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90)
- 2023(9661)
- 2022(7954)
- 2021(7297)
- 2020(6087)
- 2019(13645)
- 2018(12611)
- 2017(25203)
- 2016(13071)
- 2015(14151)
- 2014(13781)
- 2013(13530)
- 2012(12293)
- 2011(10952)
- 2010(11052)
- 2009(10702)
- 2008(9950)
- 2007(8924)
- 2006(8053)
- 2005(7521)
- 学科
- 济(51571)
- 经济(51512)
- 业(42022)
- 管理(39376)
- 企(35557)
- 企业(35557)
- 银(33914)
- 银行(33768)
- 行(32203)
- 融(31129)
- 金融(31129)
- 方法(25465)
- 数学(23411)
- 数学方法(23316)
- 制(21869)
- 中国(19890)
- 财(18332)
- 务(13867)
- 财务(13851)
- 财务管理(13836)
- 企业财务(13445)
- 农(13119)
- 度(12056)
- 制度(12051)
- 中国金融(11950)
- 业经(11864)
- 业务(11830)
- 贸(11710)
- 贸易(11695)
- 易(11406)
- 机构
- 大学(183960)
- 学院(182454)
- 济(82800)
- 经济(81218)
- 管理(73144)
- 理学(62999)
- 理学院(62424)
- 管理学(61653)
- 管理学院(61337)
- 中国(59965)
- 研究(59269)
- 财(41353)
- 京(36289)
- 农(35389)
- 财经(33718)
- 科学(32851)
- 银(32350)
- 中心(31122)
- 银行(31057)
- 经(30908)
- 所(29509)
- 行(28869)
- 融(28653)
- 农业(28258)
- 金融(28190)
- 业大(27772)
- 经济学(27205)
- 研究所(26576)
- 江(26108)
- 财经大学(25925)
- 基金
- 项目(122021)
- 科学(96803)
- 基金(93447)
- 研究(82960)
- 家(82622)
- 国家(81960)
- 科学基金(71202)
- 社会(56729)
- 社会科(54256)
- 社会科学(54240)
- 基金项目(50045)
- 自然(47682)
- 自然科(46745)
- 自然科学(46730)
- 自然科学基金(45998)
- 省(45081)
- 划(38792)
- 资助(38225)
- 教育(36959)
- 编号(30663)
- 部(27499)
- 重点(27240)
- 创(26607)
- 发(25105)
- 创新(24930)
- 国家社会(24507)
- 科研(24259)
- 教育部(24109)
- 人文(23445)
- 成果(23139)
共检索到2816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戴国强 李良松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经过两年多的发展,期限在1个月以下的利率基本上达到了弱式有效市场水平,其中隔夜利率的市场性最好。实证检验表明,股票市场重大融资行为,如大规模的新股首次公开发行会显著地影响这些利率,尤其是SHIBOR1周利率和2周利率。但是SHIBOR隔夜利率受到的影响最小,因此它的抗干扰性最好。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何启志
随着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深化,利率风险将越来越大,同时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将逐步成为中国的基准利率体系。在构建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期限结构动态模型的基础上,首先利用风险值模型度量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的风险值,然后进行后验检验,再利用期望损失模型度量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的风险值,并对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风险度量的风险值方法和期望损失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从动态拟合效果,还是从风险度量的后验检验看,GED分布都优于正态分布和t分布,适合用于刻画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序列的分布;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序列具有均值回复特征和反杠杆效应;当风险值模型不能有效测度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良松
随着基准利率地位的不断深化,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市场风险管理对金融机构将会越来越重要。作者分别研究了条件异方差模型、蒙特卡罗模拟的广义误差分布模型以及结合利率期限结构模型的广义误差分布模型,采用极大似然方法估计广义误差分布模型的参数和广义矩方法估计利率期限结构模型的参数,最后比较了这三种方法计算的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的VaR。实证结果表明:条件异方差模型计算的VaR过于保守;广义误差分布的蒙特卡罗模拟方法适用于描述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左尾"的VaR;广义误差分布结合利率期限结构模型的方法适用于描述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右尾"的VaR。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徐枫
银行间同业拆放市场利率是我国主要的货币市场利率,也是最早实现市场化的利率。对商业银行来说,同业拆放利率是商业银行决定贷款利率与存款利率的重要标准。本文通过建立单整自回归平均移动模型ARIMA,研究一年期人民币银行贷款利率、一年期人民币储蓄存款利率、三年期凭证式国债利率、法定准备金年利率、回购利率、消费价格指数、综合股价指数、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与存款总额比值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这些因素对我国银行间拆放利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年期人民币银行贷款利率和回购利率是影响我国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的主要因素。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欣欣
股票市场和银行间市场是我国金融市场中两个主要的子市场,随着金融市场发展和创新步伐加快,两者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在近年来我国股票市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研究股票市场发展对银行间市场的影响,有助于理顺和改进我国股票市场与银行间市场相互间的关系,促进两个市场协调健康发展。
关键词:
股票市场 银行间市场 协调发展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田敏 邱长溶 马雷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作为新的货币市场基准利率指标体系,为货币政策调控逐步从数量调控转为价格调控提供了条件。Shibor 推出后,以 Shibor 为基准的利率互换交易不断增加,在债券市场、票据市场和衍生品市场,越来越多的交易以 Shibor 作为基准,因此,Shibor 报价行的报价准确性与真实性将直接影响 Shibor 的有效运行。本文运用统计方法对2007年 Shibor 报价银行团中16家商业银行的报价,从总体水平与报价基点差两方面进行分析,统计结果表明:中国工商银行报价准确性相对最高,地方商业银行整体报价能力优于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仍需进一步改进。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明 郭子睿 何帆
本文在2007年1月至2014年12月月度数据的基础上,通过时间序列方法分析了隔夜Shibor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第一,央行一揽子货币政策工具变动会通过流动性规模渠道与货币乘数渠道显著影响隔夜Shibor;第二,隔夜Shibor的历史变化与CPi同比增速变动也会显著影响隔夜Shibor;第三,商业银行同业资产占比与上证指数环比增速将会显著影响隔夜Shibor;第四,外汇占款增量变化对隔夜Shibor的影响并不显著,这意味着央行对外汇占款变化进行了有效的冲销;第五,考虑到上述影响因素的结构性模型,对隔夜Shibor变化的预测精度要显著高于仅基于隔夜Shibor历史数据的ArMA模型。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吴俊 杨继旺
构建ARMA-GARCH族模型,对SHIBOR杠杆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并基于损失函数对模型拟合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同业拆放利差波动具有正的杠杆效应,GED分布较T分布更好拟合拆放利差序列"尖峰厚尾"特征;当赋予偏低预测和偏高预测等权重时,TGARCH、EGARCH、PARCH模型预测效果无显著区别,当赋予偏低预测较大权重时,TGARCH模型预测效果最好。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林毅夫 沈明高
本文分析了我国在市场发育初期阶段条件下股票直接融资的效率和风险,现阶段股票直接融资的局限性和银行间接融资的积极作用,认为我国目前出现的股票热、证券热不能证明股票直接融资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而是反映了由于金融体制方面存在的弊端造成银行间接融资供给不足,指出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渠道,配合以其他融资方式,是我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的长期选择。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惠好 周志刚
本文基于2006年10月至2012年10月间1-12个月期限的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和同期CPI数据,采用时间序列组合回归模型对我国费雪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理性预期前提下,1-6个月的短期期限内,名义利率充分反映了物价水平预期,即我国存在着完全的费雪效应;如果认为公众的物价水平预期是适应性的,则在9-12个月较长期限内,我国同样存在完全的费雪效应,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曾裕峰 李霜 李彩云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持续推进和金融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利率风险管理对市场主体持续稳定经营越来越重要。本文以四种短期Shibor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基于CAViA r模型的Shibor风险测度VA r模型,并运用似然比检验和动态分位数检验方法对各个模型进行后验分析,最后研究了不同期限利率风险的动态特征与差异。研究结果发现,CAViA r模型的风险预测效果优于传统的GArCh族模型,其中SAV模型的风险识别能力最强;期限为1周的利率波动风险最大,而1个月的利率波动风险最小;Shibor在央行连续上调基准利率时利率波动风险放大,而在央行频繁下调基准利率时利率波动风险减小。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曾裕峰 李霜 李彩云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持续推进和金融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利率风险管理对市场主体持续稳定经营越来越重要。本文以四种短期Shibor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基于CAVia R模型的Shibor风险测度Va R模型,并运用似然比检验和动态分位数检验方法对各个模型进行后验分析,最后研究了不同期限利率风险的动态特征与差异。研究结果发现,CAVia R模型的风险预测效果优于传统的GARCH族模型,其中SAV模型的风险识别能力最强;期限为1周的利率波动风险最大,而1个月的利率波动风险最小;Shibor在央行连续上调基准利率时利率波动风险放大,而在央行频繁下调基准利率时利率波动风险减小。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孙晓霞 王冰
研究表明利率序列具有长记忆性,故本文使用分数布朗运动代替经典CIR模型中的几何布朗运动,构建分数CIR模型,并通过欧拉离散对分数CIR过程进行路径模拟。由于分数布朗运动的非马尔可夫性和增量不独立,无法使用极大似然估计和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方法对分数CIR模型进行参数估计,故本文引入间接推断估计法,并通过蒙特卡洛模拟证明该方法的可行性。本文使用间接推断估计法对我国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及样本外预测,将经典CIR模型、分数O-U过程、分数CIR模型的拟合轨道与真实轨道进行分析对比,得出分数CIR模型更适用于描述具有长记忆性的利率序列。本文重点研究一种用于分数CIR模型的参数估计方法,未来将继续探究其他参数估计方法并对比这些方法的有效性和稳健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陆维新
基准利率对货币当局执行金融政策和市场参与者配置资产都具有重要影响。文章选取1天和7天的银行间国债回购利率、银行间拆借利率、上海交易所国债回购利率和上海银行间拆放利率,采用基于VECM的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检验了各组利率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回购市场利率显著领先于拆借市场利率,上海银行间拆放利率的基准效应不明显。目前,7天的上海交易所国债回购利率在短期利率体系中的基准效应要优于其他利率。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中山 武军伟 甄红线
本文从均值—方差前沿收益角度出发考虑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选择。以我国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八种不同期限的利率CHIBORs为样本,利用有限维完全市场收益前沿判断的Hilbert方法进行分析。本文认为以前的CHIBORs不适合作为市场基准利率,并且60天CHIBOR比隔夜CHIBOR在均值—方差意义上更有效,这从侧面表明了以前CHIBOR的缺陷。新推出的SHIBOR可能给市场基准利率重新带来希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