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49)
- 2023(6326)
- 2022(5309)
- 2021(4605)
- 2020(3721)
- 2019(8554)
- 2018(8162)
- 2017(16323)
- 2016(8369)
- 2015(9502)
- 2014(9761)
- 2013(9861)
- 2012(9453)
- 2011(8939)
- 2010(9347)
- 2009(8811)
- 2008(8654)
- 2007(7987)
- 2006(7452)
- 2005(7077)
- 学科
- 济(67961)
- 经济(67922)
- 管理(27248)
- 方法(24688)
- 业(24461)
- 数学(22356)
- 数学方法(22140)
- 企(21578)
- 企业(21578)
- 地方(15608)
- 地方经济(11954)
- 财(11431)
- 中国(11325)
- 学(10561)
- 业经(10326)
- 制(9760)
- 融(9228)
- 金融(9228)
- 农(8651)
- 体(7972)
- 务(7954)
- 财务(7933)
- 财务管理(7923)
- 企业财务(7716)
- 银(7663)
- 银行(7656)
- 经济学(7551)
- 行(7401)
- 环境(7032)
- 贸(6916)
- 机构
- 大学(143156)
- 学院(141594)
- 济(75559)
- 经济(74316)
- 管理(55043)
- 研究(50644)
- 理学(46846)
- 理学院(46374)
- 管理学(45686)
- 管理学院(45412)
- 中国(41032)
- 财(33859)
- 京(29009)
- 财经(27326)
- 科学(26243)
- 所(25638)
- 经济学(25327)
- 经(24776)
- 研究所(22547)
- 经济学院(22399)
- 中心(22170)
- 江(20672)
- 财经大学(20461)
- 北京(18897)
- 农(17445)
- 院(17399)
- 州(16233)
- 业大(16141)
- 商学(16136)
- 商学院(15943)
- 基金
- 项目(84031)
- 科学(67872)
- 基金(65027)
- 研究(59292)
- 家(55631)
- 国家(55279)
- 科学基金(48767)
- 社会(42113)
- 社会科(40321)
- 社会科学(40307)
- 基金项目(32921)
- 自然(30689)
- 自然科(30087)
- 自然科学(30079)
- 省(30044)
- 自然科学基金(29577)
- 资助(28588)
- 教育(26092)
- 划(25102)
- 编号(21287)
- 部(19476)
- 国家社会(18481)
- 重点(18359)
- 发(18263)
- 教育部(17373)
- 成果(17363)
- 人文(17052)
- 创(16393)
- 济(16236)
- 经济(16091)
共检索到2257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李井林 胡林琪 徐静航 汪芷伊
市场错误定价是行为公司财务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中,如何准确度量市场错误定价程度是研究这一问题的关键。在此基础上,学者们更关注市场错误定价的形成机理及其对公司财务行为产生何种影响。本文主要对股票市场错误定价的测度方法、形成机理与经济后果等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并提出未来研究展望,以期为有关部门的资本市场监管与公司的市值管理提供有益借鉴与参考。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曾庆生
文章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内部人交易信息披露延迟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以及披露延迟对内部人交易市场反应的影响。研究发现,整体而言,内部人交易存在披露延迟;交易披露延迟时间的长短与交易方向、交易是否处于信息敏感期、公司流通股比例、交易规模有关;在信息披露延迟严重的买入样本组,内部人职务对披露延迟产生了影响。市场给予内部人卖出股票负面评价而对买入股票的反应不显著;内部人交易的市场反应不受信息披露延迟影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井林 李宇姣
随着学术界对企业并购决策动因的研究逐步由理性经济视角转向行为学视角,股票市场错误定价的并购效应成为学术界探讨的热点话题。然而,国内外关于股票市场错误定价对并购影响的理论研究仍存在诸多争论,国内学者基于中国情境下对股票市场错误定价与并购的关系还有待深入考察。为此,文章基于多维度视角,从并购浪潮、并购决策、并购支付与融资方式、并购溢价以及并购绩效等维度,就股票市场错误定价对并购行为和绩效的影响效应及其机理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性梳理和对比。在此基础上,针对现有研究存在的争议与不足,指出未来研究有待突破的方面,以期对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罗琦 贺娟
本文基于控股股东利益最大化视角,构建了市场时机影响公司投资支出的理论模型。模型分析表明,控股股东选择在市场时机高涨的情况下迎合投资者情绪进行过度投资,并在股票价格高估的情况下实施股权再融资。在实证检验中,本文以2008—2012年沪深两市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作为分析样本,用可操控性应计利润作为市场时机的衡量指标,检验结果表明,股票市场上的市场时机对公司投资和股权再融资均产生正向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在控股股东持股比例高的情况下更加强烈。本文研究成果从控股股东视角对市场时机理论进行了有益的扩展,同时,也丰富了公司投融资决策领域的相关文献。
关键词:
控股股东 市场时机 投资支出 股权再融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黄郡
形成中国股票市场股价粘性的最根本原因是股票二级市场缺乏做空机制,这使得市场投资者无内在做空动力,它与由利润压力而导致的机构投资者的代理人问题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股票市场的股价粘性。股价粘性导致股票市场不能出清,延长了市场的调整时间,降低了市场的效率,阻碍了机构投资者的分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小平 岳亮 朱金卫
基于行为公司金融的相关理论,本文系统地探讨了资本市场股票错误估价与企业资本结构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股票市场错误估价对企业资本结构影响的概念模型,分别从股票价格高估或低估引发的企业股票累积收益变化和企业融资工具不同选择两个方面阐述了股票市场错误估价对资本结构影响的具体路径。分析结论得出:企业当期资本结构与其股票历史价格系统性错误估计呈负相关关系,股票历史价格越高,企业当期的杠杆率越低;反之,股票历史价格越低,企业当期的杠杆率越高。
关键词:
错误估价 股票累积收益 融资选择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吴俊霖
本文选取了2007年至2014年沪深两市中发生的上市公司并购事件作为样本,通过构建Logit回归模型来研究市场错误定价对上市公司并购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市场错误定价对于上市公司并购行为具有驱动作用,上市公司的股票被高估的程度越高,并购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非国有上市企业比国有上市企业更有可能发生并购;并购公司的股票价值越被高估,选择股票支付的概率就越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黄冬阳 宋光辉 董永琦
自股票市场建立伊始,学术界对股票市场风险的测度方法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争论,但这些研究往往关注于对特定测度方法的检验和理论拓展,既没有在实证检验的结果上达成一致,也没有对现有测度方法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比较。运用循证文献检索法和定性分析法对国内外关于股票市场风险测度的文献进行重点梳理,在探讨六种主流的测度股票市场风险的方法后发现:VaR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可应用于正态分布下股票收益尾部风险的计算;极值模型适用于估算未知分布情况下股票收益的尾部布局;ARCH簇模型(含GARCH模型)可以衡量"波动集聚"分布下股票收益的风险;SV模型适用于在分布未知情况下股票收益率风险的测度;Copula模型适用于衡量跨市场和跨股市的股票收益率风险。由于目前国内学者对股票市场风险测度方法的理论研究较弱,因此这一方面是该领域学者未来应着力突破的一个方向。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辉 顾乃康
在极端收益风险形成机理的现有研究中,交易环节是其逻辑链条中缺失的一环;对于做市转让制度的实施效果,现有实证研究也普遍忽视了其对极端收益风险的影响。文章从交易环节入手,提出了一个解释极端收益风险形成机理的新假说,并以新三板市场引入做市转让制度为契机,实证考察了股票转让方式和极端收益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与实施协议转让的股票相比,实施做市转让的股票极端收益风险显著较低,但更多的做市商并未带来显著更低的极端收益风险;(2)做市转让方式对股价暴涨风险的抑制作用在熊市中较强,对股价暴跌风险的抑制作用则在牛市中较强;(3)股票转让方式对极端收益风险的影响主要通过股票流动性路径起作用,而信息有效性路径会起作用主要是因为信息有效性和股票流动性之间的高相关性。使用处理效应模型来控制自选择偏差的影响,使用不同的极端收益风险度量指标,延长极端收益风险的计算窗口,均不改变上述实证结果。这表明,交易环节是影响极端收益风险的重要因素,做市转让方式的引入有助于降低新三板挂牌公司的极端收益风险。文章对于深入理解极端收益风险形成机理、改善新三板市场交易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辉 顾乃康
在极端收益风险形成机理的现有研究中,交易环节是其逻辑链条中缺失的一环;对于做市转让制度的实施效果,现有实证研究也普遍忽视了其对极端收益风险的影响。文章从交易环节入手,提出了一个解释极端收益风险形成机理的新假说,并以新三板市场引入做市转让制度为契机,实证考察了股票转让方式和极端收益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与实施协议转让的股票相比,实施做市转让的股票极端收益风险显著较低,但更多的做市商并未带来显著更低的极端收益风险;(2)做市转让方式对股价暴涨风险的抑制作用在熊市中较强,对股价暴跌风险的抑制作用则在牛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柳楠 朱鹤 佟孟华
本文基于剩余收益模型和相对估值法构建了三个测度股票错误定价程度的错误定价指标——RVI、RII和MPI,然后应用Fama-Macbeth回归方法,通过与传统BM指标进行对比研究来检验三个指标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套利风险和错误定价之间的关系给出理论解释,并对两者的相关性进行了计量研究。结果表明:RVI,RII和MPI三个测度错误定价的指标在预测层面可以有效度量股票错误定价程度;套利风险和错误定价呈显著相关性,但在低估与高估两类情况下有不同的表现,套利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错误定价的发生。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莫山农 鲁桂华
自IPO新政实施以来,12只新股几乎全都高价发行,平均市盈率达38倍,中国建筑、光大证券的市盈率甚至超过50倍。上市首日收盘价平均上涨109%,市盈率超过80倍,哪怕监管部门一再警告甚至一天数次停牌,都刹不住爆炒新股之风。笔者认为,价格是一种财富再分配手段。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瑞刚
本文通过对我国股票市场存在的两种有正常现象的考察和阐述 ,分析了它们产生的根源 ,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功能定位提出质疑 ,并对政府在股票市场中的定位作了回答
关键词:
股票市场 上市公司 政府职能 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