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13)
- 2023(9926)
- 2022(8311)
- 2021(7863)
- 2020(6454)
- 2019(15060)
- 2018(14481)
- 2017(28401)
- 2016(15090)
- 2015(17108)
- 2014(16618)
- 2013(16837)
- 2012(15859)
- 2011(14403)
- 2010(13948)
- 2009(12951)
- 2008(12673)
- 2007(10792)
- 2006(9420)
- 2005(8577)
- 学科
- 济(77442)
- 经济(77369)
- 管理(41604)
- 业(39944)
- 方法(36731)
- 数学(34235)
- 数学方法(34101)
- 企(31295)
- 企业(31295)
- 中国(20598)
- 农(17995)
- 财(17846)
- 地方(16773)
- 贸(15480)
- 贸易(15469)
- 易(15004)
- 制(13446)
- 业经(13022)
- 融(12191)
- 金融(12189)
- 农业(11905)
- 务(11412)
- 财务(11404)
- 财务管理(11383)
- 企业财务(10954)
- 银(10895)
- 银行(10894)
- 行(10501)
- 环境(10490)
- 学(10376)
- 机构
- 大学(219286)
- 学院(216154)
- 济(104004)
- 经济(102380)
- 管理(84503)
- 研究(75515)
- 理学(73036)
- 理学院(72220)
- 管理学(71412)
- 管理学院(70981)
- 中国(61799)
- 财(46961)
- 京(46224)
- 科学(40576)
- 财经(38503)
- 所(36225)
- 经(35361)
- 中心(34721)
- 经济学(34674)
- 研究所(32513)
- 经济学院(31498)
- 江(29889)
- 北京(29498)
- 农(29495)
- 财经大学(29054)
- 院(27432)
- 范(27177)
- 师范(27007)
- 业大(26435)
- 商学(24105)
- 基金
- 项目(144424)
- 科学(116670)
- 基金(110314)
- 研究(107477)
- 家(94947)
- 国家(94245)
- 科学基金(82106)
- 社会(73603)
- 社会科(70085)
- 社会科学(70072)
- 基金项目(58033)
- 省(51644)
- 自然(50692)
- 自然科(49560)
- 自然科学(49549)
- 自然科学基金(48734)
- 教育(48510)
- 资助(45823)
- 划(44654)
- 编号(41103)
- 部(34686)
- 成果(32715)
- 国家社会(32253)
- 重点(32032)
- 发(31544)
- 教育部(30610)
- 创(29742)
- 人文(29432)
- 中国(29343)
- 大学(28285)
共检索到3235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司徒健彬 莫紫莹 林文斯
本文运用2003~2013年上海及深圳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验证了中国股票市场同省份的上市公司存在强烈的股票收益同向联动情况。这种股票收益同省份联动现象并不能由公司利润的同省份联动来解释。公司基本因素以及地区经济因素均显著影响收益同省联动的程度。规模较小、杠杆较低、市净率低、股东数量少和流通股比例低的公司有更高程度的收益同省联动倾向。省份人均GDP正向影响收益同省联动,区域内大公司数量增加可以吸引更多非本地投资者,而小规模公司则更可能吸引本地投资者。本文的研究结论在融资成本、公司治理、信息披露和投资者行为等方面均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宿成建
本文建立了基于Williams(1938)的股票非预期收益定价模型,本文提出了两个新的度量变量,即表示股票每股收益增长的理性预期相联系的变量δEepst/Pt-1以及市场情绪变量URM,在此基础上,本文建立了多变量回归模型,并采用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中国股票市场的有关交易数据、机构收益预测数据和财务数据,来检验理论模型和实证模型的预测,发现:(1)总风险与系统风险不能解释股票非预期收益,和Chambers等(2005)的结论相反,与非预期收益有关的总风险与系统风险也不能解释股票非预期收益。(2)当期非预期会计收益期初价格比epst/Pt-1、表示每股收益增长的理性预期相联系的变量...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彭松林 苏冬蔚
以往文献侧重考察卖空交易对市场稳定性及价格发现效率的不同影响,而对卖空者交易策略及其对股票收益的影响研究较少。基于中国A股市场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1)卖空者采用短期趋势交易策略,在股价下跌时,增加融券卖空量;(2)卖空率具有解释股票截面收益率的作用,卖空率与股票收益率负相关,日卖空率高的股票在未来1-2天的收益率低于卖空率低的股票收益率;(3)通过构建卖空风险因子发现,卖空风险因子具有风险溢价的作用。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彭松林 苏冬蔚
以往文献侧重考察卖空交易对市场稳定性及价格发现效率的不同影响,而对卖空者交易策略及其对股票收益的影响研究较少。基于中国A股市场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1)卖空者采用短期趋势交易策略,在股价下跌时,增加融券卖空量;(2)卖空率具有解释股票截面收益率的作用,卖空率与股票收益率负相关,日卖空率高的股票在未来1-2天的收益率低于卖空率低的股票收益率;(3)通过构建卖空风险因子发现,卖空风险因子具有风险溢价的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岩 金德环
文章构建理论模型探究了投资者情绪与股票收益间的内在联系,并对东方财富股吧论坛中的历史讨论数据进行情感分类处理,以此构造投资者情绪指标。结合2010—2016年沪深A股数据,使用Fama-Mac-Beth的估计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投资者情绪与股票收益间呈正相关关系。(2)情绪交易者越多,投资者情绪对股票收益的影响越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蒋正华 王建伟 芮萌 陈工孟
使用方差比方法检验中国股票市场上股票收益服从随机游走的假设 ,检验结果拒绝了该假设。而使用Geweke和Porter -Hudak (1983)提出的分数差分检验 ,检验结果却支持股票收益存在长期记忆的假设。长期记忆性的存在使得有可能通过建立非线性经济计量模型以改进价格预测效果。
关键词:
中国股票市场 随机游走 长期记忆性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小平 岳亮 万迪昉
自从市场时机资本结构理论提出以来,国内外学者从理论的解释能力和实用性等方面对这一新兴融资决策理论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得出许多有意义的结论。然而目前的实证检验主要基于市值账面比(M/B)指标作为市场时机代理变量,这一指标引起学者们很大争议,研究结论缺乏可靠性。本文根据我国资本市场实际特征选择股票换手率作为市场时机代理变量,实证检验了市场时机与外部融资方式选择的关系,同时引入股票收益变量检验市场时机对资本结构动态变动的综合影响。研究结论显示,换手率在企业权益融资中具有重要作用,换手率较高时企业选择发行更多的股权融资,股票换手率和股票收益均对资本结构变动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这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确实存在着...
关键词:
市场时机 融资方式 股票换手率 股票收益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周文 李友爱
一、引论小公司效应,通常也称规模效应,是指公司规模与证券异常收益率呈反相关。Banz对小公司效应做了最早的研究,他以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全部股票为样本,以公司的总市值为标准,把它们分为五个相等的组合,经研究发现,在1936——1977最小规模组合的年平均...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国进 钟灵 首陈霄
本文在厂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PCAPM)的框架下构建包含企业实物资本投资和R&D投资的理论模型,证明了企业的R&D投资与股票收益正相关,且R&D投资对股票收益的影响程度与R&D产出弹性正相关。利用我国2007-2016年A股上市公司的月度数据,实证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R&D投资会提高公司的股票收益。当控制一个或多个影响股票收益的代表性公司特征后,公司的R&D投资与股票收益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依然成立。以高科技行业为研究对象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对于拥有相对较高的R&D产出弹性的高科技公司,R&D投资与股票收益不仅显
关键词:
PCAPM模型 R&D投资 股票收益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梅立兴 史舒悦 余志红
文章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投资者注意力指数(ATT)。选择沪深A股1465只股票作为研究对象,以2004年7月到2011年6月为样本区间,实证检验注意力指数与股票期望收益的关系,发现注意力指数可以作为决定股票收益的风险因子。进一步分析注意力指数与股票特征间的关系,发现低流通市值、低名义价格、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低市净率和上市年龄长的股票按ATT构建的零投资组合L-H经FF三因素调整后的月度超额收益分别为0.68%,0.72%,1.16%,0.52%和0.86%。
关键词:
注意力指数 风险因子 股票特征 主成分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国进 钟灵 首陈霄
本文在厂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PCAPM)的框架下构建包含企业实物资本投资和R&D投资的理论模型,证明了企业的R&D投资与股票收益正相关,且R&D投资对股票收益的影响程度与R&D产出弹性正相关。利用我国2007-2016年A股上市公司的月度数据,实证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R&D投资会提高公司的股票收益。当控制一个或多个影响股票收益的代表性公司特征后,公司的R&D投资与股票收益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依然成立。以高科技行业为研究对象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对于拥有相对较高的R&D产出弹性的高科技公司,R&D投资与股票收益不仅显著正相关且股票收益也更高。
关键词:
PCAPM模型 R&D投资 股票收益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成 王焱
从资产需求理论出发的理论分析、对我国现实情况进行的剖析,以及利用2001~2007年3月的最新数据对居民储蓄与股票市场之间联动关系进行的实证分析显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资本市场的深化,我国居民的储蓄偏好和证券投资倾向正逐步发生变化;我国股市交易与居民储蓄存在联动效应,居民主动投资股票市场的积极性在增强,但两者之间的影响幅度还相对较小,这与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低利率弹性、股票市场的高风险特征以及股票市场的风险溢价波幅较大等有关。
关键词:
居民储蓄 股票市场 利率 风险 风险溢价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郭睿 马骥
了解股票市场是否有效对于监管者和投资者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大多数实证分析结果倾向于中国证券市场尚未达到半强式有效的结论,但对于是否达到弱式有效,则存在较大分歧。自回归检验结果表明,目前我国沪、深股市已达到弱式有效。这一结论对于进一步制定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对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股票市场 市场效率 投资策略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俞静 徐斌
本文利用2005年1月至2008年8月的月度数据,综合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分析等方法对中国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已不断增强。从长期看,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存在,股票价格的上升,将刺激居民消费需求的增加;从短期看,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不存在,居民消费需求不随着股票价格的上升而增加。财富效应要发挥作用,有待于改善股票市场的发展基础,创建一个较长时期内相对繁荣、稳定的股票市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解保华 高荣兴 马征
本文以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的变化行为为研究对象,用单位根、方程比(VR)和序列二阶相关性检验方法(BDS)对其是否服从随机游走过程进行检验,从而判断中国股票市场弱式有效性是否成立。结果发现:虽然两指数行为服从单位根过程,且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序列在同方差情形下基本能够满足序列一阶不相关,但异方差情形下却是序列一阶相关,而BDS检验说明异方差情形普遍存在。结论:中国股票市场弱式有效性并不成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