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91)
- 2023(7197)
- 2022(5890)
- 2021(5333)
- 2020(4689)
- 2019(10158)
- 2018(10012)
- 2017(19280)
- 2016(10522)
- 2015(11707)
- 2014(11821)
- 2013(11327)
- 2012(10543)
- 2011(9625)
- 2010(9769)
- 2009(9066)
- 2008(9174)
- 2007(8270)
- 2006(7180)
- 2005(6651)
- 学科
- 济(40209)
- 经济(40132)
- 业(33274)
- 管理(32467)
- 企(26975)
- 企业(26975)
- 方法(19016)
- 数学(16650)
- 数学方法(16541)
- 财(15515)
- 制(13212)
- 中国(13103)
- 险(10915)
- 务(10911)
- 银(10900)
- 财务(10885)
- 银行(10884)
- 财务管理(10862)
- 保险(10824)
- 企业财务(10461)
- 行(10383)
- 农(10156)
- 融(10038)
- 金融(10031)
- 体(9647)
- 业经(8477)
- 学(8005)
- 理论(7377)
- 贸(7122)
- 贸易(7118)
- 机构
- 大学(147821)
- 学院(147751)
- 济(62646)
- 经济(61292)
- 管理(57125)
- 研究(49676)
- 理学(48112)
- 理学院(47659)
- 管理学(46877)
- 管理学院(46604)
- 中国(43521)
- 财(35099)
- 京(30989)
- 科学(27764)
- 财经(27097)
- 所(25318)
- 经(24754)
- 农(24411)
- 中心(23656)
- 江(22778)
- 研究所(22280)
- 财经大学(20539)
- 业大(20134)
- 北京(19841)
- 经济学(19461)
- 农业(19060)
- 院(18247)
- 州(17828)
- 经济学院(17679)
- 融(16449)
- 基金
- 项目(95147)
- 科学(75334)
- 基金(70929)
- 研究(68895)
- 家(61811)
- 国家(61330)
- 科学基金(53080)
- 社会(45033)
- 社会科(42706)
- 社会科学(42695)
- 基金项目(36946)
- 省(35790)
- 自然(34251)
- 自然科(33520)
- 自然科学(33509)
- 自然科学基金(32970)
- 教育(31565)
- 划(30373)
- 资助(29744)
- 编号(27221)
- 成果(22423)
- 部(21694)
- 重点(21069)
- 创(19447)
- 国家社会(19212)
- 课题(18848)
- 教育部(18826)
- 发(18677)
- 制(18490)
- 科研(18337)
共检索到2332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雅慧 万迪昉 付雷鸣
本文以富豪榜上榜事件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媒体关注度高的股票的收益反而低于关注度低的股票这一"媒体效应"的产生原因,通过实证研究检验了基于传统金融理论的"风险补偿假说"和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的"过度关注弱势假说"。研究结果显示,被报道股票在事件期内产生了负的超额收益,而通过倾向得分匹配算法构建的控制组股票超额收益并不显著,说明"风险补偿假说"不成立,"媒体效应"的来源并不是低关注股票的正收益。事件期内被关注股票的交易量显著放大,并且日历时间组合方法在事件日前得到了显著的正收益,在事件日后则转为显著的负收益,基本符合"过度关注弱势假说"。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应千伟 周开国 陈双双
本文基于2000~2011年中国重要报纸对A股上市公司的新闻报道月度数据,重新审视了媒体关注与上市公司股票投资收益之间的关系。与FAng和Peress(2009)基于美国数据的研究不同,本文利用中国数据获得的实证结果发现高媒体关注的公司在一年内都比低媒体关注的公司都有更高的超额收益率。这表明FAng和Peress(2009)提出的媒体覆盖的"风险补偿"理论在中国并不成立。相反,BArBer和OdeAn(2008)的"注意力驱动"理论更能够解释在中国股票市场中媒体与股票收益的关系。进一步的实证结果验证了媒体关注度较高的股票比媒体关注度较低的股票更容易引起投资者的持续关注。而投资者持续更高的关注度...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向强 李沁洋 孙健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普及,互联网媒体已深刻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和传播速度。笔者以2014—2015年51家国内主流互联网媒体关于A股上市公司的新闻报道数据为样本,研究媒体关注度与股票收益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未被媒体报道的上市公司,其股票在下一周的收益率显著高于媒体关注度高的上市公司股票,即存在媒体效应。进一步研究表明,对于分析师跟踪人数少、异质波动率高这类投资者关注度低和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的上市公司,互联网媒体对股票收益率的影响更显著;然而,对于涉及概念数量多、媒体持续报道这类投资者关注度高和信息不对称程度较低的上市公司,互联网媒体对股票收益的影响并不显著。笔者的研究结论为媒体效应的"投资者认知假说"提供了进一步的经验证据,表明新闻媒体能够提高投资者认知,降低信息风险。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向强 李沁洋 孙健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普及,互联网媒体已深刻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和传播速度。笔者以2014—2015年51家国内主流互联网媒体关于A股上市公司的新闻报道数据为样本,研究媒体关注度与股票收益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未被媒体报道的上市公司,其股票在下一周的收益率显著高于媒体关注度高的上市公司股票,即存在媒体效应。进一步研究表明,对于分析师跟踪人数少、异质波动率高这类投资者关注度低和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的上市公司,互联网媒体对股票收益率的影响更显著;然而,对于涉及概念数量多、媒体持续报道这类投资者关注度高和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柏 王馨竹
随着社会各界对环保问题关注度的提升,企业开发绿色专利的积极性也在逐年升高。然而企业能否从绿色创新这一高风险项目中获得收益值得深入研究。本文检验绿色创新与股票收益之间的关系,以考察绿色创新的经济效益。实证研究发现,企业绿色创新可以促进股票收益的提升,即企业可以从绿色创新中获取风险补偿。当市场竞争程度增加时,"风险补偿"也相应增加。对于处在知识产权保护程度更低的环境中的企业来说,绿色创新和股票收益的关系更加显著,市场竞争的调节作用也进一步增强,即"风险补偿"效应依然存在。实证结论为绿色创新的经济效益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在新兴的环保市场中企业应认识到不同的竞争环境与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中绿色创新的不同收益,合理地把控绿色专利的研发进程,以便在绿色研发项目中获取最大效益。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乔海曙 赵昊 粟亚亚
文章在PVAR模型中引入百度搜索指数作为投资者关注的代理变量,研究了媒体报道影响股票收益率的传导机理。结果发现,投资者关注是"媒体效应"十分重要的传导渠道,其传导过程表现为:(1)上市公司媒体报道数量的增长将对投资者关注度带来正向的冲击;(2)投资者"注意力驱动"的买入行为在短期内将对股票的收益率与成交量造成正向的影响;(3)在长期,投资者的非持续"过度自信"行为导致股票收益率出现"反转效应"。
关键词:
股票收益 媒体效应 传导机理 有限关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屠立鹤 孙世敏 陈怡秀 代玺玲
依据行权条件和行权有效期将股票期权激励方案分为"高标准型"和"低标准型",利用2006—2013年中国沪深两市实施股票期权激励的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考察了两类样本组中股票期权激励与高管风险承担的关系,以及媒体关注对两者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高标准型"股票期权激励与高管风险承担之间存在呈倒U形关系;"低标准型"股票期权激励与高管风险承担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媒体关注度越高,"高标准型"组中两者倒U关系的拐点越滞后,同时"低标准型"组中两者的负相关关系越弱。
关键词:
股票期权 期权激励 媒体关注 风险承担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尹海员 孙萌
选取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的全部财务重述样本,探究财务重述行为对股票特质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财务重述行为对其股票特质风险存在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具体来说,发生财务重述的公司股票特质风险在重述之前的5个月开始出现异动,在重述公告发布日后(0,5)的窗口期内,特质风险相较于基期迅速增加了83.47%,随后缓慢下降,大约持续1年左右恢复到重述前水平。从财务重述性质来看,敏感问题和法律问题引起的重述对股票特质风险的影响程度更大。从重述时间节点来看,当期重述和滞后重述都会增加股票特质风险,但后者的影响程度高于前者并且持续时间更长。进一步看,受到更广泛财经媒体关注的样本的财务重述行为对股票特质风险的推动作用更为显著。本文拓宽了对财务重述影响效应的思考维度,为规范上市公司财务重述行为提供了相应依据。
[期刊] 预测
[作者]
胡昌生 陶铸
个体投资者情绪变动会影响股票收益吗?本文以东方财富股吧发帖量作为个体投资者情绪的代理,研究个体投资者情绪、网络自媒体效应与股票收益可预测性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个体投资者情绪通过网络自媒体传播可以系统地影响股票收益,且存在显著的可预测性。具体而言,发帖量越高的组合,短期收益越高,表现出短期的动量效应;其次,当对样本股性质进行区分后,小市值、低账面市值比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低的股票对个体投资者情绪变动更加敏感,呈现出明显的情绪跷跷板效应。进一步地,经风险因子调整之后,零成本套利投资组合仍能获得显著的超额收益,且超额收益来源于前期低发帖量组合,情绪依然是情绪。
[期刊] 预测
[作者]
胡昌生 陶铸
个体投资者情绪变动会影响股票收益吗?本文以东方财富股吧发帖量作为个体投资者情绪的代理,研究个体投资者情绪、网络自媒体效应与股票收益可预测性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个体投资者情绪通过网络自媒体传播可以系统地影响股票收益,且存在显著的可预测性。具体而言,发帖量越高的组合,短期收益越高,表现出短期的动量效应;其次,当对样本股性质进行区分后,小市值、低账面市值比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低的股票对个体投资者情绪变动更加敏感,呈现出明显的情绪跷跷板效应。进一步地,经风险因子调整之后,零成本套利投资组合仍能获得显著的超额收益,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薇 王芳
本文从风险补偿与注意力驱动买入、过度交易与反转效应的理论分析出发,提出相关假设,并对这些假设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个股当月社交媒体关注度与当月的股票收益显著正相关;受社交媒体高关注的股票的超额收益在短期内会被"反转效应"所弥补;当月社交媒体关注度与当月及次月的股票成交量、换手率显著正相关。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王苏生 刘艳
本文借助一个独特的数据样本,运用媒体对股票的剩余关注度模型,实证研究异常媒体信息量与股票收益之间的关系,以期为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研究发现:异常媒体信息量越大,该股票在下一个月的平均收益率越低,存在"媒体效应";由此所构造的零投资组合经CAPM模型、FF三因素模型和Car-hart四因素模型调整后,均能获取显著的超额收益,结果具有稳健性。此外,实证结果还表明"媒体效应"所带来的超额收益源于媒体信息量异常大的股票组合的显著低收益,本文认为,这种不对称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更多的是由投资者情绪导致的股票价格对媒体报道的过度反应,并进而导致较低的期望收益。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燕鸣 吴晶
本文利用沪深股票交易所1997至2013年交易数据,从投资者关注的角度对涨停板的"广告效应"及过度关注弱势假说进行研究。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我国股票涨停板存在"广告效应",涨停股票能够吸引投资者的注意,而且涨停的次数越多,对投资者注意力吸引越大;在考虑了投资者异质信念和股票流动性的影响后,涨停股票仍然有显著为负的事后累计超额收益,基本符合行为金融理论的"过度关注弱势"假说。
关键词:
涨停板 广告效应 过度关注弱势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黄新建 赵伟
基于2003~2012年中国A股微观市场数据,从"认知效应"和"治理效应"角度研究了新闻媒体关注是否会影响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研究发现:1随着媒体关注度的提升,股价崩盘风险会降低;2在投资者对公司信息需求较大时,媒体关注对降低股价崩盘影响的"认知效应"更能得到体现;3在民营企业和规模较大的企业中,媒体关注对降低股价崩盘的"治理效应"更能得到体现。本研究不仅丰富了股价崩盘风险影响因素及媒体关注的后果研究,也对规范公司经营活动、完善公司治理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媒体关注 认知效应 治理效应 股价崩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关筱谨 张骏 刘彦迪
媒体对于活跃金融市场具有积极作用,但同时媒体关注度和投资者情绪的波动也给股市的稳定带来威胁。文章基于我国媒体关注度、投资者情绪与股市波动率数据,运用可识别变量之间动态关系的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SV-TVP-VAR)进行实证研究,探究了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第一,投资者情绪和媒体关注度均是影响股市波动的重要因素,且二者对于股市波动的影响均呈现随时间变化的非线性特征。第二,在国内股票市场剧烈波动时期,特别是牛市期间,积极投资者情绪的上升将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加剧股市波动。然而,在面临国际经济外部冲击时,投资者情绪的上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股市持续下跌的压力,平抑股市波动。第三,媒体关注度的上升可放大股市波动,且其与投资者情绪之间存在明显的相互强化机制,投资者情绪与媒体关注度的螺旋上升将进一步加剧股市波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