激励替代效应、资源依赖理论和管理者自利理论,以2009年和2014年两次"限薪令"为背景,以2001—2008年和2009—2014年"限薪令"实施前后两个时间段的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限薪环境下的晋升激励与国企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薪酬激励与晋升激励都会刺激高管承担风险且两种激励手段对高管风险承担的动机存在替代效应,即限薪前两种激励手段对国企风险的影响都比较显著,限薪后,薪酬激励对国企风险的影响下降,晋升激励对高管承担风险的影响显著提高。其他外部环境变量,如国企所在的行业和所处的年度,对研究没有显著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