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80)
2023(6551)
2022(5421)
2021(5149)
2020(4434)
2019(9936)
2018(9565)
2017(19232)
2016(10298)
2015(11156)
2014(11328)
2013(11165)
2012(10160)
2011(9179)
2010(9260)
2009(8800)
2008(9012)
2007(8194)
2006(7087)
2005(6764)
作者
(30438)
(25656)
(25320)
(23996)
(16351)
(12413)
(11588)
(9784)
(9613)
(9278)
(8739)
(8621)
(8253)
(8150)
(8088)
(7948)
(7649)
(7594)
(7281)
(7246)
(6376)
(6165)
(6058)
(5873)
(5804)
(5734)
(5696)
(5352)
(5227)
(4982)
学科
(40839)
经济(40785)
(37051)
管理(34216)
(30959)
企业(30959)
方法(22628)
数学(20049)
数学方法(19882)
(15249)
(12291)
(12089)
财务(12072)
财务管理(12050)
企业财务(11733)
(11034)
银行(11025)
(10862)
中国(10822)
保险(10770)
(10425)
(10146)
金融(10146)
(8918)
(8811)
业经(7904)
(7264)
(7162)
贸易(7153)
(6962)
机构
大学(153836)
学院(150971)
(63896)
经济(62582)
管理(61975)
理学(52949)
理学院(52451)
管理学(51592)
管理学院(51314)
研究(47437)
中国(43032)
(35271)
(31801)
财经(28209)
科学(27141)
(25827)
(23922)
(23815)
中心(23133)
(21953)
财经大学(21694)
研究所(21125)
业大(21085)
经济学(20226)
北京(20209)
农业(18889)
(18296)
经济学院(18251)
金融(17992)
(17901)
基金
项目(98042)
科学(78759)
基金(76398)
(67139)
国家(66649)
研究(66605)
科学基金(58450)
社会(44711)
社会科(42533)
社会科学(42520)
自然(40460)
基金项目(40165)
自然科(39679)
自然科学(39666)
自然科学基金(39072)
(34955)
资助(32723)
(30743)
教育(30625)
编号(24716)
(22790)
重点(21432)
教育部(20036)
(19986)
成果(19818)
科研(19401)
人文(19208)
国家社会(19067)
(19026)
创新(18753)
期刊
(65981)
经济(65981)
研究(46184)
(29796)
中国(27652)
(25719)
金融(25719)
学报(24316)
管理(24063)
科学(22440)
(19926)
大学(18711)
学学(18063)
财经(15461)
(12960)
农业(12720)
技术(11138)
经济研究(10890)
业经(9233)
理论(8813)
问题(8224)
财会(8140)
实践(7868)
(7868)
教育(7774)
技术经济(7450)
统计(7395)
(7094)
(7062)
(6967)
共检索到2272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杜敏杰  田新民  
笔者根据股票市场上庄家和散户的交易行为特征,建立了股票价格波动模型,从而揭示了股票非系统性风险的形成机制。(1)交易行为不一致性的提高将增加股票的非系统性风险;(2)庄家交易比重的提高将增加股票的非系统性风险等。实证结果表明, 股票的非系统性风险与庄家交易比重之间成显著的正向对数线性关系,从而支持了模型得到的结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卜林  王雪杰  刘志强  
本文采用系统性风险度量新指标LASSO-ΔCoVaR,构建全样本时期及各极端时期全球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传递网络,考察全球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传递水平及结构特征,并着重对极端状态下的风险传递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第一,无论风险输入水平还是风险输出水平,不同股市的动态变化趋势大体一致,但波动幅度迥然不同,且单个股市风险输出水平的波动幅度远大于风险输入水平;第二,成熟经济体经济基本面恶化往往会增强其股市的系统性风险贡献,而新兴经济体则不同;第三,法国、荷兰、中国香港、德国和英国股市的风险溢出水平较高,同其他股市间的风险传递途径较多,是系统性风险传递网络中的核心节点;第四,我国股市与全球股市间的风险关联较弱,但我国股市潜在风险来源面广,同区域股市及金砖国家股市在我国股市与全球股市间的风险传递发挥重要作用。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颖毅  
采用滚动窗口式的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股票市场的系统性风险进行衡量,并对中国股票市场的涨跌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股票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在近15年中具有显著的时变特征。总体来说,系统性风险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进一步的分析表明,系统性风险与股票指数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当股市处于上涨期时,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下跌;当股市处于下跌期时,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上涨。制造业对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贡献较大,金融业则贡献较小。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成立  王朝晖  
本文利用包含牛市疯涨、股市危机和危机后修复三个阶段的高频数据,通过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分位数回归和滚动窗口法,对我国上市交易的上证50、沪深300和中证500股指期货与股票市场之间的价格领先关系和风险预警作用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期货价格对现货价格的引领呈U型特征,不同涨跌情形下,期货对现货的引领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在暴涨和暴跌行情中,期货对现货的引领作用更强。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有很强的风险预警作用,并且风险预警强弱与市场风险正相关,市场风险越大,风险预警作用越强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成立  王朝晖  
本文利用包含牛市疯涨、股市危机和危机后修复三个阶段的高频数据,通过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分位数回归和滚动窗口法,对我国上市交易的上证50、沪深300和中证500股指期货与股票市场之间的价格领先关系和风险预警作用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期货价格对现货价格的引领呈U型特征,不同涨跌情形下,期货对现货的引领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在暴涨和暴跌行情中,期货对现货的引领作用更强。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有很强的风险预警作用,并且风险预警强弱与市场风险正相关,市场风险越大,风险预警作用越强。即便受到交易限制,股指期货仍然具有很好的价格引领作用和风险预警作用。股市危机期间,交易所于2015年7月6日率先出台限制中证500指数期货交易的政策是正确且有效的措施。市场稳定后可以逐步放开股指期货交易,首先放开上证50股指期货限制交易,其次是沪深300股指期货,最后是中证500股指期货。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熊熊  张珂  周欣  
应用Co Va R方法对2005年以来国际股票市场对我国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亚洲市场比欧美市场对我国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影响要大,各股票市场对我国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的影响不断变化,且系统性风险的传递需要一定的时间,同时系统性风险可以通过相互关联的股票市场间接传递。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吉洁  
实施熔断机制后我国股票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发生变化,本文通过测算5种指数的系数,依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来分析熔断机制对我国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得出结论如下:(1)实施熔断机制增大了股票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暂停熔断机制有助于降低股票市场的系统性风险;(2)暂停熔断机制降低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的作用还不充分。熔断机制之所以在中国以失败告终,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规制部门轻发展重规制,对市场的认识不足;组织管理行政化;中国市场环境不成熟,引进国外经验过于轻率;缺乏与制度相关的政策配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昊骅  张晓强  陈莹  
文章构造股指期货与股票现货lead-lag网络,分析股指期货对我国股票市场波动性及投资者交易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股指期货对于股票现货有显著的价格发现功能,但在不同的阶段差别并不明显;股指期货对于股票交易行为有显著影响,股指期货的变动会显著影响金融股的交易行为;异常波动日,股指期货对股票交易行为的影响发生显著变化,股指期货不再影响金融股的交易行为,反而很大程度上受金融股影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海云  吕龙  
本文利用因子多元随机波动模型(MSV),计算全球40个股票市场间的溢出风险价值(ΔCoVaR),在此基础上利用社会网络方法构建系统性风险溢出网络,分析国际股票市场风险溢出的整体特征。研究发现:全球金融风险溢出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性,开放的发达国家对外风险溢出程度最高,开放的发展中国家主要遭受来自外部的风险溢出;全球风险溢出网络存在明显的无标度性和小世界性,少数市场在风险溢出中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后危机时代依然潜藏巨大风险;中国在全球风险溢出网络中处于相对边缘的位置,中国香港既是内地市场的直接外部风险来源,也是内地市场与外部冲击的重要中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燕   李湛   郝晓玲  
文章使用递归图理论及非线性时间序列突变检测的启发式分割算法对股票市场崩盘前市场内生性结构突变时点的检测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对12个发达国家(地区)的金融市场和11个新兴国家(地区)的金融市场的崩盘事件进行分析发现:(1)股票市场崩盘前市场层流性特征值LAM会发生显著的大幅下降;(2)对金融危机期间美国股票市场的LAM序列进行递归分析发现,LAM序列呈现类分形自相似性结构,股票市场崩盘前LAM序列存在相变;(3)在市场崩盘前,市场的内生性结构会连续出现异常突变,且异常突变时点早于市场崩盘2到8个月的时间。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张宏亮  王法锦  王靖宇  
审计质量具有重要的经济后果,探索其在股票非系统性风险抑制方面的功能,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重要的政策含义。本文以可操纵性应计和财务重述作为审计质量的替代变量,使用2009~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发现审计质量较高公司的股票非系统性风险更小,考虑到内生性的影响,采用滞后变量法和工具变量法重新进行回归,结果仍然显著;通过更新指标、替换变量进行稳定性测试,结论不变。进一步分析发现,相对于市场竞争类企业,特定功能类企业外部审计质量的风险抑制作用更强;相对于强法律保护地区,弱法律保护地区企业的外部审计质量的风险抑制作用更强。研究结论为审计师在资本市场中的功能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为从企业层面寻找非系统风险抑制工具提供了重要依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颖  孙和风  
在研究收益对市场风险的影响关系中,本文发现金融市场的风险呈现不对称性。基于直接就收益对市场风险建模的CAViaR模型,提出包含信息不对称性的GJR-CAViaR模型,弥补了AS-CAViaR和TARCH-CAViaR模型中在模型参数限制上的不足。将此模型应用在上证综指和纳斯达克指数上,可定量地刻画相同的收益引起的中美股票市场风险的差异,实证结果还表明收益对市场风险的不对称性在中国股市上表现得更加明显。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健  胡文伟  李湛  
将中国股票市场1995~2005年的11年数据分为三个子样本期,构造等权投资组合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股票市场投资组合规模的非系统风险分散效应。研究发现,三个子样本期内,投资组合的平均风险都随着投资组合中股票数的增加而迅速下降,之后变得平缓而趋于稳定,一般7~9个股票就能消除掉45.92%~49.61%的风险;相同规模投资组合的平均风险在整个样本期呈现确定性地随时间下降的趋势;分散掉同样比例的非系统风险所需的股票数也呈现随时间下降的趋势;分散化的好处随时间在增加。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晓渝  苟宇  
本文借鉴行为金融理论在资产定价领域的成果,对国外学者的实证方法进行了理论改进和拓展,并运用上海股票市场的A、B股有关交易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结论认为我国股票市场具有很高的噪声交易者风险,从而无法运用CAPM对股票进行有效定价。本文在具体实证过程中使用了相关工程技术软件和计量分析软件进行大规模的数据处理、运算和运算结果计量分析,得出了具有统计和经济意义的分析结果。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王玉宝  沈杰  
本文利用公开的股票资金净流入数据检验了A股市场上投资者过度交易行为,并就过度交易的投资绩效和原因进行了探讨。通过实证发现,对于不同的持有期间,散户和机构投资者买进股票后一段时间内的平均收益低于卖出的股票在相同时间内的平均收益,投资者表现出过度交易行为。实证结果进一步表明散户投资者表现出比机构投资者更严重的投资失误,对于不同流通市值规模和换手率水平,结论均成立。我们认为过度自信是投资者过度交易的重要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