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08)
- 2023(15803)
- 2022(13290)
- 2021(12595)
- 2020(10963)
- 2019(25374)
- 2018(24792)
- 2017(47467)
- 2016(25785)
- 2015(29337)
- 2014(29090)
- 2013(28948)
- 2012(26810)
- 2011(24198)
- 2010(24071)
- 2009(22397)
- 2008(22503)
- 2007(19854)
- 2006(16833)
- 2005(15197)
- 学科
- 济(109791)
- 经济(109672)
- 管理(77093)
- 业(76635)
- 企(64706)
- 企业(64706)
- 方法(57020)
- 数学(51057)
- 数学方法(50473)
- 财(32693)
- 中国(28270)
- 农(26977)
- 务(22749)
- 财务(22702)
- 财务管理(22655)
- 学(22425)
- 业经(21910)
- 企业财务(21741)
- 贸(21715)
- 贸易(21708)
- 制(21170)
- 易(21166)
- 农业(17892)
- 地方(17117)
- 融(16977)
- 金融(16973)
- 银(16956)
- 银行(16907)
- 理论(16075)
- 行(16049)
- 机构
- 大学(381197)
- 学院(376316)
- 济(159543)
- 经济(156645)
- 管理(146413)
- 理学(127626)
- 理学院(126219)
- 研究(126200)
- 管理学(124002)
- 管理学院(123297)
- 中国(96433)
- 京(79422)
- 科学(76877)
- 财(73774)
- 所(63819)
- 农(63618)
- 财经(60279)
- 研究所(58325)
- 中心(57929)
- 业大(56535)
- 经(55133)
- 江(53483)
- 农业(50542)
- 经济学(50451)
- 北京(49509)
- 范(47318)
- 师范(46789)
- 经济学院(45748)
- 财经大学(45404)
- 院(44905)
- 基金
- 项目(255187)
- 科学(202641)
- 基金(190747)
- 研究(180224)
- 家(167572)
- 国家(166272)
- 科学基金(143154)
- 社会(116905)
- 社会科(111083)
- 社会科学(111051)
- 基金项目(100395)
- 省(96170)
- 自然(94848)
- 自然科(92788)
- 自然科学(92757)
- 自然科学基金(91209)
- 教育(84431)
- 划(82797)
- 资助(79683)
- 编号(69950)
- 部(58595)
- 重点(57733)
- 成果(56930)
- 创(52930)
- 发(52780)
- 教育部(50497)
- 科研(50147)
- 创新(49636)
- 国家社会(49591)
- 大学(48359)
- 期刊
- 济(161887)
- 经济(161887)
- 研究(105473)
- 中国(66183)
- 学报(62376)
- 财(59603)
- 科学(57035)
- 农(55490)
- 管理(52446)
- 大学(47234)
- 学学(44804)
- 农业(37815)
- 融(34219)
- 金融(34219)
- 教育(33745)
- 技术(31136)
- 财经(30494)
- 经济研究(27378)
- 经(26156)
- 业经(23994)
- 问题(21855)
- 业(21516)
- 贸(20062)
- 统计(19839)
- 版(18726)
- 技术经济(18603)
- 策(17711)
- 世界(17391)
- 国际(17264)
- 理论(16859)
共检索到5396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徐宁 徐向艺
股权激励是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的重要环节。设计适合中国上市公司特征的股权激励方案并规避其所带来的风险是使其发挥作用的关键。本文以2006—2008年公布与实施股票期权激励方式的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对股票期权激励契约的合理性特征及其内生约束性因素进行了理论探讨与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激励期限与绩效条件是体现股票期权契约合理性的关键要素,除外部法律与监管约束之外,大股东、债务融资与独立董事等内生性因素对两者具有显著的约束作用,进一步证实了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互补效应假说,为上市公司股票期权契约的设计与实施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股票期权 契约合理性 约束因素 股权激励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青华 黄登仕
本文选取了2006~2009年公告实施高管股票期权(ESO)激励的公司为样本,通过与配对组的对比,分析了ESO激励的效果;借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分析了ESO激励及其与高管权力交互作用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结果发现,公告ESO激励的公司大多为营利能力较强的公司,实施ESO有助于公司业绩的提高;而公司业绩与公司的资产规模、劳动力报酬的支付等关系密切,同时大多基于上期的盈利惯性;在考虑权力累积量和ESO激励强度的情况下,二者的交互作用对公司业绩具有显著的负作用,而在ESO激励力度较小的情况下,高管以此谋私利的动机不足。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晓莉 严广乐
激励合约设计是委托-代理理论和股票期权激励机制所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通过一个优化激励模型,讨论了在激励合约设计中股票期权的作用,对公司治理结构安排、绩效评价和薪酬设计等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股票期权 激励机制 委托代理 契约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徐茂卫 管文潮
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在上世纪末获得迅猛发展,迅速推广到世界各国。本文研究发现:实施股票期权激励后公司绩效并没有得到显著提高,反而刺激了经营者过度投资,从而损害了公司价值。
关键词:
股票期权 委托代理 公司治理 DEA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围 陈方正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是指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以公司股票为标的,对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员工进行的长期性激励。本文介绍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契约要素研究现状,选取35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成功实施的36例股权激励方案作为研究样本,针对激励方式、股票来源、激励对象、激励比例、人均被授予市值、等待期/行权期(锁定期/解锁期)等六项契约要素,梳理相关规则要求并进行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制定符合法律法规、契合公司情况的股权激励方案、选择合适的激励方式、明确合适的股票来源、确定适当的激励对象、激励比例以及授予市值、设计合理的行权期限等股权激励契约设计建议。
关键词: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 股权激励 契约 要素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增学
股票期权激励约束模式对委托人与代理人具有有效的激励约束相容水平,证券公司上市为其构建股票期权激励约束模式提供了重要条件,股票期权制度能促进证券公司完善治理结构,促使高级管理人员关注公司长期发展,也有利于证券公司实施人才战略。证券公司股票期权模式构建路线依次为明确股票期权管理机构和实施对象,确定股票期权一般原则和形式,确定股票期权比例、授予时机、股票来源、行权价格和限制期。
关键词:
证券公司 股票期权 激励约束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祝瑞敏 李长强
股票期权作为一种薪酬激励的有效方式,能较好地实现对经理人长期激励的目的。本文探讨了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形成的理论依据,阐述当前我国上市公司具备实施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前提,分析股票期权方案将在我国上市公司激励机制中普遍使用,最后指出实施股票期权激励机制中需注意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
股票期权 激励机制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棣华
经理股票期权(Executive Stock Option)问世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了。作为一种长期激励机制,它的确在激励与约束经理人员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从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实行经理股票期权的现状来看,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中国现状进行分析并就如何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股票期权 行权价格 执行期限 赠与时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红英
股票期权(Stock Options)是指一个公司授予其员工在一定的期限内,按照固定的期权价格购买一定份额的公司股票的权利。以委托代理理论与人力资本理论为理论基础的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是大部分上市公司对高级管理人员实行股权激励政策的重要方式,虽然作为所有者的股东与经营者的高级管理人员存在信息不对称与利益不一致性,但是通过给予高级管理人员公司股权,获得一定的经济权利,能使他们以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决策、分享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岳颖 张成虎
为了解决公司经营过程中的委托代理问题,现代企业普遍利用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来调节经理人与股东之间的矛盾。作为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行权条件是衡量经理人是否完成预期业绩目标的关键,并对经理人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本文针对企业行权条件设置是否合理的问题,通过描述统计的方法对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进行多角度分析,发现目前多数企业在行权条件设定上存在不足;本文针对其不足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为上市企业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实行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斌 孙月静
在保持公司特征同质性的基础上,本文选取民营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主成分构建对经营者的约束水平。综合考虑约束水平对股权激励的影响,细分董事长和总经理的激励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同时结合经营者激励约束的数学模型分析认为:国内民营上市公司对经营者的股权激励能发挥激励效果,但激励强度有待加强;对经营者的股权激励与约束水平能彼此增强各自对公司业绩的影响,但实证结果并不显著。
关键词:
经营者 股权激励 约束水平 激励约束模型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郑鸣 徐璐
以2006至200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我国上市公司选择期权激励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当公司成长机会多、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时,上市公司选择期权激励的概率就越高;当公司规模大、风险高、股权集中、现金流充沛及监管严格时,上市公司选择期权激励的概率就越低。
关键词:
期权激励 影响因素 Logit回归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郑晓玲
文章在阐述指数化股票期权的产生、特性的基础上,分析了指数化股票期权在我国应用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有效性,并指出在指数化股票期权激励设计中要注意的事项及相关政策。
关键词:
指数化股票期权 激励强度 风险激励效应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烨 孙慧倩 王宁宁
本文以我国沪深两市2007~2016年间持有投资性房地产的非金融保险行业上市公司为对象,研究了股票期权激励与债务契约动因对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与未实施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公司相比较,实施股票期权激励的公司更可能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公司对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选择公允价值模式的概率,随债务水平的增高而增大;进一步分析发现,股票期权激励与债务契约动因对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后续计量模式的选择存在交乘效应影响,实施股票期权激励会强化债务契约动因与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后续计量模式选择之间的正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强化审计监督,优化股票期权激励和债务契约的制定与执行,对于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