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52)
- 2023(4031)
- 2022(3524)
- 2021(3453)
- 2020(3074)
- 2019(7090)
- 2018(7027)
- 2017(13147)
- 2016(7444)
- 2015(8392)
- 2014(8333)
- 2013(8340)
- 2012(7405)
- 2011(6275)
- 2010(6600)
- 2009(6304)
- 2008(7101)
- 2007(6656)
- 2006(5965)
- 2005(5522)
- 学科
- 管理(42508)
- 企(36201)
- 企业(36201)
- 业(35857)
- 济(25726)
- 经济(25688)
- 财(18418)
- 务(15943)
- 财务(15916)
- 财务管理(15889)
- 方法(15437)
- 企业财务(15301)
- 数学(12619)
- 数学方法(12472)
- 制(9438)
- 人事(7450)
- 人事管理(7450)
- 划(7276)
- 策(6717)
- 业经(6441)
- 经营(6412)
- 银(5937)
- 银行(5930)
- 计划(5819)
- 决策(5780)
- 体(5739)
- 理论(5507)
- 行(5301)
- 体制(5024)
- 和(4597)
- 机构
- 大学(103051)
- 学院(101987)
- 管理(48339)
- 理学(40055)
- 理学院(39699)
- 管理学(39172)
- 管理学院(38944)
- 济(37953)
- 经济(36918)
- 中国(26726)
- 研究(26602)
- 财(25172)
- 京(22100)
- 财经(18521)
- 经(16778)
- 江(16579)
- 科学(15024)
- 中心(14697)
- 财经大学(13983)
- 北京(13882)
- 商学(13486)
- 州(13464)
- 农(13420)
- 商学院(13364)
- 所(13099)
- 业大(13050)
- 公司(11692)
- 研究所(11153)
- 经济管理(11089)
- 省(10618)
- 基金
- 项目(60278)
- 科学(48509)
- 基金(46415)
- 研究(41978)
- 家(39779)
- 国家(39458)
- 科学基金(35892)
- 社会(26462)
- 自然(25928)
- 自然科(25436)
- 自然科学(25431)
- 社会科(25054)
- 社会科学(25044)
- 自然科学基金(25026)
- 基金项目(24820)
- 省(22173)
- 教育(20102)
- 资助(19979)
- 划(18748)
- 编号(16817)
- 部(13862)
- 成果(13828)
- 重点(12767)
- 教育部(12286)
- 创(12228)
- 科研(12164)
- 人文(12158)
- 大学(11769)
- 项目编号(11585)
- 制(11479)
共检索到1647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扈文秀 付强 吴婷婷
尽管股权激励能够提高管理层业绩预测披露的意愿,但也会引发其在业绩预测披露中的自利行为。由于管理层对业绩预测披露具有较强的自由裁量权,大量的研究表明管理层会操控业绩预测披露影响股价,从而增加其股票交易的私有收益。在此背景下,研究股票期权激励对管理层业绩预测披露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06年至2015年A股上市公司管理层业绩预测和股票期权激励草案公告的数据,以业绩预测发布前后一个交易日的累计异常收益率区分好消息和坏消息以及业绩预测消息的利好和利空程度,分别采用Logistic回归和OLS回归实证检验自利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志远 刘倩茹
本文利用中国上市公司2006—2013年的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数据,研究业绩型股票期权中管理层收益及其对激励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当一部分完成行权条件中业绩要求的管理层并不能从股票期权中获得收益或者获得的收益十分有限。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管理层预期的股票期权价值越小,管理层达到当前行权期业绩要求的概率越小。另外,管理层利用上一个行权期的实际收益预期的期权收益越小,管理层达到当前行权期业绩要求的概率越小。最后,管理层从股票期权中获得的总收益越小,股票期权计划完成后的公司业绩也会越差。这些发现均说明,管理层收益较低将导致业绩型股票期权无法达到理想的激励效果,使得行权条件中的业绩要求无法完成,公司长期业...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慧辉 葛文雷 程安林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和《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出台后,经理股票期权作为一种激励机制有了法规的指导,但这种理论上激励相容的机制设计现实中可能由于经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而无效。文章以我国上市公司2006—2007年的经理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首次披露事件为样本,分析了经理利用信息优势选择信息披露内容和时间影响股价,进而影响股票期权行权价格确定的机会主义行为,实证研究的结果验证了研究假设,借此提出对我国经理股票期权实施的借鉴意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史中辉 韩养杰 李雷
由于股票期权制度本身理论上的缺陷和我国的实际问题,这一激励机制在我国应用较为困难。本文针对目前国内尚没有一套健全的激励机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激励制度,即将EVA(经济增加值)融入股票期权的虚拟股票期权激励体系。虚拟股票期权可以有效解决我国目前在激励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股票期权 EVA价值 杠杆股票期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何红渠 王玫
本文基于2010~2014年深市A股上市公司业绩预告样本,从控股股东的角度研究业绩预告择时披露问题。研究发现:1A股上市公司在业绩预告中存在择时披露行为:好消息更倾向于在交易日披露,而坏消息则更倾向于在周五和休市后披露;2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业绩预告择时披露行为存在利益趋同动机和利益侵占动机,并且两种动机随着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的变化而变化;3相比好消息,控股股东在管理层披露坏消息时存在明显的利益趋同和利益侵占动机;4管理层持股与业绩预告择时披露行为正相关,实际控制人为国有性质的企业与业绩预告择时披露负相关。
关键词:
业绩预告 择时披露 控股股东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凤霞 于海南
基于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14—2018年发布业绩预告的数据,应用多元回归方法实证分析了实施股权激励对管理层业绩预测质量的影响。从管理层发布业绩预测信息的精确性、准确性和及时性三个方面来衡量业绩预测质量。检验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能够有效提高管理层发布的业绩预测质量;当股权激励强度逐渐增加时,管理层发布业绩预测质量也随之提高。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股权激励模式对业绩预测信息质量的影响存在着明显差异,而实施股票期权对业绩预测信息质量的激励效果明显优于限制性股票。
关键词:
股权激励 激励模式 业绩预测质量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高敬忠 韩传模 王英允
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管理层业绩预告为例,检验了控股股东行为对上市公司业绩预告披露策略选择的影响。检验结果发现:总体而言,在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管理层业绩预告作用中利益防御动机与利益趋同动机同时存在,并随着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的变化,其作用也在利益防御效应和趋同效应之间变化。为了促使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在业绩预告披露中的利益一致性,我们需要以提高控股股东的独立性为核心强化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为的监督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马一宁 王惠
本文选取沪深两市2011年至2014年上市企业为样本,从货币激励、股权激励和控制权激励三方面入手,研究其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同时探讨了不同企业性质下激励类型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影响的差异,最终得出以下结论:发现在国有控股企业中,货币激励和控制权激励中的任职期间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显著负相关,控制权激励中的股权制衡度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显著正相关;而在非国有控股企业中,货币激励和控制权激励中的任职期间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无显著影响,控制权激励中的股权制衡度则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显著负相关。
关键词:
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管理层激励 企业性质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生年 尤明渊
以深交所2008-2013年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管理层薪酬激励对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随管理层薪酬激励程度的增加先升后降,呈倒U型关系,且这一现象在非国有企业中表现更为显著。结果表明,薪酬激励可以有效缓解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利益冲突,但也可能导致管理层为获得更多报酬而利用其信息优势进行选择性披露,进而影响信息披露质量。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韩慧博 吕长江 李然
文章使用2006-2010年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数据,检验股权激励方案的实施如何影响公司的股票股利行为。在检验股票股利长期市场反应的基础上,文章发现,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更倾向于发放高额股票股利,且股权激励的程度越高,发放高额股票股利的可能性也越大。进一步研究还发现,不同类型的股权激励制度对股票股利政策的影响也有所不同。文章结果表明,在非效率定价的市场环境下,管理层为了自身利益会充分利用市场的非有效定价现象来影响公司的股利行为。
关键词:
股权激励 股票股利 股票期权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徐寿福 邓鸣茂
股票错误定价不仅产生于公司外部的市场因素,而且会受到公司内部代理成本的影响。股权激励处于上市公司内部利益协调的核心位置,既可能通过改善公司治理、降低代理成本而减轻股票错误定价,也可能恶化管理层代理问题而加剧股票错误定价。本文以2007—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双重差分方法,实证检验了股权激励对股票错误定价的影响。首先,从总体上看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加剧了股票错误定价。其次,股权激励恶化了管理层代理问题,提高了代理成本,是股权激励加剧股票错误定价的重要机制之一。最后,契约要素对股权激励与股票错误定价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激励强度能够削弱股权激励的负面影响,但采用股票期权作为激励标的物和设置更严格的业绩条件则会加剧股权激励的负面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从市场效率的角度而言,没有证据表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发挥了正面的激励作用,科学设计和优化契约要素有助于缓解股权激励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错误定价 股权激励 代理成本 契约要素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于林 赵士军 李真
股票期权激励是在公司治理中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情况下,企业为激励高层管理人员尽最大努力工作而实施的一种内部分配制度。本文从委托代理理论出发,利用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对高层管理团队人力资本的股权激励机制进行分析,分别在绩效评价体系,法律、法规制度和企业的特性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提高高层管理团队的人力资本效用。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谭三艳
随着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规范意见》(试行)、《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外)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以及《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等规范的相继出台,股权激励再度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其中业绩评价指标的设计是一个不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叶华
一、我国企业高管薪酬激励状况分析企业高管层的激励机制中最重要的是高管的薪酬激励。目前有按地区工资和行政级别;年薪制和高管持股等形式。有学者研究发现,我国在对高管层薪酬激励中存在以下问题:(1)薪酬激励强度不平衡。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毛娜 宋合义 刘开瑞
高层经理股票期权机制将经理人员的报酬与公司的市场价值联系在一起,从而达到降低代理成本,增加社会福利的目的。目前国内关于股权激励问题的研究很多,但还存在着一定的争议,特别是关于股权激励的定量分析。本文以经济分析法为基本研究方法,辅以实证研究的方法以高层经理股票期权为内容进行了分析,针对最优期权比例的确立进行研究,通过委托-代理模型分析方法建立最优股权激励模型,并对影响最优股权激励的因素进行讨论,提出建议,以促使股票期权激励制在中国达到应有的实施效果。
关键词:
高层经理 股票期权 期权比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