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40)
2023(12587)
2022(11221)
2021(10831)
2020(9254)
2019(21338)
2018(21296)
2017(40874)
2016(22647)
2015(25562)
2014(25571)
2013(25368)
2012(23151)
2011(20597)
2010(20874)
2009(19423)
2008(19350)
2007(17386)
2006(15631)
2005(14120)
作者
(64753)
(53312)
(52974)
(50566)
(33948)
(25416)
(24200)
(20896)
(20402)
(19492)
(18381)
(18015)
(17073)
(16846)
(16520)
(16378)
(16039)
(15980)
(15508)
(15356)
(13255)
(13255)
(12944)
(12137)
(12085)
(12006)
(11912)
(11850)
(10772)
(10452)
学科
(82635)
经济(82522)
管理(76549)
(69801)
(62195)
企业(62195)
方法(40121)
数学(33780)
数学方法(33404)
(27978)
(22837)
(21410)
中国(20784)
(20223)
财务(20148)
财务管理(20112)
业经(19689)
(19612)
银行(19570)
企业财务(19212)
(18303)
(18209)
地方(16051)
理论(15902)
(14597)
金融(14596)
(14539)
农业(14356)
(13894)
(13180)
机构
大学(313655)
学院(310010)
管理(130215)
(116866)
经济(113823)
理学(110314)
理学院(109127)
管理学(107445)
管理学院(106831)
研究(97076)
中国(80120)
(67498)
(60500)
科学(59611)
(48805)
(48297)
(48284)
财经(46987)
中心(46862)
业大(44953)
研究所(43390)
北京(43146)
(42588)
(39607)
(39567)
师范(39205)
农业(38087)
财经大学(35142)
(34860)
商学(33752)
基金
项目(204790)
科学(160322)
研究(150349)
基金(148307)
(128188)
国家(127054)
科学基金(109976)
社会(92548)
社会科(87604)
社会科学(87578)
基金项目(79344)
(79221)
自然(73093)
自然科(71405)
自然科学(71386)
自然科学基金(70119)
教育(69663)
(66914)
编号(62575)
资助(61800)
成果(51556)
(45249)
重点(44820)
课题(42121)
(42100)
(41125)
项目编号(39438)
科研(39235)
创新(39134)
教育部(39055)
期刊
(132986)
经济(132986)
研究(94454)
中国(63606)
管理(50994)
(50445)
学报(48063)
(43835)
科学(43756)
(39074)
金融(39074)
大学(36590)
教育(36095)
学学(33968)
农业(28672)
技术(27079)
财经(23458)
业经(21044)
图书(19885)
(19778)
经济研究(18765)
理论(17288)
问题(16714)
(16238)
实践(16056)
(16056)
财会(15255)
技术经济(15110)
会计(14879)
现代(14601)
共检索到4765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肖淑芳  刘颖  刘洋  
本文以2006年1月1日至2012年6月30日公告的290个股票期权激励方案为研究对象,从行权业绩考核指标及其标准设置角度对我国股权激励实施中经理人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股票期权方案中设置的主要行权业绩考核指标(净利润增长率)的标准不仅显著偏低而且考核基期的业绩也显著低于历史业绩,使得股权激励方案缺乏激励性。考核基期业绩显著低于历史业绩的主要原因是经理人通过真实经营活动盈余管理方式对基期业绩进行了打压,从而降低了行权达标的难度。股权激励比例、管理权力大小与盈余管理程度显著正相关,说明股权激励是诱发盈余管理的直接动因,而管理权力的存在又加剧了这种操纵行为。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何威风  陈莉萍  刘巍  
为了提高国有企业效率,政府不仅进行了产权改革和治理改革,还实施了较多管理制度创新。现有国有企业效率研究主要集中在产权和治理改革方面,较少关注管理制度创新带来的影响。本文基于国有企业业绩考核制度演变背景,利用中央企业实施EVA考核的自然事件,研究了业绩考核制度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实施EVA考核后,中央企业偏好应计盈余管理,而不偏好真实盈余管理,且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存在替代效应。采用He ck m a n两阶段法、PSM方法及消除CEO变更等进行稳健性检验,以上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上年发生亏损、决策制定权和决策控制权及实际控制人两权分离度高的公司,在E VA考核下有着更强的盈余管理动机;上年财务状况好和保护性行业的公司,在EVA考核下的盈余管理动机较弱;实施EVA考核后,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都损害了中央企业的经营业绩。本研究不仅丰富了企业业绩考核和盈余管理研究内容,而且为完善EVA考核制度和治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提供了新参考。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王娟  金燕华  
目前 ,在我国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实施上存在制度和环境上的制约因素 ,如公司治理不完善、资本市场不规范、相关法律不健全等。建议在借鉴国际惯例并注重我国企业自身特点的基础上 ,改良目前的经济环境 ,完善政策法规 ,以推动这项激励制度在我国健康、高效地实施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陈冬华  祝娟  俞俊利  
公司治理只是外部制度影响的结果,还是同样深受个人内在品性的影响?这在实证研究上是一个较少被检验的问题,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索。本文选择曾在两个上市公司担任过高管(董事长或总经理)的个人样本,通过检验两个公司之间操控性应计水平的相关性,考察盈余管理是否会受高管个人特征的影响。本文将这种个人特征阐释为道德品性,并将受其影响的盈余管理行为一致性称为盈余管理中的经理人惯性。实证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其他影响因素后,具有相同高管的公司之间盈余管理水平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这种盈余管理水平的相关性并非仅仅因为高管先后任职的公司具有相似的财务状况和治理环境。实证结果支持盈余管理受到经理人惯性影响这一推论。该研究结果的启示在于,制度建设是制约盈余管理的必要但非充分条件,在外部制度建设效应边际递减之际,应重视和甄别经理人内化的德行品性,避免过于强调制度,在治理的投入上出现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损害公司价值及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情形。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陈冬华  祝娟  俞俊利  
公司治理只是外部制度影响的结果,还是同样深受个人内在品性的影响?这在实证研究上是一个较少被检验的问题,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索。本文选择曾在两个上市公司担任过高管(董事长或总经理)的个人样本,通过检验两个公司之间操控性应计水平的相关性,考察盈余管理是否会受高管个人特征的影响。本文将这种个人特征阐释为道德品性,并将受其影响的盈余管理行为一致性称为盈余管理中的经理人惯性。实证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其他影响因素后,具有相同高管的公司之间盈余管理水平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这种盈余管理水平的相关性并非仅仅因为高管先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方慧  
近年来,经理人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在我国开始实施,如何在借鉴国外已有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现有国情和“本土化”的股票期权计划的发展程度构建的我国股票期权会计制度就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本文认为我国经理人股票期权应当费用化确认,同时采用服务单位法在经理人提供服务期间进行摊销;选择公允价值为计量基础,行权日为计量日;采用公允价值法计算考虑经理人股票期权稀释效用后的每股收益并进行充分的信息披露。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华伟  
公司的经理人股权激励作为一种重要的薪酬激励模式,已被认为是公司治理中非常重要的机制之一,它能够通过高管人员以各种形式持有一定数量的公司股票,使股东利益与经理人的利益趋于一致,以此来解决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而股权激励的实施很可能会诱使经理人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那么股权激励是如何影响经理人的盈余管理行为呢?笔者利用修正的Jones模型估计出上市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规模,并通过对比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前后的盈余管理规模,来探索股权激励计划对经理人盈余管理规模的影响。同时笔者利用不同的模型来估计上市公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华伟  
公司的经理人股权激励作为一种重要的薪酬激励模式,已被认为是公司治理中非常重要的机制之一,它能够通过高管人员以各种形式持有一定数量的公司股票,使股东利益与经理人的利益趋于一致,以此来解决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而股权激励的实施很可能会诱使经理人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那么股权激励是如何影响经理人的盈余管理行为呢?笔者利用修正的Jones模型估计出上市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规模,并通过对比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前后的盈余管理规模,来探索股权激励计划对经理人盈余管理规模的影响。同时笔者利用不同的模型来估计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规模,以保证结果的稳健性。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经理人在股权激励实施前的盈余管理规模要显著高于股权激励实施之后,存在股权激励事前盈余管理的可能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周堂  
对经理人股票期权制独特的激励约束效应、实施中的障碍及技术操作方面的难点分析表明 :经理人股票期权制仍将是解决经理人长期激励约束问题的重要选择。为确保股票期权作用的充分发挥 ,应尽快消除宏观环境方面的障碍 ,完善股票期权计划设计 ,而不应因为存在的障碍而否定股票期权有作用。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方军雄  
IPO过程中是否存在向上盈余管理是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持久关注的话题,动机和机会是影响IPO过程盈余管理行为的重要因素,本文以股权分置改革为契机检验了制度变迁所导致的决策主体利益函数变化对IPO过程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由于IPO过程严苛的法律监管和高额的法律风险,IPO前向上盈余管理幅度显著低于IPO后的盈余管理幅度,上述现象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后更为明显,而这种现象主要存在于获得实质性流通权的民营上市公司当中。这意味着,股权分置改革改变了大股东的盈余管理动机和盈余管理行为模型,未来监管的重点应该后置,需要特别关注最终控制人股票限售期期满之时的会计质量。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心愉  赵景涛  段志明  
本文建立引入盈余管理行为的资产定价模型,结合贝叶斯概率模型得到盈余管理前后的盈余偏差,考察该偏差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并基于中国A股市场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最终得出两个结论:从短期来看,可操控盈余对披露的盈余水平和股票收益率具有正向作用;从长期来看,可操控盈余不会对股票的价格产生影响,因而不具有定价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莉  
股票期权激励制度作为一种激励工具,由于能够有效地解决委托代理问题,预防道德风险,并使企业管理人员的利益与公司的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而备受我国学者关注。尽管国内学者对企业股票期权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会计处理上的负债与权益之争,公允价值法与内在价值法之争,少有对待权期问题的研究。然而,我国企业在确定股票期权待权期限时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合理确定股票期权的待权期限具有重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倪爱东  
股票期权作为一种长期、灵活、极富创意的激励机制,其出发点是激励经理人员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以达到所有者和经营者"双赢"的目标。股票期权作为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已在西方国家的广泛实践中得到印证。但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实施这一制度还存在一些障碍或缺乏相关条件,有必要对其进行细致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谦  
本文以2002-2003年沪市A股为研究样本,得用截面的Jones模型来分析在中国上市公司与经理人持股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联性,研究发现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关系成正相关,而经理人持股与盈余管理没有显著性关系,说明我国目前股权结构高度集中的不合理,建议实现多元化股权结构,使之达到最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