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61)
2023(11437)
2022(10003)
2021(9563)
2020(7865)
2019(18301)
2018(17985)
2017(35438)
2016(18931)
2015(21160)
2014(21147)
2013(20806)
2012(18762)
2011(16743)
2010(16337)
2009(14871)
2008(14385)
2007(12487)
2006(10705)
2005(9244)
作者
(53113)
(43954)
(43722)
(41553)
(28145)
(21123)
(19867)
(17257)
(16773)
(15566)
(15234)
(14602)
(13822)
(13646)
(13515)
(13329)
(13163)
(13005)
(12644)
(12561)
(10790)
(10547)
(10525)
(10040)
(9758)
(9733)
(9731)
(9616)
(8787)
(8517)
学科
(74682)
经济(74593)
管理(58549)
(56257)
(48910)
企业(48910)
方法(36728)
数学(31917)
数学方法(31610)
(21175)
(18435)
中国(18018)
业经(16694)
(15271)
(15243)
财务(15184)
财务管理(15164)
企业财务(14523)
(14062)
地方(13657)
(13092)
贸易(13083)
(12673)
理论(12531)
技术(12101)
农业(11969)
(11869)
(11472)
金融(11471)
环境(11178)
机构
大学(268008)
学院(265607)
管理(111809)
(105507)
经济(103253)
理学(97798)
理学院(96811)
管理学(95335)
管理学院(94860)
研究(83791)
中国(62718)
(55991)
科学(50680)
(49412)
财经(40811)
(40512)
业大(38407)
中心(38238)
(38120)
(37325)
研究所(36822)
(36036)
北京(35301)
(33508)
师范(33235)
经济学(31324)
财经大学(30955)
(30568)
(30034)
商学(29941)
基金
项目(186342)
科学(147576)
研究(137493)
基金(137033)
(118252)
国家(117278)
科学基金(102338)
社会(86533)
社会科(82057)
社会科学(82035)
基金项目(73823)
(71252)
自然(67564)
自然科(66049)
自然科学(66036)
自然科学基金(64869)
教育(62667)
(60171)
编号(56206)
资助(55985)
成果(44607)
(41616)
重点(40641)
(39258)
(38268)
课题(37058)
创新(36453)
教育部(36268)
人文(35772)
科研(35682)
期刊
(111433)
经济(111433)
研究(77980)
中国(43901)
管理(40383)
学报(40044)
(38008)
科学(37246)
(33849)
大学(30643)
学学(28864)
教育(27009)
(24085)
金融(24085)
农业(23786)
技术(21454)
财经(20220)
业经(18620)
经济研究(17567)
(17052)
理论(15017)
问题(14380)
实践(13862)
(13862)
图书(13774)
技术经济(12631)
科技(12625)
现代(12220)
商业(11925)
(11688)
共检索到3738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有禄  熊虎  罗秋兰  
本文分析了发行人为什么没有介意股票市场的IPO高抑价。在借助Barry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沪深两市的实例,从发行人的角度,实证检验了我国上市公司的发行人为什么没有介意IPO高抑价的原因,并得出结论:根据发行人观点定义的抑价率并没有传统定义下的抑价率大,且发行人更在意留在自己手中股票的价值和新股发行数量占发行前股本的比例。因此,这为我们重新看待新兴股市的"高抑价"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炳南  巩世广  
在发行人和机构投资者共同攫取中小投资者的消费者剩余的假设下,文章利用投资者情绪模型,研究在一级市场上以固定价格上网公开发行股票占总发行数量的比例对首日抑价产生的影响。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刘晓明  胡文伟  李湛  
IPO折价普遍存在于世界股票市场,有关IPO折价的研究是一个热点问题。中国股市的特殊性使IPO上市股票的折价不但符合IPO的普遍规律,而且具有很多独特的规律。结合有关折价原因的几种理论和假说(包括信息不对称、股权分配、投资者非理性等),对中国股市IPO折价的存在性和不同市场、股票类型折价的差异性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等进行实证研究,并对承销商声誉的衡量、股市上升期和下降期的折价表现、同一企业A股和B股发行顺序对折价的影响等进行研究,揭示中国IPO折价的存在性、股票市场的差异性以及造成差异的原因,探索股票一、二级市场的有机结合路径,对规范和完善IPO市场定价机制、帮助监管者制定规则和引导投资者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向东  蒋华安  
本文采用上证180指数的周数据验证我国股票市场上成交量同股价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结果表明,在我国股票市场上,成交量对股价在一定时间的时滞上有很强的解释作用,而股价对成交量几乎没什么解释作用。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余庆生  王光伟  
国外大量研究验证了IPOs发行存在着抑价现象,并提出了各种理论解释。国内也有很多相关的研究,但是很少有从实证的角度来分析诸如发行制度等因素对抑价现象的影响,这是国内相比于国外一个很重要的不可忽视的差异。以2000年1月至2008年3月沪深两市A股IPOs市场的504只股票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证券发行定价机制对IPOs发行抑价现象的影响。结果表明,近年来发行机制上的改革,保荐制、询价制和预先披露制度等所传递的信息都能够被市场很好地接受和吸收,对高抑价率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董晓林  高君  
关于股票首次公开发行(Initial Public Offering,IPO)问题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从80年代以来逐渐引起各国经济学家的关注。目前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公开发行的三种普遍现象,即股票首次公开发行定价过低(IPO Underpricing)、股票首次公开发行后的长期弱势(Long Run Underperfor-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春波  王静涛  
国外大量研究验证了投资银行声誉理论,即知名的投资银行承销的IPO发行抑价低于普通投资银行承销的IPO,这个适合于发达国家的结论能不能适合中国的证券市场,在理论界存在争议。以2001年3月至2005年底沪深两市A股IPO市场的300只新股为研究样本,对投资银行声誉模型在中国的适应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这一结论并不适用于中国,中国投资银行和发行市场的信息效率不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征  宋宁  
关于股票市场中流动性与股价之间的关系,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传统模型往往只能片面地反映。文章利用状态空间模型以及沪深300指数与中证500指数的数据,对我国股票市场流动性和股价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实证结果表明:第一,我国股票市场流动性对股价存在影响,在代表大市值企业的沪深300市场中,两者为正向关系且波动幅度较小;在代表小市值企业的中证500市场中,两者为负向关系且波动幅度较大。第二,在两个市场中股价对股票市场流动性都存在正向的影响关系,且以中证500指数为代表的小盘股市场表现更为明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波  谢奉君  筐荣彪  
文章使用GARCH、EGARCH和跨期资本资产定价模型(ICAPM)来对1991年1月-2008年6月期间我国股票市场股权溢价的时变性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股票市场的股权溢价具有明显的随着时间变化的特征,ARCH效应和杠杠效应显著。模型和模型估计结果表明,我国股票市场的股权溢价并不具有明显的时变性,条件标准差比条件方差的拟合效果要更好一些。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廖理  汪毅慧  
股票市场风险溢价不仅在投资管理和公司财务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且是很多金融理论模型的输入参数。本文在借鉴国际计算方法的基础上 ,对我国股票市场的风险溢价水平进行了全面的测算。由于我国利率还没有实现市场化 ,因此在无风险利率的确定上我们全面考虑了各种可能的情况 ,基于 1 997年到 2 0 0 1年的数据 ,我们分别计算了以 91天债券回购利率和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为无风险利率的风险溢价。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双成  王春峰  
可运用GARCH -M模型实证检验中国股票市场波动性与交易量之间的关系。我们将交易量分解为预期交易量和非预期交易量进行检验表明 ,非预期交易量对股市波动的解释能力要比预期交易量的解释能力更重要 ,即中国股票市场的短期波动 ,主要是由非预期交易量所隐含的新信息的冲击所产生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邱兆祥  庹忠梁  
采用核密度加权局域均值函数估计的方法获取非预期交易量信息,并采用遗传编程的方法,寻找股票价格与交易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式。研究表明,传统的线性与二次型量价关系表达式可能会导致本质上的错误,两者的函数关系复杂且因市场规模、市场行情的不同而不同。然而同时剔除预期交易量和预期收益率信号后,两者的非预期信号呈现明显的负线性相关性,这种相关性不受市场规模或行情的影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邱兆祥  庹忠梁  
采用核密度加权局域均值函数估计的方法获取非预期交易量信息,并采用遗传编程的方法,寻找股票价格与交易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式。研究表明,传统的线性与二次型量价关系表达式可能会导致本质上的错误,两者的函数关系复杂且因市场规模、市场行情的不同而不同。然而同时剔除预期交易量和预期收益率信号后,两者的非预期信号呈现明显的负线性相关性,这种相关性不受市场规模或行情的影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周芳  张维  
本文在对Fama三因素模型和LACAPM模型进行改进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了中国股票市场的流动性风险溢价、规模效应以及价值效应。实证结果发现,改进的FAMA三因素模型能够比CAPM更好地解释价值效应,但却不能解释规模效应和流动性风险溢价现象;而改进的LACAPM在解释市场异象上的有效性则明显优于其他定价模型。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茵田  朱英姿  
本文通过综合资产定价理论和实证文献研究结论,对1997年到2009年中国股市A股股票的风险溢价的截面差异作了详尽的实证研究。我们构造25个投资组合作为检验资产,进行Fama-MacBeth两步回归法,建立了基于市场风险溢价,账面市值比,盈利股价比,现金流股价比,投资资本比,工业增加值变化率以及回购利率和期限利差的八因素模型。我们的主要发现有以下三点:一是相对于Fama-French三因素模型,我们模型的实证解释力有显著提高;二是与过去的文献不同,我们发现回购利率和期限利差等债市指标对股市风险溢价的截面数据有显著解释能力;三是与基于投资的资产定价理论一致,我们发现投资比率和现金流股价比能显著反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